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重陽宮前先發難

看着金國的官兵隊伍浩浩蕩蕩而來,丘處機以及其餘六子紛紛面色深沉。

待着三頂軟轎先後落地之後,鄧王完顏允中、公主完顏長樂,以及大佛寺的方丈住持空寂先後走出了轎子。

丘處機身爲掌教自是不敢怠慢,於是領着一衆人迎了上去:“王駕千歲大駕光臨,貧道有失遠迎,實在是罪過罪過!”

“丘道長客氣了,本王今日叨擾諸位,應該是本王的過失纔是!”完顏允中擺了擺手,似有深意地笑着說道。

丘處機默然的慣施一禮,隨後將目光落在完顏允中的身後,身後佇立的正是大佛寺的空寂大師,此人年過六旬身材消瘦猶如柴骨,花白的鬍鬚飄灑在胸前隨風飄動。

在這個老和尚的身後,有三名中年僧人相陪,丘處機一番打量之後,便口唸道偈道:“無量壽福,這位應該就是空寂大師吧!”

“阿彌陀佛,丘掌教久違了,今日老衲攜三名弟子,前來參加佛道之論盛會,屆時還望道友多多請教纔是……”

“豈敢豈敢,空寂大師乃是佛學之中的泰山北斗,貧道又豈敢班門弄斧,不過佛道本是同源,自然是不必分出彼此!”

丘處機的這番話既有謙和之態,又合理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既沒有過於強勢也不曾向空寂示弱,不卑不亢的姿態足顯掌教風範。

空寂大師是大佛寺的方丈住持,論及輩分也算是丘處機、馬鈺等人的長輩,因此丘處機的這番言詞恰到好處尺度得當。

“善哉善哉,丘掌教所言極是,不過凡事皆有先後主次之別,正如天地陰陽之變幻,自有高低之分生死之別,丘掌教以爲如何?”

“正是!”

“佛法源於西方傳至中途已有千年歷史,佛法潤澤教化萬民,使之開化善惡明辨是非,超脫生死不墜輪迴之苦,據《周書異記》、《漢法本內傳》等文獻記述,謂佛生於道之前矣……”

空寂老和尚出口就是不凡,不僅在衆人面前極力闡述佛法的妙處,而且引經據典證明佛的出現應該早於道教。

這一番論述,無疑是主動點燃了戰火,這還沒有進入重陽宮辯論,這空寂在此時就有意的擺了一道,這不僅使得雙方氣氛有所尷尬之外,也讓以丘處機爲首的全真七子心中一沉。

丘處機眉頭微微一挑,隨即沉聲辯駁道:“大師此言差矣,我道家典籍之中《老子化胡經》,就曾有記述,由此可證明道早於佛!”

空寂大師聞聽此言頓時笑了,接着擺了擺手:“丘掌教口中所言道家典籍,是否值得推敲還未嘗可知,無非是後人杜撰罷了……”

“你!……空寂大師還請慎言!”郝大通見空寂老和尚出言不遜,當衆質疑道家經典,故而挺身而出厲聲喝道。

未進重陽宮,氣氛就已經劍拔弩張!

這時居於完顏允中身旁的完顏長樂,見雙方火藥味十足,於是便嚷嚷道:“喂!你們還有完沒完,就不能尋個去處歇息再拌嘴?”

完顏長樂的這兩句話雖然說的隨意,但是卻起到了打破僵局的效果。

丘處機隨即歉意一禮:“是貧道招呼不周,諸位請!”

佛家供奉佛陀法身的地方,小則稱之爲佛堂,大則稱之爲殿,比如大雄寶殿!

而道家供奉聖人神仙的地方,小則稱之爲廟,大則稱之爲宮,例如山神廟、城隍廟、紫霄宮、重陽宮!

所以在這重陽宮中的大堂之內,高高塑立供奉着三清聖人,以及純陽東華帝君!

王重陽在世之時,一直自稱道法是師承純陽子呂岩,也就是後世傳說的八仙之首呂洞賓。又因道家典籍以及神話流傳之中,常以東華帝君轉世爲凡託生呂洞賓,所以重陽宮一直供奉東華帝君。

整個大堂之內莊嚴非常,香菸嫋嫋頗有幾分出世凡塵之感!

隨後衆人便一同進入了重陽宮,丘處機命道童備上香茗招待衆人,待一切都分智妥當之後,這佛道之論的話題就正式地搬上了檯面。

“丘真人,本王此次的來意想必你已經很清楚了,此次佛道之論的輸贏後果,爾等也應該想的很清楚了?”待衆人紛紛坐定之後,完顏允中環視了丘處機、馬鈺等人一眼,言語之中倒是請冷了許多。

丘處機手持拂塵口唸尊禮道:“貧道與衆位師兄弟們,已經很清楚了!”

“那好!若是爾等此次勝了,關於全真道統遷出終南山一事永不再提;反之,爾等重陽宮所有道士都要剃髮爲僧,從此再也休提全真教!”

“貧道的決定始終不變,若此次佛道之論輸了,那是我等修道之人學藝不精!”丘處機的這番話雖然很輕,但是言語之中卻透着一種決絕。

其餘六子也是神色平靜以待,因爲他們心裡都很清楚,這是一條沒有選擇的路。

在這個事情是若是退讓了,他們這些道士就要遷出終南山,這對於全真道而言就等同於滅頂之災。

若是不退讓,雖然輸了可能會剃髮爲僧,以至於後果更爲嚴重。但是他們全真七子倒不認爲,憑藉他們七人之力會勝不了空寂大師以及三位弟子。

這是一種自信,同時也是一種無奈!

試想此次若是真的輸了,道教將再次受到佛教的沉重打壓,那他們自詡道家正統的全真教,又將何以立於當世,又將何以讓信奉道家的信徒們虔服?

所以,這一次對於全真教而言,既是一場劫難,同時也是一場莫大的機遇!

若是能夠在這重陽宮中,藉此機會在佛道之論上佔據上風,那麼將來對於全真教的傳教佈道是極爲有利的影響。

佛教在中原的大地上,雖然是西方外來的教派文化,但是千百年來一直壓制着道教的本土文化,這是一種文化的悲哀也是文明墮落的無奈。

故而關於此次地決定,丘處機與其餘六位師兄弟商議了三天三夜,分析了其中各種利弊關係之後,這才最終決定在這重陽宮中與佛教一分高下!

第一更……

註釋:小說影視中,都是道士自稱‘無量壽佛’,我以前也這麼認爲,但是後來查了很多資料,覺得這極不合理,道就是道,何來的佛?

道教的這一詞,最早是“無量壽福”,乃祝福善信的一個專用名詞。不過道教的“無量壽福”的“福”字在西南地區的方言發音中與“佛”音相同,所後來爲了予以區分,纔有了‘無量天尊’這個口頭禪!

第31章 三千太學皆俯首第155章 各懷心思談笑間第97章 誰說公主摸不得第16章 茶館之中論時事第15章 何人爲證第94章 順勢而爲第35章 羣臣面前放狂言第780章 故人相聚把酒歡第148章 戰如墨雲乾坤殺第119章 大肆收禮第26章 注意形象第616章 亂石鎮中隱玄機第48章 一劍寒光顧夕風第236章 精忠報國引風潮第3章 無言以對第317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46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第63章 三角定律第85章 各懷心思謀求利第154章 葉宇現身成都府第39章 盛夏將過秋已到第305章 柳千帆喪命疆場第101章 朝野上下皆沉默第30章 濠州大地戰亂起第81章 城西面館第25章 茶樓巧遇第89章 石室之中藏兵書第613章 峰迴似有路轉時第353章 此後再無完顏氏第119章 大肆收禮第254章 月夜鷹鴿第307章 網羅天下蘊天刑第55章 冷麪死神第154章 葉宇現身成都府第547章 外面野花知多少第227章 用意何在第307章 月下醉劍問平生第175章 地裂石崩阻援軍第72章 佛前發難第17章 借鑑島國小電影第9章 不解風情第788章 十八殿中誰爲首第7章 原來一切皆陰謀第95章 被困王府難脫身第75章 抓了你的小饅頭第120章 天下疆域皆故鄉第70章 手化太極做體操第284章 一腳震退虞杭坤第92章 安樂侯爺你有病第550章 起死回生造勢成第130章 特來討教第83章 聯姻個屁第30章 今非昔比第27章 太學聚衆共施壓第38章 權臣之路多坎坷第12章 指點一二第12章 男上女下第123章 梨花帶雨見猶憐第62章 名動天下第774章 車內父子論忠奸第247章 擔任主考第271章 夜讀春秋第99章 櫻花精美易相思第90章 師徒情深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660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12章 男上女下第197章 可是我卻當真了第37章 刑部天牢雙對弈第87章 純屬扯淡第84章 一份殘卷第33章 退敵只在彈指間第214章 反撲正在進行時第63章 三角定律第124章 丁家老宅第76章 吃喝玩樂第595章 百姓之外不留生第787章 夜黑風高逼宮路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520章 一人牽動兩思憂第192章 多謝成全第548章 飯後運動更長壽第605章 大軍又踏新徵程第94章 同輩對坐僅一人第40章 冷麪死神夜孤狼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110章 心少一點第245章 那柄劍,不尋常第64章 黃山毛峰第160章 生命盡頭恐遺恨第320章 不歡而散的朝會第24章 煙花柳巷第168章 那裡發育不完全第773章 日本來朝獻神器第78章 你倒是挺專業的第41章 何謂對錯第66章 以簡化繁第2章 招蜂引蝶非我錯第763章 五國城再起波瀾第94章 一場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