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四節 楊成獻的對策

這兩座城的重要性,艾哈邁德看得出,唐人自然更清楚。

說是唐軍西征的咽喉一點都不爲過!

既然是咽喉,唐軍每天除了偵騎遠出,到處搜索可能的威脅之外,再就是修築中國特色的建築物:烽火臺!

唐法:凡邊城侯望,第三十里置一烽,須在山嶺高峰處,若有山岡隔絕,地形不便,則不限裡數,要三烽燧相望(可以相互看得見),若臨邊界,則烽火外圍築邊障。

唐人工程兵加上民夫,以神速的動作,沿着進攻路線的兩側,使用水泥和鋼筋,即修建起一座座的烽火臺。

烽火臺作爲軍事的野外小據點,作用毋庸置疑,它一般都佔據高位,居高臨下,俯視方圓幾十裡的範圍。。。憑藉着望遠鏡!

科技和製造業的發展,讓一個小小的軍事據點也可以裝備上之前韋晞才擁有的望遠鏡。

除了守株待兔式的偵察,它還可以在臺裡的第一層養馬,中間則住人,給人和馬一個安全舒適的地方,更好地完成偵察任務。

論起遮風擋雨、帳蓬的作用完敗於烽火臺,它對對於士兵的休息、士氣更佳,於是當大食軍隊出動時,一座接一座的烽火臺點燃起來,

三道煙!

按軍制,低於一千敵人來犯點火煙一道;多於一千少於一萬點火煙二道,過了一萬則是三道火煙。

除了烽火臺,又有騎傳不斷地送來敵方情報,此時楊成獻已經坐鎮在巴別爾城裡。

“至少五萬敵人,服飾不一,乃各個地方聯軍,大部分是步兵,有少許騎兵,來勢很急!”

“同時,他們選擇的道路多是山嶺路還有,不利於我軍騎兵機動!”

“更多更新的情報在刷新中!”偵察參謀向楊成獻報告道,用了刷新的詞語。

現在作戰室,在衆人面前擺開的是一個沙盤,沒錯,就是附近地區的沙盤,展示清晰明白的地形,參謀們在上面插上了小旗,再一看地形,果然不利於騎兵機動。

騎兵上得山上,沒有空間跑不動的話,步兵會砍你的馬屁股,搞不好連小命都沒了!

想放風箏還得看地形。

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大城市外照樣有大片的山嶺丘陵,而今更不消說,敵人是土著,熟知地理,善加利用,不好對付。

“對方打的旗號是蘇丹·哈希姆·艾哈邁德,此人是個老兵出身,在北非打過仗,曾有一千破五千土著的戰跡,爲人堅忍,作戰勇敢……”

“原有兵馬二萬,進入戰爭時期,可能有四五萬人,其中三千是阿拉伯馬騎兵,實力在諸城主裡一流水平。”

有一個情報系統的好處真多,還沒開戰之前,唐軍就摸清了情報,建立了主要對手的檔案資料,一些資料恐怕艾哈邁德都不記得了。

“這樣的對手啊!”楊成獻沉吟着。

公認的最能打的是唐騎,沒決戰之前來個放風箏,射得對手魂消氣散,處於唐騎打他們,他們打不了唐騎的鬱悶境界!

一旦決戰,唐騎諸多驍將和重騎兵衝鋒加上輕騎兵放箭,能夠與唐騎進行高峰對話的對手沒幾個。

但是,艾哈邁德如此調兵遣將,就將唐騎給廢了武功!

餘下的選項是步兵對步兵,一是硬p,但崇山峻嶺對於大家都是公平的,反倒消除了唐軍武器之利還有戰術之妙,要阻擊五萬以上的步兵,已方至少得付出三萬人死傷的代價。

死這麼多人代價完全付不起,楊成獻作爲大將軍級別的高級武官,他的死亡指標是十萬打下。

所謂“死亡指標”就是軍中術語,比方說一次演習,死掉個把人,組織演習的軍官屁事也無。

但要是一個千人演習死掉上十來人,那個指揮軍官會被處分,上百人死掉則掉腦袋都有可能了。

無論是訓練、演習,都得來實的,動真的,碰硬的,不要怕死人,作戰更不消說,視對手的不同,死傷軍隊絕對是允許的,要想一個不死,投降了事都不成。。。會可能被屠殺,一個不剩。

不過,楊成獻作爲韋晞的兄弟,對於“以人爲本”的理念深有體會!

韋晞爲什麼要放風箏?爲什麼給部隊那麼好的裝備?還有往戰地醫院投入那麼多錢?

一切都爲了少死人,他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作戰時,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除了無腦的螞附攻城,不死上許多人是沒辦法攻下城,但即便是攻城,韋晞也開發出了多少種前所未有的方法!

計劃死傷三萬,就是一萬,楊成獻都心痛得要命,那可是一萬條活生生的生命,父母養上十六年纔可以參軍,不是種地一年就可以種出來的結果。

所以硬拼,下下策,out!

再有一種方法是伏擊敵人,找尋險要地方,佈下軍隊設伏。

聽起來很誘人,但此批來犯敵軍專走山嶺,想來熟悉地方,是土著,想伏擊他們的,搞不好都不知道變成誰伏擊誰。

因此伏擊亦out!

又或者是發揮“基建狂魔”的超能力,即時加強巴別爾城和刻拉利城兩城城防?

好主意!

但是敵人圍攻我咽喉處兩城,敵即爲我心腹之患,豈是癬疥之疾可以等閒視之。

後勤線好脆弱啊,一旦被敵人破城,過河的我大軍即有後路被斷的危險。

這就是韋晞冒險大進軍帶來的後果,楊成獻不禁苦笑。

他想好了方法,眼中冒出一股厲色,召集諸將,密密地吩咐下去。

軍隊依令行事,首先騎兵上陣,發現情報確實不錯,敵人就在山嶺行軍,騎兵處在上不去,上去了動不了的麻煩地步,英雄無用武之地。

那麼就步兵上陣吧!

唐軍三千,在中郎將楚九郎的帶領下對大食軍進行阻擊!

要說到楚九郎,長得賊眉鼠眼,令人不喜,乃是長安道上的劫匪,如今居然官拜中郎將,實是異數。

他能夠上位要感謝武則天,她興武舉,用人不拘一格,楚九郎有力氣,騎射九中八,步射九中九,舞槍優秀,成績顯著,得以中舉,成爲軍官!

然後逐步升遷,今天楊成獻用他,實是人盡其用。

他這一出手,大食人就嚐到苦頭了。

第二二十節 毀滅一切,重建一切!第千四三節 (十三)第二二十節 毀滅一切,重建一切!第四四六節 天路第六五七節 太平公主罵人第六八二節 王子復仇記(三)第八百六節 帝國崩潰之始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九三三節 收稅第七五七節 大決戰(九)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二三四節 捕奴(三)第九三五節 移民西方(二)第五二七節 狄公相助第八五九節 兩軍對戰(一)第十七節 進老君觀第六百八節 攻略突騎施第九六三節 漢人來了!第千六二節 神都鉅變第九五七節 總參謀部的怨氣第六三十節 欲動手第七四一節 弓、望遠鏡和地圖第九七六節 我想打冰球!第一百十五節 大叔神箭手第三五六節 唐吐大戰(六)第六八三節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一)第六六六節 韋晞視軍第千三一節 (一)第一百零六節 首戰第三五八節 唐吐大戰(八)第七七二節 探討政事第四百七節 辦大事(二)第八五四節 登上阿巴丹城第七五十節 大決戰(二)第五六九節 聰明人(二)第三七二節 不做年羹堯第九七五節 左右爲難的部族第一七二節 弓試第六五三節 攻不下第五百三節 不打不行第七二八節 逼退“叔父”第九二九節 審訊來俊臣第二四二節 軍工與抵達第五三四節 上官婉兒!第三五四節 唐吐大戰(四)第六二四節 叔父在上第一九二節 我還沒熱身呢第七六九節 武懿宗的牙反被撥第八十七節 模範山莊第五一六節 武后氣度第三十五節 高端銷售第九四八節 入侵歐羅巴第一五七節 議攻吐蕃(第7更求訂閱)第三六三節 觀圖第四百八節 辦大事(三)第三九五節 追尋馮大寶(一)第九五二節 戰事將起第十四節 上洛(一)第一七五節 對質(二)第六十二節 山神與地龍(二)第四一八節 定帥第八四十節 母放行女兒執行第九百四節 韋晞的暴怒第五四三節 豐州城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九五五節 御前會議第四七四節 狄仁傑暗訪登州(一)第二三五節 王家中人第九百七節 女人說了算第一七一節 皇帝召見第七八四節 城主太小,做總督吧!第五四十節 間諜業務第五一六節 武后氣度第千十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四)第千四七節 (十七)第三一四節 收麥第千五一節 (二一)第七四八節 韋晞的雄心第九百一節 韋晞破產了第六五四節 破何國第八六九節 我數一二三,你就敲!第八七六節 歡迎來到地獄第九十七節 武三思第八三四節 誰都睡不着覺第八一七節 血戰阿巴丹(三)第三一八節 劉公到訪第九六十節 進普利思卡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一百十八節 大叔入伍第三九八節 白天不行第三六五節 捷報(一)第五七一節 突厥人跑路第七七八節 化學彈面世第七三八節 騎射逞威第七九八節 軍紀測驗第六一五節 德武服人第六四五節 水桶妙用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十五節 上洛(二)第三九十節 公主大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