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談戰

國武監的事情很多很雜,而且,正逢內外動盪之時,有很多事情需要趙石來親自決定,不過說起來,無論是趙石自己,還是杜橓卿其實都明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國武監的前途的,還是要看朝堂政局。⊙頂⊙點⊙小⊙說,

機會這個東西,現在應該不缺,只看怎麼把握而已,再多的雄心壯志,也要順應大勢,纔能有成就的可能,說的再多,其實也不過是在爲將來綢繆罷了。

換句話說,真正的變局還未到來,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爲將來做着準備。

而杜橓卿現在也隱約明白,國武監到了如今地步,差不多已經算是到頭兒了,再往前走,便不可能安靜的呆在長安城外,天子腳下了。

到底會發生什麼,杜橓卿能夠想象一下,但到了那個時節,國武監會面對多大的風浪,他真的是心裡沒底。

相比之下,戰事這個話題,確實顯得輕鬆了許多。

今晚,趙石也很健談,不管什麼話題,其實也能夠輕易的感覺出他的輕鬆,不過這並不奇怪,經過幾個月的連番角逐,朝堂情勢漸漸分明。

武人在大秦朝堂上頭一次站的如此穩當,戶部連換了兩次尚書,同門下平章事李圃辭位,長安李氏終於露出了傾頹之像。

不管之後情形如何,反正晉國公府的地位,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穩如泰山了。

表面上看,晉國公府並未過多的參與到此次政爭中去,但實際上。晉國公府卻一直在若有若無的影響着朝堂政局的變化。

這對於趙石而言。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滋味莫名,根本無法用言語來描述,但權勢在握,克敵制勝的感覺,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永遠是那般甘美,只不過這一次,他沒有親自大動干戈而已。

而在政爭之後。又能輕鬆的抽身事外,那種滋味,除了他自己之外,旁人真的很難明瞭。。。。。。。。。。

此時他便輕鬆中帶着點感慨道:“這當欽差也不是頭一次了,當年我曾到蜀中給吳大將軍傳過旨,可惜沒見到,半路上就給堵了回來,去歲時又去吐蕃給歸義王完婚,也是刀光劍影。。。。。。。。就是不知歸義王會不會怨我在他大婚之後,送上的禮物太過獨特了些。。。。。。。。。”

“這纔在京呆了幾個月。又要奉旨去河洛,嗯。確實要小心一些,張大將軍定然不願跟我這不祥之人見面纔對。。。。。。。”

說到這裡,自己也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杜橓卿嘴角抽動了一下,陪笑之餘,卻也心想,您可是漏了說了,當年長安之變時,您可還把張大將軍關在了大理寺牢獄之中過,張大將軍若是真的願意在洛陽府邸中見到您,纔是見了鬼呢。

心中如此想着,嘴上卻是道着,“由此可見,大秦能靖平四方,還要多賴於您,不過。。。。。。河洛那邊才經過戰事,應該很亂,路途之上。。。。。。。。。。您還是要防着些小人作祟。。。。。。”

這話說的較爲隱晦,意有所指。

趙石收攏笑容,微微搖頭道:“說起來,張培賢在河洛做的不錯,並無多少可以指摘之處,只是運氣不好,又有點貪功,這才受了挫折。。。。。。。這次出使河洛,我便幫他一把,把壞名聲擔一下,想來以張培賢爲人,應該很願意我過去一趟。”

杜橓卿訝然,之後卻是立即道:“大帥雅量,當爲世人所敬。。。。。。大秦有了大帥,直乃社稷之福也。”

也不管他這話裡面到底有幾分真誠,趙石只是笑道:“不用恭維,我這名聲我自己清楚,陛下更清楚,這個惡人啊,想不當都不成。。。。。。。再說了,張培賢也不容易,這些年功勞沒多少不說,如今還落了滿身的不是,應該體諒些。”

“以他的年紀,滅周之功怕是落不到他身上了,對於我等武人來說,還有比這更遺憾的事情嗎?”

杜橓卿默然點頭,這話確實有些道理,滅國之功啊,近在咫尺,卻未能靖了全功,這對於一軍主帥來說,當爲生平憾事。。。。。。也許,只有同樣帶領過千軍萬馬的大帥,才能真正體會張大將軍的心境吧?

不然的話,素來殺伐果斷的大帥,也不會這麼有人情味兒纔對。

“大帥說的是,張將軍確實缺了些運道。。。。。。。。只是學生以爲,卻也不是沒有機會,要說河南戰事,如今虎牢已然在握,離開封也不算是近在咫尺了,加上後周向來主弱臣強,戰事往來,將來之事,很難預料。”

趙石隨即點頭,贊同道:“你這話有見地,河南戰事已經很難完全停下來了,就算咱們願意,後周君臣如今也是寢食難安纔對,看來張大將軍,還有機會進開封溜上一圈。”

兩個人大體上都是事不關己,隨口談論,此時卻都無良的笑了起來。

隨後,杜橓卿才又道:“看來,大的戰事總歸要停上幾年了,大帥您看,以如今天下大局,會不會有這個喘息之機?”

趙石喝了口酒,不以爲意的道:“誰知道呢,就像今年,你說沒戰事吧,北邊草原上,木華黎會帶兵攻打不亦魯黑汗,王覽會做出策應,大同那邊也會看情形支應一下糧草。”

“吐蕃那邊別看那些和尚口口聲聲慈悲爲懷,但劃分疆界這事,誰都不願吃虧,到時候估計還有的鬧呢。”

“西邊藉辣思義死了,咱們大秦就和回鶻人成了鄰居,回鶻人行商在行,打仗他們不成,但他們可還是得聽契丹人的。”

“木華黎在東邊滅了不亦魯黑汗,中部草原就沒什麼敵手了,之後東邊跟蒙古相鄰,西邊則是西遼,蒙古人野性難馴不假,但遼東擺在他們面前,想來他們很難禁得住誘惑,不會在草原上生事纔對。”

“但契丹人就說不準了,不安之下,說不定就會先讓回鶻人試探一下,再加上西夏黑山軍司還在,郭猛和李馳勳兩個能不能頂得住,要不要派遣援軍過去,都在兩可之間。”

說到這裡,趙石笑了起來,“咱們武人,其實不缺用武之地,就看握着刀的人想不想用咱們了。”

“其實吧,這事看着挺簡單個道理,不用說什麼開疆拓土之類的大道理,只說將士在外打的越遠,內裡便越加安定,黎民百姓活的也越好,四夷賓服,天下太平,可不就是這麼個景象?”

“但話說回來了,你說人們活的越是安穩,越不願意去當兵打仗,家有餘財,就都奔着讀書當官去了,爲什麼?求個安穩啊,當官多安穩,百姓們求安穩也就罷了,其實最怕的還是朝臣,乃至皇帝陛下也求安穩。。。。。。。。”

“最終,一團和氣之下,也就沒了志氣,這麼着其實就是吃祖上留下的功勞,坐吃山空之下,能撐到什麼時候?盛極而衰,多數就都這麼來的,咱們現在做的,實際上就是給後代子孫們留多些啃吃的東西,讓他們快餓死的時候,還有個東山再起的機會。。。。。”

說了這麼多,趙石自己也覺着有些囉嗦了,看杜橓卿聽的愣愣的,心裡也不覺有些自得,在長安呆的久了,這糊弄人的本事卻也漸長。

不過他還是停住了話頭兒,是啊,在長安呆的有點久了,不知不覺間,便有了厭煩之意,還是覺着領兵打仗要痛快的多,好在,這兩年還能不時出去走走,不然的話,誰願意跟那些文人們掰扯不清,弄的你死我活的,卻還見不到血。。。。。。

沉默之中,腳步聲響起,轉頭看時,胡烈弓着身子舉着燭臺在前面引路,李金花施施然跟在他身後進了二樓廳堂。

杜橓卿趕緊起身施禮,趙石看了進來的兩人一眼,這才擺手道:“天色晚了,明日還有軍演,安歇去吧。”

杜橓卿告辭離去,李金花見丈夫沒有多少疲色,便順勢坐了下來,胡烈又忙着招呼人給夫妻兩人換了酒菜。

這才侍立在趙石身後,稟報道:“大帥,您吩咐的事情,已經辦好了。”

趙石微微點頭,擺了擺手,胡烈便悄無聲息的退了出去。

李金花藉着燈火仔細瞄了瞄,多年夫妻,她便敏感的察覺,夫君心情好像不錯,給夫君夾菜倒酒之餘,不由笑道:“怎麼,瞧見妾身回來,夫君好像並不高興?”

趙石莞爾,拍了拍妻子的手,“這麼晚了,還來回跑什麼?長安城那邊,放開手了?”

李金花挪了挪身子,順勢坐到夫君身邊,才道:“聖旨已經下來了,令妾身帶兵迴轉駐地,這不,剛安頓好了,便來討夫君高興。”

(書友推薦的書看了兩本,還不錯,其實多看看別人寫的書,對阿草是有好處的,但說實話,不論是阿草,還是其他作者,寫作之後,看書的時間都很少了,也就是阿草這兩天更新量不很高,纔有這個時間,不然的話,根本沒那個閒暇去翻別人的書看,辛苦啊。)(未完待續。。)

第1293章 家宴第160章 襲寨第1017章 封號(二)第158章 騎戰(一)第1245章 西涼(九)第1324章 南雀第1223章 降敵第202章 嚴苛(四)第759章 烽火第58章 奪功(三)第960章 李刑第112章 夜宴(三)第835章 京軍第1081章 冬天第655章 同窗第1264章 韋州(十)第1431章 冷漠第1172章 聯姻第532章 商議(二)第990章 決定第1357章 察覺第568章 絕情第1304章 論政第161章 破寨第1467章 鬥氣第1333章 所求第245章 國議(二)第67章 剿匪第1221章 奪門第313章 香侯第481章 行進第1320章 言政第148章 計議第947章 借力第1363章 煎熬第1290章 教誨第1057章 激鬥第454章 條陳(三)第350章 山寨第1050章 諸事第118章 試探第814章 內衙第980章 稱臣第1236章 右廂第557章 寨子第316章 來意第1523章 太子第1325章 消息第299章 夜戰(二)第533章 揭短第183章 刺殺第894章 戰爭第1149章 國策(五)第606章 夜談(一)第1277章 右路第1371章 醉酒第847章 百態第572章 進退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1396章 破敵第166章 賭局第766章 瘋狂第1359章 結親第1283章 天狼(四)第959章 狂熱第616章 親族第163章 慶功(一)第629章 人來(二)隨手打開評論看了一下阿草也笑了第944章 大笑第811章 駙馬第958章 北上第545章 兄弟第1175章 麻煩第727章 意外第1230章 佈置第1295章 求懇第908章 兵亂第584章 諸事第829章 皇權第916章 請降第536章 勇氣第442章 樓臺第126章 波瀾第1080章 分裂第636章 定計(二)第1章 聚會第386章 回京(一)第25章 黑夜第963章 突襲(二)第1328章 賭博第704章 亂子(四)第453章 條陳(二)第152章 熟人第十卷天下興亡誰人曉七百九十九章 聖旨第850章 鬧劇第952章 辛苦第1080章 速度第1086章 震撼第756章 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