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三:歸鄉

終於在歸墟中見到生靈,李不琢百感交集。下意識的,他便想靠攏過去,但想起江東君的叮囑,他遲疑了一下,便想繞開。

這時,手中的黑印卻發出強烈的氣機波動,指引李不琢向前。

入歸墟以來,這路引與浮黎的感應總是若有若無,這還是頭回反應如此強烈。

李不琢心中心中一動,若有所思想道:“難不成,那長鯨身後就是浮黎?”

只猶豫了片刻,李不琢終究還是向那長鯨靠攏過去。

歸墟一片黑暗,他完全找不到參照。他初見那長鯨,還以爲它與海中的鯨魚一般,但他在歸墟中飄蕩了數日,卻還沒完全接近。

這時他才察覺到這鯨魚的龐大,同時,他也看清楚了那長鯨背上的,哪裡是什麼白光,竟是一輪明月!

一片淵海沉浮在歸墟中,西沉入海,便由長鯨馱着,在海中洗去鉛華,再度東昇。

李不琢觀這景象,心中震動不已,不知不覺間,他便看過了數十次日升月落,來到那長鯨身邊。這長鯨的大小恐怕不遜於那玄蠶,李不琢在它身邊如同滄海一粟般,毫不起眼。

“這瀚海之上,應該就是浮黎了。”

“想不到浮黎竟是這般模樣,這世界,難道也是某個存在締造的小世界所化?”

李不琢想到這裡,神馳意動。

他奮力向那瀚海之上飄去,想要回歸浮黎,接觸到海水時,卻發覺身體飄飄的。

“咦,我的肉身……”

李不琢意識恍惚,卻發現,不知什麼時候,自己竟變成了一件衣服!

“跨越歸墟之人……”

一道滄桑的聲音響起,李不琢面前那片瀚海狂流涌動,那條長鯨擺尾轉身,兩隻日月般的眸子盯了過來。

“我已許久,未見過了。”

它靜靜看向李不琢,目光中帶着一絲憐憫——迷失於歸墟中的人終於回鄉,肉身卻遺落在歸墟中了。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身死,只剩下一點真靈,消耗着最後的執念,將他的遺物帶回了浮黎。

“前輩是……”

李不琢恍惚間,沒來得及想自己怎麼變成了一件衣服,看着那長鯨,他思緒紛飛,忽然想到在沮由海上,聽泉嬰說過的鯨祖。難不成,這馱負日月的長鯨便是鯨祖?

“你既得龍綃,又知其用法……

“與鮫族有舊,我便送你一程。”

鯨祖話音一落,海潮涌動,李不琢不受控制的被捲入其中。

他眼前許多光怪陸離的景象飛逝而過,耳邊響起無數聲音,蟲鳴聲、鳥叫聲、風雨聲、船舶聲、耕作聲、織布聲、讀書聲……

霎那間,光影和聲音都消失了,柳暗花明。只見東極扶桑神木通天徹地,立在眼前。

那枚黑印在他眼前,化作青煙消散。

……

兩界之爭已過去三月,但東極的動盪仍未完全平息。李素師坐鎮無冬城中,突然舉目望向行宮外。

“是我留給趙長青的路引,他竟沒死?”

“嗯?不是趙長青,帶這路引回來的人,竟死在歸墟中了……”

“不是趙長青,何人竟能跨越歸墟?也罷,他既已死,便對浮黎沒有威脅。”

李素師收回目光。

……

神木之下,沮由海岸。

海風中,一件衣裳飄蕩不定,終於落到海面上。

過了一陣,海面翻起白浪,一頭鯨魚浮起。泉嬰坐在鯨首,捧着那件衣裳,在衣裳的內袋裡,掏出一枚翡翠色海螺。她怔了許久,東西張望,卻沒見到半個人影。

……

李不琢大概明白,自己的肉身不知何時已遺落在歸墟中。甚至,他連神魂和法相也無法感應到了。

他不知自己現在是以什麼狀態存在,他見到兩界之戰中死去的將士埋骨神木腳下,墳塋連綿佔據了十里方圓。新建的城垣巍然盤踞,家家戶戶門口,黑紗迎風飄蕩。

他聽不到其他人的聲音,也無法與人接觸,只能看見別人在做些什麼。

他從神木腳下來到沮由海邊,倒是比普通人快許多。海風一吹,他便能借力飄出老遠。

他就如無根之萍,一時不知該如何自處,只好藉着僅存的一些意識,努力辨認方向,朝着幽州的方向飄去。

一飄,便不知經年幾何。他的意識逐漸淡薄,許多往事漸漸回憶不起來,到後來甚至完全忘卻了。人活着就是爲了個念想,這句話李不琢在許多人口中聽過,往日他以爲自己懂了,現在才終於徹底明白。他的念想正在消散,拔除所有念想以後,剩下的自己,又是什麼呢?

漂泊不定間,他不知何時來到一座懸空之山下。懸空山下,一年輕僧人與一位老僧在樹下對坐談經。

李不琢見那年輕僧人有些眼熟,但他已忘記許多事,卻記不起自己何時見過他了。那老僧,他好像也與之有過一面之緣,但也記不起名字。

好奇之下,他便在一旁觀看二人講經。他聽不到聲音,但二人談經之時,山下走獸飛鳥竟聚集了過來。

李不琢剛走過去,那年輕僧人卻把頭轉了過來。李不琢詫異地讓了讓身子,那僧人目光卻緊跟着他移動,這時,那老僧也轉頭看過來,敲了下木魚。

那櫸木做的木魚,竟發出金鐵之聲,振聾發聵。

李不琢一直聽不到其他聲音,這時,不光聽到木魚聲,又聽老僧張口唱了一段偈子。

“非想亦非非想,至極靜妙無常。若是人間無我,蓮花生就何方?”

唱罷,老僧收起木魚,與年輕僧人一道離開了。

李不琢停在原地,若有所思。

……

懸空山山道。

年輕僧人走在青石階上,說道:“方纔那人曾在梨山之下,於我有點化之恩。不知遇上了什麼劫難,竟只剩一點真靈了,多謝蓮華法師出手相助,幫我了卻了這一段因果。”

“我如何了卻得了你的因果?我助他,也是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罷了。”老僧人搖頭,“但歷劫之人,化解劫數只能靠自己,我即便開口點化,如何領悟,也全憑他自身了。”

一百七十五:壺天(三)一百七十三:壺天(一)二百二十三:淬鍊劍意(下)三百八十二:世間再無劍魁第一百九十五:陶壺輪轉日月七十六:盲匠二百二十二:淬鍊劍意(上)二百七十六:上船三百零七:陰陽應象法九十五:走水二百一十四:奪劍之爭(中)一百二十三:一個不留二百七十九:抵達東極三百七十九:尋劍一百四十四:掠奪靈性一百五十四:神將府二百八十八:步罡踏斗八十四:夜探白龍寺(三)三百一十七:具羅司二百五十:軍營二百六十:佛胎魔種二百七十:閉關一百六十五:藏蛟譜第一百八十六:東君乘龍一百零四:吳心論劍二百三十五:神兵出鞘(中)二百九十八:下六部衆二百一十六:神魂馭劍三十四:靈樞真解二百九十六:羅浮天闕(上)二百四十:萬人坑底睜眼第一百一十一章:江湖佈告一百二十四:擲筆爲劍第一百一十三章:劍意二十七:對答如流八十一:夜襲二百七十六:上船二百七十七:毀約三百零六:龍池衆三百零一:瘴氣一百七十四:壺天(二)一百零四:吳心論劍七十二:酒珠三百一十八:蛇圖部三百七十九:尋劍一百零一:點撥一百三十三:事後處置二百四十一:神兵入手一百八十二:朝生夕死莫不如是五十六:沈渚二百六十一:五勞七傷法二百九十一:鮫人二百六十七:潛入二百三十六:神兵出鞘(下)二百零五:先天一炁,少年宗師二百四十七:成妖契機二十:梨溪巷一六號三百零七:陰陽應象法一百零三:吳心一百二十八:丹青劍典二百一十二:奪劍大戰六:小鬼難纏二十七:對答如流三百一十二:修爲恢復二百五十三:人仙之信第一百九十九:必得第一三百七十八:衆生皆是菩薩六十五:酒莊六十二:水船二十一:驚蟬八十九:計策商討十六:讀書煉氣二:蛛樓一百五十二:臨終託付二百六十九:藏寶之地第一百一十六:掌控一百五十八:第二夜一百二十六:靈智開!二百四十六:私兵(下)四十一:有想無想三百七十五:歲月忽已晚三百七十七:一劍之恩二百六十六:煙火三百一十五:謀算一百九十三:五品法相二十五:聖院醮儀三百零七:陰陽應象法九十四:龍雀二百三十九:假死四十二:判卷五十四:投效一百零四:吳心論劍三百七十八:衆生皆是菩薩八十六:追蹤三百零二:地空衆二百一十六:神魂馭劍第一百八十五:破壁(三更)三百六十五:破禁二百一十四:奪劍之爭(中)六十一:護城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