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

第二天,岳雲便召見了李貴。

這位軍法處副主事聽說漢王和鞏夫人要見自己,心中不禁戰戰兢兢的。暗忖莫非自己最近了結的幾起軍中違紀事件處理得不妥嗎?

不過當李貴了解到岳雲的想法後,卻是鬆了一口氣,忙拍着胸脯保證道:“漢王,屬下一定竭盡全力,爲將軍調查清楚此事!只是……”

“只是鞏夫人真的要自己去當臥底?”他小心翼翼地問道。

“嗯!不是妾身自誇,情報部的人都是我一手調教出來的!他們還不一定有我精通呢。”鞏月漓略爲得意地說道。

李貴見岳雲也沒有反對,方亦只好同意。不過他倒是立刻明白,這個調查組,名義上是自己負責調查,實際上卻是鞏月漓。自己只需按鞏月漓的安排行事便是。

思量了片刻後,李貴躬身行了一禮後問道:“鞏夫人,不知湖州那邊可有與何清源相熟之人爲引薦,不然一般人縱是湖州人,亦難進入何家爲僕。”

鞏月漓聽後卻是微微一呆,她說道:“我準備到了湖州後,再找當地情報部的人安排。怎麼?李將軍有推薦人選了?”

“是的!”李貴這時瞥了岳雲一眼道:“其實這人漢王也認識,便是數月前在餘杭那位辛政公子!他雖然家在臨安,但一年之中倒有大半時間住在湖州,主要經營糯子生意。和何家之人甚爲熟悉,如果由他引薦,則十分容易進入何家!”

“呵呵,這麼說,我們還得去拜訪一下辛政了!”岳雲微微一笑道。對於李貴怎麼會對辛政的情況如此熟悉。他也猜到了一些。想必是此人見自己爲辛政出頭,以爲是自己的好朋友。所以便去刻意拉攏交往吧。

水至清則無魚,岳雲知道要杜絕身邊的所有人,以及自己屬下的官員都作到兩袖清風,剛正不阿,是不可能的。不要說在中國這樣一個極講人情世故的傳統封建國家做不到,就是後世的西方民主國家也沒有做到。他能做的只能是儘量避免徇情枉法,舞弊受賄。

“對了,辛政現在是在臨安還是在湖州呢?”岳雲問道。

“他最近一段時間都在臨安的,似乎是要守着他兒子參加新科舉考試。辛政這兒子可真是個神童啊!年僅九歲就通過了鄉試和會試。說準備複習兩個月,參加十月份的殿試了!”李貴說道。

“什麼?九歲的孩子就能參加殿試了?”岳雲大吃一驚。

“是的!而且他在詩詞、兵法、算術等三項科目皆是江南省會試第一名。在全省的士林學子中引起了很大轟動呢。別人都說此子將來前途不可限量呢。”李貴亦是一臉驚色地說道。

“哦?這小傢伙叫什麼名字?”岳雲端起茶杯飲了一口道。

“好象是叫辛棄疾。”李貴思量了片刻後說道。

“什麼?叫辛棄疾?”岳雲差點把口中的茶水全噴出來。這南宋中期著名的才子英雄竟然就是辛政的兒子,讓他着實有些意想不到。

只不過,仔細想來。好象年齡也對得上。辛棄疾是1140年出生的,而現在是1149年,正好是九歲。

“怎麼?相公你認識此人?”鞏月漓見岳雲如此大的反應。忙問道。

“哦,沒什麼,只是也略有所聞而已!”岳雲表情雖然很快鎮定了下來,心中卻是依然驚駭。

他思量了片刻之後,還是決定不去見這小辛棄疾,以免拔苗助長。影響了他的心境。待他成年之後,再予以任用。

就在這時。門外卻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一箇中年男子的聲音叫了起來:“楊將軍,漢王可在裡面?”

“漢王正在商量事情,劉大人要不等一會兒?”楊興說道。他已經認出,來者是工部尚書劉一寧。

“不行!此事十萬火急,下官必須馬上見漢王!”劉一寧堅持道。

“楊興,讓劉大人進來吧!我這裡已經商量得差不多了!”岳雲高聲道。劉一寧竟然從工部跑到兵部來了,想必是有天大的急事了。

劉一定這時急匆匆地走進了房間,然後向岳雲躬身行了一禮道:“漢王,大事不好了!四川發生地震了!”

“什麼?”房間裡的三個人一聽,皆大吃一驚。

岳雲沉着臉道:“老劉,在四川哪個地方?嚴不嚴重?死了多少人?”

劉一寧這時一臉焦急地說道:“震中心在宜賓,不過此次地震波及範圍很大,樂山、瀘州、自貢、眉山、內江等州府亦災情嚴重,只有省府成都稍微好一點!無論城鄉,居民房屋倒塌十之七八,死傷慘重,而且最糟糕的是,現在正是夏秋之交,暴雨連綿,四川各地河水亦在暴漲,地震和洪災疊加在一起,給救災工作帶來極大的壓力。現在四川境內蒼生離散,哀鴻遍野。目前初步估計,傷亡人數多達十萬以上,成都附近如今已經聚集了許多災民,由於尚未到秋收季節,四川庫存的官糧已然不多,如果不緊急調拔糧食,只怕會有災民餓死的情況發生!”劉一寧一臉焦急地說道。

“我明白了!馬上召開內閣會議,佈置救災之事!”岳雲自然知道救災如救火,是拖不得的。

一聽四川發生地震,便讓他想起了後世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情形,沒想到現在在宜賓也發生了,看來四川雖然是天府之國,但地震災害卻也頻繁。

他這時又瞥了一旁的鞏月漓一眼,握着她的玉手道:“月漓,那調查之事就交由你和李貴負責好了。我很可能要去四川主持賑災之事……”

鞏月漓聽聞之後,俏眸露出失望之色,緊咬櫻脣道:“夫君,賑災之事非得你親自去嗎?你可才從南洋回來……”

岳雲長嘆道:“我也不想這樣啊!但是此事來得突然,不盡快前去安撫災民,調運錢糧救災,只怕四川就會不穩……畢竟那裡是我們影響力最薄弱之處。萬一有人藉機煽動災民起事,後果將不堪收拾,只怕明年的北伐準備也會大受影響!”

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277章 雙喜臨門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831章 處斬秦檜第185章 月漓的本領第742章 蒲甘王國的異動第200章 万俟卨的毒計第143章 緊追不捨第761章 日本大混戰第698章 張憲的重大進展第611章 招搖撞騙的岳雲第810章 準備對遼開戰第300章 落難公主第768章 德州光復第166章 決戰小商河(七)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68章 真假金使第211章 岳雲的計策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482章 完顏亮南侵第30章 破城第794章 銀鈴的要求第448章 營救岳飛的計劃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378章 歹毒的陰謀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227章 兀朮的決策第185章 月漓的本領第5章 爲民出頭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470章 盧容之戰(下)第24章 定計(下)第769章 勢如破竹第421章 舞會驚變第431章 搶先動手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799章 銀鈴的悲慘遭遇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第591章 火槍賣還是不賣?第81章 兇手是誰?第248章 宣撫司的變動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487章 採石磯之戰第366章 抵達京都第572章 最是難消美人恩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246章 藩鎮協議第64章 海上之盟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714章 岳雲的傷勢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199章 憂傷的誤會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584章 趙構的陰謀第94章 全能太守第777章 嶽震之死第767章 德州之戰(下)第824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上)第427章 漢城危機第228章 與朝廷的對決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352章 再起波瀾第545章 岳雲的謀劃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696章 進攻穎昌第212章 佈局救人第635章 討援兵第644章 万俟卨的內心直白第728章 宴會的異常情況第398章 再見銀鈴第325章 回到水師第343章 新型風帆第346章 海盜雲集第748章 穿山越嶺第277章 雙喜臨門第797章 金國投降第222章 養“匪”自重第776章 燕京的屠殺事件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258章 雨柔被抓第40章 突襲(下)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526章 彭澤之戰(三)第678章 誓師北伐第171章 決戰小商河(十二)第167章 決戰小商河(八)第666章 完顏雍的敗亡第760章 二妃爭後?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341章 要人也要錢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724章 元榮的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