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吳璘的煩惱

德昭元年四月二十日,楚軍大敗於彭澤以東的盤溪河邊,十餘萬楚軍傷亡三萬,餘者七萬盡皆降於岳雲。劉琦、劉風皆被炮彈炸死,事後只撿回來劉琦的頭顱。而劉琦的部將徐旭和杜永投降!

與此同時,長沙、洪州、饒州盡皆被克,魏勝投降,時俊、盛新皆戰死。翻越大別山區,從隨州偷襲鄂州的陸文龍,在早已潛入鄂州的內應幫助下,也順利攻克鄂州,生擒了趙構。“楚宋”政權覆滅。

劉琦的覆沒大大震動了吳璘。之前他認爲劉琦就算再不濟,起碼也能堅守半年,但萬萬沒想到劉琦在彭澤有堅城之利,還以多打少,仍然落個戰敗身死的局面。而且他敗得如此之快,敗得如此之徹底,根本沒有留給吳璘緩衝的時間。

吳璘這時率軍纔剛過公安,就聽說岳家軍已經打進了鄂州,不禁讓他大爲光火。鄂州是荊襄一帶的統治中心,漢江和長江的交匯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岳雲佔領此城後,便可將水師逆漢江而上,直取襄陽、漢中,亦可沿長江西行,攻打宜都,甚至可以進逼號稱四川東部門戶的巴東,威脅川中安全。

他不得不立刻暫時中止了行軍,在公安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討突如齊來的變化。

“諸位兄弟,沒想到這劉琦竟如此不中用,彭澤一戰以十萬士兵迎戰岳雲五萬士兵,還落個慘敗,這敗得也的確慘。不但自己的性命丟了,還全線崩潰,長沙、洪州、饒州、鄂州全被岳家軍佔領了。連‘楚宋’僞帝趙構也做了階下囚。原本我還想和他合兵一處,共抗岳雲的。眼下看來只能靠我們自己了。大家可有什麼好的對策嗎?”吳璘神色有些焦急地說道。

此刻,衆蜀軍將領皆有些面色尷尬。眼下局勢風雲突變,急轉直下,之前擁兵十五萬。看似強大的劉琦軍,竟然在半個月時間內就全軍覆沒了。蜀軍雖然兵力超過二十萬,比劉琦軍要強。但卻缺少戰馬,更沒有強大的水師,如若退守巴東。只保四川一地,或許還有一線希望,想在這荊襄之地和擁有強大騎兵和水師的岳雲交戰,只怕是敗多勝少。

而且,從探馬回報的彭澤一戰經過看,岳雲的水師還擁有大量火炮,步兵中也大量配備火槍,劉琦軍在之前的遭遇戰中,就吃過火槍的苦頭。如果當真和岳家軍交手,在對方有火器之利的情形下。能否守得住川東門戶巴東都是個大問題。

吳璘先前還想順流而下,仿當年楊廣那樣,一舉佔領荊襄,再東征江南,統一天下。可如今。他才發現,自己的這個想法幾乎就只是一個夢想。

吳亮這時忍不住說道:“爹,不如干脆歸順臨安朝廷吧。咱們擁立的這位欽宗陛下並無多少號召力,我看就連四川士林人士也對他不屑一顧。趙琢雖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他卻將大權盡放於嶽將軍之手。孩兒相信,在我那三弟的輔佐下,大宋中興將指日可待。我等何必逆天行事呢?”

吳亮的話頓時得到了幾個將領的贊同。但大多數將領卻是依舊默不作聲。

他們這時都將目光投向了楊政,他作爲蜀軍的頭號智囊,又極力主張出川平定天下,眼前這種窘境,正是該他出主意的時候了。

楊政乾咳了兩聲,出現眼前這種進退不得的局面,也是他之前沒有料到的,劉琦敗得太快,打亂了他之前聯劉抗嶽的計劃。不過,之前他也研究了一下局勢,認爲並沒有惡化到非要向岳雲俯首聽命的地步,仍有一戰之力。

他捻了捻頜下長鬚道:“這個……劉琦敗得如此之快,實在有些出人意料,據楊某今日佔卜推算,問題出在兩人的封號上。劉琦稱‘楚王’,而岳雲言必稱‘大漢’,當年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便是敗在漢中王劉邦之手,以至最終自刎烏江。可見漢克楚乃是不可避免之事……”

衆將聽到這些玄之又玄的話,均不禁臉上露出輕蔑之色。

楊政這時清了清嗓子,方正色道:“蜀王,今日岳雲勢大,劉琦擁兵十五萬尚且一戰即潰,我軍數量雖多於劉琦軍,但皆是擅長山地作戰,平原上野戰恐怕還不及楚軍。眼下我軍東出巴東,佔了襄陽六郡及宜都等州府,正可以此爲籌碼,跟岳雲講和!”

他雖然開始估計錯誤,但畢竟是一個智計百出之人,眼見實際情況和自己之前預估的差別太大,竟也收起了死戰之心,打起了求和的主意。

張士廉皺了皺眉頭道:“楊大人,還沒打仗就求和啊?我就不信岳家軍真的比天兵天將還厲害!”

楊政這時微微一笑道:“下官其實相信,我軍如果不顧一切,破釜沉舟與岳雲一戰,縱然不勝,也必讓岳家軍損失慘重。只是大家畢竟都是大宋的軍隊,都是想着北伐中原,收復河山。何必內鬥消耗力量?”

他頓了一下後,接着說道:“我們完全可以和岳雲進行談判,將佔領的襄陽六郡和宜都、公安等地歸還臨安朝廷。我們仍保有四川一地,仿之前岳飛的湖北宣撫司那樣,可以擁有自主權,但可向朝廷繳納部分稅收。如果朝廷要舉行北伐,我們仍然會予以配合。這樣的條件,岳雲未必不會同意!”

他的話得到了大多數將領的贊成。他們在得知彭澤一戰的經過,以及岳家軍現在強大的戰鬥力後,均不敢再小瞧岳雲了。可要按吳亮說的,就此歸順於臨安朝廷,卻也不甘心。以所佔荊襄州府爲籌,和岳雲進行談判,取得一個類似於之前岳飛那樣的藩鎮地位,可以聽調不聽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吳璘這時摸了摸下巴,感覺如果能達成這樣的協議,也還可以接受。於是便道:“那依楊大人之意,派誰去比較合適呢?”

楊政望了一下吳亮道:“小王爺是岳雲的結拜兄弟,由他出面諒必岳雲總得賣幾分薄面。只是小王爺過於講義氣,只怕在談判時會大幅降低我方條件,因此,屬下還是毛遂自薦。親自走這一趟算了!”

吳璘知道自己兒子的心思,就算吳亮自己提出要去談判,他也不放心呢。於是便點了點頭道:“好!那就辛苦楊大人了!如果在談判中需要我們這邊配合的,只管遣人回報便是!”

楊政這時起身作揖道:“既是如此,談判之事宜早不宜遲,遲則岳雲幾路軍馬聚齊,說不定又會生變。屬下這就動身了!”

吳璘大喜,連忙親自將他送出大門。()

第276章 秦檜的算計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808章 女兒嶽念雲第666章 完顏雍的敗亡第73章 定址琉球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631章 威脅利誘第554章 九嶺鎮之戰(五)第552章 九嶺鎮之戰(三)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441章 風雨交加的臨安第762章 三路北伐第88章 中原民衆請願團第490章 傳國玉璽第350章 臺灣軍節度使第743章 解決南洋問題的機會第252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127章 刁蠻的銀鈴公主第364章 薩摩藩的覆滅(上)第680章 紇石烈志寧的佈置第450章 舞女比武第811章 遼國的局勢第357章 薩摩藩第278章 新婚之夜第11章 朱仙鎮?難民營?第648章 佈置救災第128章 攻入汴京第513章 清風茶樓第222章 養“匪”自重第511章 德昭朝廷第614章 對簿公堂(上)第792章 完顏亮的垂死掙扎第714章 岳雲的傷勢第498章 完顏雍起事了第107章 宴會驚變(下)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730章 趙琢之死第352章 再起波瀾第254章 生死狀第131章 完顏雍的決策第289章 雨柔失蹤第501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二)第39章 突襲(中)第714章 岳雲的傷勢第445章 臺海大戰(下)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660章 江南時報第28章 完顏亮的陰謀第787章 紅貓和嶽小釵伏誅第368章 席間比武第183章 安置百姓第四三十二章 掌控衛戍軍第680章 紇石烈志寧的佈置第790章 銀鈴公主當使者第574章 燧發槍的研製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503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四)第140章 汴京之戰(七)第443章 臺海大戰(上)第476章 老丈人的心思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506章 風香亭的談判(下)第402章 見到韋太后第62章 海島驚變第275章 殿試(下)第421章 舞會驚變第328章 敵人的陰謀第376章 合作協議第42章 回到楚州第578章 趙構的陰謀第707章 西姜口之戰的序幕(下)第709章 調虎離山第171章 決戰小商河(十二)第771章 新的盟友第816章 大決戰(下)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146章 伏擊(下)第704章 西姜口第254章 生死狀第443章 臺海大戰(上)第221章 被困黑山谷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137章 汴京之戰(四)第533章 遼國的反應第395章 暗有隱情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386章 黃龍府第203章 鞏家莊之行第439章 計將安出?第23章 定計(上)第146章 伏擊(下)第697章 穎昌光復第370章 呂宋的消息第569章 趙構現身第227章 兀朮的決策第64章 海上之盟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