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無家(五)

收攏殘兵,最關鍵一步在於收攏其心。薛世雄不愧爲行伍多年的老將軍,簡單的一句“回家”激起了所有人求生的渴望。心中再度有了目標,士卒們的表現便不再像剛逃離生天時那麼混亂。主將發出的命令能被基本順利地執行,大軍行進時的秩序也比夜間好了許多。

雖然眼下深入敵境,高句麗人隨時都可能追上來。薛世雄卻不肯讓將士們抓機一切機會逃命,第一天上午和下午各走了二十里,便選了一塊有險可守,有水源可用的丘陵地帶,紮下營寨來讓大夥休息。

第二日,大軍休息到巳時才拔營,上下午各走三十里路,到了下午申時三刻,又早早地紮下了營盤。薛世雄一邊派出斥候四下打探敵軍動向,一邊派出射藝比較出衆的士卒隨着王元通到營地周邊打獵。同時還選了三百多身體較強健,在家時做過農活的老兵到山谷裡尋找野菜、蘑菇、黃花等物,替大夥改善伙食。

如此三天走下來,士卒們的腹中漸飽,心中的恐慌感覺漸去,身體上的疲勞也慢慢開始恢復。薛世雄見此,又適當地派出三個團的步卒,襲擊了一處偏僻的遊牧部落,在對方毫無防備之下,隋軍自然是大獲全勝,牛羊、駑馬搶了不下百頭,尾隨潰兵追殺出十五里才奏凱而還。薛世雄大喜,給出戰將士每人記下大功一次,賞米兩鬥。同時下令,將劫掠來的牲畜盡數殺了,烤成肉塊供大夥進補。一時間,這支軍中歡聲雷動,幾乎每個人都堅信在如此英明的將領統帥下,大夥可以平安撤回遼西。

見薛世雄如此會收買人心,護糧軍中便有人暗生不滿。眼下這支兵馬是大夥救出來的,所用糧食也是大夥舍了性命從遼西運來的,就連現在的行軍地圖,都是護糧軍校尉李旭在懷遠鎮時所畫,而不是大隋軍中頒發的遼東地形圖!但所有讚譽都被薛世雄一個人擔了,這算個什麼道理?

找了個洗傷口的機會,武士彠湊到劉弘基身邊,小聲表達了自己的憤慨。劉弘基卻不生氣,笑了笑,低聲安慰道:“薛將軍經驗豐富、用兵老到,無論聲望、能力俱遠在我之上,兵馬歸他指揮無可厚非。大夥此刻還在危險當中,些許虛名即便爭來有何用處!況且咱們當初救人又不是爲了讓人感激,雞毛蒜皮的勾當,士彠不要太看不開了!”

“三十萬大軍都被人壘了牆,還誇什麼用兵老到!”武士彠不屑撇了撇嘴,小聲嘀咕。

“遼東兵敗,實非將士之過!若是……”劉弘基謹慎地四下看了看,將後半句話吞入了肚子。

從當夜踏營時敵軍的慌亂表現上來推斷,高句麗士兵遠稱不上驍勇善戰。如果雙方都放開手腳硬碰,十萬隋軍足可掃蕩半個遼東。遠征軍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從遼水東岸直殺到平壤城下,不可不謂之勇。宇文述將軍在糧盡時的應對策略,也算得上是中規中矩。這樣一場必勝之戰落到如此結果,恐怕罪責不該往將士們身上推。但應該負責任的人到底是誰,卻不是劉弘基這小小車騎將軍能胡亂點評的。

“嗤!”武士彠從鼻孔裡噴了股惡氣,不理睬劉弘基,轉頭去找李旭發牢騷。卻看見李旭像只鴨子般趴在石板上,正在笨手笨腳地用布條沾了鹽水擦脊背上的傷口。當夜踏營時,他背上捱了兩記流矢,而那個受傷的部位又剛好在兩扇肩胛骨之間,自己弄起來分外廢力氣。

“我來幫你擦!”武士彠趔趄着走上前,奪過李旭手中的溼布。

隋軍身上的鎧甲都是先皇在位時督造的,做工精良,質地堅實,所以流箭並沒有射入李旭身體內太深。但因爲天氣炎熱,連日來大軍行走的又全是樹林茂密,溼氣深重的丘陵地帶,所以李旭背上的傷口有些感染,看上去紅紅的一大片,甚是怕人。

看看李旭那幅狼狽模樣,武士彠忍不住搖頭。先到溪水邊將溼布重新洗淨了,然後沾了濃鹽水,一點一點擦去傷口周圍的膿血,邊擦,邊小聲嘟囔:“那個薛大將軍也太會用人,明知道你受了傷,還每天讓你帶着騎兵隊前隊後往來照應…….”

“皮外傷,不打緊。”李旭咬着牙,儘量讓自己表現得很輕鬆。鹽水浸入傷口後,惱人的麻癢感覺輕了些,但那種火燒火燎的痛,卻令人直打哆嗦。

“還不打緊呢,要不是你身上的校尉鎧甲結實,這兩箭早就要了你的命!”武士彠非常不滿意地呵斥。李旭雖然是他的頂頭上司,但他的年齡比李旭打了好多,雙方關係走得又近,所以彼此間說話也沒那麼多尊卑之分。

“校尉鎧甲?嘶——”李旭疼得吸了口冷氣,問道。

“當然,你以爲這甲就是好看麼?咱大隋規矩,級別越高,鎧甲越堅實,校尉之上,甲襯內都加了鑌鐵尺的。老齊他們跟你又好,所以你這身甲比尋常校尉用的又厚些……”武士彠看見齊破凝就在不遠處洗傷,故意提高了些說話的聲音。

他自顧說得高興,卻沒發覺手下的脊背卻突然硬了硬,一不小心,溼布直接抹進了傷口裡,疼得李旭身體一哆嗦,整個人僵成了一條死魚。

“呃――”李旭忍不住發出一聲低吟。

“馬上就好,馬上就好!”武士彠趕緊向李旭表示安慰。剛纔手太重了,傷口處已經又新的血液流出來。也就是李旭,換了別的上司,肯定擡手就賞他一記大耳光。

“沒,沒事!”李旭有氣無力地呻吟。自從入了護糧軍,他的鎧甲都是老齊主動配給。從隊正、旅率到校尉,每升一次級,齊破凝都派人送上新的鎧甲,順便把原來的不合身份的那套收回。李旭習慣了這種照顧,只覺得不同級別將校穿不同鎧甲是爲了嚴肅軍容,卻沒想到其防護性能上還有這麼大差別。

偷眼向臨近擦洗傷口的同伴看去,他猛然發現,當日踏營回來的六十三人,其中夥長、隊正、旅率居然佔了很大一部分。旅率以上,只有李良一人陣亡,同去踏營的六個隊正也只陣亡了一個,三十個夥長至今還有二十二個活着,而普通士卒,在敵人的流矢攢射中卻遠遠沒有那麼“幸運”!

他偷眼看向劉弘基,看見平素對自己照顧有加的老大哥正仰面朝天躺在一塊石板傷曬太陽。兩個親兵輕手輕腳,蹲在他身邊用乾淨的白布替他擦洗傷口。在劉弘基不遠處是宇文士及,這個終於安靜下來的傢伙此時正在坐在一塊石頭上品茶,而宇文家的兩個家將,無論是勇武異常的宇文季還是忠心耿耿地宇文仲,都低着頭弄火,一個用搶來的鐵鍋替宇文士及熬棗葉茶,另一個在小心翼翼地烤着一隻剛打來的野兔子。

“原來當校尉,還有這點好處!”李旭低低的嘆道,聲音裡有股子說不出來的疲憊。當日三百壯士踏營,自己以爲大夥面臨的是同樣的危險。現在才知道,原來在死亡面前,人的生命也如此的不同。

“當然,否則誰還拼命往上爬!”武士彠不屑地回了一句,拎着髒兮兮的布條,到溪水邊清洗。

溪水邊,是一堆堆普通士卒,他們吃東西沒有那麼講究,臨時用石片磨出來的鍋竈上,偶爾有人放下一塊肉,或者幾個蘑菇,就能激發出小聲地歡呼。

那一刻,李旭不知道自己是該開心還是該難過。他突然覺得很衝動,很想找人打一架。握緊了拳頭,身上卻提不起半分力道。

這一瞬,想找人打架的不止李旭一個。數百里之外的馬砦水邊,高句麗國相乙支文德也特別鬱悶。一夥煮熟了的鴨子全撲棱着翅膀飛上了天空,轉眼就消失得無蹤無影。雖然敵軍突圍的當日,乙支文德並不在場。但讓這麼大一夥子人逃了出去,幾乎玉一般完美的遼東殲滅戰就出現了暇疵。若從全局角度看,這個瑕疵還不止是小小的一點!

利用敵方君主喜好虛名這個弱點,高句麗君臣把投降和背信兩條妙計反覆使用,玩了個精彩絕倫。三十餘萬武裝到牙齒的隋軍,就這樣活活被拖死在了遼東境內。這場勝利不可不謂恢弘,在高句麗國內,國王高元和丞相乙支文德的聲望一下子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頂點!雖然他們取勝的手段看起來有些不光彩,但只要結果漂亮,誰在乎過程和手段呢?況且耍無賴是小國的專美。如果哪個小國跟大國玩什麼正大光明,這個國家肯定是自己找死。

這是上蒼賜給高句麗的崛起良機,眼下,大隋在遼東城外的其餘近七十萬兵馬已經軍心浮動。如果高句麗派人將遠征軍盡沒於馬砦水的消息透漏過去,加以推動,貌似強大的隋軍肯定不戰自退。高句麗士兵藉着大勝之威殺過遼水,未必不能拿下祖宗數代都夢寐以求的遼西大地。

只是,大舉反攻的前提條件是高句麗境內不再有殘敵。遼東大地有很多朝秦暮楚地小部落,他們習慣於追隨強者。今天高句麗大勝,他們可以跟在高句麗身後打秋風。如果高句麗兵馬的後路被人抄了,他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替大隋皇帝陛下立功贖罪。所以,那支逃出去的殘兵,必須儘快被找出來。只要他們還存在一日,高句麗大軍就不能無憂無慮地殺過遼河。

可這支殘兵卻在夜色中消失了。乙支文德去過對手遺棄的營地,看到過那數千座已經熄滅了的火堆。從火堆周圍的腳印和馬糞數量上來估算,他知道當夜敵軍前來劫營的人數絕對不會超過一千。就是這區區一千死士,卻不但給高句麗軍制造了幾乎三倍以上的傷亡,並且將餓了數日得殘兵救了出去。如果讓帶領這一千死士的將領藏在了高句麗大軍身後,乙支文德永遠都會有芒刺在背的感覺。

他派了五千騎兵沿着烏骨河追殺了兩日,卻沒發現敵軍任何蹤跡。據烏骨城守將彙報,當日的確有支人數近萬的騎兵試圖強攻烏骨城,但在守軍的迎頭痛擊下,敵軍留下了數百具屍體後敵軍倉惶撤退。至今,那些屍體的頭顱還在烏骨水邊堆着。

“一萬鐵騎,要是敵軍有一萬鐵騎,你們這幫笨蛋早把烏骨城丟了!”乙支文德對着烏骨城的信使痛罵。他絕不相信有一萬鐵騎曾經在烏骨城附近出現的,唯一的可能就是,這支兵馬利用快速移動,騙過了烏骨城守將,並於同一天夜晚偷襲了泊汋寨外聯營。

利用騎兵反覆奔襲,給敵軍造成大軍壓境後又撤退的錯覺,半夜時又快速殺上來,衝進連營,然後風一樣溜走!如果事實真如此,這支騎兵可以說是支鐵軍,他們一天一夜至少馬不停蹄地跑了二百多裡,並且還有體力向高句麗大營發動一次決死衝擊。

“可如果那樣,從泊汋寨衝出去的步卒又去了哪裡?總不成前來劫營的隋軍還帶着數千匹戰馬吧!”乙支文德百思不得其解。從繳獲的隋軍輜重中他得到了一份大隋頒發給將領們的遼東地圖,在其上面,隋軍掌握的道路只有從大梁河轉烏骨水這一條,在大隋軍用地圖上,除了國內和扶余二城外,其他地域是一片空白。(注1)“來人!給哥勿、木底和倉巖三寨留守送信!”猛然,乙支文德大叫了起來。那不是空白,身爲高句麗丞相的他知道,那些荒山野嶺邊緣存在幾所剛剛歸附高句麗沒多久的堡寨,各寨私兵如今都聚集在自己麾下,如果此時隋軍手中有一幅地圖,幾個堡寨就是褪去衣衫的女人。

“給三寨留守送信,讓他們勿必注意附近動靜。本相馬上派大軍趕到,即便掘地三尺,也要把隋人給挖出來!”

“給三寨送信,千里火急!”空曠的田野裡,信使的快馬敲出一片金鼓之聲。

注1:扶余,即今四平。國內,即今集安。下文的哥勿寨,即現在的通化,隋代地圖上此地無城,唐在此設哥勿州。

第7章 盛世(九)第7章 盛世(十二)第6章 持槊(九)第2章 展翼(五)第2章 吳鉤(八)第4章 取捨(五)第6章 持槊(三)第2章 背棄(四)第3章 扶搖(四)第6章 持槊(四)第7章 盛世(五)第4章 國殤(二)第4章 補天(一)第2章 壯士(五)第1章 擊鼓(一)第2章 出塞(四)第5章 獵鹿(九)第4章 取捨(五)第2章 吳鉤(一)第6章 持槊(七)第1章 雷霆(二)第4章 補天(四)第4章 醉鄉(三)第2章 出塞(四)第4章 干城(一)第3章 浮沉(五)第5章 諾言(一)第1章 肱股(三)第1章 出柙(三)第2章 虎雛(六)第2章 吳鉤(四)第1章 出柙(一)第2章 背棄(四)第5章 諾言(四)第1章 雷霆(五)第6章 錦瑟(四)第2章 出塞(一)第1章 羽化(四)第2章 背棄(一)第3章 烽火(三)第4章 故人(四)第4章 取捨(七)第1章 羽化(五)第3章 無衣(二)第3章 扶搖(一)第1章 盛世(六)第7章 盛世(十三)第5章 歸途(二)第3章 曠野(一)第4章 干城(二)第4章 國殤(七)第6章 持槊(八)第5章 君恩(一)第1章 大賊(六)第5章 獵鹿(七)第5章 諾言(四)第2章 出仕(一)第5章 君恩(三上)第5章 無家(二)第3章 何草(三)第3章 烽火(五)第3章 扶搖(三)第5章 獵鹿(四)第2章 出仕(二)第7章 盛世(十二)第4章 國殤(四)第5章 諾言(五)第2章 背棄(七)第1章 大賊(五)第4章 干城(五)第5章 獵鹿(五)第5章 出柙(五)第4章 取捨(七)第2章 吳鉤(七)第2章 虎雛(七)第4章 故人(三)第6章 持槊(九)第2章 吳鉤(八)第5章 諾言(三)第1章 羽化(一)第4章 干城(六)第4章 取捨(四)第1章 雷霆(八)第6章 持槊(四)第5章 諾言(四)第4章 國殤(八)第4章 國殤(四)第3章 何草(五)第6章 持槊(一)第6章 錦瑟(四)第4章 干城(四)第2章 背棄(四)第1章 雷霆(七)第3章 爭雄(六)第2章 背棄(四)第1章 雷霆(六)第4章 補天(一)第4章 取捨(四)第1章 雷霆(二)第6章 持槊(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