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市長調研(2)

鄺文韜早就有所發現,但他一直沒吭聲,此時他看了一下後視鏡,報告:“楊市長,不知怎麼回事?後面有兩輛車一直跟着。我們停,他們停,我們走,他們走。”

這楊志遠沒注意,楊志遠一路關注的是農業,省道車來車往,楊志遠並沒有關注車後,楊志遠問:“跟多久了?”

鄺文韜說:“我看從我們進入這個縣開始,就跟着了。”

楊志遠點點頭,明白了,肯定是該縣的書記、縣長已經知道了他楊志遠的行蹤了。但沒有他楊市長的明確指示,不知道楊市長的目的何在,書記縣長不敢主動湊上來,因此不緊不慢地跟着就很有必要。

楊志遠想了想,指示鄺文韜靠邊停車,讓邵武平向後轉,跑步前去告知車後的書記縣長,不必跟着了,楊市長今天只是路過此地,不作停留。既然來了,正好現在市長有一個題目需要交給書記縣長去做:這麼多農民都在種植西瓜,今夏西瓜一旦大豐收怎麼辦?怎樣避免本縣鄉親重蹈前年娃娃菜大豐收的覆轍?楊志遠說,告訴書記縣長,這個課題很重要,楊市長過兩天到縣裡,會有一個論證會,希望到時縣裡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出來。

邵武平跑步前去,沒一會回來了:真是本縣的書記和縣長。

楊志遠問:“課題告知了?”

邵武平說:“告訴了,我還說了,市長很重視。”

楊志遠點頭,指示鄺文韜:不管他們,開車,繼續前進。

再看後視鏡,兩臺車已經摺返,再也不敢跟着,大概是回去研究市長的課題去了。

楊志遠心想,何必這樣小心翼翼,自己在社港,上級領導來了,發了通知的,以禮相待,悄悄前來考察的,楊志遠不聞不問,坦然待之,該看什麼,不該看什麼,領導自便,他和孟路軍從來都是各行其是,該幹嘛幹嘛。像這種千方百計打聽領導行蹤,尾隨領導其後,一窺領導究竟的事情,他楊志遠從來不做,何必如此,領導考察調研,肯定有其目的,該叫你到跟前問話的時候,自會打電話,你要是這般跟着,雙方都累。

但是人在官場,對於這種事情,楊志遠還是無可奈何,迎來送往這種事情,你楊志遠不喜歡,別的領導呢?也不喜歡?每個人都各有所好,你楊志遠不喜歡,並不代表其他領導也不喜歡,下級領導也就無所適從。其實要想杜絕此類事情,只能自上而下,用制度加以約束,建立健全的部門職責體系,改變現在政府的衙門作風,將各級政府建設成爲一個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那這種迎來送往以及大吃大喝的事情,肯定會爲之改變。因爲那樣一來,讓上級領導滿意不再是唯一,讓人民羣衆滿意,纔是最重要。

越野車進入江中地界,楊志遠指示邵武平:通知方煒珉,楊市長到了。不是‘順便’,是‘專程’。

邵武平不知楊志遠這話有何出處,他遲疑了一下,照實在電話裡通知方煒珉。電話那段,方煒珉也是一愣,楊市長來了,還‘專程’,雖然方煒珉相信,自己初二的楊家坳之行,肯定會讓楊市長印象深刻,楊市長遲早會有一趟江中之行,但江中竟然成了楊市長調研的第一站,方煒珉還是一萬個沒想到。看來自己的楊家坳之行,作用超乎尋常,楊市長就此把自己記住了。於是楊市長來了,是騾子是馬,看看就知道。

車近縣城,鄺文韜放慢車速,江中大橋的一側,方煒珉站在路邊,朝這邊張望,旁邊還有一人,想來是江中的縣長。鄺文韜靠了上去,楊志遠下車,和大家握手。

楊志遠望了橋下的江水一眼:西臨江。

正是西臨江,經臨江過社港繞普天,沿途匯聚張溪河此類小溪小河,到了此處,已成規模,正式爲江,波瀾壯闊,往北,與榆江並駕齊驅,同入一湖,匯入長江,滾滾東去。

此時已過午餐時間,方煒珉問:“楊市長,是否先吃飯?”

楊志遠說:行。午餐就在縣委招待所。四大班子的主要成員接到通知後,就趕到了縣委招待所,等候楊市長接見。楊志遠微笑,與大家一一握手。他從下面上來,自是知道,下面的副縣長,想見市長一面不容易,更不用說人大、政協的副主任、副主席了,更是難得與市長面對面。於是在通知方煒珉的時候,楊志遠加了一句,在家的四大班子主要成員,大家都見見。不是因爲排場,而是因爲理解。既然來了,見見何妨,只要不行奢侈,厲行節儉就成了。

楊志遠不像別的領導那樣扳着個臉,他微微笑,握握手,基層領導不容易。楊志遠調研完成後會通市後,下面的縣市區都傳開了,楊市長對基層幹部與對百姓一樣,沒有架子,該打板子的時候絕不手軟,該親切握手的時候,平易近人,這樣的市長,愛憎分明,反而易於打交道。

午餐按楊志遠的要求,都是些尋常之菜,沒有上酒。方煒珉雖然沒敢自作主張,另行安排,但心裡還是有些不安,雖然是按照楊志遠着重聲明貫徹執行,但畢竟是市長首次光臨,不免覺得有些怠慢,方煒珉檢討:“簡單了點。”

楊志遠說:“這樣挺好。”

方煒珉看楊志遠的表情,是真喜歡,不是假意,這才鬆了口氣。

飯後按慣例要進行彙報,楊志遠一擺手,說:“這就算了,我想先看看。”

方煒珉問:“楊市長想看什麼?”

楊志遠說:“什麼都行。”

方煒珉還是那話,說江中就這情況,農業縣,沒有像樣的工業,與其他兄弟縣市相比,既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也沒有什麼特色可言,尤其楊市長在此之前任過社港的書記,成績斐然,因此更不敢在市長面前班門弄斧,思來想去,本縣還真沒什麼可供市長觀看的。

方煒珉這話頗爲大膽,縣長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楊志遠並沒有就此打方煒珉的板子,說:“既然來了,方書記總得讓市長看點什麼,總不能讓市長在招待所睡一覺就回去。沒什麼成績可看,那就看點問題如何?任何事情不可能既沒有成績,也沒有問題吧。”

這回方煒珉倒是爽快,因爲方煒珉有言,請楊市長光臨指導,爲江中把脈,現在機會來了,方煒珉說:“江中成績沒有,問題倒是一籮筐,楊市長想看哪一個。”

楊志遠問:“什麼東西,最不想讓領導看見了?”

方煒珉說:“有段路,消耗了本縣不少的財力和精力,結果卻成了半拉子工程,按縣裡原來的想法,元旦通車,讓大貨車撒丫子跑,可現在這段上跑的,大貨車不見一臺,牛車倒是有幾輛,老百姓怨聲載道,春節時還聽到小孩子在玩遊戲時傳唱‘真稀罕,縣裡用了近千萬,路上汽車沒一臺,整天雨淋日頭曬,還不如拿來種糧和種菜’,說的就是這段路,嘲笑政府工作不力,當初信誓旦旦,現在成了半拉子工程,看情況,要想全線通車,只怕還是未知數,遙遙無期。”

方煒珉這是在自曝家醜。這等由於縣委縣政府決策失誤造成的問題,按說應該偷偷摸摸捂實了纔是,哪能順着市長的杆子爬,楊市長讓你說問題你就說了,怎麼能這樣。

楊志遠並沒有因此不悅,竟然還笑了笑,說:“那好,今天就看這個!”

越野車這次不開了,坐不下,換了政府辦的一臺金盃車,鄺文韜一早出發,這回就不用跟着了,好好在招待所休息。金盃車出縣城,朝東駛去,這是一條縣道,但路況與省道相差無幾,看來是新近拓寬的,兩邊樹種爲新植,剛剛露出新芽。

楊志遠坐在前排,方煒珉、邵武平、縣長、常務副縣長等官員於後排各自就坐。楊志遠一聲不吭,只是看着窗外,若有所思。衆縣級官員自然也不敢隨便冒泡,這不是春遊,可以隨心所欲,此刻衆官員都是心有惶惶,不明白方書記把楊市長引向那段半拉子公路是何用意。搞不好,是要掉帽子的,現在會通市都在傳,楊市長對方煒珉有看法,方書記這不是送上辮子給楊市長抓麼?車廂裡一時很是安靜。

江中縣城臨江靠山,與社港有着幾分相似之處,江南小城城址多爲古時縣郡,古人選址都是如此。金盃車轉過一道山樑,前面豁然開朗,一馬平川,一條新建的大道筆直向東延伸。雖然路邊有人趕着牛羊在走,但此路倒也不錯,瀝青路面,車行平穩,沒有坑坑窪窪。

車到一處土堆,金盃車停住了,因爲前方再也無路。

楊志遠自行起身:“看來這是到了。”

方煒珉點頭:“得麻煩市長走幾步。”

楊志遠笑,說:“不走怎麼辦,難道飛。”

楊志遠看到這半拉子工程沒有痛心疾首,竟然還心平氣和地跟方煒珉說笑,這種情形並不多見。方煒珉領着楊志遠爬上一處高坡,於此望去,周邊方圓上十里都可盡收眼底。

到了此處,方煒珉就有必要予以解釋了,爲什麼這條路會成了半拉子工程?原因何在?尤其必須解釋的是:爲什麼要在這樣一個不是交通要點的地段修這樣一條路,目的何在,難道是爲了拉動內需,用政府財政收入在地裡修着路玩,想以此帶動本縣的GDP?

這些方煒珉都必須解釋清楚,給市長一個可以信服的理由,要不然,市長就不會笑呵呵,肯定會有板子打下來,不會是輕描淡寫,肯定是狂風暴雨。楊市長是什麼脾氣,別人不清楚,方煒珉卻可能知道,爲什麼?因爲方煒珉初二上楊家坳給楊市長拜年,提的是什麼,磷脂口服液,方煒珉如果不對楊市長的脾性加以打聽,他不可能做到投其所好這一點。

楊志遠爲什麼一路笑呵呵,就因爲他知道,方煒珉既然把自己帶到這個地方,那麼他不會無緣無故,肯定有值得帶自己到這個地方的理由,真要是沒事找事,那這個縣委書記早就是人家的了。

方煒珉開始介紹周邊的地理:過了前面那段小山樑,就不是本市地界了,這端爲會通市,那端就鄰縣,屬普天市管轄。楊志遠曾經是普天市委常委,那個縣楊志遠知道,工業基礎不錯,比江中強了不知多少倍。方煒珉再一指來的路,說江中縣城狹長,發展空間有限,縣城雖然靠山,但很大一部分老城卻是建在原河灘之上,一到夏季,河水上漲,就得全民上崗,抗洪救災。而這一塊地勢開闊,平整,江中縣委縣政府有意於此闢一個工業園,建一座新城。

方煒珉這不是在說笑話吧,是癡人說夢?還是在紙上談兵?縣委縣政府的想法固然不錯,但就江中目前的現狀,是不是顯得很不實際,江中既無工業,全縣就靠農業財政吃飯,勉強解決了溫飽。要是江中學習社港取消農業稅,只怕溫飽都成問題,談何發展,談何建新縣城,想省市財政支持,憑什麼,就憑你江中事先修了這麼一條半拉子的大道,想藉此綁架上級政府,顯然想都別想。

方煒珉不是想綁架上級政府,但方煒珉這次打定主意想綁架眼前的楊市長。

方煒珉想讓楊志遠出面,從普天借一條道。

楊志遠一聲不吭,沒說話。

方煒珉主持修這麼一條道,想於此發展新城,應該說有些眼光,不屬異想天開。爲何楊志遠會如此認爲,是因爲這條路之所以成了半拉子工程,另有緣故。

按方煒珉的計劃,此條路並不是止於土堆,應由此一直向東延伸,過那道小山樑,深入普天市境十公里處,該處通普高速闢有一個出口,設有收費站,原來那條省道因爲是早年修建,不可能會考慮到通普高速的後來因素,屬歷史成因,經省道從江中縣城到那個最近的高速收費站,比方煒珉計劃修築的這條大道遠了不下五十公里。真要如方煒珉所願,新路建成通車,江中的這盤棋倒也活了大半。

這條新路對江中的好處顯而易見,但對那邊普天轄下的鄰縣並沒有什麼好處,純屬爲他人作嫁衣,可能還會搶鄰縣招商引資的生意。此路不是省裡的重點工程,人家肯定不願意幹,不會配合。方煒珉之所以敢動工,是因爲他與此縣的縣委書記私交頗深,按說倆人都是本地幫,一個在普天一個在會通,各自爲政,很難有什麼交集。但是倆人當年各自還是副縣長之時,曾經相聚於省委黨校,有緣,兩年裡得以同居一室,結伴學習,沒少在一起對酒當歌。現在都進步了,都成了一縣之書記,老弟的日子緊巴,苦不堪言,做大哥的怎麼着也得幫一把纔是。鄰縣的書記儘管不樂意,但被方煒珉整天追着,煩不盛煩,無可奈何,最終點頭同意。這等事情自然不是在飯桌上點點頭就可當真的,得簽字畫押,這纔算塵埃落定,讓方煒珉心安。

鄰縣都簽字畫押了,方煒珉以爲大功告成,江中這邊就放心大膽,大幹快上,舉縣修路。沒想到這邊路修通了,那邊卻停了下來,最後五公里,人家停滯不前了。

好好的,爲何會突生變故,也是事出有因,鄰縣的書記本來就對修這麼一段路心不甘情不願,字是簽了,但不可能像江中這邊熱火朝天,大幹快上,人家慢慢悠悠,這邊方煒珉去鄰縣罵幾聲娘,鄰縣就動一下。但不管怎麼樣,人家也是在緩步向前,元旦通車的計劃的泡湯了,但上半年通車應該沒問題吧。但現在爲何偃旗息鼓,一動不動了。是因爲鄰縣的時局發生了變化,老同學另有高就,省委年前搞了一個從基層官員中選拔省直機關副廳級幹部的活動,該書記有幸被選中,到某省廳任副廳長去了。春節前,鄰縣新書記就任,一句話:憑什麼給江中做嫁妝啊,此事緩一緩。

牛哄哄的,不容置否。

鄰縣的‘惠民’工程就此停工。

方煒珉一時無計可施了,同學任書記,他方煒珉可以到同學的辦公室罵娘,賴在他家不走,要吃要喝,無賴至極。現在新書記來了,很顯然方煒珉以上諸多無賴的手段都不可能對新書記實施,派不上用途。

第13章 得失之間第1章 走馬上任(3)第20章 重大突破第10章 漁翁得利(2)第7章 公司成立(1)第17章 吉祥號碼(5)第14章 時不待我(3)第28章 福星高照(3)第15章 事發突然(1)第2章 韜光隱晦(3)第11章 勿忘歷史(4)第25章 心如電擊(1)第4章 路見不平(2)第14章 時不待我(3)第10章 旅遊專線(2)第42章 人生之幸(1)第1章 黨校報到(2)第4章 魚頭期貨(3)第5章 魚苗事件(2)第13章 英雄美女(1)第42章 人生之幸(1)第47章 雨意江南(2)第1章 北京再見(3)第20章 南山開發(3)第1章 走馬上任(3)第32章 熱淚盈眶(2)第14章 時不待我(3)第25章 你的生日(2)第28章 這就是愛!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8章 新春團拜(5)第9章 磁場效應(3)第11章 勿忘歷史(6)第18章 換屆在即(2)第9章 磁場效應(4)第24章 將軍光臨(2)第13章 思變之力(1)第32章 昔日重來(3)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9章 國慶長假(5)第25章 洽談周(2)第20章 南山開發(2)第12章 春暖花開(2)第12章 驚濤駭浪(2)第13章 英雄美女(2)第27章 省委考察組(4)第18章 換屆在即(3)第35章 皆大歡喜(2)第42章 人生之幸(3)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7章 英雄相惜(2)第20章 欲罷不能(1)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22章 江山多嬌(1)第4章 不拘一格(3)第39章 農博會(3)第8章 新春團拜(6)第23章 線上有線(3)第36章 會通奇蹟(3)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33章 初具雛形(1)第37章 獻禮華誕(1)第44章 千里姻緣(4)第5章 大智若愚(1)第28章 福星高照(2)第39章 依依惜別(1)第2章 師生情重(3)第8章 張溪嶺(1)第8章 市長調研(4)第24章 將軍光臨(2)第18章 民生民憂(1)第43章 一語定盤(2)第8章 市長調研(5)第32章 昔日重來(1)第3章 先行一步(2)第6章 交通局長(3)第28章 省長召見(3)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2章 楓樹灣(3)第29章 刮骨療傷(1)第1章 北京再見(3)第30章 責無旁貸(3)第37章 天塹變通途(2)第31章 情深意切(1)第19章 好事連連(2)第38章 臨危受命(3)第10章 新春福到(1)第8章 新春團拜(4)第4章 不拘一格(2)第7章 幾多醉(3)第8章 張溪嶺(2)第40章 蓬蓽生輝(3)第28章 福星高照(1)第11章 勿忘歷史(1)第6章 有情翩翩(1)第24章 雨後新竹(2)第14章 通普高速(2)第3章 先行一步(2)第9章 專橫跋扈(3)第14章 不離不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