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8章 卷 終

沈鶴所云並無多少驚世駭俗之處。

自古以來,漢字幾經演變,到得如今,與古代象形文字已然相去甚遠。

不過簡化字體,尤其是所謂的通順行文,並非那麼簡單,這可以說是一個繁冗巨大的工程。

而通順行文,也過於籠統,屬於可大可小的範疇。

而在這樣一個時機,這位皇帝寵臣上書延及此事,真的很難讓人相信,這是沈鶴自己的意思。

此事和科舉改制看似無關,但只要往深了想一想,就能明白,兩件事其實相輔相成,完全可以併爲一處考量。

皇帝陛下要在文治上下大功夫了,這是許多朝中重臣聽聞此事後的第一個想法。

實際上,這對於文人而言,是一件好事。

因爲自成武皇帝登基以來,用武於天下,戰事頻密,武功盛極一時。

而反應在朝堂上,武臣們說話的聲音也越來越足,到了成武七年,終於來到了一個巔峰,京師兩大門閥世家,在與武臣們的爭鬥中,完完全全的敗下陣來。

一直以來,文臣們對武臣的優勢,也在此番風波當中,喪失殆盡。

此消彼長,如今朝中武臣正在進一步謀取尊位,差不多已經涉及到了方方面面,長此以往,自古以來形成的以文制武的局面,將不復存焉。

好在,當今陛下春秋正盛,不然的話,以大將軍趙石爲首的武人們會做出什麼事情來,沒人能夠預料。

如今,科舉改制在先,又有推波助瀾之人,雖說前途必定艱難萬分,但也顯示了皇帝陛下對文事的重視。

利弊之間,很難說的清清楚楚,但在成武九年初,朝堂上的文臣們是極爲振奮的。

前途未卜。卻有大文章可做,做成了,便是流芳千古,不成。。。。。怎麼能不成?有着皇帝陛下一力支持。武人們也不會在此事上作祟,甚至於還會鼎力相助。

畢竟,從景興年間開始,大將軍趙石等人,便是最爲堅定的革新一派。。。。。。。

這樣一來。文武同心,皇權鼎盛,再多的艱難險阻,也不足爲慮。

成武九年二月,禮部郎中沈鶴的奏疏被下發中書議決,月末,中書議決,回奏於宮內。

三月,成武皇帝下旨,晉齊子平。爲國子監祭酒,文章閣大學士,與翰林學士沈白等人一道,主持修訂大秦文字,文理事。

由此,也拉開了長達二十餘年的文字革新的序幕。

與此同時,朝廷諭令接二連三到達各路,科舉改制也終於從大秦朝堂擴散向了地方。

此時,成武鼎革,也就此達到了一個高潮。文武兩道,在野心勃勃的成武皇帝加力推動之下,齊頭並進,席捲大秦屬地。其中恢弘壯闊之處,難以細表。

成武九年五月,出使後周的使節歸來,帶回來的消息並不算美好,後周上下,雖有動盪。動靜卻不能說大。

後周。。。。。。。。嗯,應該稱之爲宋了,宋人朝堂內外重臣,大多在靜觀其變,使節走馬觀花,卻是不能一一探及。

也就是說,宋人幾乎是悄無聲息間,便完成了改朝換代。

這對於大秦來說,不算好,卻也不能說壞。

但攻宋一議,就此作罷,而且,宋人也懼秦人趁機來攻,許諾今後歲幣,再加一成,以換秦人息卻來犯之心。

七月,大將軍杜山虎終於回京述職。

段從文,領河中宣撫使之職,率兵鎮守河中。

拖了一年多,大將軍杜山虎終於辭去兵權,回到了長安。

之所以拖了這麼長的時日,一來呢,皇帝陛下猶豫不決,二來,京中事故頻出,加上去歲大秦有揮兵東向之意,需要杜山虎這樣的老將坐鎮河中,以窺時機。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杜山虎本人的意願,借交接軍務,安撫各部大軍之機,拖延時日。

不過最終他沒有等到最後一絲留任的時機,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事,所以,也只能黯然離任回京述職了。

和大將軍張培賢差不多,這樣的軍中重將,十有八九,都不會輕易拋下兵權,就算他們自己願意,也要顧忌衆多舊部的前程。

身不由己之處,不是常年累月的領兵之人,根本體會不到。

不過,相繼離任的兩位大秦上將,到底還是不一樣的。

張培賢其實算是待罪回京,這位大將軍不但爲成武皇帝陛下所厭,還得罪了晉國公趙石,下場不必贅言,沒有被抄家滅族,已經算是朝廷寬仁了,如今已經回去老家,安度晚年,其他什麼,就不用想了。

而大將軍杜山虎,卻算是正經的有功之臣,雖說回京之後,面臨的處境也不能說好,但該得的榮耀,卻非是張培賢所能比得了的。

所以,當杜山虎回京之日,一位樞密副使,一位參知政事帶領文武官員,迎於道左,並傳下聖諭,杜山虎晉一等侯,金銀細軟,綾羅綢緞,賞賜若干。

第二日,杜山虎入宮面聖,皇帝陛下留宴,撫慰有加,翌日,宮中下旨,又蔭杜山虎子孫族人三人,可謂榮寵有加。

不過杜山虎還是不敢輕忽,這些年他一直領兵在外,獨攬河中軍權,對朝廷諸事向來不怎麼上心。

今日一旦回到長安,不用幾天,立即察覺出了不適,這也是很多軍中上將難以邁過的一個門檻,多數人也正是栽倒在這樣一個門檻上。

杜山虎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這道門檻依舊存在,長安中的一切一切,都讓他感到陌生甚至可以說是迷茫。

尤其讓他隱隱恐懼的是,回京已有數日,他不但沒見到趙石一面,而且,那邊也沒有隻言片語傳過來。

這讓他忐忑難安,一直忍耐到諸事稍卻,他便拉上南十八一道,去晉國公府拜會。

來到晉國公府門前,晉國公府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陽光之下,耀人眼目,大門之前,也有了護衛,雖汗流浹背,而不稍動,彷如雕塑一般。

在杜山虎記憶當中,這處府邸門前的街道並不算寬敞,但現在,街道對面的民居已然拆了個乾淨,形成一個寬闊的廣場,鋪着堅硬的青石,一杆大旗在廣場中間飄蕩,仰頭看一看,正是猛虎武勝軍軍旗。

正面乃猛虎下山圖,背面上書大將軍趙幾個大字。

鬚髮斑白的杜山虎左右打量着,從其中仔細體會着權勢日增的味道,但這個時候,這個年紀的他,已經很難提起大丈夫當如是乎之類的雄心壯志了。

他只是回首,對南十八笑着道:“物是人非啊。。。。。。。老杜這一輩子,也算沒白活,但跟旅率比起來,唉,還是隻能瞠乎於後了。。。。。。”

南十八也已是須發皆白,但他向來不重權勢,而且,他現在心裡熱切期盼的東西,跟杜山虎完全不同。

但洞徹人心的他卻能體會到杜山虎心中所想,微微一笑道:“將軍在外征戰幾十年,回到這裡,滿目皆是奼紫嫣紅,有所感概也是難免,但十八還要勸將軍一句,見到國公,還是謹言慎行的好。。。。。。。。”

“嗯,入府之後,十八也就不能多陪將軍了,總要見見妻兒,望將軍擅自珍重。”

杜山虎目光一黯,他知道,這位睿智的老人,怕是今後要終老於這座府邸當中了,這輕描淡寫,卻又飽含深意的幾句話,就是最終的臨別贈言。

“多謝先生。。。。。。。這些年對老杜不離不棄,今後若是有閒,儘可來老杜府中,尋老杜喝酒談笑。。。。。唉,他孃的,這京中故人,以後敢來尋老杜喝酒的,不知能有幾個?”

南十八笑了笑,不再多言,他已經算是仁至義盡,而他這一生,對不住旁人的事情,從來沒做過,臨到晚年,也該是享享清福的時候了,其他的,也再不與他相干。

通報入府,兩人終於見到了趙石。

wωω●ttKan●¢ ○

南十八閒聊幾句,便告辭出去,探望自己妻兒,留下了兩位相交二十多年,恩怨糾纏的大將軍。

這次相談,外人無從得知,兩位南征北戰多年,名聲鵲起,有着大功於社稷的大將軍到底說了些什麼。

只是當晚,杜山虎喝的酩酊大醉,留宿於晉國公府。

不久,御史中丞張世傑上書,請立軍察院,與都察院並立,查察軍中不法事。

此事經樞密院,中書決議,皇帝陛下明詔頒於邸報,於大秦成武九年,設軍察院於御史閣臺之下,以剛剛回京的大將軍杜山虎爲軍察院主官,各部軍中虞侯,皆歸軍察院統屬云云。。。。。。。

至此,御史臺權勢大彰,百官皆懼,御史中丞張世傑,一步邁上了人臣權力之巔峰,與同門下平章事周仿,樞密使張承並列,被時人稱之爲言相。

大秦的軍政鼎革還在延續當中,在成武九年,已經漸漸深入到大秦各個角落。

在大秦成武初年一系列戰爭以及朝堂政爭過去之後,一場波瀾壯闊的鼎革篇章逐漸拉開序幕,並很快席捲大秦上上下下。

這是一場對後世有着深刻影響的鼎革,並在很多年之後,影響着人們的方方面面,甚至有很多人將大秦成武一朝作爲一個重要節點,來劃分華夏曆史,不過,不管怎麼說,成武鼎革之後,一個嶄新的漢人帝國終於出現在了大陸東方。。。。。。。。

龍盤虎踞春秋事,卷終。未完待續。

第1152章 拜會(二)第1315章 封賞第388章 回京(三)第671章 伴駕第602章 歸家第977章 乃蠻第1章 聚會第498章 心態第136章 密議(二)第472章 內衙第1149章 國策(五)第1386章 蜀僧第1329章 平息第863章 收官(二)第1060章 殺人第1491章 路遇第1548章 東去第1044章 北遷第316章 來意第713章 開端(三)第926章 部衆(二)第1509章 論賞第1139章 使節第1368章 趙氏第1414章 兄弟第531章 上門第597章 提議第937章 兄弟第1258章 韋州(四)第1291章 大事第1312章 君臣(四)第133章 先生(四)第460章 原委第1489章 收穫第1411章 相談第686章 小敘第846章 暴起第812章 公主第1552章 戰爭第1504章 範本第88章 衝突第1175章 麻煩第381章 求生第1320章 言政第1216章 棄軍第1167章 言儲(一)第1398章 戰爭(二)第1044章 北遷第886章 靖佳第553章 奪關第1382章 騎兵第638章 國武(二)第455章 驚變第1157章 拜會(七)第744章 決議第1368章 趙氏第850章 鬧劇第1481章 決心第905章 獻計第586章 宴飲第66章 佈置第1275章 戰果第1051章 諸事(二)第1404章 請命第1411章 相談第595章 隊伍第111章 夜宴(二)第1372章 調侃第1041章 對戰第1057章 激鬥第102章 夜執第264章 拜會(二)第257章 變起(三)第516章 雲涌(十六)第1164章 惱火第1465章 家宴第1491章 路遇第1512章 宮闈第1379章 啓程第1177章 女人第325章 傳旨第1379章 啓程第1426章 震懾第1099章 驚懼第978章 使者第913章 屠殺第342章 突圍(一)第470章 秘聞第535章 小勝第1422章 黃四第1490章 行路第166章 賭局第1086章 震撼第1479章 張承第825章 樞密第526章 賊窩第897章 交底第822章 天妖(四)第752章 大火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九百二十二章 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