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大宋皇帝的口諭

“女真就要完了!諸位聽說了嗎?”

“噓,你從何處得到的消息,小心被官府的人聽到,你這可是煽動謠言的大罪,小心官服查封你的布莊!”

“咳,這豈能說是謠言,這隻能說你消息閉塞,如今江淮兩岸宋金打得是如火如荼,你竟然還如此的不知所云?”

“打仗某家自然知曉,只是沒有閒心去在意這些,反正結果都是一樣,大宋打了這些年也不見成效,咱們老百姓何苦鹹吃蘿蔔淡操心……”

“你懂什麼,此次江淮之戰金國大軍是連番敗績,就連大金最爲倚仗的柳氏父子也喪命於宋軍的鐵蹄之下呢!”

“哦?竟有這等大事?那可不得了了!”

“這位兄臺所言不假,如今大宋皇帝御駕親征,三路大軍已經勢如破竹直逼開封而來,金國數十萬大軍已經是無力招架,如今看來光復中原之日近在眼前!”

“哈哈哈,無量壽佛,這位公子所言不虛,真命天子領軍一路北上,致使三十萬金軍無一生還,如今天子的親軍鑾駕已經抵達許州,相信等東西二路大軍分別歸德府、河南府之時,便可直接圍困開封嘍!”

“你這老道所言當真?”

“你這堂倌兒,貧道所言豈能誆騙於你?難道你沒瞧見近日城中官府兵役開始頻繁調動嗎?”

“仙長所言極是,老朽一直認爲當今宋帝有秦始皇之魄力,甚至於更甚秦皇漢武,東滅高麗西屠強夏,南壓大理北懾契丹,如今大宋的王者之師終於來了,哈哈哈,老朽七十有二,若是能在七十三歲坎之際看到王師北定中原,即便過不了這一坎也可以瞑目了……”

“是啊,多少年了!”

“多少年了……”

“……”

喧鬧的熱議,到了最後卻是集體的沉默,似乎一種久違地情感,觸動了每一個人的心絃……

國家大事改朝換代,這些對於底層的老百姓而言其實並不關注,這既是消息閉塞的環境所致,也是小人物的思想高度一種綜合心態。

但是總有一根看不見摸不着的情絲,勾連着彼此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絃,那是一種對民族尊嚴地渴望,也是自漢唐以來根植於體內的寸寸傲骨!

故國懷思之情人皆有之,這些年不是已經同化與磨滅,而是現實的的無奈讓北地的炎黃子孫心灰意冷。

但只要那一根愛國心絃再次被撥動,必然是一股難以抗拒的力量迅速蔓延。

華夏民族是一個既可恨又可愛的民族,可恨的在於他:盛極之時盲目自大不可一世,衰落之時叛徒漢奸幺蛾子無數。

而可愛之處,就是在於民族存亡之際,總會在退無可退之際,爆發出讓世人無法估量的毀滅潛力。

漢人自稱龍的傳人並非沒有道理,盛極可以飛龍在天萬國朝賀,衰落亦可潛龍在淵伺機騰起……

隨着大宋的三路大軍逐漸逼近,關於前線的戰況也慢慢被百姓們所熟知,而且這些消息正在民間慢慢醞釀。

……

河南府,洛陽城外,綿延數裡的宋軍連營,在朦朧的夜色中如同星羅密佈望不到邊。

輕柔的春風吹過每一處營帳,都會帶來青草的味道,在中軍大帳內,吳挺正在靜坐翻閱着兵書。

隨着燭臺火光一閃,辛棄疾已經撩開帳門走了進來。

吳挺見狀,急忙將兵書放下,站起身來詢問道:“稼軒,情況如何?”

“末將慚愧,有負吳帥看重,未能說降洛陽守將完顏丹宏!”辛棄疾說着一拱手,臉上流露慚愧之色。

“此事你無需自責,是老夫過於強求了,完顏丹宏乃是金國皇室宗親,又怎會輕易勸說歸降……”吳挺無奈地又坐回了席位,臉上多少有些失落之色。

他率軍兵臨洛陽城下已經有了十日之久,這十日卻是一反常態的十分安靜,並沒有派兵強行攻城。

因爲吳挺的本意是要和平解決洛陽問題,所以他就讓文武兼修的辛棄疾,與洛陽守將完顏丹宏進行和平勸降。

雖然此舉吳挺並沒有抱太大希望,但是仍舊希望以自己的能力和平拿下洛陽。

洛陽的繁華與重要,到了宋朝雖然已經逐漸降低,但是當初唐朝(武周)的神都洛陽,卻也是一個時期的京都重地。

吳挺不想這片昔日的古都之地再添血腥,更不希望隨軍攜帶的新型火器毀了這座歷史性的都城。

繁華文明的建立需要千百年,而毀滅,卻是隻一瞬間。

就在二人交談之際,帳外傳旨特使到來的聲音。

二人不敢有怠,急忙一同出帳迎接,吳挺一瞧傳旨之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親子吳曦,這種場面既讓他感到驚喜又有些意外。

父親在前,吳曦是二話不說便跪倒在地,連續磕了三個響頭。

“好了好了,我兒快起來,讓爲父看看……”吳挺扶起磕頭的吳曦,噙着淚的眼中更多是欣慰。

看着個頭已經高過自己的兒子,吳挺拍了拍吳曦的肩膀道:“好啊,魁梧了不少,我吳家後繼有人矣!”

“父帥,這些年可還安好?”

吳曦也是眼泛淚光,端詳着眼前父親的雙鬢斑白以及南蒼老的面容,他似有千言萬語卻難以傾訴。

自幼就被當做人質禁錮於臨安,即便後來因爲葉宇的原因重獲自由,但是也一直沒能如願回到父親身邊,這種對於父子親情的思念已然難以抑制。

“好,身子骨硬朗得很,不必掛懷!”

身爲人父的吳挺,見了兒子似乎也沒有多少話要說,這或許就是父子之間的無聲默契,內斂冷漠之中終是流露着親情關懷。

說話間,三人已經回到了中軍帳內。

短暫的父子溫情之後,吳挺又恢復了一方主帥的冷漠與威儀:“既然你身爲陛下的傳旨特使,那就速速傳旨,切勿耽擱了陛下的旨意!”

“呃……”

本打算再與父親聊聊家事,不曾想幾句話之後便直入主題,吳曦雖是無奈父親的作風,但也知曉如今不是敘舊的時候。

“陛下讓孩兒給父帥帶來了口諭。”

吳曦話音剛落,帳內的吳挺率先跪下聆聽,辛棄疾見狀稍稍錯愕,繼而也急忙跪了下來。

“父帥,此乃軍中非常時期,大可不必……”

“君臣之禮,永不可廢!”

跪倒在地的吳挺這八個字,聲音宛若洪鐘一般直震耳膜,也震醒了一時忘形的吳曦。

其實吳曦說的不是沒有道理,軍中設備簡陋,又是這等交戰的非常時期,完全可以不必如此的鄭重。

非要較真起來,接聖旨還要沐浴焚香選地方,這種莊重的儀式也不見得有多少人去一一照辦。

但是他們吳家就是如此的一一照辦,對於各種禮節幾乎到了嚴苛的地步,如今身在軍中雖沒有條件做到沐浴焚香,但這種跪迎接旨的禮節卻不能少。

即便宣讀口諭的是自己親子,即便吳挺如今官職已經到了可以坐着接旨的地步,但仍舊鄭重地跪迎聖諭。

吳曦身爲吳家子弟,自然知道這個規矩,只是父子多年未見,一時欣喜忘了家訓。

“孩兒知錯了……”

微微躬身的吳曦,隨後站直身子莊重的念道:“陛下口諭,一城一地,毀之方可重建;一人一族,弱之難再崛起!”

“臣吳挺,謹遵聖諭!”

緩緩起身的吳挺微微一嘆,緊接着開始鄭重傳令:“稼軒,傳老夫軍令,三更造飯,五更全面攻城,火速拿下洛陽城!”

(注:歲坎,指的是一個年齡段的命坎。民間有七十三、八十四……這些年齡段的關鍵點,很多人過不了這幾個關鍵歲數,所以可以看做是一個坎,過了這個坎,接下來的時間裡相對就很順,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也是多數老人死亡數據的大致規律,是有可信度的,跟問卷調查差不多,哈哈……)

第69章 更換簾官第37章 刑部天牢雙對弈第302章 潁州城下戰火燃第27章 孤星獨吟第206章 花前月下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174章 硝煙再起戰意濃第40章 一夜七次第45章 蒼天之下皆吾土第60章 滁州之地我爲法第308章 大宋皇帝的口諭第47章 對話雙王暗謀生第51章 美人獻吻第305章 柳千帆喪命疆場第21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9章 月坡亭下第329章 一種無聲的打臉第106章 一桶江山第175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第34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67章 樸實無華第120章 防火防敵防女人第3章 讓你背後暗發涼第16章 王府門外閉門羹第49章 七月十三第160章 選擇相信第239章 慶功宴上遭質問第71章 玉佩之事莫當真第249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149章 天有異象第267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第27章 孤星獨吟第796章 茶館之中紛爭起第69章 男兒本色第99章 二人月下話短長第232章 借題發揮狗咬人第330章 兩國聯姻進行時第280章 藤原廣博的忠心第316章 交予顧夕風密旨第72章 重陽宮前先發難第587章 二女爭鋒引困擾第231章 突如其來的兇險第85章 各懷心思謀求利第173章 救你出去第88章 說你壞話又何妨第533章 秋宮美子坐天皇第86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83章 兩路大軍捷報傳第98章 岳家六郎第71章 浮雲暗動第249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298章 南葉北柳再相遇第109章 五行八卦困二人第161章 標點符號第762章 遼軍潰逃五國城第762章 遼軍潰逃五國城第69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38章 宮中亂象暗漸生第774章 車內父子論忠奸第268章 詔書之外的故事第173章 救你出去第779章 三器組合異象生第263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10章 來則不拒第21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150章 拈花一笑第220章 月下圖現第34章 暗蘊清風第207章 暗生情愫第549章 盒中九龍烈火旗第336章 血染江北映山紅第587章 二女爭鋒引困擾第71章 浮雲暗動第172章 好人永遠沒好報第42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6章 別把敵人當弱智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42章 剃頭挑子一頭熱第94章 順勢而爲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35章 大卸八塊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98章 這個葉宇不能殺第36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352章 一張紅色的信籤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91章 權衡利弊放歸去第88章 羯鼓三通第91章 與時俱進是正道第122章 陛下微臣不同意第790章 輸在你手中不冤第317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30章 濠州大地戰亂起第787章 夜黑風高逼宮路第98章 這個葉宇不能殺第233章 葉宇無奈地決定第793章 如果時光可回溯第11章 古爲今用第2章 殿前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