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沈清晨兄妹倆跟着爺爺奶奶們過日子,自然是要比跟着母親過日子要強許多。

首先,有書讀這個事,就不必愁苦了,其次纔是吃飯。

許多人也許會納悶,不應該思慮有沒有飯吃嗎?怎的先憂慮起讀書了?

當然,跟着母親過日子,有沒有飯吃是首當其衝的大問題,也是最令人恐懼的事,只有解決了吃飯問題,纔有空閒時間思考將來有沒有書可念,不過,跟着爺爺奶奶叔叔們,這個問題可以不必考慮。

先前有提到過,沈清晨的母親養兩個孩子,把他們養得並不好。

別人家的父母都曉得既然把兒女生下來了,便應竭盡所能,給兒女提供自己所能拿得出的最好的物質條件和教育條件,哪怕自己苦一點,累一點,也不能讓兒女們受委屈。

他們更明白,人生會苦一陣子但不會苦一輩子,如果逃避苦一陣子,將來孩子們就會跟着他們苦一輩子。所以這些父母寧願選擇付出辛苦做爲代價,也要換取給孩子們安穩人生的機會。

而她的母親,卻選擇了逃避。

縱使身體不似別人利索能幹,但也有好的時候,而立之年,能工作的大好年華,卻吃不了幹活的苦,別人幹七分她幹三分,有時候甚至連三分都不願意幹。

心疼自己沒什麼不好,但有時候也應該心疼心疼孩子,而心疼孩子,有時候不僅僅只是靠說就行了的。

沈清晨念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差點就輟學了。

所以她對於無書可讀的恐懼遠遠大於沒有飯吃的恐懼。

那時候她的想法很簡單,沒飯吃,至少還可以去爺爺奶奶家蹭一點。再不濟,她已經13歲,他的哥哥也15歲了。哪怕兄妹倆一個人去打工一個在家裡跟爺爺叔叔們種地,也不至於餓死。

但因爲有她媽媽在照顧他們的生活,這一層干係,卻讓他們進退兩難,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她的母親明明四肢健全,能勞動,能幹活,能吃飯,能思考,卻沒辦法給兄妹倆提供正常的生活環境。

倘若她和哥哥這時候輟學回家,不就相當於向世人宣佈母親是個擺設嗎?

但如果他們不輟學回家,這生活也實在沒法過下去了。

故而當她母親改嫁後,她沒有不捨,也沒有難過,她覺得這對於彼此都是好的。

跟爺爺奶奶過日子的這段時光,她如釋重負,感到命運的捆綁輕鬆了一點。

她開始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和期待。

她的自信心有所提高,覺得自己和普通女孩沒什麼兩樣,將來也是可以正常的唸書考大學,結婚生子,做一些想做卻沒有做的事了。

沈清晨酷愛讀書,尤其偏重文學。

雖然她也喜歡專研問題,熱愛探索數學和科學的奧秘,並且從小就嚮往自由,喜歡研究天空,宇宙和未知世界。

奈何她對文字的敏感度強於對數字的敏感度。

所以她總是下意識的挑選一些文史政之類的書籍來閱讀,且對文學名著之類的書籍,簡直到了嗜書如命的地步,一旦她看名著入了迷,進入到裡面的故事情節,投入到人物的角色經歷裡,就沒有辦法停下來了,她一定要看完才能死心,否則如果因爲某種原因沒能把整本書的故事看完,她將久久不能釋懷,永遠放在心裡惦記着,盼望着有機會再次拜讀。

記得念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有一回,學校開放圖書館,允許學生們週三可以借書拿回家閱讀,週五按時返還。

要知道學校圖書館可不是年年開,月月開,週週開的,它是想起來了開一次,太久沒人氣的時候再開一次,好像逗孩子們玩似的,也不管想看書的孩子心裡有多煎熬,更不管書架上是否積滿灰塵。

學生們每次借書都充滿怨言的跟管理員嘟囔一次,說借書難,借書累,平時沒課外書看心裡難受,建議學校多開放一些借書的機會,最好每週一次,奈何學校不聽,所以每次借書學生們都得把握好機會。

沈清晨藉着她是學***的身份,管理員說可以多借幾本書,她便手持借書卡一口氣從圖書館借走了十本書。

當她把書抱回班裡時,同學們都瞪大了眼睛望着她,嘴裡不停地發出“啊”“哇”“哎喲喂”等等驚歎詞。

中午放學把書帶回家後,她和哥哥開始如飢似渴的狠命閱讀起來,讀着讀着,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在那裡,他們忘記了時間的流逝,身邊變換的事物,還有朋友們的呼喚。她甚至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喝水,忘記了做家務,真實的體驗了一遍什麼叫做廢寢忘食。

當哥哥提出要交換手裡的書,並伸手過來搶書時,她着急的一把把書奪了回來,態度之堅決,半點不容人商量,兄妹倆差點沒因爲這個事打一架,還好最後哥哥妥協了,但還是有點生氣的看了看她,再看向掛在牆上擺動的八卦鍾,突然他像發現了什麼似的回過神來對妹妹說:“還看還看,快要遲到了。”兄妹倆這才慌忙的收拾書本飛奔去學校。

沈清晨一直保持着這種愛看書的習慣,並信奉這是一種可以救贖人身體靈魂的精神糧食,還打算一生都把這種習慣延續下去。

以至於她稍微有了一點經濟能力後,就開始買書,藏書,囤書。

自初中開始,每當看到十分喜愛的書就想方設法把它買下來收藏,在中學這段期間,還大量的閱讀名著,各類現代小說和其他有趣的課外書,潛意識裡把文學書列入學習生涯的重點,並美其名曰有助於語文閱讀和作文寫作。

哪怕這種行爲已經影響到她正規的課業,還嚴重超出了學習範疇,她卻樂此不疲,永不放棄。

她說,幸而愛看書,否則這一生該多無聊呀。

看歸看,但她還不是十二分的糊塗,她對於要想有個永久性讀書的好環境,必須得好好唸書考上好大學這一點是深信不疑並深深認同的。

所以,在看課外書的同時,她還不忘給自己的學習時間進行規劃,勻出大部分來學習各科文化知識,念初一時,她的各科學習成績沒有多大落差,總成績還是保持名列學校前茅,田心蕊也依然是全校第一,依然跟她同班。

她們一同見證了彼此的青春成長,度過了那些年青澀的少年時光。一起同窗多年,感情之深已經遠遠超出了她們的想象。

陪伴沈清晨成長的除了破敗的家庭,認真的讀書,精彩有趣的課外書,關係要好的摯友,可愛的家鄉,親愛的同學們,當然還有那個羣星匯聚,神仙打架的文藝圈鼎盛時代......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自2001年開始,《流星花園》,《天國的嫁衣》,《王子變青蛙》,《天下第一》,《仙劍奇俠傳》,《神鵰俠侶》,周杰倫,蔡依林,SHE,信樂團,林俊杰,梁靜茹,劉若英,哈韓,哈日,韓劇,《東方神起》,《少女時代》,《藍色生死戀》,《大長今》,超級女聲,快樂男生,快樂大本營...

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詞和名字,隨便說出一個,便是宇宙大爆炸系列裡的一員;隨意提出一個風雲人物,便是撼動那代人青春記憶的文物。

對沈清晨青春期影響最深的除了亞洲流行音樂天王周杰倫,餘下當屬韓劇了。

青春的悸動也是受它啓發,由它開始的。

特別是那一部當年轟動亞洲的史詩級大劇《大長今》,裡面的人物精神,經典語錄,無可挑剔的細節,不管過去多久,多少年,依然還能泛出它的味道:

“....沒想到,你的才氣竟然變成你的毒藥,讓你捨棄了誠意跟真心。難道你真的一心想要成爲尋找好材料跟秘方的孩子嗎?”

——韓尚宮

“我沒有完全的自信心,也沒有完全的自卑感。”

——崔今英

“做爲君王我命令你,身爲男人我懇求你。”

——王上,王上的愛,也特別厚重深沉。

“你高興嗎?”

“我很悲傷。”

“你悲傷嗎?”

“我很高興。”

“你害怕嗎?”

“我很彷徨。”

“你彷徨嗎?”

“我很害怕。”

——長今,閔大人

“因爲我,你必須捨棄一切,這樣沒關係嗎?”

“........”

“沒關係,統統沒關係!”

“都是因爲我,也沒關係麼?”

“就是因爲你,纔沒有關係。”

——長今,閔大人

網友們說:小時候總認爲自己是徐長今,長大後才發現活成了崔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