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馮道

第94章馮道

“這個人乃瀛洲景城人,現年十九,姓馮名道。品行純良,不恥清貧,對待雙親孝順而學習勤苦。頗有古代賢人的風範。而且他的文學也不錯,下官在這裡有他一首詩。”說到這裡,長孫承良頓了頓,彷彿在思慮那首詩。

過了片刻,開口唸叨:“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李存煥聞言,點點頭說道:“這樣看來這個傢伙倒不錯,不過馮道,馮道!這個名字好像挺熟悉的。”

猛然,李存煥兩眼圓瞪,他終於記起這個馮道的名字了。如果說中國官場上那位仁兄最牛逼,那麼肯定是馮道這個人了。在五代十國這一混亂的時代,馮道曾事四姓六帝,如果他玩一點死,恐怕趙匡胤的宰相當中也有他的一席之地。他就是被號稱官場不倒翁。

雖然有人不恥他的人格,認爲他丟盡儒家的節氣,沒有一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的覺悟。實際上他的主子也不知道死了多少個,他也安然無恙,還安安穩穩的當着他的宰相。不過,李存煥卻對他很佩服,這個人的爲官手段,已經爐火純青的地步。堪稱官場第一人。

“行,長孫先生你就親自去一趟,將他請過來吧。你可別要我像劉備三顧茅廬啊!”李存煥半開玩笑的說道。

長孫承良聞言大喜,開口說道:“這肯定的了,而且這個馮道雖然有才華,但還沒有諸葛孔明那麼厲害!”

經過一番商議,除了新州、武州防禦使由龐孔明兼任外,李存煥從各州原本的別駕之類的高級佐官,挑選一人成爲刺史、馬步軍指揮使。

忽然李存煥心頭一動,拿起毛筆在順州的刺史和馬步軍指揮使上畫了個圈圈,開口說道:“這裡容後在議,我去見見那些俘虜再說。”

陳長風和長孫承良本來疑惑的看着李存煥這個決定,不過當聽到李存煥後面半句話,就明白過來,笑着說道:“主公的刺史和馬步軍指揮使之位,恐怕不能夠送出去啊!”

“你們也太小看我的魅力了!”李存煥笑着穿上狐裘。忽然李存煥皺着眉頭,撫摸了下身上的狐裘。

長孫承良開口問道:“主公這狐裘可是新的,是東方憲那傢伙送的,難道他還敢偷工減料不成?”

“不是,只是爲什麼裡面,好像沒有棉花!”李存煥遲遲疑疑的問道。

“棉花?爲什麼有棉花?”長孫承良奇怪的問道,一拍腦袋,開口笑着說道:“哦!主公你喜歡白疊布做的衣服吧!早說,我明天讓人找裁縫過來,讓他給你用白疊布製作一套冬衣。”

李存煥搖搖頭,開口說道:“算了,明天找那個裁縫過來,記得讓他拿棉花過來給我看看!”李存煥可不想又因爲混亂名稱,他不知道這個時代的棉花是不是叫棉花,還是叫什麼。

“煥哥,你準備出門吧?是坐車還是騎馬”沙桉克見走出房門,立刻對李存煥問道。

李存煥攏了攏狐裘,開口說道:“坐車吧!今年的雪好像比往年還大,天氣凍多了,對了,盧龍有沒有難民?”

沙桉克苦笑着說道:“那裡沒有,盧龍遭了戰亂,特別那些沙陀人軍紀又差,也不知道多少人家破人亡,幽州城裡城外都有難民。”

李存煥皺起眉頭,開口說道:“唉!這倒是我疏忽,你派人去通知陳別駕,哦!也就是陳長風。讓他去開倉放糧,儘量減少難民凍死餓死。嗯,安排他們修路吧!算了,這事情我回來再說吧。”

沙桉克應了一聲,就跑開。李存煥走向大門,馬伕剛好將馬車拉到門口。三十名親兵在馬背上挺直腰桿,倒顯的精神飽滿。李存煥滿意的點下頭,走入馬車裡面。

“大人,請問去那裡?”馬伕畢恭畢敬的輕聲問道。

“去監牢,不過等沙桉克出來再出發吧!”李存煥說道。

“是!”馬伕畢恭畢敬的應道。

沙桉克大踏步走出來,到車廂邊上,輕聲說道:“主公,事情都安排好了!”

“嗯!”李存煥在陰暗的車廂中閉着眼睛輕輕應了一聲,對車伕說道:“出發吧!”

“駕!”馬伕揚起馬鞭,吆喝一聲,馬車朝着監牢方向出發。

“大人,大人!到了!”沙桉克隔着車廂輕輕提醒。

被沙桉克的聲音從沉睡中喚醒過來李存煥有點迷糊的問道:“到了?到了那裡?”

沙桉克輕聲提醒道:“到了監獄!”

李存煥眨眨眼睛,這才記起自己這次出發的目的,不由爲自己睡着了感到尷尬,臉上微微一紅。“哦,等一下!”

沙桉克不由露出一抹會心的笑意。

過了一會兒,李存煥這才整理好走出車廂。相當於檀州的牢獄,幽州不知道是不是作爲一鎮治所的關係,他的牢獄比起檀州而言,可以稱得上宏偉。這是一座以三丈(十米)高的高牆包圍的監獄,裡面設置有一座兩層高的監獄和一排排監獄、獄卒居住的房間。

作爲監牢中最好的監獄,自然就是數那兩層高的石樓,裡面被捉來自己的無一不是威震一方的大人物,甚至有不少呼嘯山林的山大王。

李存煥監獄長的帶領下來到了這裡,石樓的第二層,一個略帶瘦削的身影站在不過十平方米的小牢房的鐵窗口邊上,享受着冬日的陽光。

監獄長剛準備開口說話,李存煥卻一擺手,攔住他。李存煥走前了幾步,見那些親兵緊張的跟在他身邊,不由有些無奈的擺擺手說道:“你們都退下吧,沙桉克你也是!還有你(監獄長)將這裡的鑰匙給我。如果有什麼吩咐會找你的了。”

“是!”監獄長暗暗嘆息自己失去了一個巴結未來節度使的機會,不過還是不得不表現出一副畢恭畢敬而又順從的態度。

;

第327章 破局(上)第176章 稻米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167章 強項令聶夷中第177章 馬鞍山軍器監第138章 囂張的陳老爺第121章 約見李克用(上)第212章 帶方城戰役(2)第100章 耶律阿保機歸來第185章 勇者無敵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338章 登陸吳越第50章 耶律阿保機(下)第21章 收編河東軍第18章 襲營(下)第157章 濟水之戰?破軍第188章 耶律阿保機智取鴨綠府第226章 遼東平,敬翔計出第265章 高歌暢飲王茂章第88章 決戰前夕第264章 王茂章第77章 風起雲涌(2)第327章 破局(上)第295章 阿史德那鹹魚翻身!第171章 反戰第202章 新羅來客,樸景輝第4章 劉仁恭第50章 耶律阿保機(下)第241章 王彥章發威 李嗣源命危第348章 下面是宣武了!第206章 三路並進,迎敵第315章 河中事變(下)第150章 朱溫出兵第177章 馬鞍山軍器監第49章 耶律阿保機(上)第143章 朱溫的調虎離山計第174章 定計攻渤海第140章 驚天大案第325章 敬翔獻計第265章 高歌暢飲王茂章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第101章 遼東城第201章 高句麗與百濟議和(下)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259章 河陽寺之變(中)第187章 宣戰第115章 關中亂(1)第9章 鐵騎踏營(上)第65章 劉仁恭的遷回側擊第350章 滑州第145章 葛從周攻齊州第311章 科舉 劉知俊求援第275章 兵臨東陘關第203章 民心可用第261章 放過王師範?第91章 李克用的反擊第275章 兵臨東陘關第46章 李陸結盟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14章 不歸路第51章 黑衣軍第303章 李克寧降第163章 海鶻船第14章 不歸路第15章 李存孝第93章 盧龍留後第155章 濟水之戰?長弓揚威第112章 韓夢殷第260章 河陽寺之變(下)第207章 快成軟柿子第152章 王彥章出場第135章 聶夷中第20章 困局第324章 計下天井關第225章 新羅國滅第6章 黃龍崗(上)第336章 出海第35章 契丹人來襲(4)第147章 王師範二求援第135章 聶夷中第83章 忠孝軍的怒吼第4章 劉仁恭第233章 元行欽救主第190章 通華谷之戰(1)第209章 全國爲上(下)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129章 宴會文鬥(下)第346章 淮南攻略第54章 陰謀第54章 陰謀第239章 郭崇韜第263章 勸降王師範第327章 破局(上)第162章 海船、高句麗使者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12章 書房議事(上)第178章 霹靂雷火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112章 韓夢殷第250章 有女影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