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妹夫

趙石深鎖着眉頭離開了宮門,大戰將起,已經是毫無疑問的了,這一場君臣相談,既在情理之間,又在意料之外。

在情理之中的是,以他這些年來經營起來的威望權勢,開始漸漸得到旁人的認可,這裡面便包括當今皇帝陛下,不然的話,即便是心腹之臣,也不會這麼快知道皇帝陛下的心意的,這個沒有任何疑問。

意料之外的是,這幾年卻完全未有想到此節,便是府中幾位幕僚,也從未提醒過他,這也不怪他們,畢竟隔着一層,若非親身體會,誰又能明白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關節?

感覺有些沉重,又有些不可思議,卻又有些興奮摻雜於其中,很難描述其中到底感受如何,帶着這種難言的滋味兒,而大戰將起的消息顯然分量便輕了一些,遠不如他想象般興奮難耐了。

再加上對於這場即將到來的戰事,他也沒抱太大的期望,很有可能,他會領兵出征,但要想象平蜀之戰那般,總攬大權,肯定是不可能的了,東軍現在可以稱得上是羣雄匯聚,兵強馬壯,即便是當年大秦幾乎以傾國之力入蜀時,也要相形見絀幾分。

換句話說,當年那一戰,雖也算得上是準備完全,但新皇登基未久,之前又有魏王李玄道率兵東征,所以,總體上來說,難免有倉促之嫌。

但這一次就不同了的,自平蜀之後,這些年下來,大秦上下,除了政軍鼎革,以及休養生息之外,朝堂上下,所有人的目光有意無意間都在潼關那裡。。。。。。。。

潼關,天下之險,關中平安,繫於一身,本就屯有重兵,大秦能與之相提並論的,也就是西北延州。

然世易時移,西北平靜多年,大秦得蜀之後,漸轉強盛,潼關險要,進可展望天下,退可從容守禦,乃兵家必爭之地,而今外患杜絕,大秦這些年來,從容佈置,又豈是當年蜀中之戰可以比擬的了的?

那裡不但有東軍五萬鎮軍精銳,且這些年禁軍整編,重心漸漸東移,幾乎可以說,一聲令下,十萬禁軍精銳便可盡聚潼關,若以傾國之力爲之,甚至可以聚起三十萬人馬出來,比之當年,東拼西湊,鎮軍禁軍團練五花八門,而戰力又參差不齊,那是強了不止一點半點

。。。。。。。。。。。

別瞧這些年他身居京師繁華之地,但于軍中之事,想要瞞過他,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既然深知內情,所以嘛,掂量來掂量去,再聽皇帝陛下的口氣,那就不用說了,這次領兵出征的,絕對不會是他趙石,若猜的不錯的話,非如今潼關守將張培賢無疑。

副將到是可以爭一爭,不過在人之下,爭也沒多大意思,如果要他領兵,猛虎武勝軍的兵權一定要握在他自己手裡,這個是底線,不能容人染指就是了,如果皇帝陛下忌憚過甚,不讓他領兵出去,一切也是休提。。。。。。。

亂糟糟的想着,不知不覺間,幾個等在宮門之外的護衛已經到了眼前,從趙大手裡接過馬繮繩,翻身上馬,回頭望了望宏偉的宮城,心裡又有些好笑了,不是因爲旁的,只是皇帝陛下在他辭出來的時候,說的那兩句。

“靖佳對你那長子君玉喜愛有加,朕這個妹妹現在孤孤單單的,膝下無着,確是太冷清了些,既然靖佳喜歡,朕。。。。。。賜你長子驍騎尉,于靖佳爲義子,卿家以爲如何?”

。。。。。。。。。。。

“朕知道,輩分上有些不對,但也無妨,離的遠。。。。。。。鞏義趙氏以你爲首,沒那麼多顧忌。。。。。。。”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趙石還能說什麼?也只能謝恩了,想想也是哭笑不得,皇帝陛下此舉多少有些隨意,而且與禮教上大大不合,也不知是怎麼想的,竟然想到了這一茬上。

不過對於趙石來說,卻是有利無害,真說起來,也確實算不得什麼,畢竟鞏義趙氏與皇家真的是八竿子打不着,當初那個皇親也是杜撰出來的,實際上沒有半點血緣關係,這個相信朝堂上知道內情的人一抓就是一大把,只是沒人會公開說出來罷了。

這下好,估計還得改族譜,若只將那小畜生的位置挪一下,那樂子可就大了,父親兒子是一輩兒,到時候才叫真叫個笑話。

不過自家兒子到是好運氣,出生之時便是錦衣玉食,現在還沒滿十歲,又有了官職在身,說不定什麼時候,還能落個爵位,真真是前人栽樹後人納涼,不過三歲看小,八歲看老,那小子性子偏軟,又太老實了些,看上去就不是當官兒的料,這般一來,到也算不錯。。。。。。。。。。

一忽政事,一忽軍事,一忽又是家事的想着,已經漸漸離了內城,向府邸方向而去。。。。。。。

。。。。。。。。。。。。。。。。。。。。。。。。。。。。

傍晚的陽光有些淒冷,散在地上,在街上畫出大片的斑駁。

許節從二人擡的官轎上鑽出來,微醺的面龐帶着紅暈,但臉上並無多少興盡而歸的神色流露出來,擡眼瞅了瞅天色,一邊下意識的整了整衣冠,兩個擡轎的下僕規規矩矩的束手而立,直到他輕輕揮了揮手,這才擡起轎子轉去側門

早就等他旁邊,跟隨他有些年了書童小墨也才邁步來到正門前面,擡手敲門。

院門吱扭扭的打開,伺候許家兩代人的門房老許露頭瞧了瞧,趕緊將門打了開來,出來躬身笑着道:“老爺回來了,可是巧了,張福剛剛來尋老爺,說是張大人有請老爺去府上,但老爺遲遲未歸,前腳剛走,路上沒碰到嗎?”

老人碎碎唸叨着,但禮節卻是一點不缺,溫文如鄉間夫子一般。

許節聽了,愣了愣,擡手就要叫小墨將兩個擡轎子的下僕召回來,但微一猶豫,又作罷了,邁步進門,隨口問着,“知道是什麼事嗎?”

“張福說,是張府請了幾位好友,要聚宴歡飲,這纔來找老爺作陪,好像並非有什麼大事。”

許節眉頭一皺,微微哼了一聲,老家人知道這位年輕的老爺的性子,立即閉緊了嘴巴,見老爺再沒說什麼,慢悠悠的度着步子去了,這才嘆了一口氣,又搖了搖頭,這位老爺什麼都好,就是有些太不近人情了些,張家那邊明擺着與自家親厚,連表妹都許了老爺,但這隻要稍有失禮,就惹的老爺不高興了。。。。。。。。。

還好是在自家人面前,這要是讓人家知道了,還不。。。。。。。久經世情的老人想到此處,又是搖頭嘆了一口氣,無奈的回身關門閉戶去了。。。。。。。。。。

這座宅院不算很大,前面外院,裡面是內院,對於在吏部只是個從七品通傳的小官兒的許節來說,卻也已經是不錯了。

主人家,僕婦加起來,也不過十個人,但靠着許節那點薪俸,還是有些難以維持,不過吏部誰不知道,許節這些年鴻運當頭,景興四年的進士,那一年取的人極多,爲歷代之冠,許節算是趕上了一個好時候,蜀中方平,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不然的話,裡面許多人恐怕還要熬上些年才成的。

之後許多人都被立即分派到了蜀中爲官,雖說都有了官身,但蜀中山高水遠的,據說那裡天氣寒涼,秦川之人到了那裡,不服水土的人也多了去了,所以就算能立即出任一縣之長,但在多數人眼中,卻也不算是什麼好事。

其中極少數留在了長安繁華之地,許節就是其中之一,這也多虧了他的兄長許治,許治與禮部呈文張世傑有同窗之誼,央其在吏部給自家二弟尋了個職位留了下來,爲了這事,許節還跟兄長吵了一次,以爲自家爲官,並非爲了什麼榮華富貴,若去得蜀中,牧養生民,纔不負了一身所學,要好過在京師蠅營狗苟,碌碌無爲,將許治給氣了個七竅生煙。

但張世傑聞聽此事,卻對其讚賞有加,認爲其人深有節氣,不負其名,所以對許節也就關照有加,還時常走動來往,許節有股癡氣,張世傑雖然爲官多年,人情很是練達,但文人心性不改,也藏着份剛直,兩人相交,到也能說到一起去。

後來張世傑見許節還未婚娶,便當了一回媒人,將自家表妹許了給他,讓吏部許多同僚羨慕的可並非是許節能攀上張世傑,卻是因爲許節娶的這位娘子有一位權勢顯赫到極點的親哥哥,和這位相比,已經升任從六品吏部呈文的張世傑可就要遜色的多的多了

而許節這位舅兄非是旁人,正是當今得勝伯,羽林中郎將,猛虎武勝軍都指揮使,明威將軍趙石趙柱國,趙大將軍。

能將大將軍的親妹子娶到家中,那可不是幾世修來的福分,早晚還不是個飛黃騰達?更讓人羨慕的是,大將軍年僅二十出頭,照這麼看,誰若是娶了趙家的人回來,不用說,那都是一輩子的富貴來的,這不是鴻運當頭是什麼?

很快便來到內院,許節吩咐小墨到書房等着,小墨應了一聲,袖着手去了,他知道,老爺這是又要填些新詞出來了,每次喝酒之後,都要如此,老爺常說,詞從酒中來,所以老爺雖然酒量淺了些,卻時常要飲上幾杯,之後便要在書房呆上很久。。。。。。。。

丫鬟春紅已經等在那裡,春紅是從得勝伯府那邊跟過來的,這個名字在許節看來就是一個俗不可耐,不過趙家以前不過是一獵戶出身,雖然如今顯赫了,得勝伯府的主人也不過是一介武夫,下人們的名字起出來,還能好到哪裡去?

不過十六七歲的小丫鬟顰顰婷婷立於斜陽之下,一身素色衣裙,閃着薄薄的金光,鬢角便,還插着一支珠花,在春風中搖盪不休,小巧的鼻頭,大而明亮的眸子,閃動着似有似無的溫情,看的許節不由恍惚了一下。

遠遠的,小丫鬟就笑了,兩個酒窩出現在兩頰之上,聲音卻是柔柔的,“老爺回來了,夫人命婢子在這裡候着,等老爺回來,便帶老爺過去,酒菜已經預備好了,只等老爺回來便可以用了。”

一邊說着,一邊盈盈一福。

許是酒意有些上頭,許節心頭一熱,緊走了兩步,上去一把抓住丫鬟的胳膊,將她拉了起來,小丫鬟立馬驚了一下,胳膊微掙,卻沒掙開,臉色微紅,頭好像折了般,垂在高聳的胸脯上方。

許節心裡跳了跳,放開手,不過手裡中那溫軟的感覺依舊留存不去,讓人有些心猿意馬,嘴上卻已少有的溫和笑道:“你回去跟夫人說,就說我已經在外面用過飯了,叫她自用便是,若是有事,且到書房尋我。。。。。。。。”

說着說着,又瞥見那段白的好似玉石般的頸子,聲音微頓,卻是改了口道:“過會兒,你也到書房來伺候吧,小墨今日身子有些不適,我已叫他早些去安歇了。。。。。。。”

小丫鬟臉上更紅了,眸間也掠過些驚喜,不過到底沒忘了正事,見老爺轉身欲去,這才急急道:“老爺,夫人說有事跟老爺說,老爺您看。。。。。。。。。。。”

許節不耐的揮了揮手,“有事叫她到書房尋我,婦道人家,能有什麼大事?”一邊說着,一邊就這麼就了。。。。。。。。

只留下原地的小丫鬟抿着紅脣,嘴角翹起一絲弧度,目光流轉,也不知在想什麼。。。。。。。。

(差點又晚了,這些天真的很疲勞啊,腦子也木木的,總感覺越是臨近年關,心情就越煩躁,不過好像不是阿草一個人這樣,幾本追看的書,這些天更新都不穩定,是不是也是這樣呢?爲什麼呢?)

第1410章 樞密第407章 獎懲(十二)第1449章 隨行第1372章 交託第15章 血戰(二)第128章 選擇第892章 重整第375章 遇匪(一)第407章 獎懲(十一)第808章 打動第1350章 周枋(三)第692章 新鮮(六)第462章 喧囂第286章 探子第699章 田賦第58章 奪功(三)第248章 立誓第1401章 歸程第823章 天妖(五)第1091章 終結(四)第892章 重整第975章 王子第1110章 盟約(五)第1487章 商量第1448章 相遇第1183章 兵部第23章 衝動第290章 弒君第1163章 下風第477章 大戰(三)第125章 打鬥第942章 刺殺(二)第1354章 開端第1400章 商隊第1479章 張承第352章 祝壽(二)第1563章 變故第1426章 震懾第469章 貴客(二)第264章 拜會(二)第343章 突圍(二)第656章 銀子第1402章 糾結第335章 消息第309章 兩帥第588章 君言第1010章 螟蛉第379章 風雪(二)第1492章 過往第855章 中書(三)第1375章 大夫第216章 年關(九)第40章 陰謀第204章 嚴苛(六)第616章 親族第844章 圍營第550章 天蕩第449章 笑語第1137章 相見第994章 戰前第406章 親族(一)第37章 開拔第386章 回京(一)第739章 嘮叨第349章 韃靼第1414章 笑話第691章 新鮮(五)第594章 自污(四)第78章 操練第1281章 天狼(二)第812章 公主第84章 風雲(二)第117章 夜談第85章 風雲(三)第1151章 拜會(一)第1023章 決定第1404章 請命第448章 武學(一)第377章 遇匪(三)第201章 嚴苛(三)第1088章 終結(一)第1116章 盟約(十一)第213章 年關(六)第675章 尋源第981章 安達第1541章 怨恨第1429章 提議第727章 意外第578章 激戰(二)第1020章 安達第173章 厚禮(三)第1298章 論罪第1033章 相爭第1471章 盛會第46章 跋扈第1211章 圍攻第47章 剷除第58章 奪功(三)第888章 故地第110章 夜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