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遼軍潰逃五國城

耶律瓚朔的突然率輕騎策應,這個情況是吳挺之前所沒有預料到。

他原以爲這城中就是西遼軍的全部主力了,沒曾想蕭斡裡刺在進城之初,已然給自己留好了一條尾巴。

單從這一點,就不由得不讓吳挺佩服蕭斡裡刺的謹慎,因爲若是換成是他肯定做不到這一點。

畢竟宋遼兩國聯盟伐金,在戰爭還未結束就要黑吃黑,這種違背盟約下黑手的卑劣行徑,誰也想不到會是自詡聖人教化的宋人所爲!

可這個事實卻真是出現了,吳挺對此也很無奈,因爲當初葉宇的宏論,他吳挺真的是無言反駁。

對於當日的場景,吳挺一生都記憶猶新:

“與不講信用的人講信用,那這個人必定是個傻叉!朕可不願意做傻叉之君,你願意做傻叉之臣嗎?”

他當時默然,雖然他不知陛下口中的傻叉所指什麼,但是以他的文學功底也能揣摩出其中本意。

“想要講道義,講仁慈,講教化……那你首先需要有底蘊,所謂達者兼濟天下,窮者獨善其身,若是沒有絲毫的底蘊,卻要唱什麼高調:我要講道義講仁義講教化!吳將軍覺得,這樣的人算不算毫無節操的裝b?”

他錯愕了許久,然後再?一次選擇了沉默,不過這一次的沉默中,心中卻叨唸着陛下口中的‘節操、裝b’二字是何意……

節操是什麼?

裝b爲何物?

他雖不能透徹葉宇的惶惶神論,但是從葉宇的面部表情上應該能揣測出,這兩樣東西定然不是什麼好東西!

雖聖意玄奧難以揣摩,但是大致的意思他吳挺是弄明白了,那就是爲了大衆而背信棄義是對的,是絕對有利於民族偉大復興的,是毫無任何慚愧負罪感的!

所以他遵行了命令,不過他他還是覺得自己被皇帝陛下洗腦了!

西遼大軍衝出重圍的消息,將吳挺的思緒再次拉回到了戰場上。

“大帥,讓末將前去截住他們!”

在麾下聽候差遣的包天,早已經是磨拳搽掌急不可耐了,雖然他跟葉宇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是這種好戰的脾氣倒是同出一撤。

這大軍一路而來,包天在軍中已經很少真正身先士卒了,這其中除了本身軍職高了之外,最重要的是吳挺有些不敢用包天。

身爲主帥,麾下猛將如雲自然是好事,但若是有身份不尋常之人待在軍中,那麼這個問題就很是棘手。

包天是一員少有的悍將,就是整個大宋的戰將加一起,也未必換得了一個包天,但是身爲當今陛下義子的身份,吳挺又豈敢讓包天身臨險陣。

所以一直以來爲了安撫包天的情緒,都是將包天防在重要地戰況裡調用,這樣既滿足了本人的戰爭需求,也爲大軍勝利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原本就不曾打算在此處殲滅遼軍,又何須徒勞阻截?”吳挺坐在戰馬上,一對花白的稀疏眉頭微微蹙起,望着已經突破北城意欲北逃的遼軍。

“末將不明白……”

“呵,本帥只知道陛下有命,待上京城破、遼軍北逃之際,我軍須得將其趕至五國城!至於其他的,其實本帥也是不甚清楚……”

“可……”

“也罷,你既然躍躍欲試,那本帥就命你取下敵將耶律瓚朔的首級!”

吳挺算是看出來了,今日若是不給這小子派個差事,恐怕一路上都不會安寧。既然耶律瓚朔如此驍勇,那就將這個硬骨頭交由包天解決。

“好嘞,末將這就取了耶律瓚朔的首級!”

“且慢,切記只需取敵將性命,不可阻擋遼軍北撤!”

“是!”

由於耶律瓚朔在馳援蕭斡裡刺突圍後,便擔當起了墊後的工作。因此包天率領隊伍很容易就追了上來。

包天見耶律瓚朔就在前方,於是催馬急奔殺入了遼軍之中。

馬之快,錘之重,兩者綜合所攜帶的威力是可想而知的,後方墊後的遼軍只看一匹戰馬疾馳而過,隨後便是漫天的血紅濺灑一地。

包天在用金錘磕飛兩支射過來的羽箭後,便直奔耶律瓚朔的方向而去。

一直爲大軍墊後的耶律瓚朔,見一員宋將迎面而來,繼而旋轉手中鐵槍刺向包天。

一寸長、一寸強!

敵人未到近前,長槍就已經可以制敵,這便是長槍的妙處。

可是他這一擊不僅沒有阻止包天的來勢,反而將他送進了鬼門關!

只見包天一瞧對方長槍猶如蛟龍出水,心中自然不敢大意,於是雙錘猛然一碰撞,直接就夾住了槍頭。

然後輕輕挽手一用力,槍頭直接就扭折了!

而在槍頭因爲擰彎而折斷的那一刻,包天的金錘突然分開。這使得已經摺斷逆向的槍頭,直接向耶律瓚朔反彈了過去。

耶律瓚朔何曾會想到這種突然情況,一時不慎未能躲過,折斷的槍頭直接刺進了他的咽喉。

滾燙鮮血,順着冰冷的槍頭溢出,耶律瓚朔瞪了雙眼緩緩低頭,很想看一看這不可思議的一幕,但終究還是未能如願,便順着馬背掉落在地。

耶律瓚朔的死,使得墊後的遼軍更是惶恐不安,僅存的一絲戰力也只能邊打邊退,狼狽地向北流竄。

前面蕭斡裡刺率領不足九萬的大軍,迅速地在前面撤退,後面則是三路聯軍外加完顏允棠歸順的幾萬金軍,共計三十五萬大軍緊跟在後。

一個是邊打邊退,一個是邊追邊打,就這樣一直前後緊咬的情況下,蕭斡裡刺率領疲憊之師逃到了一座小城五國城!

五國城乃是金國曾經最北方的一座小城,不過在顧夕風橫掃東北以東後,這裡已經沒有了金國的常備駐軍。

同時由於戰爭需要,不能分散兵力的原因,顧夕風在掃蕩五國城之後,也就沒有派兵鎮守此地。

一座小城,之所以稱之爲五國城,是因爲當初分佈在松花江和黑龍江沿岸的“生女真人”,形成著名的五大部族,即“剖阿里、盆奴裡、奧裡米、越裡篤和越裡吉”通稱五國部,又名五國城。

這裡異常的偏僻、荒涼,五國城的周圍到處都是荒林,五國城的北方則是層層疊疊的山脈,西方則是草原所在的地方!

即便是曾經的金國女真人,都很少來到這個荒涼之地!

這裡的面積很小,城池的周長只有兩公里,城牆高只有三米,這裡比起當初的開封皇宮都要小得多。

即便如此荒涼,但是歷史上卻是極爲有名!

而能夠名傳千古,不是因爲地理位置以及女真族的發源地,而是因爲這裡曾經關押過兩個皇帝。

荒涼地方,關押着的囚犯竟然是兩個尊貴的皇帝,這種差距很難想像彼此會有交集。

然而這兩位皇帝,就是歷史上靖康之難“的昏庸趙氏父子!

第59章 強行納妾三元樓第83章 聯姻個屁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123章 惹不起卻躲得起第117章 地 朝堂風波第68章 終南山中羣狼困第9章 接手染坊第52章 算無遺策第135章 羊肉飄香第66章 以簡化繁第62章 白髮女鬼尋上門第96章 起伏不定波濤怒第62章 楊政竟有私生子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790章 輸在你手中不冤第788章 十八殿中誰爲首第143章 墨生五彩第338章 中都城外金軍潰第609章 遼軍之中兵變生第57章 蘋果手機屠豪金第28章 世事難料一念間第203章 忽聞噩耗心難平第16章 王府門外閉門羹第129章 神武玉冊藏玄機第75章 抓了你的小饅頭第128章 移花接木第281章 親臨建康持大局第268章 詔書之外的故事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402章 並非泥巴任你捏第70章 帝王之術第168章 那裡發育不完全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596章 完全失控的宋軍第155章 各懷心思談笑間第109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189章 一場誤會第265章 鑑貌辨色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69章 男兒本色第109章 五行八卦困二人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140章 曠世一戰第10章 陸府賀壽第47章 誰是孫子第792章 十年如夢又逢君第80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521章 鳳陵客再次出招第36章 暗潮涌動是非明第5章 趙構心聲第3章 讓你背後暗發涼第82章 秋闈州試第307章 網羅天下蘊天刑第217章 一路向西進行時第521章 鳳陵客再次出招第15章 擲筆斷絃第203章 忽聞噩耗心難平第96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63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8章 綢緞鋪中第58章 自古人心難琢磨第89章 青出於藍第149章 黎大隱突襲營盤第44章 分道揚鑣第69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17章 借鑑島國小電影第788章 十八殿中誰爲首第80章 會錯了意第82章 忍耐片刻第521章 鳳陵客再次出招第173章 救你出去第16章 葉宇大婚聲勢大第330章 兩國聯姻進行時第796章 茶館之中紛爭起第550章 起死回生造勢成第128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70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59章 牢獄風波第104章 吃飯偶遇賣花女第798章 御花園中君問臣第77章 林中殺機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64章 神力少年摔倒馬第773章 日本來朝獻神器第142章 偶然必然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90章 美人沐浴第85章 劫掠有道第303章 包天初會柳千帆第265章 東臺閣上認親母第30章 今非昔比第316章 交予顧夕風密旨第269章 趙氏太祖耍心機第83章 佛經真僞終難辨第757章 火中的帝王尊嚴第489章 真正宴席纔開始第302章 潁州城下戰火燃第62章 一縷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