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上中下策

岳雲其實也開動腦筋想了一策,那就是將百姓留在此地,給他們三天干糧充飢,然後自己率軍突圍出去。

他暗忖自己等人離開了後,金軍見百姓失去了作用,應該也就不會再爲難他們了。

只是這樣一來,阻擊兀朮的斷後任務恐怕就難完成了,失去了堅固的營寨防守,他們能逃走就不錯了,哪還能和兀朮的十萬大軍硬抗啊。

虞允文一雙細長的眼睛眯了起來,嘴角露出一絲略帶陰險的笑容道:“大公子,上策就是將這些進入我大營的百姓全部坑殺,這樣我軍就再無後顧之憂,亦不會有糧草短缺之危。可繼續留守此處,完成牽制金軍的斷後任務……只要下令所有人守口如瓶,發下毒誓,當可保無恙……就算有個別人不小心說漏了嘴,亦可稱那人是受奸人指使,故意陷害大公子的。想必朝廷也不可能派人到朱仙鎮來調查有無此事,要過關並非難事。”

岳雲一聽,不禁大吃一驚,雖然他也不曾想過帶這些百姓回大宋,但也沒想過要置他們於死地。

嶽雷立刻失聲叫道:“虞先生,那怎麼行?我們岳家軍可是仁義之師,怎麼能作出那種禽獸之事來呢?”

虞允文卻是冷冷一笑道:“現在是兩國爭戰,戰爭原本就是一種最殘酷的爭鬥行爲,手段無所不用,只是爲了勝利而已。要在這種殘酷的行爲裡談仁義道德,豈不是自縛其臂?如果金軍也是一隻仁義之師,倒也可以和他們來個堂堂正正地對決,可二公子,你覺得兀朮是一個崇尚仁義禮智信,品德高尚的人嗎?”

嶽雷頓時語塞,兀朮雖然說崇尚漢人的文化,可卻對儒家的仁義思想不屑一顧,僅從他能驅趕百姓爲肉盾就看得出來,和這樣手段毒辣之人去講愛護百姓的道理,豈不是對牛彈琴。

岳雲聽了也不禁皺了皺眉頭,要他舉起屠刀殺戮百姓,他覺得自己還真是作不出來這種事。

而且當真這麼下命令的話,背嵬軍的將士們會怎麼看自己?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萬一傳到岳飛耳朵裡,自己還有活路嗎?

他猶豫了片刻後,輕輕搖了搖頭,又問道:“允文,那中策又是怎麼樣的呢?”

虞允文見了岳雲的舉止,知道他不忍心舉起屠刀,不禁心中有些失望,但亦有些輕鬆。

理智上,他是希望岳雲是一個果斷、狠辣的人,這樣的人當主君纔能有個更好的前途,值得自己追隨。

但這樣的人卻必然將利益看得高於一切,象救治自己患病老父、冒着生命危險深入敵軍,襲殺敵軍主帥,就是爲了保住友軍城池……等等有情有義之事,就絕不可能去做了。

一個隨時可以犧牲別人的主君,值得自己追隨嗎?

虞允文自己也覺得有些矛盾了。他不禁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中策就是帶着百姓向南往蔡州方向退卻,由五千步軍護送百姓,三千騎軍斷後保護,我們的糧食可供百姓們吃十來天左右,足夠支撐我們撤到荊襄一帶,但到了那裡就得另想辦法湊足糧食才行了。”

頓了一下後,他方繼續說道:“此策實施下來,百姓雖然可以得保安全,因爲不管結果是我軍護送他們平安抵達荊襄一帶,還是金軍追上來將我軍全殲,他們都可得保性命無憂。畢竟我軍如滅,金軍應該也不會再爲難他們了。只是這樣一來,我軍卻會遭到慘重損失,在金軍優勢兵力的全力進攻下,斷後軍和護送的步兵很有可能全軍覆沒。所以元帥那裡也需通知他們作好防備,金軍極可能比預計的時間提前十多天追上來。這中策基本上是犧牲咱們背嵬軍了!”

嶽雷這時卻是忽然插口說道:“大哥,我覺得虞先生的中策不妨一試,這斷後軍就由我來率領吧!大丈夫戰死沙場也無甚可怕!死則死矣,但不能讓百姓受苦!”

岳雲愣了一下,方不動聲色地說道:“先別忙,再聽聽允文的下策是怎麼樣的。”

“下策……”虞允文這時苦笑了一聲:“下策就是不管百姓,我們自己撤走。只是這樣一來,在金軍優勢鐵騎追擊下,恐怕五千步兵就難以逃脫,而且大公子也會背上一個捨棄百姓的罵名,大帥交代的阻截任務也無法完成。且如此行事,後果恐怕堪憂,在大帥那裡只怕無法交代得過去。”

原來自己想出來的妙計,在虞允文眼中只是最不可取的下策而已,岳雲不禁暗暗苦笑一聲,他開始在營帳中渡着方步,進行着理智與情感的較量,計算着利害得失。

嶽雷也是屏住呼吸緊張地盯着他,等他作出決斷,現在他們三個人算是背嵬軍的核心了。他們作出的決定,就基本上是背嵬軍的命令了。

岳雲這時卻覺得有些心亂如麻,一時之間難以決斷。

不過就在這時,營帳門口的衛兵卻叫道:“大公子,關鈴將軍來了!”

“讓他進來吧!”岳雲不經意地說道。

這時,只見從帳篷門口的簾布被人揭開,鑽進來一名年輕的白盔小將,此人脣薄眼細,皮膚白楷,正是關鈴。

他進來之後見到三人,方大喜道:“大公子、二公子、虞先生,你們三個怎麼到個空置的帳蓬裡來了?如果不是偶然聽到巡邏的衛兵提起,我還滿營地抓瞎呢!”

岳雲隨口回答了一句:“我們在商量事情呢。關鈴,你有什麼發現嗎?”

關鈴這時方臉色略急地說道:“我安排在外圍的斥候發現了一個重大情況:金軍分兵了!”

岳雲有些奇怪地問道:“金軍分兵了?是怎麼回事?他們怎麼分的兵?”

關鈴行了一禮後稟報道:“剛纔我屬下的斥候發現:十萬金軍分成了三部分,大概有五千多人回了汴京城防守,其中三千是有較強戰鬥力的北地步兵。估計他們也看出咱們沒有什麼攻城器械,不可能硬攻下汴京,所以城內兵力較爲薄弱。而兀朮留下了一萬金軍在城外也建起了一座大營和我們對峙,其中有三千是戰鬥力很強的女真騎兵,另外七千則是北地步兵和漢軍混雜。而其他金軍共八萬餘人已經向南開拔,估計追大帥的南撤人馬去了。”

岳雲這下心中又是一緊:金軍分兵後,岳飛原先交代的斷後計劃就必須馬上作更改了,而且還得派人去通知岳飛早作防備。

他目光掃視了一下虞允文和嶽雷,然後對關鈴道:“關鈴,你速將大家都叫來這裡吧!這個新情況十分重大,我們必須早作決斷!”

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526章 彭澤之戰(三)第342章 四處挖人才第724章 元榮的伏擊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828章 殺了成吉思汗的父親第542章 風雨飄搖的巴東城第549章 涪江之戰(下)第254章 生死狀第628章 岳雲的剿蠻計劃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第380章 千鈞一髮第391章 上京十三釵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800章 大爆炸第337章 攻取淡水第556章 九嶺鎮之戰(七)第231章 劉琦的決定第114章 銀鈴公主第496章 以水制勝(上)第176章 寡婦上門是非多第786章 岳飛得救第294章 又起波瀾第455章 酒樓混戰第439章 計將安出?第411章 潼關之戰(二)第239章 葫蘆谷之戰(八)第51章 壽宴開始第488章 臨安城破第395章 暗有隱情第408章 臨安廷議第306章 花魁大賽第367章 與源義朝的周旋第661章 與遼國的北伐同盟第307章 邀請參賽第475章 臺灣軍事學院第406章 到手了!第372章 鬧劇的開國大典第316章 撲朔迷離第12章 糧食危機第493章 出兵橫山第459章 万俟卨的毒計第703章 拯救大帥岳飛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553章 九嶺鎮之戰(四)第813章 大戰決開始了第776章 燕京的屠殺事件第535章 初戰巴東(上)第207章 馬擴的提議第580章 趙構的還價第106章 宴會驚變(中)第715章 開刀取子彈第240章 葫蘆谷之戰(九)第495章 初戰橫山(下)第266章 雲雍再會第197章 發大財了!第185章 月漓的本領第528章 彭澤之戰(五)第626章 闍耶跋摩的決斷第59章 楊月的困境第237章 葫蘆谷之戰(六)第710章 紇石烈志寧的挑戰第99章 東漂之女第621章 真臘和占城的反應第438章 南宋劇變(下)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362章 租借協議第369章 收穫頗豐第568章 飄雪閣的聚會第406章 到手了!第649章 前往四川第16章 傳奇孝子第247章 危險時刻第433章 元府赴宴第797章 金國投降第405章 契丹人造反了第771章 新的盟友第786章 岳飛得救第736章 大宋的最後一次朝會第756章 假途伐虢第501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二)第64章 海上之盟第272章 殿試的準備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12章 糧食危機第771章 新的盟友第96章 喊冤的蘿莉第310章 趙構召見第213章 解救行動第676章 戰爭動員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決斷第27章 攻城計劃第394章 難產的營救計劃第16章 傳奇孝子第183章 安置百姓第17章 楚州的危機第134章 汴京之戰(一)第188章 連續民變第382章 驚魂未定第715章 開刀取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