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若利城之圍

若利城上,周朝任命的縣令劉耳穿着破爛溜丟的官服,腦袋上頂着一頂鐵盔,一籌莫展地看着城外遠處駐紮的敵軍。

若利城位於新置的安西都護府當中,位置比較靠東,東鄰雲中郡,北邊就是隴右道,從前是達瑪王國的地盤。

八月中旬,周帝趙煜拜蘭陵王、懷化大將軍高勇爲帥,統領神策軍西征,從雲中郡出發,一路向西,討伐達瑪王國。

達瑪國王朗瑪論贊不敢應戰,退兵數百里,把本來靠近周朝雲中郡的若利城扔給了周軍。

達瑪人以農牧爲主,聚族而居,王國內地廣人稀,若利城的常駐人口加起來不過五千,其中很多人還和雲中郡北部的蠻族沾親帶故,所以若利城主纔不敢守城,只能放棄,怕的就是城內城外勾結,那時候想跑都跑不掉了。

高勇到了若利城後,稍加休整就繼續向西往達瑪王國的都城匹那羅城而去。只在若利城留下一營人馬。

劉耳是高勇在成邑開科時取中的士子,因爲周朝上下的強烈反對,高勇一共也只開了漢中和成邑兩科,取中的士子三百餘名,全都充實到了蜀川的官僚系統當中,劉耳算是其中升遷得比較快的。

這一次高勇西征,麾下缺少文官,只能就近從蜀川抽人。當初高勇徵蜀川的時候,中原官員就沒幾個願意入川爲官的,要說起來,蜀川那還是屬於中原文明的範圍內,現在西征達瑪,妥妥滴偏遠苦寒之地,就更別想指望中原的官員了。

蜀川出身本地士族的官員當然不願意跟着高勇西進,於是這些科舉士子就成了主力,劉耳也是其中之一,他也是當年兩科進士當中第一個獨掌一縣的,雖然若利城小了一點,要說起來,他這個縣令管理的人口還沒有京畿河南兩道的大鄉多,不過品級是沒有區別的,他現在也是朝廷經制的七品官了。

可惜劉耳這個七品官的位子還沒坐熱乎,突然傳來高勇孤軍深入被達瑪大軍圍困的消息,然後很快達瑪人的軍隊就出現在了若利城外,劉耳發現自己很有希望會成爲朝廷本次西征當中身死殉國的第一個七品官,也算是填補一項空白。

比起同年當中的第一個七品官,劉耳顯然不是很喜歡現在這個第一,可是他能有什麼辦法呢?他也很無奈啊。

達瑪人缺乏築城技術,事實上他們從前也沒有興趣修城牆,所以若利城只是個土城,很多地段的城牆都沒有人高,劉耳剛到這裡的時候,甚至還有城牆因爲年久失修倒塌的。

好在達瑪軍隊的戰鬥力和他們的城牆水平差不多,也就是解決了一個有無的問題,所以雖然氣勢洶洶,但是攻城技術顯然不怎麼樣,圍着若利城打了十多天,雙方互有折損之後,小小的若利城居然還在周軍手中。

周朝民間尚武,手無足雞之力的讀書人也是要被人看不起的,所以劉耳雖然不能像何鬆那樣文武兼修,好歹也有一把子力氣,最危急的時候,他也拿着木槍親自參加守城戰,雖然名下沒有人頭,好歹也混了個身先士卒的名聲,留守若利城的神策軍將士對他也明顯客氣了不少。

高勇在若利城留下了一營二百多人的神策軍,由一位宣節校尉率領,不過戰鬥開始後不久,這位宣節校尉在帶兵反衝鋒的時候中了一箭,救回來後不久就死了,現在統領神策軍的是一位禦侮校尉,名叫薩拉頂。這人本是西南蠻族出身,因爲本族多出勇士,又有投軍的傳統,所以他在上次高勇西征的時候投入神策軍中。

薩拉頂武力值不錯,不過不喜歡動腦子,也說不上什麼謀略,這在神策軍當中其實並不多見,因爲高勇秉承的是精兵強將政策,對基層將領的要求很高,不過薩拉頂的武力值更高,只要不犯大錯,總能正面莽出勝利來,所以升官倒也不慢。

本來領軍的宣節校尉身死之後,薩拉頂成了若利城中官銜最高的武官之後心裡很是沒底。畢竟神策軍一向擅長野戰,攻城這種事他都沒幹過,更別說守城了,當年跟着高勇從西南搬師回長安之後纔算見識到真正的大城長什麼樣。

好在劉耳這人還算靠譜,雖無急智,倒也頗有成法,守城戰指揮得中規中矩,薩拉頂在劉耳指揮下打一仗之後也就服氣了,乾脆聽劉耳指揮。

現在若利城中能戰的神策軍還有一百多人,七八十匹戰馬,若利城本來的居民在這種時候是指望不上的,達瑪城主不敢相信他們,劉耳一樣不敢信任,好在若利城是高勇西征軍的補給站,這裡還有三百多從雲中郡運糧過來的民夫,都能上陣打仗。特別是其中有一支小崗物流的運輸隊,這支二十人的運輸隊戰鬥力極強,悍勇之處不在神策軍之下,尤其擅長結陣步戰,戰鬥剛開始的時候,甚至可以在守城之餘發動短距離反擊,配合神策軍騎兵,第一戰就差點殺散敵軍,要不是運氣實在不好,宣節校尉在亂軍中中箭受傷,神策軍失去指揮,只怕若利城之圍已經解了。

可惜那一戰之後,圍城的達瑪軍隊謹慎了很多,神策軍騎兵又折損近半,失去了突擊能力,只能困守城中。

若利城的城牆大多數站不了人,所以劉耳命人在土牆後面搭了架子,勉強可以佔個居高臨下的便宜,不然大家隔牆互捅,效率實在太低。

不過他現在站的地方是若利城南門,這是雲中郡的方向,當初達瑪人築城的時候,考慮過敵人可能從這個方向過來,所以特別加寬加厚,多少有些正經城牆的意思,起碼人站在城門樓上不用擔心一腳踩空掉下去。

達瑪人圍着若利城四面紮營,南門這裡自然也是重點,只不過若利城之戰打了十多天之後,雙方都沒了開始時的銳氣,守城一方固然疲憊,攻城的一方也顯得沒精打采,營地外雖然有騎兵往來,但是看起來倒是一派平靜。

“看樣子今天又打不起來了。”一個聲音從劉耳身後傳來,劉耳不用回頭就知道這是小崗物流的隊長尤典房。據說這人是家裡的第九子,出生之時,老爹嘆息說又是個敗家吃貨,只怕要賣了房子才能養活,於是取名典房。

尤典房少時家貧,長年吃不飽飯,體格當然沒辦法強壯。不過也正因爲長年吃不飽飯,也養成了他好勇鬥狠,捨命不捨財的性格,張廣陵組建小崗物流,別人都在觀望的時候,他就投身其中,按資歷功績,都已經是一方大員了。這次張廣陵本來打算把供應高勇大軍的任務交給他,結果老尤第一次來到若利城,就趕上達瑪大軍圍城,實在是運氣不好。

劉耳弄不清小崗物流裡的職位體系,不過和尤典房這些天並肩作戰,已經知道這人心思靈活,更兼膽識過人,是敢帶着五十人趁夜襲攏敵軍大營,斬首數十的狠角色,所以一向對尤典房另眼相看,一直琢磨如果能守住若利城,一定要想辦法留下尤典房,就算用自己的私人關係,也要保舉他做個縣丞,他倒是不知道,以尤典房在小崗物流中的資歷,前途可比當個小縣的縣丞光明多了。

他正想同意尤典房的判斷,突然看到薩拉頂一路小跑着過來,大聲叫道:“劉縣令快來看,達瑪人援兵到了。”

劉耳和尤典房連忙跟着薩拉頂跑到城西,果然看到遠處煙塵滾滾,似乎有大隊人馬過來。

三個人面面相覷,尤典房沉默不語,薩拉頂心眼比較直,大聲說道:“這些人馬自西而來,只怕王爺大軍不妥。”

很明顯,達瑪大軍主力正在圍困高勇,現在還能分兵東進,說明高勇的處境很不妙,至少已經吸引不住達瑪人的全部兵力了。

第七十六章 狗官害人第六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野蠻生長第三十三章 鬼蜮的斷境天人第三十四章 翼德第二百七十二章 共勉第一百九十三章 摘帽棄袍第四十四章 晚宴第一百零一章 天意第三十一章 天宮弟子第四十二章 第一滴血第一百二十六章 無妄之災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質和大毛第六十六章 清茶第一百三十九章 奇點意境第九十七章 一模一樣第二百一十章 保安堂第三十七章 宋府尹的任務第十四章 蘇張之才第三十一章 逃與追第一百一十一章 住處第二百一十四章 優勝劣汰第二十八章 鬼蜮天人第九十八章 有難同當好兄弟第八十六章 國企第一百二十五章 有人來了第四十二章 第一滴血第一章 若利城之圍第九十九章 重五之約第二十九章 只可意會第六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十六章 邸騎第十二章 道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夜半呼救第二十七章 天人神境第八十九章 夢第三百章 送別第二百二十五章 這個天人真弱第八十章 這下糟了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七十章 移形換位第一百七十三章 十八缸第十九章 你看我敢不敢第一百四十五章 怎麼不去搶第五十六章 百年大計第六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起看第八十八章 項莊舞劍第二百九十五章 節府藏嬌第一百六十三章 放火的套路第四十七章 讓無名來第六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一百零二章 一言以決第五十五章 傳說中的相愛相殺第一百章 護身符第二百八十四章 飛龍探雲手第六十四章 生花妙筆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賊王的男人第八十七章 盡在不言當中第六十八章 不似少年時第五十二章 不按套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真意第二十六章 陳瓊的心劍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笛周侗第十六章 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八十八章 兩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船運公司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力出奇跡第九十章 風雨同舟第八十一章 想屁吃第一百一十一章 化身千萬第四十一章 敵襲第九十五章 我是大俠第一百四十六章 江南造船廠第七十五章 啖花女吏第六十六章 師父在上第十章 一動不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力出奇跡第五十五章 傳說中的相愛相殺第六十三章 三種兵器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環計第八十四章 無聲之樂第一百零二章 一言以決第一百零二章 一言以決第八十八章 兩王第七十八章 兩重意境第一百六十五章 東進和南下第六十五章 黃梁飯熟矣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起看第九十九章 文化入侵第二百三十章 恰飯不易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質和大毛第一百零一章 可造之材第九章 外籍軍團第十七章 豬隊友第一百四十二章 下一波第一百二十章 五十八加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識之罪第一百八十七章 邏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