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出使日本引轟動

曾迪與許士林翁婿二人的前來,預示着朝廷對葉宇有着極深的忌憚,將兩顆有利的釘子嵌在了福州,等同於是一雙眼睛,在時時刻刻的盯他葉宇。

而對於這種局面,葉宇並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而是十分友善的交接了職務與權力。

葉宇輕易地配合交接,反而讓曾迪感到十分的意外,因爲與葉宇打了多次的交道,他知道葉宇不是一個善茬兒。

而讓他更感到意外的是,葉宇竟然提出要前往日本求醫的要求。

或許是葉宇無條件被撤職,趙有的心中也是存有愧疚,又或是真的擔心葉宇的病情惡化,所以孝宗趙有便批准了這個請求。

並且讓葉宇以大宋特使的身份,正大光明的前往日本回訪。

而葉宇在得到批示之後,便坐上遠航艦從福州港口出發,離開了大宋,橫渡大洋前往日本。

葉宇的離開,讓剛接任安撫使的曾迪,心情稍稍得以安定。

至少在他看來,只要葉宇不在福州,那麼他就可以利用葉宇出訪日本的時間空隙,好好整頓福建諸州的勢力。

然而有的時候,想法是完美的,但是現實卻是十分的殘酷。

葉宇在福建諸州耗費這麼多的心力,又豈能因爲曾迪翁婿二人的出現而分崩離析?

所以葉宇既然選擇暫且離開,自然是做了相應的部署以及後續計劃。雖然他人不在宋境,但是有百里風全權執行,也一樣可以操控局勢。

在葉宇前往日本訪問的之前,就已經有了駐宋的日本使臣火速回到日本,爲的就是儘快傳達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當日本駐宋使臣回到國內,將這一消息上稟於天皇之後,幾乎讓整個日本高層歡騰起來。

接着消息很快傳遍京都,一時間整個京都轟動了。

因爲中華天朝大宋特使、貴爲安樂侯、天下第一才子的葉宇,即將於下月抵達日本,專程應邀秋宮美子來訪京都

而葉宇來訪日本,之所以有着如此大的影響力,完全是因爲兩個人的作用。

一個就是上次出使大宋的使臣平清盛,平清盛身爲日本的太政,等同於攝政王的尊貴地位。

他在回國之後,對葉宇那是多番的讚揚以及推崇,甚至還以女兒平德子能夠跟隨葉宇左右,而一直引以爲豪的在高層貴族炫耀。

平清盛的這個身份,加上不遺餘力的推崇與宣傳,使得日本國名紛紛認爲,葉宇是最爲完美的東方男子。

因爲平清盛將能夠成爲皇后的女兒,捨得中途轉送給了葉宇,這種取捨之道,足以襯托了葉宇的高貴與優秀

而另一個就是內親王秋宮美子,這個身爲天皇的姐姐,自打回國之後就積極督造着諾大的莊園,爲的也是希望葉宇能夠有一天蒞臨日本。

兩位在日本都是舉足輕重地尊貴之人,以一言一行都足以形成一時風尚,故而在二人的共同推崇之下,葉宇在日本的國民心目中,是想不出名也很難。

日本國接在到了葉宇出訪消息之後,天皇與秋宮美子可謂是激動萬分,日本宮卿等諸多大臣,對此也是顯得十分關注。

內大臣藤原廣博,在聞聽這個消息之後,面向衆位官員的時候,總是帶着悠然神往的神情:“經常聽說葉宇葉學士引領天朝文壇,不僅有華服典章雅樂高聽,更是丰神英姿的曠世天才”

“可惜遠隔千里之遙無緣得見,我恨不能生在天朝,能親眼領略斯人風采。如今葉學士他要來了,這可是一件曠世盛舉,我一定不能錯過……”

藤原廣博的讚美之詞,贏得了衆位宮卿的陣陣附和,甚至已經有人主動提議,要參加迎接葉宇這位天朝貴使的到來。

一旁的平清盛雖然對於葉宇的到來很是激動,但是見藤原廣博如此熱忱,他的心中卻是有了一絲警惕。

見衆人沉浸於喜悅之中,平清盛便稟奏道:“以臣之見,臣曾是西渡使臣,對於葉學士也算熟悉,不如由臣前去迎接葉學士……”

平清盛的話音剛落,就被藤原廣博直接反駁:“不行,如此隆重之儀式,豈能由太政大人一手操辦,萬一有所疏漏讓天朝貴使心生不悅,那豈不是顯得我大和民族不懂禮節?”

“這就不勞藤原君費心了,我自會……”

“好了好了,二位也不必爭論了,葉學士乃是我國最尊貴的客人。本宮覺得任何禮節的迎接,都不會有所過分。這樣吧,就有本宮做主,待葉學士親臨之際,本宮與天皇陛下,以及二位大人一同前往相迎,不知二位以爲如何?”

平清盛與藤原廣博惡人對視了一眼,隨即只得無奈齊聲迴應:“臣,同意”

還在海上漂泊的葉宇,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日本的全民偶像。

他之所以東渡日本,主要原因就是爲了一探心中的疑惑。他很想看看神武天皇遺留下來的札記之中,是不是真的記述了血咒的問題。

如果真有這方面的記載,那就與當日錢不換說的相吻合,無論是伊織、勾玉、英珏子,還是日本的神武天皇徐福,可能都是死於一種特殊的病因。

或許是中毒,或許真的是什麼血咒所爲……

當然,能夠選在這個時間檔口出使日本,除了求證病因這個主要原因之外,其次也是想緩解一下朝廷對他葉宇的壓力。

葉宇心裡很清楚,只要他留在福州一天,太子趙愷就不會放過自己,就會死死的盯着自己不放。

那麼在這種被監視的情況下,想要有所作爲都會是倍感艱辛,所以與其劍拔弩張步步緊逼,倒不如他主動退後一步,至少在表面上做出了劣勢退讓

退一步,不影響整體的運作,這反而對自己是十分的有利。

同時葉宇此次前往日本,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需要儘快掌握並開採日本的石見銀山。

軍隊,是一個最大的消耗品,它的消耗以及後續補給,不是當下中華商號的所能支撐的。

以前單是養着黎大隱的那些兵,就已經是個極大的負擔,如今讓顧夕風整頓福州水師,就更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朝廷是給予了各種補給,樣式雖然不少卻沒有幾項是落到實處的。

這是朝廷的一種後勤節制,也是故意讓他葉宇知難而退就地解散水師,這種無形的脅迫可謂是殺人不見血。

葉宇深知現在花錢的地方很多,爲了緩解經濟補給上的壓力,以及建設將來世界上最強悍的海軍艦隊,他想到了日本石見山的銀礦……

第259章 你真的運籌帷幄第66章 言語震懾豔秋娘第296章 一路凱歌氣勢宏第18章 一招不慎輸江山第341章 古簡譯文終得獲第90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第14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224章 名爲問天第112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67章 樸實無華第29章 傲然目空天下士第99章 櫻花精美易相思第122章 陛下微臣不同意第145章 馬踏天下第255章 麻辣鴿弊第162章 啞口無言第72章 重陽宮前先發難第248章 雲山霧水第75章 記名學生第86章 趙悌之死第61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161章 標點符號第72章 佛前發難第194章 妄談而已第105章 黑夜無聲隱殺機第770章 朝堂之上風雲起第79章 且以詭辯攬乾坤第186章 出乎意料第226章 震動朝野的勝利第134章 軟硬兼施第94章 順勢而爲第130章 特來討教第774章 車內父子論忠奸第67章 完顏長樂小公主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59章 前往柴家探緣由第50章 二人研究陰陽道第75章 抓了你的小饅頭第129章 神武玉冊藏玄機第40章 一夜七次第16章 月下中秋第10章 陸府賀壽第235章 白日做夢夢未醒第617章 收網正在進行時第147章 英雄救美第258章 小人懷恨記千年第27章 美人心計第49章 聖意相阻志難酬第227章 太子趙愷的反擊第76章 但願你我永不見第765章 吐蕃王庭的震驚第599章 王處一前來獻策第198章 官商勾結第20章 正月十五羣賢聚第300章 反用戰術的猜疑第339章 彼此恩怨氣病身第69章 惡狼谷中形勢危第94章 同輩對坐僅一人第174章 以命抵命第24章 御醫成羣奔葉府第68章 終南山中羣狼困第323章 黎大隱滅安南國第15章 擲筆斷絃第97章 酒樓受辱第37章 神火降世可破局第300章 反用戰術的猜疑第237章 虞杭坤順利歸附第38章 心狠手辣第43章 小樓二人心思變第95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77章 王處一袒護愛子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165章 斯文敗類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39章 月坡亭下第108章 機緣巧合見入口第695章 炮船開火搶登陸第175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第305章 柳千帆喪命疆場第252章 葉宇的另類剖析第204章 金遼大軍雙夾擊第72章 佛前發難第545章 張說被逼三跪拜第113章 坐懷不亂第121章 半份竹簡引疑竇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105章 亂草歸整第38章 宮中亂象暗漸生第311章 芳草萋萋宋皇陵第46章 新任知縣第230章 黎大隱又開詩篇第602章 格外心事暗謀生第7章 一起白頭第767章 爲了大宋千秋業第29章 鳳陽城破飲悲歌第206章 花前月下第7章 天生犯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