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相互試探

德昭元年五月初五,在鄂州城內,原湖北宣撫司的府衙大廳內,岳雲召開了平定劉琦,收復鄂州等荊襄之地後的第一次會議,商討軍隊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現在他們的主要進攻目標,就是位於成都的“蜀宋”政權了,眼下吳璘軍正在公安駐守,和鄂州捱得相當近,快馬趕過去,不過兩三天時間。

會上先由鞏義向大家通報蜀軍現在的行動。

他這時站了起來,向岳雲神『色』恭敬地行了一禮道:“嶽將軍……”

岳雲臉上頓時『露』出不悅的神情道:“大哥,咱們是一家人,何必搞得這樣生份?還是就象以前那樣,叫我應祥,甚至妹夫都可以啊!”

鞏義臉上『露』出感動之『色』,卻依然臉『色』鄭重道:“嶽將軍您的地位已經不同以往了,居於上位者應該有些上位者的氣勢和威風才行,不然太過隨和恐怕壓不住別人啊……”

岳雲聽聞之後,又好氣又好笑道:“我要壓誰?壓不住就壓不住嘛,有什麼了不得的?”他其實也感覺到了,隨着自己被封爲大將軍開始,以前的那幫老兄弟都對自己神『色』恭敬了許多。就連關鈴、牛通、王童等人都不敢象以前那樣和自己開玩笑了。

這或許就是地位和權勢的提升,給別人心理上帶來的威壓吧。岳雲心中暗忖道。他其實更加懷念才穿越來時的情形,那時雖然面臨生死危機,但和兄弟們之間卻是沒有隔閡的。眼下南方快要平定了。大宋的割據政權快要平定了,原來的那幫兄弟卻似乎都對自己敬畏起來了。

鞏義這時方小心翼翼地說道:“嶽將軍,吳璘得知我軍已經大破劉琦軍,‘楚宋’僞政權覆沒之後,出川的蜀軍果然有了變化,他們在佔據了襄陽、宜都、公安等地後,便停止了前進步伐。沒有繼續蠶食荊襄一地的地盤了。”

岳雲微微一笑道:“那是因爲吳璘心中明白。江漢平原一帶無險可守,且荊襄之地水網密集,川軍水師並不強大。如果和我們正面交戰,無論是水戰還是陸戰,他都必敗無疑……”

頓了一下後。他方繼續說道:“我想吳璘原本打算是想援助劉琦,但卻沒想到劉琦敗得如此之快,他還未到鄂州,劉琦就已戰敗身死,而文龍卻又以奇兵襲佔了鄂州,打『亂』了他的全盤計劃。眼下他正處於矛盾的心理,若要進攻我們,擔心不敵,但就此退回四川,也是一個困守之局。被金人擄去的那位太上皇可沒有他想象中的那樣強大的號召力。”

張憲亦是爲之動容。但臉上卻有些疑『惑』道:“應祥,那依你之見,吳璘會怎麼做呢?”

岳雲胸有成竹道:“循禮兄,他現在向我軍發起進攻是不敢,但就此灰溜溜撤回去又於心不甘。且也無法向部下和那位前太上皇交代。所以我想,他最有可能的還是遣使和我們談判,爭取取得一個對他們有利的結果!”

“哦?他們想要什麼結果?難道俺們一個大宋還能有兩個國君不成?”牛通一邊撓着腦袋,一邊大大咧咧地說道。

岳雲輕笑道:“他們知道,我們是不允許大宋再有其他國君的,所以我猜他們會提出將前太上皇交給我們。再將已經佔領的荊襄之地退出來,以換取我們承認四川爲藩鎮。讓他們聽調不聽宣!”

“那怎麼行呢?這樣豈不是讓四川成了變相的獨立王國了?三弟,可不能答應他啊!”張力率先反對道。其他將領也紛紛附和。

岳雲依舊是一副淡淡的表情道:“我當然不會允許國內再出現藩鎮,如果我們自己號令都不統一,各行其事。北伐亦只會再遭失敗!眼下的形勢比前幾年還要複雜,我們面對的不只是金國,還有遼國,如果金國真的一敗塗地,說不定遼國還會出兵攻擊我們。屆時,全國上下如不萬衆齊心,很難抵擋住金遼兩個大國的攻擊。所以,吳璘的要求是決不能答應的!”

韓彥直聽了岳雲的話,眉頭一蹙道:“三哥,要不我先去聯絡一下二哥如何?他應該是支持統一政令的吧!”

岳雲聽後,卻是苦笑道:“我也知道二哥是個重情重義之人,對權勢看得很輕。可他會這樣想,但他的父親吳璘卻未必這樣想。咱們這位蜀王可是想把這個蜀王王位一直傳給子孫後代的。如果我們現在去找他,讓他夾在兄弟和父親之間難作人,還是算了吧!”

韓彥直也想透了這一點,亦只好紅着臉不再開口。

就在這時,門外的親兵卻報告道:“啓稟嶽將軍!四川轉運使楊政大人來了,說有要事要和嶽將軍商議!”

“楊政?呵呵,果然說曹『操』,曹『操』就到了!”岳雲微微一笑道:“既是如此,我們就先看看他們提什麼條件吧!如果萬一能說服吳璘歸順朝廷,對我大宋子民來說,也是一件幸事!”

在鄂州府衙的會客廳裡,楊政終於見到了這位名震天下的岳雲大將軍。他吃驚於岳雲的年輕英俊,更驚歎他以如此年紀便掌控了大半個南方,成爲大宋的實際掌權者。

與岳雲交談了半個時辰,他更感到岳雲的確是一個不容輕視的人物,說起話來滴水不漏,自己原本還想從他那裡探聽一點岳家軍情況的口風,卻是完全落空。

“楊大人,嶽某還是堅持己見。一個國家只能有一隻軍隊。你說的仿之前家父那個湖北宣撫司之例,由蜀王掌控蜀地之軍,聽調不聽宣,自己便可任命四川官員,上報朝廷備案即可,這樣的作法我是絕不會同意的。因爲如此行事,必將形成新的藩鎮。如若以後各地駐軍皆以四川之例,向朝廷要求仿行之。豈不讓我大宋重回唐末藩鎮割據之『亂』嗎?”岳雲毫不退讓地說道。

楊政乾咳了兩聲,然後說道:“嶽將軍,要不我們退讓一步,四川的文職官員仍由朝廷任命,但軍隊交由吳璘將軍指揮編練如何?”

岳雲聽完之後,目光閃爍,他思量了片刻後,沉聲問道:“對於那位先太上皇,你們打算如何處置?”

楊政見岳雲口氣有所鬆動,心中大喜,連忙說道:“蜀王說,可以將先太上皇交由朝廷處置,是殺是廢,全憑嶽將軍作主!”

“嘿嘿!你們這是想陷我岳雲於不義啊!把這炭元丟給我……”岳雲『摸』了『摸』下巴,冷笑道。

楊政連忙說道:“如果嶽將軍同意我們提出的條件,我們一定讓先太上皇失蹤,絕對讓人找不到!不會給嶽將軍和朝廷留下任何隱患!”

岳雲聽聞之後,微微有些意動。如果答應這樣的條件,也就是讓四川回到趙構統治時期的格局,朝廷依然對四川有着強大的控制力。至於整編四川的軍隊。可以暫時緩兩年也無妨。

“楊大人,既然你已經表示出了誠意。那我也就把底線說給你聽吧:嶽某覺得,全國一統是必然趨勢,這樣我們才能全國上下一條心,北伐中原,收復河山。吳將軍想當四川的土霸王是不可能的,四川是大宋的四川,是朝廷的四川,而不是吳將軍的四川。將來對四川軍隊的整編是個必然趨勢。如果吳將軍放下企圖自立門戶的幻想。以他的才華,在將來的北伐戰爭中拜將爲帥是必然的。但如果將個人私利放在國家利益之上,劉琦必是他的下場!”岳雲一臉鄭重地說道。

楊政一臉汗顏,連忙表示他個人對此沒有意見,將會回去把岳雲的一番話轉告吳璘,以作最後定奪。

送走楊政後,在屏風背後的陸文龍方鑽了出來。向岳雲拱手行了一禮。

“文龍,剛纔和楊政的談判經過你都聽到了吧?覺得吳璘可能接收我們的要求嗎?”岳雲凝聲問道。

“估計難!”陸文龍搖了搖頭道:“吳璘長駐四川達二十年之久,由於力拒金人於大散關外,施政也較爲得體,在蜀地百姓心目中威信極高。這也造就了他的野心。之前在太上皇統治時期,由於對四川的官員任命都順着他的意思,所以他也投桃報李,太上皇叫打便打,叫撤便撤,是以太上皇雖然一直有撤換他的意思。卻都最終沒有實施下來。如果不將他打敗,打痛,我看他是不會接受整編的條件的!”

岳雲冷笑道:“如果他被我打敗了,我就絕不可能再給他剛纔承諾的那樣優厚的條件了!”

陸文龍無奈地說道:“可世上之人不知天高地厚的卻是如此之多。他們在沒有遭受失敗時,總以爲自己能取得勝利。”

岳雲點了點頭道:“文龍,那我軍便做好戰鬥準備,隨即出擊。另外,我已經安排二弟從湖南經貴州進入四川。開闢入川的第二戰場。爭取打吳璘一個措手不及!”

“是!末將遵命!”陸文龍拱手行了一禮,然後便走出了會客廳。

岳雲望向西方,自言自語道:“吳璘,我可不想和你交戰,但你如果一意孤行,嶽某也決不會容忍你釀成藩鎮之禍!”()

第794章 銀鈴的要求第500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一)第269章 事情鬧大了第5章 爲民出頭第829章 秦檜被擒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700章 穎昌淪陷第459章 万俟卨的毒計第259章 聽雨軒的花魁第639章 魏勝獻計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542章 風雨飄搖的巴東城第699章 嶽霖之死第486章 臨戰準備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577章 吳璘的真實身份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355章 出使日本第34章 錦囊妙計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97章 救人也要講究技巧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345章 迎戰會議第365章 薩摩藩的覆滅(下)第689章 艱難的決擇第687章 宋金大海戰(五)第719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中)第84章 臨安來人第130章 讓人頭疼的公主第401章 潛入浣衣院第749章 兩面夾擊第392章 宋室女子的悲慘遭遇第670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上)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397章 王雯辭行第373章 “呂宋國”的覆滅第191章 收網了第511章 德昭朝廷第393章 營救韋太后的難題第416章 兀朮身亡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781章 沙河之戰的序幕第777章 嶽震之死第13章 四處借糧第540章 巴東之戰(上)第714章 岳雲的傷勢第577章 吳璘的真實身份第26章 守城部署第25章 初次交手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60章 反擊第356章 石見銀山第504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五)第253章 又見雨柔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371章 遼國東征了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314章 遇刺第41章 楚州之戰的尾聲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78章 莫耶谷第188章 連續民變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234章 葫蘆谷之戰(三)第411章 潼關之戰(二)第175章 美麗的寡婦第297章 攻島大戰第64章 海上之盟第203章 鞏家莊之行第9章 撤軍危機第519章 抵達彭澤第764章 秦檜獻計第268章 女人也不容易啊第53章 舌戰金使第373章 “呂宋國”的覆滅第416章 風雨欲來第14章 文人與商人第289章 雨柔失蹤第284章 雨柔的妙計第473章 去金國當人販子第626章 闍耶跋摩的決斷第827章 成吉思汗的父母親?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365章 薩摩藩的覆滅(下)第663章 掉包計第5章 爲民出頭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361章 鹿兒島海戰第653章 抓捕吳東林第424章 兵分兩路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715章 開刀取子彈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