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三節 艾哈邁德出兵

唐軍破城的一個重要技術手段就是“炸城”!

把地道挖到城下,使用火藥炸了城牆,從挖掘的人力、技術到火藥均無問題,但得看老天爺的意思。

唐朝的採掘業發達,唐人井下挖煤、挖鐵礦石早就熟手,工程營的軍官,實質就是礦山的工頭!

拉巴迪城地勢低窪,地下水匯聚,往地下挖得一米,即可見地下水涌出來!

那裡期,沒有工業化所需要的大量水源,沒有大量人口需要用來的水,地下水豐富,不豐富的地方反倒是不多,象上一次近着河邊還能夠把巴格達城給炸了實在是中大獎。

所以往拉巴迪城下開挖地道,連挖了十條地道,條條積水,讓軍官們無話可說!

有人歡喜就有人愁,程伯喜頭痛着怎麼樣破城,而楊成獻卻是打得有聲有色,高興得他合不攏嘴。

……

拉巴迪城被圍,非同小可!

它是主持兩河防務的兩河總督府所在地,兩河總督優素福萬一陣亡或者被俘,影響深遠!

連優素福和拉巴迪城都保不住了,對於大食國軍民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絕不是說笑的。

而且拉巴迪城是抵抗唐軍入侵的重要支撐點,不容有失,一旦它的失守,往大馬士革的道路將被打通。

大食國的防禦都圍繞着兩河防線進行,它民財匱乏,難以組織新的防線。

所以,拉巴迪城不容有失!

在接到拉巴迪城的消息,從大馬士革王廷直到地方實力派,都度過了一個個難眠之夜,想盡一切辦法,試圖解救拉巴迪城被圍

其中就有卡利加城主蘇丹·哈希姆·艾哈邁德,他絡腮鬍子,褐色捲髮,體格高大,雙眸炯炯有神。

卡利加城位於兩河之間的薩爾薩爾湖,被兩條大河夾着,又有湖泊之利,妥妥的魚米之鄉,非常富裕。

兵荒馬亂的年代裡,糧食絕對是硬通貨,可以不用黃金白銀,但不能不吃飯。

在東方入侵大食之後,卡利加城的財富轉向整軍備戰,積極準備城防和軍隊訓練,有上一萬騎兵和三萬步兵,均訓練有素。

城主艾哈邁德原是名老將,他父親是上一任的城主,艾哈邁德年輕時到過北非、君士坦丁堡以及阿富汗作戰,取得了一定戰果,贏取名聲,受到父親的青睞,將他定爲繼承人。

人到中年後,艾哈邁德回到卡利加城接任城主,非一般混吃等死的城主所爲。

在接到了拉巴迪城被圍消息,作爲軍人的目光,艾哈邁德知道厲害,唐軍將大食的兩河防禦一分爲二,固然狠辣,但是他們的側面非常的薄弱,只要切斷他們的補給線,唐軍將會遇到很大的麻煩。

於是他立即發信,邀請附近城池的城主出兵,解拉巴迪城之圍。

信中指出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唐人西征,變化極大,嚴重衝擊舊有的權力秩序,只怕以後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對於什麼宗教之爭,那是狗p,無關信仰,如果能夠繼續當城主,信奉釋迦牟尼又如何!關鍵是唐人進行“中央實管”,軍政分離,地方官只能理政不可管軍,沒有軍權,一個獄卒都可以將地方官拿下。

真要實行了,還能叫“城主”嗎?

不能夠讓唐人得逞,否則大家別指望風流快活。

對於作戰,不打算去巴格達城,那裡是底格里斯河東岸,唐軍往來方便,救援迅速,而且巴格達處於大河之東,沒有天險,守也守不住。也不直接去救拉巴迪城,那裡已經成爲了兩軍針鋒相對所在地,血肉磨盤,熱得燙手,死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他將計劃攻擊兩河之間的巴別爾城和刻拉利城,切斷唐軍的補給線!

且兩河之間地方狹小,機動不便,不利於唐軍騎兵的發揮,反倒有利於步兵作戰。。。

不消說,動這信件打動了城主們的心,附近的城主,領兵或一萬,或數千,十日之內即有十三個城主率六萬人到達了卡利加城,與艾哈邁德共商大計。

艾哈邁德動用庫藏,給各支部隊送去了麥粉、豆子和食油、鹽等,他資源豐富,一口氣支持了六萬人半個月的口糧!

這些年來上交給王廷的糧食不少,但作爲城主,豈無半點好處!

至於城主們和高級官員,則被他邀請到城主府裡共進晚餐。

卡利加城的城主府金碧輝煌,可以看出卡利加城的富裕。

餐桌上擺放了豐盛的羊肉燜飯和成盆的牛隻烤肉,還有大餅、奶油、酸奶酪、蒸魚、炒蛋、葡萄、無花果、杏子、葡萄,甚至還有珍惜的魚子醬!

琳琅滿目,香氣誘人。

大食軍主帥優素福一餐只吃兩個麥餅,而這裡的城主們卻是大魚大肉,大吃大喝,還有豔麗的舞姬跳舞,等會議結束後給他們暖牀!

再苦也不能夠苦了城主,這就是城主過的生活,他們豈會輕易放棄。

艾哈邁德又是送糧又是拉關係,絕非無的放矢,他需要那些城主服從他的指揮。

打仗嘛,軍令不統一是大忌,這點艾哈邁德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的。

當然,真要是某個城主不聽令,他也不可能軍法從事斬了城主,但城主也必須有個交待,不會象沒說好(給軍權)時行事無忌,那就足夠了!

同時開會展示他的能耐,在簡陋的地圖上,艾哈邁德告訴大家他的作戰計劃,一路平推而過,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巴別爾城和刻拉利城後,以城池爲據點,四處出擊,切斷唐人的供應線。

他的苦心沒有白費,吃飽喝足,心滿意足的的城主們都承認了他的領導,約定聽他的命令。

兵貴神速,第二天,艾哈邁德登壇拜將,成爲了各路大軍的統帥,約爲“國有國法,軍有軍規,即以成軍,必依軍規!”

申明瞭擊鼓進軍、點時點名、遵守命令等軍規,又說了有功必賞,有罪必罰。鼓勵大家爲國殺敵,自有厚報等等。

隨即發兵出動,他動用了足足三萬兵馬,中軍他自帶騎兵,後軍派了一萬步兵押糧,前軍一萬兵當先鋒,可謂是面面俱到。

大軍依次出發,自北面往東南方向行軍,徑取巴別爾城和刻拉利城。

第一八十節 誰是誘餌第四七九節 戰前準備第九七九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一)第八二七節 破敵易第七一六節 卡西姆進言得生第五六五節 李賢之死第三二一節 李敬玄來也第二二一節 陸路啓迪第八八五節 可列入戰例的阻擊戰第八二十節 交通戰第七一五節 戰第七二四節 西征軍不過爾爾?第三二三節 要讓表哥OUT第六十六節 獻給朝廷第七五九節 大決戰(十一)第六百十節 圖謀可汗第三九一節 公主大婚(二)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九八一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三)第六九二節 昭武歸唐第九五九節 萬馬奔騰第二六四節 老小狐狸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七三四節 戰前閒談第五三一節 大法會第四五一節 將亡(二)第六百九節 可汗與屬下第九二八節 捉拿來俊臣第九二三節 小矮人辦大事第二五七節 小部族第五二四節 燒頭炷香第七五三節 大決戰(五)第九八十節 攻打君士坦丁堡(二)第三七八節 小寶也怕了第八百五節 很鬱悶的大食人第六一三節 破局第八八七節 收服大食人第六二五節 有底氣就是好第七三九節 持續攻擊第四九七節 血洗倭京第四百二節 落子佈局(一)第八百一節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二七一節 老將不老第六九六節 武三思的憂愁第五六八節 聰明人第千四九節 (十九)第三三四節 真的猛士(二)第七九七節 滅大食主略第四四一節 會說唐話的都是唐人第千十三節 哈扎爾汗國的崩潰(三)第二五九節 險惡的綠洲第一百十四節 暗箭第九三五節 移民西方(二)第五二九節 流年不利第一千六節 火槍兵袁風(二)第一二八節 我要文工團第三五五節 唐吐大戰(五)第七零七節 窮與富第九六一節 破普利思卡第一七七節 接踵而來的困難第九十六節 來多一個團第四百三節 落子佈局(二)第五一五節 王孝傑起復第千五九節 武三思是菩薩轉世?本宮不認識他!第八九十節 大中小三種雷一起雷人第二八三節 伯父心情好(求推薦)第八七六節 歡迎來到地獄第九九二節 商人約翰遜第一六七節 六千里路雲與月第九九七節 拳頭收回來第六七七節 安逸的日子(一)第三九八節 白天不行第三四十節 龍夷之戰(三)第二三三節 捕奴(二)第三七十節 封大非川第七五八節 大決戰(十)第五九四節 議西征第一千四節 哈扎爾汗國的對策第六十七節 金刀刀王第一二一節 漢人奴隸第二七七節 馬路和過路費第六九十節 鐵路大建設第四五一節 將亡(二)第三六四節 祈禱第一百零一節 雙箭合璧第二五六節 與吐蕃人作買賣第三百一九節 劉公三事第八三三節 查抄白馬寺(二)第七七八節 與哈里發話別第二二十節 毀滅一切,重建一切!第五七六節 打臉的至高境界第一百十五節 大叔神箭手第十六節 上洛(三)第四四二節 老天還是有眼的第七三十節 不附李昭德第六四九節 破拓枝城第六七五節 火車一響第五六二節 伯喜歸來第一百十三節 新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