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錢都去哪了?

一直在旁聽的崇禎似乎從李四的話裡話外聽出了什麼,眉梢微微一挑,終於沒有說話,面色如死水一般的繼續旁聽。

既然戰略性的東西都是閣臣制定,那麼作爲武人的人物就去執行這個戰略,也就是說思考如何打仗。

李四儘量讓自己的理論更加貼近實際,好讓十幾歲的太子能夠明白:“作爲一個放眼戰場全局的指揮,首先要保證足夠並且到位的糧秣銀錢,也就是後勤必須要得到保障……”

“說的好,”崇禎皇帝終於開口大讚一聲。

對於這一點,崇禎的體會比誰都深刻。

上一次滿洲人借道蒙古南下,而大明邊防軍根本就沒有抵抗。外敵入侵官軍束手,面對這樣空前絕後的笑話崇禎皇帝立刻暴跳如雷,下旨嚴辦邊防領軍人物。

但是那個眼睜睜看着敵人入侵的領軍大將比崇禎皇帝還要理直氣壯,連自辯都省了,直接上奏章請餉,並且索要朝廷拖欠的往年軍餉。

沒有軍餉怎麼打仗?在去年的軍餉還拖欠的情況下,我能保證邊防軍沒有一鬨而散已經很對得起大明瞭,皇帝你還想治我的罪?

偏偏這種匪夷所思的論調還得到很多朝臣的支持,於是大家開始亂哄哄的討論籌餉的問題,而滿洲人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

對於後勤,李四也只是理論上的重視,而崇禎卻有刻骨銘心的親身體驗。

可是哪裡還有錢?哪裡還有糧?

“聖上,朝臣們不同意再加稅,這是他們上的條陳。”老太監王承恩挑簾子進來,遞給崇禎一個摺子。

崇禎素來勤政,批閱奏章從來部分晝夜。只要是有重要的事情,即使是在皇后的牀上也會立刻爬起來辦公,反正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念”

“自太祖皇帝掃蕩韃元,我朝奉輕徭行薄役……今天下大災,人競相食……田賦再贈,與桀紂之暴何?頃加賦至一石零二釐,市井小民生之何如?此不爲逼民爲賊乎?……”

朝廷是不能一再加賦的,現在的賦稅已經很重了,皇帝你再加賦就是逼着老百姓去造反……等等等等,反正是漂亮話都讓朝臣們說盡了,而崇禎還被安上個暴君的頭銜。

有明一朝,尤其是明的中晚期,清流言官屁的事情不幹,就是會故作驚人之語,大罵皇帝曾經就很流行,畢竟這樣可以落下清官的名聲,皇帝還不能因爲這個處罰你,否則皇帝就是暴君。

“夠了,”崇禎很沒有風度的拍案而起,厲聲道:“不加賦如何有糧餉剿賊?加賦又是逼民爲賊?怎麼這些個臣子總是有理?怎麼我就總是桀紂之君?太祖之年,八萬萬五千萬田地就成鼎盛國力,現如今田地翻倍,田賦減少四成,怎麼還是這般光景?”

朱元璋的時候,田地比現在幾乎要少一半,就有進大漠追殺蒙元的實力。現在田地多了反而更加窮了,窮的皇帝連給兒子討老婆的錢都拿不出來,窮的前線上兵丁坐等軍餉……

崇禎就是想破了腦袋也弄不明白這個問題。

“陛下,今年來天災不斷……”周皇后小聲的提醒。分明就是在說:皇帝呀,這怪不得你,是老天降災的緣故……

一直以來,李四就認爲是崇禎時期的橫徵暴斂逼反了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才明白那完全就是滿清故意的栽贓。

以刀把村這樣的北方村鎮來說,田賦是每頃六十一斤的基本稅,加上平銀徭役等各項雜稅,摺合成糧食之後差不多不到一石。

每頃地不到一石的稅率,摺合每畝八斤都不到。

還是以刀把村爲例,同樣是經歷過嚴重旱災的,糧食減產極其嚴重,單季畝產在一百四到一百五十斤上下。若是在風調雨順的年份,畝產量在二百四五十斤甚至更高一點。

同樣以老路家爲例子,家裡租種的二十多畝即使是在這樣的災年也有三千多斤的總產量。一百多斤的田賦完全繳的起,甚至完全不影響生活。可要不李四出現,老路一家還在溫飽線上掙扎,勉強餓不死罷了。

往年間,老路家裡能有四百斤餘糧就值得放鞭炮慶賀了。

田地裡收穫的糧食是三千多斤,繳納給國家的是一百多斤,而老路一家只能吃到四百多斤,剩下的那兩千多斤哪裡去了?

這纔是所有問題的核心。

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這八斤糧食,逼的大明烽煙四起,逼的一個個李闖王高闖王揭竿而起,逼的大明朝拿不出錢糧防範外族,甚至逼的堂堂大明皇后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就是爲了這八斤糧食,讓崇禎承擔着橫徵暴斂的罵名。

八斤糧食不可能真的逼反了天下。

不要說富庶的江南根本就不在乎這麼點田賦,就是在刀把村這樣的北方村鎮,人們也不認爲朝廷的田賦很重。

錢糧朝廷沒有收上去,農民也沒有留下,甚至在餓死和造反的邊緣掙扎。

那麼多的糧食哪裡去了?

十幾億畝田地,兩萬萬農民所創造的財富哪裡去了?李四心裡很清楚。

“萬歲,微臣所在的小村子同樣也的遭受旱災的,每畝能夠產出糧米有一百四十餘斤,繳給朝廷的田賦不到八斤。農人自己能夠留下的口糧每畝二十幾斤而已。”說到這裡,李四刻意把語速放的很慢,幾乎是一字一頓的在說:“其餘的一百多斤都是佃戶繳納給地主的地租。”

明朝中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七成的地租已經是理論上的極限,有地方高達九成。更有甚者,農民把所有的物產都繳給地主之後反而會欠下地主的租子。這樣的情況之下,不造反就只有餓死。

是餓死還在造反?農民自己會做出合適的選擇。

李四的意思就是:大明朝並不窮,窮的只是老百姓和皇帝,幾乎所有的財富都攥在士紳地主和官僚的手中。

而官僚地主對下層百姓的壓榨已經到了極限,朝廷再想加一丁點的稅也會觸動他們的利益,反對加賦就是維護自己的利益,還能落下爲民力諫的好名聲,不爭搶着反對就有鬼了。

第53章 黃瓜如鐵第82章 小號大號第100章 我真的沒有辦法第128章 傾盡全力最後一擊第59章 大火無溼柴第84章 這裡的人們很好戰第171章 趁熱打鐵第213章 沒有君子第213章 沒有君子第227章 狂熱的戰爭衝動第38章 財神其實是個窮光蛋第197章 利益的選擇第61章 救命稻草第171章 趁熱打鐵第138章 三天和五天的差別第119章 密雲將雨捲揚州第10章 老辦法也有效第7章 波瀾雖小影響深遠第196章 生死之間(3)第105章 左跑跑的凌波微步第9章 小丫頭是瞎說的,真是瞎說的?第一張骨牌第204章 分分和和第123章 揚州,我們的揚州第109章 恐怖之烈第106章 有唱高調的就有下黑手的第160章 潸然淚下第208章 凌駕其上第82章 小號大號第208章 凌駕其上第205章 生機和轉機第165章 暗流第51章 人心呀,看清楚了再說第215章 連環炮第8章 活財神第24章 我不管你的身份有多高第19章 戰場紀律第160章 潸然淚下第4章 不想發財的是傻子第37章 騎兵不是那麼簡單的第130章金玉碎而溝壑平(2)第110章 拼圖完成第219章 真正的底氣第227章 狂熱的戰爭衝動第16章 跟四叔好好幹第168章 轉變,都在轉變第180章 南北皇權第156章 又砸又補一大鍋第156章 又砸又補一大鍋第82章 小號大號第209章 兵威促變第142章 裡裡外外第195章 大帥的真本事第160章 潸然淚下第93章 冬瓜蘸黑醬,殺器呀第47章 其實激烈的戰鬥並不存在第24章 我不管你的身份有多高第14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162章 寧靜的太多了第92章 把腦袋埋進沙子的肥豬第12章 如此明目張膽第41章 天要塌了嗎?第119章 密雲將雨捲揚州第64章 怎麼狠怎麼來第61章 救命稻草第178章 大帥的評語第42章 倒計時開始第179章 救星和銀子第179章 救星和銀子第86章 預備,放第164章 識字了吧第134章勢力勢力,就是勢和力第65章 殺奴第62章 日月長照鮮血滿地第221章 大火末日第36章 錢都去哪了?第8章 活財神第23章 猙容初露第一步第163章 恨滔天血滿地第126章甲兵只在你心中第128章 傾盡全力最後一擊第16章 跟四叔好好幹第192章 無路可走第1章 崇禎年間的菸民第175章 無意之間就撬動了第69章 打跑了劫匪我就是搶劫的第161章 憤怒中的機會第174章 當家作主第175章 無意之間就撬動了第204章 分分和和第67章 該殺就殺第199章 兇光畢露第109章 恐怖之烈第180章 南北皇權第75章 添油是不好的第229章 大結局第224章 小買賣第47章 其實激烈的戰鬥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