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忠心耿耿(下)

劉備並未遮掩什麼,鄴城中下層官吏能知道的事,沮授等人自然也收到了消息,沉穩的軍師將軍露出一抹異色,喃喃道:“雖是一個好的切入點,未免太過心急,欲速則不達啊。”

鍾繇沉吟片刻,搖頭道:“未必如此,若是勝券在握,自然不需要和他們勾心鬥角。”

“勝券在握?他在外一年多,正是鄴城變化最劇烈的時候,權力的分配已經基本完成,縱然大王想要幫他培植羽翼,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可若是有現成的羽翼可以直接使用呢?”

“現成的羽翼……”沮授腦中一道閃電劃過,詫異道:“他們之間的聯繫真的深厚到了這種地步?”

鍾繇頷首道:“荀陳世交,陳長文甘心給李明遠當左膀右臂,荀家賣面子再正常不過。再說了,荀相與荀令君不同,他也算是元從啊。”

沮授一對長眉皺起,撫須道:“如此,審正南危矣。”

“將軍萬不可插手!”鍾繇連忙出言勸住,解釋道:“大王對諸事洞若觀火,他知審別駕忠心,也知其短處。此次也是默許衛將軍敲打一番,斷不會下狠手。可若是將軍插手了,大王必然不悅。再說了,審別駕任人唯親、無原則庇護親友的問題也該解決,否則遲早必釀大禍。”

鍾繇言辭懇切,沮授長嘆一聲,喟然道:“元常不必擔心,這些關礙吾還是能夠想透的,正南行事太過剛直,得罪了太多人,偏偏己身持家不正,合該受些教訓。只是……當真君心難測啊。”

“下官倒覺得君心並不難測,大王與衛將軍默契頗深,借衛將軍之手敲打,終歸不會出現大問題。這也是對審別駕的愛護之意。若是真的放縱下去,將來出了大事,審別駕乃至於整個陰安審氏都別想全身而退。”

沮授一怔,思索一番後點頭道:“元常所言有理,倒是吾一時心急,有些亂了陣腳。希望正南能夠迷途知返啊。”

……

“什麼?相府之人全力配合李明遠,沒有任何人表現出牴觸之意?”審配一巴掌拍在案几上,怒氣勃發。

李澈卸任了青州牧之位,劉備卻是以“代相”的名義召他回鄴,暫代前往河東的荀攸行魏相之權。

他雖有衛將軍府,但日常辦公還是在荀攸的相府行事,鄴城還有不少人等着看他的笑話,畢竟相府之人即便不牴觸,他接手相權也不會那麼容易。屆時李澈就會明白,他的第一步還是要先培植自己的班底。

結果相府的掾吏竟然熱烈歡迎,甚至用盡各種方法幫助李澈,儼然將他當成了荀攸一般對待。若非時候不對,這些人恐怕還會在相府張燈結綵歡迎李澈。

這之中透露出的隱意讓審配有些不敢深想,荀攸不怎麼參與政局的爭執,平日裡也是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樣,看起來頗爲好欺負。但正常人都知道,這位魏相深得魏王信任,他的話某種意義上就是魏王的話。

荀攸即便不刻意經營,圍繞着相府還是聚攏了一批不關注政壇爭執的官吏,是鄴城政壇不可忽視的力量。

如今荀攸將相府盡數相托,可謂是下了血本。李澈可以藉着相府之力,配合自己那萬人之上的官爵,足以碾壓一切反對派。

也可以借雞生蛋,藉由相府勢力招攬自己的班底,很快便可以形成一支新的政治勢力。

至少如今絕不能將李澈再視爲沒有班底的光桿將軍。

審配震怒之處正在於此,政治羽翼不比其他,莫說這等非親之人,便是親生父子,也非得是一方將亡,臨死前纔會進行交接。

因爲這玩意兒沒有忠心保障,也沒有什麼忠誠度量化,你將它“借”出去,很可能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即便審配對族人優渥至極,堪稱有求必應,也絕不會隨便將自己的政治勢力交給族人來使用。而荀攸卻做到了,將自己的屬下打包借給了李澈,甚至還特意交代要絕對配合,簡直是不可思議。

審離組織了一下措辭,醞釀了一下語氣,小心翼翼的道:“兄長,看來這衛將軍來者不善啊。而且……這背後會不會還有荀相的手筆?”

審配抿緊嘴脣,他也不能妄下決斷。此前鄴城內爭執都城之事,荀攸可是一直作壁上觀,從來沒有下場過。

李澈提出雙都制,是否和荀攸通過氣?雒陽的尚書令荀彧知不知道這一點?若他們一清二楚,那此事簡直可以說成了定局。

三位巨擘聯手,除非沮授和他站在一起反對,否則絕無可能擋住。

審配並不關心都城設在哪,選長安也只是認爲雒陽近些年遭難太重,不適合爲都城。若最後劉備選擇雒陽,他也不會太過激烈的反對。

但雙都制在他看來簡直是個笑話,周王朝設洛邑空耗錢財,在西周時期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更何況李澈還準備讓朝廷時時往來兩地,更是天大的笑話。

朝廷乃一國根本,樹挪根則死,朝廷又豈能隨便移動?國家威嚴何在?更別說這之中還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朝廷遷徙不比急行軍,兩地往來至少要月餘時間,這段時間裡,各地奏摺之類的東西難道都要積壓?還是派人追着隊伍跑?

天子尊貴無比,在深宮是對他的保護,若是時常往來兩地,豈不是給人刺殺的機會?審配隨隨便便就能想到幾種最壞的可能性,例如司隸校尉和京兆尹準備叛亂,輕易便可將天子與朝廷阻截在途中。

那黃口小兒當真想過這些問題?莫非當國家大事是兒戲?

審配愈想愈是咬牙切齒,甚至發散思維想到了青州的狀況,李澈執政青州年餘,青州恐怕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竟然還欺瞞大王,當真是罪無可恕!

“一國豈能有二都?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豈能讓天子時時出宮?即便拼的這身印綬衣袍不要,吾也必要勸諫大王,絕不能讓佞臣得勢!”

第三百三十九章 追憶第二百九十章 常山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四十章 崩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四十六章 進諫第二百五十五章 相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託庇第一百八十八章 愛諸將婦第三百八十章 天下動盪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內務(下)第一百零四章 尋劍第二百五十九章 謀權(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關中動亂(五)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七十章 奴與民第六十五章 忠義無雙十常侍第一百九十一章 氾勝之書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五百六十章 誘之以利(上)第三百零五章 河南之變(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弒君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十二章 北宮暗謀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四百四十九章 進爵第二十六章 臥雪堂第三百四十三章 渤海之戰(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豪傑之論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蟲不可以語冰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百零五章 常山趙子龍(上)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五百一十七章 談心關於劇情推進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四十章 崩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三百一十二章 謀劃(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辯第一百零五章 劍第五百零九章 父子(下)第四十六章 進諫第二十八章 徵召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息侯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一百零四章 尋劍第九十八章 比試(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惡名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四百七十一章 辛毗第一百三十章 誅殺不當辜第四百八十七章 退匈奴(一)第三百零一章 戰後雜事(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妥協第四百七十四章 交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八十八章 招攬第五百四十一章 平定關中(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與撫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談(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兆尹府(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選擇(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第五十五章 泄密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關中(八)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王子師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敵必救(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五百章 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