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進貢(下)

“最多每年進貢一萬匹布帛,一千匹絲綢!馬三百匹,牛羊各五百頭!”大封裔更是厲害,直接將李存煥的開價,削減到一成不到的地步。

李存煥自然是不答應了,經過一番脣槍舌劍後,李存煥強硬的要求每年進貢布帛五萬匹,絲綢八千匹,馬五百匹,牛羊李存煥也不要了。

不過大封裔給出的最高進貢數量則是,布帛四萬匹,絲綢五千匹,馬五百匹,牛羊各一千頭,另外還有一些長白山人蔘五十斤、虎皮五張、貂皮二十張等等少量奢侈品的貢品。如果是喜歡享樂的統治者,大概就會接受了大封裔的要求。但李存煥卻不是,所以雙方無奈僵持着。特別是其中一萬匹布帛的差價。

現在在盧龍一匹生絹可以換十六鬥小麥,一斗小麥約爲四十文錢。等於一匹絹六百四十錢。(注:布帛是一種概括性的稱呼,主要是指絲織品,而進貢的布帛一般多爲平民用是生絹,當然其中也會夾雜一些高檔的絲織品。)

所以一萬匹布帛最少也價值六千四百貫。而現在盧龍更是比較缺乏絲織品,因爲絲織品不是短期可以發展起來的,比如養蠶、亞麻等,都需要費時間和經驗,不是種下來就可以的。很簡單一件事情,李存煥就上輩子就看過這樣一件新聞,一個農民種菜,因爲價格太低,虧本了,改去養殖山羊,但因爲首次養殖,很多都不熟悉,結果所有山羊都染上疾病死去,農民因爲沒有錢還債,爲此上吊自殺,轟動一時。

所以很多事情,並非說你想去做,就一定做的好。就彷彿上述的,養山羊,大家肯定以爲,只要給點草他吃吃,平時放到外面走走,這樣就可以了。但很多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正如那名農民一般,因爲不會養殖而導致血本無歸。

因爲談判僵持,雙方都決定第二天再繼續,給一晚的時間雙方好好考慮考慮。

第二天,大封裔再次來了,不過這次身邊多了一個人,經過大封裔介紹,李存煥知道這個人叫烏華蓋。李存煥心頭一動,笑着對烏華蓋問道:“閣下就是小鬼谷先生的弟子?”

鬼谷子是中國戰國時期的一代奇人宗師,教出來的徒弟一個頂一個。而渤海國的第一智者因爲崇尚漢文化和鬼谷子,於是自號小鬼谷先生,以示自己不如鬼谷子,自己是小的,但自己也非常聰明。

烏華蓋雖然笑眯眯,但眼中閃過的驚訝卻沒有瞞過李存煥,李存煥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纏,笑嘻嘻的說道:“那麼烏副使這次來,我想應該想好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了吧?”

“大將軍英明!”烏華蓋微微奉承了李存煥一句,組織一下語言,開口說道:“大將軍,每年布帛四萬匹,絲綢五千匹,馬五百匹,牛羊這些我想大將軍也不怎麼需要。”

“嗯!你說的沒有錯,現在我有營州、建安州、遼東城、北武州這些關外州縣作爲牧場,我還真瞧不起那千頭牛羊的貢品。”李存煥毫不客氣的說道。

“呵呵!”在一邊的大封裔乾笑兩聲,看樣子被李存煥諷刺得他氣得不輕。不過不好發作,唯有靠乾笑來到掩飾自己的憤怒。

相比大封裔,烏華蓋明顯大度了很多,沉吟片刻,微笑着開口說道:“大將軍富有四海,自然不在乎這些了,聽聞大將軍缺銅。不知道是否有這回事情呢?”

“沒錯!”這個事情李存煥倒不怕認了,這事情在盧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不過實際上也談不上缺銅,因爲飛錢的出現,銅錢荒受到一定的壓制。不過因爲缺少銅,鑄造銅錢數量一向都不多,約束着盧龍經濟進一步的發展。

“我渤海國一直盛產熟銅,渤海願意向大唐進貢二萬斤!”烏華蓋輕聲說道。

李存煥也不顧忌,從身邊拿出一張紙張出來,拿起鵝毛筆計算,唐朝一斤十六兩,積十文錢爲一兩。從這裡開始,單位重量開始出現了錢這個質量單位,就是從這裡衍變出來的。

每一枚銅錢當中加入一成半的鉛、一成加入少量的錫和鐵,剩下的七成半纔會加入銅。不過融銅當中,都會有銅氣化的,李存煥按八成的銅計算。理論上可以得到四百萬枚銅錢,而銅不用錢,鉛、鐵、錫之類的價格更是比較便宜,李存煥估計,這四百萬錢,所有的成本不過是二百貫左右,太過暴利了。當然,這主要是因爲裡面價格最昂貴的銅不用自己出錢。

“五十萬斤,並且每年向盧龍出售不下三百萬斤的黃銅!”李存煥非常認真的說道,二萬斤黃銅不過是鑄造出四百萬錢,聽起來好像很多,其實不過是四千貫,換成購買唐刀,不過是購買一千多把罷了。

“而且我還需要稻米!每年進貢稻米二十萬石!”李存煥這次說話的口氣非常的堅定,一點商量的餘地也沒有。

大封裔沉吟良久,說道:“可以!不過我希望大將軍允許我渤海與盧龍進行貿易,互相開設邊市!而且允許我渤海國的商人到達泊汋城貿易,並且免除一切關稅!”

“可以!”李存煥答應道,“我甚至可以免除渤海商人從鴨綠府到大行城(鴨綠江出海口的一座城池)的水路關稅,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增加五萬斤黃銅貢品!”

大封裔聞言露出一抹激動的笑容,他道李存煥完全不明白渤海從大唐貿易得到的利益。五萬斤黃銅就可以得到渤海國商人一年在鴨綠江行走的免稅權。這省下來的錢財可不止五萬斤黃銅。簽訂下這個協議,他大封裔更可以得到國內的貴族的好感。爲什麼不是商人呢?其實那些商人大部分都不過是那些貴族的走狗罷了!

“好!”大封裔連忙應道。在一邊的烏華蓋眼中透着疑惑的仔細打量着李存煥,不知道心中想着些什麼事情。

第118章 關中亂(4)第296章 哀兵必勝第128章 宴會文鬥(上)第297章 桑乾河大捷第118章 關中亂(4)第57章 伏擊(下)第290章 桑乾河大戰初戰第316章 危局第325章 敬翔獻計第149章 黃雀在後第79章 風起雲涌(4)第87章 李匡壽之死第120章 河東來使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250章 有女影憐第263章 勸降王師範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296章 哀兵必勝第45章 大豐收第255章 李罕之反第63章 兵器大改革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271章 葛從周降 進軍河東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56章 伏擊(中)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282章 再會孟知祥第139章 高思繼救駕第16章 李克用到!第192章 通華谷之戰(3)第235章 葛從周發飆 三州無人敵第246章 孫鶴河間揚威第1章 北地狼煙起第227章 稱帝風波第347章 楊行密之薨第310章 水師軍演第337章 海戰第154章 濟水之戰?開幕第205章 瘋狂的弓裔第226章 遼東平,敬翔計出第222章 熊津城破第301章 連環計第24章 任縣大戰(3)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332章 魏州陷,形勢變第203章 民心可用第210章 解心結第72章 來自李匡壽的防範第26章 安石洹的陰謀(上)第115章 關中亂(1)第141章 王師範求援第144章 東方憲爲先鋒第316章 危局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226章 遼東平,敬翔計出第170章 武器的暴利第66章 還不是兵餉鬧的!(上)第235章 葛從周發飆 三州無人敵第158章 濟水之戰?天興軍第30章 乙室活部第78章 風起雲涌(3)第308章 收朱瑾第22章 任縣大戰(1)第243章 朱延壽第72章 來自李匡壽的防範第71章 劉仁恭計取三州第253章 王彥章大發神威第248章 俊才謝彥章第281章 李嗣源反?李存勖出征第176章 稻米第125章 定計進長安第19章 戰神李存孝第272章 王茂章VS李嗣源第345章 史建瑭建功第11章 賞賜第102章 乾寧二年第12章 書房議事(上)第217章 八百破十萬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89章 降兵暴動第88章 決戰前夕第40章 契丹人來襲(9)第168章 商議遼東,渤海國第35章 契丹人來襲(4)第317章 不守反攻第323章 請君入甕第333章 朱溫求議和第55章 伏擊(上)第163章 海鶻船第114章 開闢海上商路(2)第186章 泊汋城陷落第242章 朱溫的請君入甕第151章 白馬銀槍高思繼第213章 帶方城戰役(3)第84章 黑衣軍=鴉兒軍?第106章 周德威斬將第348章 下面是宣武了!第289章 桑乾河大戰開幕第196章 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