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父子二人心思異

宋金之間關係,從不久前的對戰之後,就一直處於微妙的氛圍之中。

如今金國以上國之姿態下達了國書,欲要求證葉宇皇子身份的事情,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垂拱殿上,孝宗趙有看着眼前的金國國書,一記重拳狠狠地砸在了龍書案上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朕的家事,還輪不到一個小小娃兒指手畫腳”

孝宗趙有的憤怒,使得階下羣臣一片死寂。

但是金國的駐宋使臣,臉色微怒地微微拱手施禮,糾正道:“大宋陛下,我大金皇帝雖是年輕,但也是上國之君,大宋陛下可別忘了,兩國乃是兄弟之關係”

“你大膽……”

金國駐使不卑不亢,反而接着說:“縱使我皇年輕,但您也要尊稱一聲兄長,古有長兄爲父之說,既然如此,那我皇過問了兄弟的家事又有何不妥?”

“你……”

趙有被金國使臣,氣得是臉紅脖子粗,讓自己一個半百之人,去喊一個年輕人兄長,這實在大大的羞辱。

但即便如此,趙有也是有氣難出,只得憤恨不說話。

最後還是樞密使蔣芾出面,勸說了金國使臣,之後使臣才大搖大擺的退出了垂拱殿。

“陛下,微臣以爲此事還是早做決斷,否則朝野上下人心不穩,於我大宋江山社稷不利”

蔣芾此言一出,換來的是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在等待孝宗趙有的話。

趙有猶豫了片刻,隨後目光落掃視了朝會羣臣,繼而沉聲問:“諸位愛卿都是這麼想的?”

詢問之後,羣臣紛紛默然不語,如此敏感的話題,唯有沉默纔是最好的迴應。

“陛下,微臣以爲如今之事,金國雖未有明確本意,但是挑起我朝中勢力紛爭的意圖已然是昭然若揭。爲今之計,只要陛下通達旨意昭告天下,一切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曾迪的話音剛落,其餘羣臣紛紛表示附議,潮水般的山呼之聲,讓孝宗趙有的臉上頓時灰暗起來。

這時吏部侍郎李墨,在羣臣山呼附議之後,便挺身而出進諫道:“陛下,微臣附議曾大人的說法,以爲此事定是有人暗中散播,蠱惑民心致使事態的惡化……”

孝宗趙有本以爲會有人道出好的建議,沒曾想又是老生常談,心說這件事情用腳丫子想,也會明白此事的不簡單

但他仍舊沉聲,向李墨問道:“朕要的是卿家的諫言”

李墨手持笏板,不慌不忙地躬身稟道:“如曾大人所說,陛下即刻下旨擊破謠言,同時微臣提議……嚴辦安樂侯

此刻孝宗趙有才明白,這李墨進諫的重點原來在這裡。

而殿中羣臣聞聽此言均是面面相覷,心說嚴辦葉宇是不是太過分了,畢竟到目前爲止還沒有任何的真憑實據。

就在衆人竊竊私語之際,孝宗趙有卻微微頷首道:“卿家所言有理,蔣卿家,替朕擬旨澄清此事,並下旨罷免葉宇福建路安撫使一職”

“陛下……”

蔣芾欲要上前勸諫,卻被趙有直接打斷道:“蔣卿不必再說,此事就這麼定下了”

這時一直沉默的張說站了出來:“陛下,既然陛下罷免安樂侯安撫使之職,那老臣舉薦曾迪曾大人遠赴福州擔任此職”

“嗯,朕準了退朝吧……”孝宗趙有一臉疲倦地走下龍椅,由內侍摻着離開了垂拱殿。

隨後羣臣魚貫而出,僅留下空蕩蕩的大殿,似乎依舊迴盪着聲音。

蔣芾走出垂拱殿的那一刻,仰望晦暗的天空,自然自語道:“事情的發展,越來越不受控制,不僅沒有得見成效,反而向不利的方面蔓延,唉……”

相對於蔣芾一衆老臣的唉聲嘆息聲,張說、曾迪這一方卻是滿心歡喜。

隨着慶王趙悍被冊立爲太子,朝野平衡的天平已經傾斜,唯一讓他們不安的就是遠在福州的葉宇。

起初在不知道葉宇身份的時候,彼此之間的爭鬥那是恩怨立場之爭。但如今隨着葉宇的身份逐漸成爲了威脅,那麼雙方的爭鬥就是皇權生死之奪。

皇宮的御花園中,大宋最爲尊貴的兩個人,一前一後行走於園林之中。

昔日的慶王,如今的太子皇儲,趙愷依舊是抱着嚴謹持己的處事方式,謹慎地跟在孝宗趙有的身後。

或許是走累了,趙有駐足回頭看了一眼趙愷,隨即問道:“你能答應朕一件事嗎?”

“父皇……”

“無論將來他做了什麼,留他一命,你能做到嗎?”趙有眼睛直直的瞪着趙愷,似乎想要看穿眼前兒子的內心世界。

趙愷沒有想到趙有會突然有此一問,故而稍稍驚愕難言。但隨後撩動衣袍,跪倒在地鄭重回應道:“兒臣能做到,兒臣在父皇面前承諾,將來四弟無論做了什麼,兒臣都會留他性命”

“好朕信你,起來吧”趙有釋然的笑了起來,但是笑的卻是極不自然。

二人說着,便來到了園中涼亭,坐下來後,孝宗趙有悠悠嘆道:“朕也知道,這個決定對你而言很是爲難,但是朕不想你們兄弟之間同室操戈,悍兒的悲劇難道還不夠嗎?”

“父皇教訓的!是,兒臣身邊的兄弟,如今已經悉數離去,僅剩下四弟這一個兄弟,兒臣也不想做孤家寡人,父皇您放心,兒臣定會遵照您的意思,善待四皇弟……”

趙愷的一席話,孝宗趙有甚是欣慰,點了點頭:“嗯,你能如此去想,朕心甚慰,你的這個四弟起於草末,受盡了人世疾苦,這份愧疚一直讓朕難以釋懷”

“如今他爲朝廷立下諸多功勳,足以看出他是一個能臣於吏,將來你治理天下,也定然有用得着的地方,切不可因爲他人的挑撥而動殺心……”

“兒臣記下了”

“朕知道你一直顧慮他的身份,會給你將來帶來很多麻煩。故此今日朕準了李墨的諫言,向天下詔示他不是朕的幼子,如今你也該放心了……”

孝宗趙有說的雖是輕言慢語,但是聽在趙愷的耳中卻是句句炸雷,讓他本就不安的心更是難以安定。

第265章 鑑貌辨色第606章 天上地下詭異生第80章 笑將酒灑一窗風第587章 二女爭鋒引困擾第90章 離山之前論改革第131章 彎道拐多易便秘第89章 青出於藍第787章 夜黑風高逼宮路第202章 酸甜苦辣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36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340章 臣妾真的做不到第62章 一縷茶香第349章 英雄氣短的無奈第292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315章 朱仙鎮的圍殲戰第34章 趙昚妥協願禪位第65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13章 吳挺此前的顧慮第261章 由不得你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118章 葉宇伸腿可真長第225章 將你留下必有用第15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07章 紅城古堡有來源第332章 武氏兄妹夜談心第501章 二人坦承述前因第112章 月夜佳人第23章 紅袖添香第626章 柳千帆兵敗而逃第540章 到了棋局收官時第173章 遼軍攻城進行時第238章 父子二人乘御輦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622章 三軍鏖戰火如屠第82章 男人也有專情時第35章 大卸八塊第190章 一萬戰俘並不多第21章 餐食人肉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339章 彼此恩怨氣病身第199章 進駐紹興第16章 王府門外閉門羹第119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第255章 麻辣鴿弊第735章 醉仙樓中風波起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168章 那裡發育不完全第82章 秋闈州試第249章 福州科場第102章 可惜明白太晚了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776章 三大神器再聚首第654章 一開始就註定了第786章 棋局天下第一帥第11章 陛下,草民累了第47章 領兵江北突受阻第128章 究竟誰更加坦誠第28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94章 一場鬧劇第489章 真正宴席纔開始第35章 宮中迷霧暗重生第592章 宋夏交戰進行時第81章 貌合神離第21章 高麗學士再折辱第322章 黎大隱的兒子們第243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25章 血腥不燃畏難消第45章 生財有道第308章 大宋皇帝的口諭第48章 出人意料第19章 另闢蹊徑圖大勢第167章 稍後到我臥房來第118章 安豐知縣第53章 娶你過門第323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229章 臨行前的送別宴第281章 親臨建康持大局第171章 我是不是沒救了第117章 時間不許去蹉跎第342章 何謂十六字箴言第260章 青雲議談第540章 到了棋局收官時第33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52章 疑惑不解第542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98章 這個葉宇不能殺第72章 重陽宮前先發難第15章 擲筆斷絃第6章 別把敵人當弱智第168章 心甘情願第616章 亂石鎮中隱玄機第69章 女人多了也犯愁第117章 地 朝堂風波第21章 餐食人肉第75章 抓了你的小饅頭第16章 葉宇大婚聲勢大第1章 春雨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