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息壤事發

天地之間,日升月落。於修行者而言,年如日算,恍惚間便是天地變化。

而對於壽短之類,未修之屬,時日變化,每一時刻皆是關乎性命一般。

三教門下弟子,在洪水肆虐之時,皆行走洪荒,留下了不少降妖捉怪,移山填海的故事。

如此一來,時日便已經過了七年。

天降暴雨數月不息,天空中陰沉一片,不見天日。

大河之北,一處高山之上,數以百千的人族在這裡居住,建造了營地,伐木運石,搬送土壤。

“鯀,北岸河堤出現問題了!”

五六個男人奔跑着往山中而去,一邊還大聲叫喊着。

鯀連忙從屋子裡出來,跟着衆人一起前往北岸的河堤之處。

鯀治水八年,如今早已不復從前模樣,亂糟糟的鬍鬚,滿是血絲的雙眼,身上只穿着破舊蓑衣斗笠,總是捲起的褲腿下,是被水泡的白腫的雙腳。

如今的鯀,幾乎就是一個凡人,這是他爲自己的選擇而付出的代價。

到了河堤之上,衆人見河水上漲的勢頭很快,大概不出幾個時辰就會淹沒大堤。

鯀連忙從懷裡掏出了一個小木盒,打開後,裡面有着大概三寸厚的金色塵土。

鯀從中取了三撮出來,分付給衆人,教導衆人將這塵土如何放置。

只見這十幾人將這塵土放置於河堤之上,而後就見不過這些塵土不斷生長起來。

十幾個有些修行的人們,掐起法訣,用這息壤之土,築起了更高的河堤。

一陣陣轟鳴聲從水底傳來,衆人卻早已習慣,也不去管。過了片刻之後,這聲音也就漸漸消了。

在又一次阻止了河堤崩塌後,衆人皆是面帶喜色,歡迎慶祝着河堤又一次安全。

只有鯀,沉默的回到了自己的小木屋,聽着屋外連綿不絕的雨聲,再次思考起來了那個問題。

以無窮之土,阻攔無窮之水,難道人族的未來就要和水患永遠的爭鬥下去嗎?

八年前,河堤崩潰,大水傾瀉而下,那勢不可擋的威力,那造成的破壞。那一幕總是無數次的涌現在鯀的腦海之中。

如果有一天,無窮之土也擋不住無窮之水,那麼這洪水所造成的破壞又將是什麼場景呢?

鯀無數次的思考這個問題,又無數次逃避這個問題。他已經爲此付出了太多,人族也爲此付出了太多,我已經沒有退路了。

也就是這一天,天帝最終聽從了西王母的勸說,令巨靈神帶着九天息壤和伏龍鎖,率領四百搬山力士下凡,決定幫助人族治水。

伏龍鎖雖然完好,可是九天息壤卻不翼而飛,巨靈神連忙向天帝稟告此事。

天帝指間掐算,立時震怒之極,竟然是下界人族偷盜九天息壤。

“天庭所在,竟由一個凡人來去自如,更甚是盜取寶物。

太白金星,你速往下界,與人王當面問詢,定要將息壤和賊人帶回。”

太白金星領了旨意,先發令文下界,爲了防止引起糾紛,只點了二百天兵同行。

等到太白金星到了人王部落之時,諸多部落首領已經擺壇相候。等到太白金星現身後,堯才緩步出現在太白金星的面前。

“上界天使李長庚,受天帝之令,前來面見人王。”

“天帝何不親至而談?”

“我此來,是爲天人兩界解除誤會。如此之事,何必勞煩天帝。”

“何事?說來我聽。”

“人族治水者,盜取天帝寶物息壤,觸犯了天條。

我此來正要將此人緝拿回天界,收回天帝寶物。”

諸多部落的首領都面色一變,繼而緊張的看向堯帝。

堯的神情並無變化,看着眼前的太白金星說道

“人族之事,天界無權干涉,就是天帝也不行。

所謂盜取寶物,如今只是你的一面之詞,我自當覈對此事。

無論最後結果如何,也自當按照人族規矩來處理。”

“人王,此事事關天人兩界,還請人王三思!”

“怎麼?那天帝想要與我人族宣戰嗎?

那天帝是王,我堯難道就不是王了嗎?人王與天帝之尊位等同。你一小小使臣,安敢放此大話?

我之所言,你聽着便是!”

堯說完後,也不管太白金星那陰沉的臉色,直接轉身離開了這高臺祭壇。

諸多首領互相對視了一番,而後跟隨着人王緩緩退下。

在之後的時間裡,天界幾次派遣使臣下界,堯也不再出面,一應要求都被應付了過去。

就在鯀治水的第九年,鯀病倒了。

這場大病來的異常迅猛,每一天,鯀都能清晰的感覺到生命的流逝。病症也讓他難以再前往河堤,難以前往水患的前沿。

當鯀清楚的感知到自己時日無多後,他將自己的兒子禹找到了身前。

“你與我治水三年,我知道你有很多治水的謀略。只是你的謀略刻印與我背道而馳,所以從未得以印證。”

鯀將一粗糙的木盒遞給了禹,牢牢攥住了他的手。

“這裡是息壤之土,只要裝在這木盒之中,便用之不盡。取出盒後,息壤落地而長,粒土約能化三尺長方的厚土。

這一盒的息壤,若是一同用盡,大概能化一座千丈之山。”

“我要回王庭一趟,無論發生了什麼,你都不要恨人王。

人王性情寬厚,屢次幫助我免除了罪責,如今也是我報答他的時候了。”

鯀用了三天的時間,將治水事宜佈置妥當。尤其將三百人左右分給了禹,爲他驗證他的治水方式。

而後就立刻趕往了王庭。只是他如今不過凡軀,即便多加註意,可是病體越發嚴重,將到了王庭時,數次昏迷不醒,高燒不退。

堯和諸多首領親自出城接鯀入城。

等到鯀醒來後,堯就在他的身邊處理政務。

“你時日不多,拖着這身體來王庭,一定是有什麼話要和我說。

我在聽,說吧!”

“王,鯀有負於你,治水九載,未能成功。如今我命數將盡,幸好我子禹能繼我未成之事。

只是我盜取天帝息壤之事,如今也該有個了斷了。”

“有我在,天帝爲難不到你,不必做什麼了斷。”

“請人王處罰。”

鯀的態度很堅決,他已經爲自己找好了歸宿,而且也很滿意自己的歸宿。

堯看着眼前的鯀,彷彿想起了多年前他在眼前請命治水的樣子。那時的他是何等風采,而如今的他又是怎樣一副落魄模樣。

“這些年,辛苦你了。”

半年後,太白金星帶着息壤回到了天庭,但無法帶走鯀。

“盜息壤而救人族,於我人族而言,何罪之有!

盜確有罪,理應受罰,如今鯀已病死。一切罪責由人族承擔,但我只問,天帝敢嗎?”

堯站在城上,身後是他的繼任者舜。舜對待堯很恭敬,他敬重堯,也願意如同堯一樣管理人族。

“舜,你要記着。

敬天地養育,敬聖人教化,但不能對天上的神靈低頭,更不要依仗那些神靈。”

第五十一章 五雷神咒第三十三章 授徒第五十二章 太卜第二十章 治水三寶第四十五章 二代弟子第三章 神鷹將軍鐵羽第三十九章 神碑第二十八章 北海柏鑑第四十章 陣道會第一章 野獸第四十章 陣道會第二十一章 搬山力士第五十九章 算命數第四十九章 鬥法第五十七章 受命降妖第五章 備戰黑雲澗第二十六章 少年第二十章 治水三寶第五十八章 梅山七怪第七章 開路先鋒第三十九章 神碑第四十一章 除妖求魂第三十五章第五十七章 受命降妖第二十四章 萬仙大陣第十一章 劉環兄弟第二十一章 搬山力士第四十二章 截教廣傳 混沌潮汐第五十五章 驚退妖物第十五章 水患第十三章 截教第四十五章 二代弟子第二十九章 傳道第十八章 二郎伏蛟第四十六章 聞仲出山第六章 勝論功過第五十八章 梅山七怪第二十章 治水三寶第三十一章 闡截兩教第十三章 截教第五十一章 五雷神咒第八章 山河社稷圖第五十五章 驚退妖物第四章 因果劫定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三章 授徒第三十五章第五十八章 梅山七怪第五十五章 驚退妖物第六十章 降服老猿第四十六章 聞仲出山第五章 備戰黑雲澗第二十四章 萬仙大陣第十二章 丘島第四十六章 聞仲出山第三十七章 殷商玄鳥第五十一章 五雷神咒第五十三章 遠赴北海第五章 備戰黑雲澗第四十三章 金鐘再鳴第十九章 息壤事發第十五章 水患第三十一章 闡截兩教第五十章 鬼神巫祀第十四章 桃山第四十五章 二代弟子第五十章 鬼神巫祀第十章 東海第五十四章 供奉之法第三十二章 大鬧東海第三十六章 睚眥殿下第三十一章 闡截兩教第四十三章 金鐘再鳴第二十二章 巨獸搬山第十四章 桃山第十二章 丘島第五十四章 供奉之法第二十二章 巨獸搬山第三十六章 睚眥殿下第十四章 桃山第五十章 鬼神巫祀第五十八章 梅山七怪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七章 水雲第四十七章 朝歌城內第三十四章 水雲出島第三十八章 代劫化命第五十章 鬼神巫祀第五十四章 供奉之法第三十九章 神碑第十三章 截教第三十三章 授徒第四十八章 左道巫師第三十一章 闡截兩教第三十六章 睚眥殿下第七章 開路先鋒第二十四章 萬仙大陣第五十三章 遠赴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