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文人與商人

岳雲依言回到營中,將虎符交給了嶽雷,不過手中的事務倒根本沒有什麼需要交接的。

在他生病的這幾天裡,大部分背嵬軍中的雜事其實都是嶽雷在處理。岳雲在前世只是一都市小白領,哪懂這些軍中之事。遇到有部下來稟報事情,都全推給了嶽雷,就算有時遇上一些重大之事,嶽雷不敢自己擅自作主,跑來問他,他都是一句話:“二弟,你看着辦吧。”整個一甩手掌櫃模樣。

岳雲將工作交接之後,又通知了關鈴和牛通兩員小將,叫兩人挑選五百名最精銳的背嵬軍騎兵明天隨同前行,雖然這一路上大都是宋軍的防區,但小心馳得萬年船,他自然得把最精銳的兵士調來和自己同行,以防萬一。

關鈴和牛通兩人這幾日一直呆在營中,既無仗可打,又不能出去,還時常被嶽雷分派去安撫百姓,早就悶得慌了,一聽能跟岳雲去楚州一趟,自然大爲高興。得到命令後就連忙下去挑選士兵了。

安排好這些事後,岳雲便又開始練習槍法,練了半天之後,全身只覺疲憊不堪,便回到自己營帳,準備舒舒服服地睡個午覺。

不料他一掀開營帳門簾,卻見王童正端坐在營帳內。

“咦?文青,你來了?”岳雲見王童在自己營帳中倒也沒有奇怪,因爲他已經有了自己給的通行令牌,可以自由進出自己的大營。而且算算時間,他也該把人手召集得差不多了,應是上路的時候了。

“大公子!現在遇上麻煩了!”王童一臉焦躁不安的表情,見到岳雲就連忙迎上來拜倒行禮。

“別!別!文青,咱倆之間不用那些繁文縟節。”

岳雲心中頓時涼了半截,連忙上前扶起他問道:“究竟遇上了何事?讓你如此驚慌?”

“唉,還是那批文人不爽商人與其同行,他們認爲商人在此次請願行動中,只需出資即可,去臨安見聖上,應只由他們文人前去!不過,那些商賈卻想趁此機會到臨安活動一下,說不定能結識幾位朝中大臣,對他們以後做生意必大有好處,所以怎肯放棄這等良機呢?現在兩幫人還在我私塾中爭吵不休呢。”

王童長嘆了一口氣後說道:“我勸了半天也勸不動,所以就趕緊趁他們吵得厲害之時,從後門偷偷跑了出來找您。此事恐怕只有大公子您才能壓服他們了!”

岳雲心中咯吱了一下,沒想到這個時代,文人對商人的偏見竟然達到了這種程度,連同行都不肯。想後世,不要說文人了,就是地方官員對着那些大企業家,都是客客氣氣的,生怕從自己轄區跑了,害得稅又少收了。連富士康那種血汗工廠,也是好多地方的領導想方設法給優惠政策,外加減銳送地皮,絞盡腦汁要引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來。這和現在真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啊!

王童作爲一名文人,能夠接受和商人一起同行請願,看來在這時代已算是個另類了,不過他當時對此安排毫無異議的態度卻誤導了自己,以爲南宋的文人對商人雖然有所不屑,卻也不至於過分歧視,他就沒把這當回事。但現在看來,自己還真高估了這世代文人的氣量呢。

事不宜遲,岳雲當即便趕緊帶上兩名親兵,和王童一道騎馬,穿過了難民營般的朱仙鎮內,到了鎮中心的私塾。

而一走進私塾的大門,岳雲便聽見院內衆人嘈雜熙攘的爭論聲。

岳雲向院內張望,只見在左側約有五六十人,全是身着儒生服飾,頭戴書生巾的讀書人,年齡從二十多歲到六十多歲的都有,站在前面的數人正在和人爭論,而在後面的人則不時發出陣陣冷笑,顯然對他們的對手極其不屑。

而在私塾院內右側,則是一大羣身着綢衣錦袍的商人,體型相對那些讀書人來說明顯大了一圈,他們大多是中年人,臉上的表情均十分憤概,站在前面的幾人亦面紅脖子粗地和前排的文人爭論着。

從場面上看,雙方顯然已動了真怒。離動手打架也只差一步了。

文人中領頭的是一個頭發已有些斑白的老學究,花甲年紀,身材修長,穿着一件青色長衫,頭髮挽在頭頂,插着一支普通的木簪,臉上已有不少皺紋,但皮膚還是比較白皙,留着一綹長鬚。

他漲紅着一張臉大聲對那些商人說道:“君子之道,知者不惑,仁者不憂,舍利取義,乃是君子之道之根本,爾等乃是逐利之商人,有何德何能與我等憂國憂民之文士,同赴臨安向官家請願?”

站在他對面的是商人中的領頭人物,是一名五十來歲的中年商人,五短身材,白麪短鬚,身着一領青底竹花紋的絲綢錦袍,七彩夾絲腰帶上掛着一塊碧綠晶瑩的玉佩,頭戴一頂紅玉冠,略有些焦黃的臉上卻嵌着一雙精光四射的小眼睛,顯是一個精明人物。不過他聽到這等無禮言語,卻也氣得耳根都漲紅了。

他厲聲反駁道:“你們這些酸儒,滿口仁義道德,乾的卻是過河拆橋之事。此次請願,如若不是我們商人出資,你們有盤纏去臨安嗎?現在錢也拿了,行程也安排好了,卻又想拋下我等。哪有如此便宜之事?”

那中年商人話音一落,另外幾名文人就立刻反脣相譏,挖苦諷刺了一番。言語甚是刻薄。而這中年商人明顯也在商人中威望極高,當即也有幾名商人衝了過去,他們講道理不行,但體型卻比文人壯實得多,當即便和那幾名文人抓扯了起來。雙方一派劍拔弩張的樣子。

岳雲知道,這時代的文人大多自鳴清高,對於經營謀利之商賈之流很瞧不起。他們根本不願意和商人多來往,更不用說和這些商人一起去向皇帝請願了。而如果任由他們鬧下去,自己策劃的“羣體性上訪”事件就根本無法達成了。

於是他定了定神,當下便故意大聲笑着說道:“這裡還真熱鬧啊!”

他的嗓門也不小,在院子內爭執不休的衆人聽聞之後均轉過頭來,見是一名年約二十餘歲的少年正笑盈盈地站在門口,笑容如春風一般和煦。

只見他皮膚白皙,眉清目秀,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眸閃爍着凌厲的精光,相貌俊美異常。穿着一件亮麒麟明光鎧甲,披着一襲漂亮的銀白色絲綢披風,頭戴一頂紫金頭盔,手中還拿着一柄閃着精光的亮銀長槍。

站在這裡的人大多都不識得岳雲,但都感受到這英俊少年的身上散發的凌厲氣勢,知道他絕非常人。

而那名老學究卻見多識廣,見他這身打扮,知其必是岳家軍中的將領,而且地位還不低,至少也是個統領級別的軍官。

他正欲上前詢問,卻不料岳雲將亮銀長槍交給身邊親兵拿着後,反而向他先行了一禮,然後舉止得體地問道:“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因何事在此爭執?”

那老學究見岳雲禮數週全,心中頓時大有好感,連忙回了一禮,但依舊餘怒未消地說道:“老夫乃是陳留的張擇端,得蒙王賢侄邀請,準備赴臨安爲中原百姓請願,卻不料這些商賈居然也要隨我等前往,實在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王童這時在旁邊低聲對岳雲說道:“這張老先生在宣和年間曾中過進士,做過徽宗朝的翰林,還擅長丹青,曾經作過一幅畫,叫做清明上河圖,聽說先帝也很喜歡的。他在河南一帶頗有聲望。這次赴臨安請願之事,他也是極力支持的,不過,他卻非常反對商人與之同行。”

“什麼?清明上河圖?”岳雲心中大驚失色,他自然聽說過清明上河圖乃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卻沒想到這畫的作者居然就在自己眼前。

自己今天一下子就遇上了一個歷史上的名人,真是讓他心情有些激動。

而且看樣子這張擇端的影響力還不小,自己的計劃想要順利施行,就更容易了一些。

岳雲亦猜出問題的關鍵便在這張擇端身上了,只要將他說服,則餘下的文人就不成多大問題了。

他略微思索了片刻之後,便上前一步,也拱手行了一禮,微笑着說道:“末將乃是行營後護軍中背嵬軍統制岳雲,今日得知諸位先生將往臨安向朝廷請願。岳雲特代表家父岳飛及岳家軍前來祝賀,願諸位先生此行一帆風順,讓朝廷深悉民間疾苦,採取良策慰撫民衆。”

張擇端和周圍的衆文人、商人聽聞之下,皆齊齊躬身行禮,一臉恭敬地齊聲說道:“草民不知嶽公子前來,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岳雲微微一笑道:“在下來得本就比較匆忙,事先也未通知,各位何罪之有?倒是末將方纔在院門口站了片刻,聽諸位爭論商人是否有資格代表民衆前往臨安請願之事,岳雲不才,卻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張擇端和衆文人雖然對岳雲十分尊敬,但那是建立在他是岳飛的大兒子,且作戰勇猛,連敗金軍的戰功份上。在他們眼中,岳雲頂多只是一個能征慣戰的少年武將而已。

而這時卻聽岳雲稱,對商人是否有資格參加請願一事還有一些看法,都是一愣,心道一個少年將官對這種政事還能有什麼高見不成?

張擇端也是一臉疑惑的表情,但卻仍然依足禮數躬身道:“嶽公子,張某願聞其詳!”

;

第224章 “後周後人”第599章 兄弟反目第810章 準備對遼開戰第378章 歹毒的陰謀第699章 嶽霖之死第736章 大宋的最後一次朝會第119章 危急時刻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642章 万俟卨的大麻煩第546章 耶律松山的應對第6章 拜會曹公公第480章 張澤端訪紅河州第497章 以水制勝(下)第121章 明確思想第623章 強渡紅河第59章 楊月的困境第572章 最是難消美人恩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203章 鞏家莊之行第705章 金軍來襲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578章 趙構的陰謀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312章 秦熺的陰謀第31章 各有算計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383章 擔任赴金副使第790章 銀鈴公主當使者第617章 宣判結果第27章 攻城計劃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425章 敵人追來了第705章 金軍來襲第445章 臺海大戰(下)第228章 與朝廷的對決第87章 善後事宜第690章 宿州之戰第158章 分兵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121章 明確思想第48章 假山裡的少女第630章 黎元雄中伏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104章 犒賞大軍第88章 中原民衆請願團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817章 悲壯的勝利第367章 與源義朝的周旋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565章 “性賄賂”第83章 三返楚州第294章 又起波瀾第564章 原來是一位女皇帝第798章 完顏亮的最後瘋狂第423章 逃離上京第273章 殿試(上)第552章 九嶺鎮之戰(三)第63章 理想的現實問題第561章 雙方的無奈第46章 說服虞允文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302章 手按《古蘭經》發誓第337章 攻取淡水第111章 回到朱仙鎮第595章 趙構發動了!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664章 法院斷案第71章 留下金使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724章 元榮的伏擊第696章 進攻穎昌第471章 盧容條約第268章 女人也不容易啊第363章 太宰府第732章 臨安政變的結局第237章 葫蘆谷之戰(六)第668章 陸文龍回來了第443章 臺海大戰(上)第46章 說服虞允文第806章 吞併日本第40章 突襲(下)第67章 深入虎穴第468章 攻佔河內第361章 鹿兒島海戰第198章 醋罈子翻了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7章 要人不要錢第311章 以利動人第629章 階段性勝利第583章 万俟卨的突襲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291章 報仇雪恨第651章 万俟卨的發現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426章 逃出金國第244章 金國內亂第167章 決戰小商河(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