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章 思鄉

孫文通,訥於言,而敏於行。

對於朝堂大事,往往不怎麼關心,在軍中卻如魚得水,和軍中一些將領的關係,都很融洽。

這無疑是個讀書人中的異類,當然,這也和他早年的經歷有關,科考不第也就算了,但容貌上的缺陷,卻讓他很不得志,所以才投身軍伍。

軍中兵將多數粗疏,沒文人那麼多的講究,也不怎在乎你容貌如何,和這些人呆在一處,孫文通覺着很安心。

不過,到底讀過書,是正經的讀書人,於朝堂之上的勾心鬥角,多有見聞,如今又是參贊於大將軍趙石身邊,一些事情琢磨一番,有的放矢之下,說出來的東西,也就很有些道理了。

“陛下口諭先至,於禮不合,朝中再是倉促,也不至於此,文通猜測,一來,朝中於論功之事上,衆議難決。。。。。。。大帥之功,酬之難矣。。。。。”

說到這裡,孫文通嘆息了一聲,自古以來,皆是如此,滅國之功,功高蓋世,立下這樣功勞的將軍,可沒幾個人得善終的。

“二來,許是很多人,不願大帥此時挾功回朝。。。。。。。”

是的,這樣的人太多了,朝中重臣,東邊各部將領,就算是皇帝陛下,也未必希望大將軍就這麼回去。

“三來,西北戰亂之後,還未安定,需要大帥坐鎮於此,統攝四方,文通擅自猜測,此乃陛下口諭先至的關節所在。”

說到這裡,孫文通黑瘦的臉上,露出些輕鬆的笑容,“當然,陛下口諭至此,也留出了餘地,當是想讓大帥自決之,陛下對大帥之恩寵。信重,不用文通說什麼,大帥應該能感覺的到纔對。”

趙石笑笑,沒說什麼,這裡是樞密院後堂花廳,廳中也只有他們兩人。

良久,趙石才緩緩開口。“是去是留,你怎麼看?”

孫文通沉吟片刻才道:“大帥若想留在西北。也許只需安坐不動,聖旨估計在年前便能到來,到時加官進爵,自不必提,朝廷也當許大帥統攝一方之權,或許之後十數載,西北諸事,當可由大帥一言而決,朝廷甚至不會爲之掣肘。”

趙石聽了這個。搖頭一笑,“聽上去不錯,但你應該還有未盡之意吧?”

時刻關注着趙石神情的孫文通舒了一口氣,點頭道:“道理很淺顯,就不用文通再說什麼了吧?”

趙石哈哈一笑,站起身來到廳堂前面,背手而立。看着外間在秋風之中盤旋的落葉,片刻之後道:“眼前之利,不取也罷。”

孫文通隨即點頭附和,“大帥留於西北,當顯赫一時,然遺禍卻是無窮。。。。。。。”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之後言辭就開始激烈了起來,“朝廷亡西夏,得千里河山,本該當即分而置之,卻欲將大權交予大帥手中,朝中重臣。有其意者,皆是該殺,此爲禍亂之源也。”

此時言語,其實已經形同悖逆,但趙石卻非常明白,這話說的真是不錯。

西北的土皇帝,和歸義王李匪交情莫逆,北邊草原還有諸多順服之部族,連在一起,幾年下來,便成一方諸侯,趙石有這個自信,如果鎮守西北的話,不用太多權柄,就能將這個土皇帝坐實在了。

而一旦中原平定,大秦再想反身來對付他這個西北王,一定會引起一場戰爭。

而有他趙石在西北,實力可非是西夏能比,朝中那些重臣們也不知到底是怎麼想的,是篤定他趙石到時會被一張聖旨召回京師,就此引頸受戮?

還是寄希望於得了中原沃土,憑着人多勢衆,糧草充裕,就能在戰場上勝得了他?

以趙石想來,估摸着許多人此時都也只存着些僥倖之心罷了。。。。。。。。

其實,旁人都還算了,文臣們不諳軍事,總說什麼以大局爲重,其所有的遠見卓識,其實都建立在將軍們聽話的基礎之上的。

讓趙石稍有糾結的是,皇帝陛下到底怎麼想,這個遊戲好像已經玩太久了,讓他有些厭煩,這口諭要真是成武皇帝李全壽的意圖的話。。。。。。。。

趙石看見外間,搖了搖頭,喃喃了一聲,他孃的真是個餿主意。

此時孫文通又進言道:“不如。。。。。。大帥回信含糊一些,觀望一下,等明年開春,再定行止?”

趙石此時已經有些意興闌珊,擺手道:“等什麼,到時聖旨真的下來,還能抗旨不成?馬上給來人回話,就說。。。。。。大軍征戰日久,思鄉情切,軍心浮動,不宜久駐,我已命李馳勳率部守興慶,郭猛率部守西涼,種燧那裡還有些首尾,等戰事結束讓朝廷自己去佈置。。。。。”

“大軍已經開始陸續南歸,我也已統兵護送一應所獲啓程。”

孫文通好像牙疼般呲了呲牙,“既然大帥已經決定行止,文通也就不說什麼了。。。。。。。此時回京也無不可,只是,文通斗膽問一聲,大帥之後行止。。。。。。。”

趙石揚了揚粗重的眉毛,“算起來,從咸寧六年開始,我已在外征戰了整整五個年頭,不管這次回去遇到些什麼,我也只想歇一歇了。。。。。。孫先生,你已跟隨在我身邊多年,要不,回去給你找個好去處?”

孫文通聽了這話,毫不猶豫的肅容搖了搖頭,“大帥既然想清閒些日子,文通也想趁機回老家看看。。。。。。”

趙石眯了眯眼睛,笑道:“孫先生這是有了歸意不成?”

孫文通也哈哈笑了起來,絲毫不爲趙石語氣中那點猜疑所動,“文通本蜀中一文人,時常爲衆人所厭,自從跟了大帥,才覺有了些用處,而文通最佩服大帥的,其實就在用人不疑上。。。。。。”

這不是什麼諷刺之言,而趙石當不當得此語,旁人那裡孫文通不去管,擱在他身上,卻再恰當不過,一個蜀中降人,能在大將軍趙石的衙署之中一直得到重用,這本身就意味着對他的信任和重用。

不過一些話還是要解釋清楚的,孫文通嘆息了一聲,“文通離鄉久矣,只想回故園瞧瞧,那裡還剩下些什麼,到無定居之意。。。。。。。當然,得隨大帥回京之後,找個合適的機會再成行。”

趙石搖頭失笑,身在其位已久,許多事,就都看不得,許多話,就都聽不得了,世間權位名利,果然如同甘美之毒藥,讓人慾罷不能,卻又讓人神智昏亂,多疑而敏感。

“好吧,就這樣了,他孃的有什麼事,回京再說,就是不知家裡的婆娘,給我生的是丫頭還是小子。”

聽了這個,孫文通黑醜的臉上也是笑容大作,難得赤裸裸的拍起了馬屁,“大帥兒女,長成之後,定然皆爲人傑,男女差別不大。”

“承先生吉言,就是家裡人做事不牢靠,到了如今,也沒送個信兒過來,實是讓人惦念。。。。。。。”

至此,兩人再說的便都是一些閒話了。

送走了孫文通,趙石將門一關,大睡了一覺,起來之後便又是神清氣爽,精力瀰漫,拋開那些煩心事兒,想到能在年前回到長安,趙石這裡不由高興了起來。

其實一如他和孫文通所說,這次回京沒那麼多的算計了,是給個官當,還是閒賦在家,他都無所謂,他只想在長安安靜的呆幾年,不再出去領兵了。

中原之戰,在他看來,大秦必定要受挫幾次,但就算打出花兒來,也不關他的事。

百戰兵疲,思鄉情切,其實用在他身上,再合適不過,因爲確實如他所言,在外間征戰太久了,需要養一養精神。

什麼雄心壯志,什麼權位名利,此時在他眼中皆如浮雲。。。。。。

其實他自己也明白,到了他這個地位,真想拋下一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回京之後,諸將之封賞,朝廷能賜下什麼官職,和皇帝陛下,和朝臣的關係怎麼處理,許許多多的事情,都在等着他呢。

就算他不想,別人也會爲他想,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牽動許多人的心,不管是敵人還是朋友,都將注目於他身上。

甚至於中原之戰,也必定不會容他置身事外。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一刻,他只想處置完手頭的事情,領軍南歸,儘快回到那煙花繁盛之地。

那裡有家人在等着他。。。。。。

(轉折有點僵硬的感覺,但百戰而歸的將軍,除了榮耀之外,差不多應該是這個樣子,這一卷,也能就此結束了,怎麼說呢,肯定有許多地方寫的不如人意,但滅夏之戰,大體上都還合適,至於書友們是否滿意,阿草只能虛心受教,但改是不能再改了。

再一次感謝書友們的支持和鼓勵,下一卷,中原之戰應該可以開始了,就是不知道,該不該仔細描寫,還是以春秋筆法一帶而過。。。。。。。。阿草構思中。。。。。。。。)

第310章 心結第527章 艱途(三)第1412章 明遠第823章 天妖(五)第1377章 談戰第893章 閉門第1005章 降俘第577章 激戰第1306章 忘形第1491章 路遇第1536章 村落第1383章 衝鋒第1413章 分院第54章 糧草第146章 出行(五)第319章 夜談(一)第48章 定軍(一)第960章 李刑第991章 小戰第857章 大事第273章 開拔(三)第859章 餘波第524章 戰報(四)第346章 許諾(一)第1359章 縮編第1570章 尾聲(一)第334章 山匪(四)第504章 雲涌(四)第1554章 殘酷第797章 見駕(三)第1348章 周枋第1371章 聚飲(六)第1372章 調侃第382章 倒黴第1166章 人情第294章 精兵第465章 突然第1284章 興慶第1488章 雄豪第183章 刺殺第96章 計劃第577章 激戰第535章 艱途(一)第1526章 遷陵第263章 拜會(一)第1092章 終結(五)第1056章 宴請(四)第1262章 韋州(八)第275章 爭強第1385章 寺廟第1273章 霹靂第203章 嚴苛(五)第633章 人來(六)第1430章 書信(二)第1480章 討饒第1399章 烽煙第708章 戰略(一)第1330章 入宮第454章 條陳(三)第863章 收官(二)第1511章 婚姻第1393章 驚悚第53章 心思第162章 動盪第317章 少君第376章 蒙古第532章 猶疑第1386章 蜀僧第462章 喧囂第856章 中書(四)第234章 血夜(二)第1077章 分封(三)第541章 奏表第1344章 紛擾第742章 勤政第771章 鏖兵(四)第1471章 盛會第10章 十八(二)第158章 祝壽(八)第9章 十八第921章 死戰(四)第43章 書吏第1409章 佈局第1328章 賭博第315章 香侯第281章 歸來(二)第36章 聚衆第1395章 讚語第784章 議和(六)第372章 襲戰(一)第1356章 消息第845章 牢獄第25章 黑夜第382章 倒黴第1375章 烏澤第1397章 突變第1003章 活着第1166章 人情第1375章 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