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圍三缺一空城計

上京的金軍,又是苦撐了兩日,終於抵擋不住西遼軍的瘋狂壓力,西城的守備已然有了混亂的跡象。

而這就給了西遼軍的天大機會,蕭斡裡刺見準實際率軍強攻,終於在一番努力之下順利攻陷了西城門。

隨後按照原定計劃,由耶律瓚朔率騎軍三萬駐軍在鬆蓬山以爲外援,而蕭斡裡刺則率領十萬大軍直接殺進了上京城。

契丹人對金人的痛恨,其實遠勝於漢人!

這是與民族的文化教養有着很大關係,漢人總講究得饒人處且饒人,更講究以道理教化敵人,使之最後可以化干戈爲玉帛。

而契丹人曾經也是北方草原上的狼,面對昔日的滅國之族又豈能忘卻!

如今報酬的機會就在眼前,每一個契丹人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所以衆軍一擁而上衝入了上京城。

當大軍涌入上京城內後,卻赫然發現城中已經是座空城!除了從東門零落撤離的部分金兵之外,就連城中的百姓也是憑空消失了!

就在蕭斡裡刺感覺不妙之際,便有後方軍馬來報,說是西城已有數萬宋軍堵住了他們的退路。

“宋軍怎會如此之快?”

“這不可能!”

聽說探馬急報後,一衆將領紛紛覺得不可思議,因爲如此大規模的軍隊挪動與前行,他們的探馬斥候一定會有所察覺。

可如今倒好,這支大軍不僅猶如天降,還死死地堵住了他們的後路。

然而他們又豈能知曉,吳挺這二十萬大軍自從出了錦州,就一直是以晝伏夜行的行軍方式、摘去馬鈴緊裹馬蹄,並且將隊伍化整爲零,分成數股隊列四散分離。

同時藉着沿途地勢的掩蓋,才得以欺騙遼軍的探馬斥候,最後在附近二十里外的深山老林之中得以秘密聚集。

蕭斡裡刺的內心顧慮終於得到了應驗,他雖然暫時無法琢磨宋軍是如何躲避視線的,但是如今撤離上京城纔是當務之急。

於是也顧不得細思,直接下令火速退出城去。

原本是打算沿着原路返回,但是吳挺的二十萬大軍已經兵分兩路,由吳曦領軍十萬大軍馳援退出城外的五萬金軍,一起與金軍聯合堵住城東門!

而作爲西遼軍的大後方西門,則是由吳挺親自指揮,與麾下包天一同阻截西遼軍的退路。

如今的宋軍已經不是當年的綿羊,一個個是殺機四起兇狠成性,更何況有着隨身攜帶的手榴彈作爲開道相逢,這在各種懸殊的綜合實力較量下,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準備從原路撤回的西遼契丹軍,在西門被宋軍打的是灰頭土臉,一輪手榴彈的投射就已經讓他們暈頭轉向。

地形城池的限制,已然讓契丹的騎兵嚴重受挫,所以剩下的只能是被捱打的份兒。

最後無奈之下,蕭斡裡刺只得放棄城西門,以圖從其餘三門撤離上京。

但就是在這個時候,其餘東、南兩門卻在這個時候紛紛涌入城內,如此一來不僅死死堵住了他撤出城外的退路,而且在上京城中形成了三面夾擊之勢。

一羣羣黝黑地手榴彈,拖着絲絲縷縷的青煙,象烏鴉般從蕭斡裡刺的頭頂飛過。

緊隨其後的是數不清的箭矢,捲起一股巨浪向城中襲來。與此同時,城外的兩百張輕型車弩也起了第一輪齊射。

鋪天蓋地地箭!

在接二連三的爆炸聲中,進入城內的西遼騎兵瞬間是人仰馬翻慘叫連連,而沒有進入上京城的殘餘遼軍,則是直接在外圍成了宋軍箭雨的活靶子。

漢人的體質遠不如北方遊牧民族,所以歷來朝廷對於遠距離的奇巧武器配置可謂精良至極。

尤其是這軍中的箭陣,則更是秦漢以來中原王朝慣以有效的遠程殺傷力武器。

不過,隨便以上萬人組成的箭陣,歷朝以來還很少有如此規模!

受驚的戰馬衝亂了步兵的隊形,被燒着的士卒和旗幟導致一連串地動盪。

蕭斡裡刺一邊急着率軍衝出三軍夾擊的戰圈,一邊下令發射信號讓鬆蓬山的耶律瓚朔前來策應。

圍三缺一,是兵法之道,以防止敵軍看不到希望而絕望抵抗,那麼對於己方也會是一個嚴重傷亡。

其實也就印證了一句俗話: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就怕不要命了!

宋軍給了一個缺口讓遼軍展望生機,但是三面夾擊的剿殺優勢,也同樣地讓宋軍展現的淋漓盡致。

西遼的十萬大軍在城內,猶如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所以慘烈的肉搏戰開始了!

宋軍在一輪火器開道之後,便沒有以武器的優勢而自傲,反而一個個手持戰刀毫無畏懼的衝上前去與之廝殺!

廝殺的是戰功,廝殺的也是一種興奮!

不甘示弱的契丹戰士,以同樣的怒吼和刀劍還以顏色。鋒利的兵刃劃過各種鎧甲,金屬的鏗鏘和的撕裂一起暴響。

交戰雙方猶如兩個同樣堅硬的鐵拳,你來我往、你進我退、你死我活。

戰線犬牙交錯,敵我交織每一步都有數不清的戰士倒在血泊裡。炙熱的陽光掀起翻滾的熱浪,將殊死戰鬥的人們攪和在一起,煮成一鍋血液飛濺的沸湯。

成千上萬戰士的鮮血和熱汗,無數刀劍相格的鏗鏘或低沉或高昂的吶喊與慘呼,使原本就粘稠狂躁的空氣不斷炙熱。

似乎整個會寧府,隨時都可能在狂暴的熱浪中轟然破碎!

此時此刻的蕭斡裡刺感覺如今這一戰,是他一生最爲窩囊的一場戰役。明明知道這其中可能有詐,但是面對近在咫尺的上京城他卻不能無動於衷。

如今被堵在了城內三面夾擊,使得麾下大軍全部密集在了一起,這不僅給了宋軍火器發揮威力的機會,更是讓本部大軍的戰力無法得以發揮。

僅僅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十萬大軍就直接損失了三萬餘人!

就在蕭斡裡刺率軍艱難地向城北突圍之際,接到訊號的耶律瓚朔帶着三萬輕騎兵趕到了城下。

耶律瓚朔以長槍劃地,扯起滾滾煙塵一路率軍殺向宋軍包圍圈。

第130章 神棍後代不靠譜第112章 你黑還是我更黑第41章 何謂對錯第117章 蘇家嫁女生變故第177章 十萬大軍伐西夏第316章 交予顧夕風密旨第4章 做回自己第28章 世事難料一念間第794章 你先抱個美人歸第3章 讓你背後暗發涼第63章 三角定律第325章 紫檀木盒有深意第550章 起死回生造勢成第141章 九子屠龍第45章 趙氏子孫出異類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77章 王處一袒護愛子第39章 宮中時局幾變換第313章 吳挺此前的顧慮第73章 衆生行善第229章 二女爭鋒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267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第771章 雙方撕咬紛爭起第120章 防火防敵防女人第31章 三千太學皆俯首第111章 讓我脫衣是何意第593章 投彈又添新妙招第776章 三大神器再聚首第695章 炮船開火搶登陸第290章 無所不能第249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81章 城西面館第10章 來則不拒第249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60章 滁州之地我爲法第80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284章 一腳震退虞杭坤第47章 領兵江北突受阻第58章 好色者來第95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10章 有教無類第117章 蘇家嫁女生變故第69章 男兒本色第45章 一語三意第63章 三角定律第286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51章 甜棗大棒雙混合第286章 我玩剩下的把戲第133章 八大山人第74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314章 兩軍相遇朱仙鎮第66章 廢棄道觀述衷腸第278章 提攜新人爲掣肘第157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111章 花海之中纏情思第120章 防火防敵防女人第53章 有錢有地真闊綽第44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199章 進駐紹興第83章 聯姻個屁第557章 灰頭土臉不成軍第170章 一罈濁酒泯古今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96章 兄弟二人各藏心第40章 一夜七次第135章 羊肉飄香第88章 無根浮萍第61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5章 真誠之前須僞善第203章 忽聞噩耗心難平第239章 慶功宴上遭質問第170章 一罈濁酒泯古今第109章 挾持公主欲潛逃第569章 各存心機局再生第215章 香車美人第768章 世上再無五國城第7章 一起白頭第125章 故事僅僅纔開始第90章 美人沐浴第334章 宋遼聯盟共伐金第70章 巨鷹抓攝撲狼羣第126章 你能給予我什麼第65章 火力全開第16章 王府門外閉門羹第122章 莊園之中宇液池第130章 神棍後代不靠譜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258章 文人迂腐第758章 什麼是連環戰局第322章 黎大隱的兒子們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94章 順勢而爲第120章 天下疆域皆故鄉第105章 黑夜無聲隱殺機第147章 英雄救美第259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80章 會錯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