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昌黎隱憂

代善看着軍帳中鬧哄哄的場面,用力拍拍案几。待他們都靜下來看自己時,才說道:“你們可見昌黎城頭和其他城池有何區別?”

這些蒙古韃子能當部落首領,也不是傻子,部隊正在準備之時,已去看過昌黎城。

因此,代善一問,就有一個首領大聲回道:“貝勒爺,其他城池好像沒有這昌黎城頭的木排。”

代善點點頭,然後把木排的作用一一解釋給他們聽。

這些韃子是空手而來的,手中的攻城工具只有雲梯而已,聽代善這麼一說,不禁面面相覷。

代善看他們神情,心中暗自得意,然後裝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道:“你們放心,本貝勒已有法子,只用雲梯,就能攻下昌黎小城。”

在蒙古首領的仰視期待中,代善說了他的方法。

其一,雲梯兩端綁上盾牌,以保護登雲梯的兵卒減少兩端城垛口對他們的傷害。

其二,雲梯不要放的太散,最好雲梯能併到一起攻城。

這兩個方法其實都是針對昌黎城頭放了木排,只能通過城牆垛口攻擊攻城敵軍,攻擊火力大爲減弱而想出來的招數。

在代善解釋了之後,蒙古各部首領恍然大悟,紛紛向代善表示,要重新回去準備,改造雲梯,並選取首批攻城勇士。只待準備完畢後,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一起攻城,一舉攻下這個小縣城。

代善一邊聽着他們的打算,一邊點頭,然後下令散會。

就在帳內衆人準備離開之時,有人闖了進來,攔住了他們。

代善看見來人,愣了一下道:“鰲拜,你怎麼來此?”

“請問貝勒,這是要去攻城了麼?”鰲拜攔住了蒙古各部首領之後,沒再管他們,直接問代善道。

“不是攻城難道是去狩獵?”這不是明擺着麼,還用問。

wωw_тTk дn_CO

“那可是勸降失敗了?那個勸降的人何在?”鰲拜連忙追問道。

啊,勸降,代善自從看到蒙古僕從大軍來了之後,早把勸降的事忘到腦後根了。鰲拜這麼一提,纔想起來勸降之事還沒有結果。

“你問那勸降之人幹嘛?”代善感覺到鰲拜並不是很關心勸降成功與否,而是奔那個勸降之人來的。

“大汗有令,追回勸降之人,務必保護周全,送回永平。”鰲拜在提到大汗的時候,一如既往的莊重、恭敬。

“爲何?”代善不明白,那不就是一條漢狗麼。

在場的蒙古各部首領並不知道勸降的事情,現在看大金如此重視,紛紛關注起來,別不打了啊,要是勸降了昌黎,城裡的財物就沒有他們的份了。

“此人精通火器,能造紅夷大炮。”鰲拜回答道。

代善一聽,這才知道那個漢狗的重要性,就命蒙古各部首領先去做攻城準備,然後派出親信岱鬆阿前往昌黎要人。

自從昨晚來了韃子大軍之後,昌黎城頭就開始嚴陣以待。晚上值守的鄉兵多了一倍,以防建虜連夜攻城。

幸好一夜無事,第二日一早,韃子大營開始鬧騰,昌黎城頭以爲韃子要開始攻城,於是進入一級戰備,沒想過了很久,還是沒見到韃子出營攻城。鄉兵們紛紛在心裡猜測這新來的韃子在搞什麼鬼。

昌黎縣令左應選站在箭樓上,眺望着遠處韃子大營,看剛纔韃子大營的喧鬧勁,怕是會有一次前所未有規模的攻城戰。

昌黎城已經堅守了六天,城內的物資正在急速地消耗掉。原本就是一座小城,城裡的生活物資就有限,戰事突起的時候,四周的百姓紛紛入城避難,逃難的時候誰能帶多少吃的在身邊,這就更是加重了昌黎小城的負擔。

也幸虧城裡的鄉紳通情達理,明白大是大非。現在已是捐出了不少錢糧來維持昌黎城的穩定。

但左應選知道,這樣的日子堅持不了幾日。一般的百姓還可以熬個粥吊着一條命度日,但保衛昌黎的鄉兵,包括支援戰事的民夫,就不能只是喝粥度日的。

建虜的攻城能力比較差,而且據左應選的觀察,建虜沒有決死拼命的心,否則昌黎怕是堅持不到現在。

現在看城外建虜這幾天的動向,左應選感覺到建虜是非要拿下昌黎不可。

左應選的心裡暗暗焦急,城外的建虜兵力越來越強,城裡的物資越來越少,朝廷的援軍何時纔會到來?

那日明軍夜不收現身了一下之後,就再無音訊。左應選想過派人前去求取援軍,但能突破建虜包圍攔截的希望渺茫。

而且左應選不似那些鄉兵,他身在官場之中,知道的事情比他們多。

昌黎只是一座小縣城,又無朝廷大員或者皇親國戚等人在內。朝中無人的情況下,會不會出動大軍前來救援這座只有普通黎明百姓的小城,這是一個問題。畢竟,城外的韃子大軍就有四、五萬之多,足以讓一般人畏懼了。

就當沒有朝廷援軍吧,和韃子對着耗,守住一天是一天,左應選心裡暗下決心。然後,整理了下儀容,下了箭樓開始巡視城內情況。

城防上自有守備石國柱在看着,他昨日值夜,建虜沒有動靜,就在箭樓略微小歇,剛纔建虜鬧騰,就又去巡查城防了。左應選心裡想着,要是有朝一日能守住昌黎,自己一定要舉薦他。

左應選首先視察了城內支援城頭的民夫情況,都已各就各位,待在城下不遠,只等城頭戰事一起,就能支援。

然後左應選又去看了設在幾個主要街道上的施粥情況。雖然現在熬出來的不是那種稀的能照出人影的粥,但這粥也不是能插筷子不倒。沒辦法,糧食有限,得省着點用。

左應選走去下一個施粥點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街角傳來一個童音:“奶奶,我餓。”

“乖,奶奶這裡還有點粥,你喝了吧。”一個蒼老的聲音帶着一絲虛弱,隨之傳來。

“不,這是奶奶喝的,月兒不能喝。”那個童音說得很堅決。

左應選停住了腳步,聽着那邊街角的動靜。

“奶奶,我要那邊的粥,還有好多呢。”

“不行,那邊的粥還有別人也要喝的,縣尊說了,城裡糧食不多,每人就只能喝那麼多。”老人在給她孫女耐心地解釋。

“但我看到一個叔叔要了好多,奶奶…”小傢伙拖着長音喊着奶奶。

“乖,那個叔叔是要去幫你父親打城外的韃子,吃飽了纔有力氣做事情,乖一點啊,這粥奶奶喝不完了,你幫奶奶喝了好不好?”這位老奶奶和藹地哄着自己的孫女。

“不,月兒聽到奶奶的肚子響了。父親以前跟月兒說過,這是肚子要吃飯飯。”小女孩沒那麼好哄,堅持不肯喝奶奶的那份粥。

左應選聽到這裡,快步走過去,拐過街角,看到一個屋檐下躺着一排老弱中,有一老婦和一女童正在互相推着一碗粥。

他明白,這些人都是逃難進的昌黎,人滿爲患,因此歇息在街邊。

左應選快步走近,然後蹲下身子問道:“老人家,這孩子的父親在哪?”

老婦人一看眼前的是縣尊,連忙掙扎着起來,拉着女童拜見縣尊。

左應選連忙扶住她們道:“老人家,不要多禮,大明講究的是尊老愛幼。”

老婦人見拜不下去,就只好坐回位置道:“孩子他爹被選爲鄉兵,在城頭上守着。”

左應選看向這個女童,梳着兩條小角辮,秀氣的小鼻頭被凍的有點紅,看着有三歲左右,大眼睛一閃一閃地注視着他。

“縣尊叔叔,你能給我點粥麼,我和奶奶都餓。”小傢伙突然開口說道。

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751章 我來了第865章 電第460章 冰棍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94章 一線生機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573章 出發第116章 陶瓷廠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86章 理想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40章 軍需官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336章 袁可立第85章 密謀第295章 獻俘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62章 義捐第147章 數理化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584章 海灘演講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806章 執着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122章 溫育仁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788章 朕要了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385章 開封府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784章 封賞第618章 憂心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73章 汰兵插曲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66章 汰兵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67章 將爺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86章 理想第323章 死營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121章 徐光啓第25章 拖拖拖第631章 授勳第794章 鋼鐵廠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61章 佈告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234章 鼠疫第214章 萬人敵第84章 相逢而泣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71章 親近第51章 難民營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11章 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