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無名大火內有因

對於幽禁恭王府邸的無名大火,其實葉宇也是心生疑竇,因爲這件事情於他而言也是感到十分的蹊蹺。

他是想過救出這個恭王趙悍,因爲留下此人或許可以後用。

對待敵人葉宇向來絕不手軟,按照他當年的脾性即便手刃仇人也不能消解心頭之恨。

但人總是在慢慢的成長,如今的葉宇已經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對待敵人有着另一套手段。

是敵人,也得要廢物利用了,纔會去慢慢地整死對方

這樣,反而會更有趣

可是讓葉宇沒有想到,他有意讓佘侗誠暗中相救趙悍,不料這場無名大火巧妙地點燃了。

世界上沒有太多的偶然,更多地則是人爲地必然

所以對於這件事情,葉宇親自對燒燬的八具屍體做了詳細的檢查。

對於這檢驗屍體的技術活,葉宇是個十足的門外漢,也只能根據外在的跡象推測一些東西。

所以葉宇也只能從驗屍官檢驗的結果,尋找一些能夠突破的可疑線索。

刑部裡,葉宇聽着驗屍官詳細講述着八具屍體的驗屍報告。

聽完之後,葉宇眉頭緊鎖地擰聲問道:“這麼說,這八具屍體都能悉數對號?”

驗屍官合上驗屍簿,鄭重道:“回稟大人,卑職已經反覆檢驗多次,尤其是對三皇子的屍身,更是細緻入微的甄別,無論是從高度、年齡、以及焚燒殘餘衣物,都能夠證明其身份……”

“哦?是麼?”葉宇揉了揉額頭,若有所思的自語道。

“葉大人,此事您看……”一旁陪同的自然是刑部尚書嶽雷,此番詢問試想問一問,這件事情還有沒有必要追查下去。

葉宇略作沉吟,隨即擺了擺手:“哦,此事暫且如此,這驗屍記錄就留在本官這裡,待本官翻閱之後再另行定奪

“是”嶽雷沒有一絲反駁,而是恭敬地遵從葉宇的決定。

嶽雷與葉宇都貴爲六部尚書,但六部之中也有主次之分。

無論是盛世太平,還是戰亂紛飛,六部之中最爲重要的當屬吏部、戶部、兵部。

所以即使尚書之職,也是有高低等級之分的,當然這是一種無形的等級劃分。

故而單論尚書之職,二人雖然平級卻有高低之別。況且如今葉宇深受聖寵,儼然有了獨擔半邊天的趨勢,這就更讓嶽雷對其敬重幾分。

刑部的辦公大廳裡,嶽雷帶着一於刑部官員退了出去,僅留下葉宇一人在廳中。

葉宇慢條斯理的翻閱着驗屍官的驗屍記錄,見上面記錄的井井有條,根據牙齒以及骨骼皮膚的分析,判斷着人物的大致年齡。

正如方纔驗屍官所言,無論是身高還是年齡,以及皇室記錄的恭王體型特徵,一番覈對之下,與燒燬面容的其中一具屍體十分的吻合。

翻閱着驗屍記錄,在反覆幾遍之後依舊沒有任何的現,心中暗想,難道是自己過於敏感了不成?

突然葉宇一個不留神,竟無意間將桌案上的硯臺打落在地。

一個清脆的碰撞之聲,讓葉宇的神經頓時緊繃了起來。

緊接着葉宇雙目陡然睜大,面帶有恍然之色,隨即將驗屍記錄翻到記錄趙悍屍身的位置。

“原來如此……”

葉宇看着驗屍記錄上的文字,左手的指關節在桌案上輕輕地敲打着,臉上卻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關於幽禁恭王無名大火之事,三日後葉宇在朝堂上做出了結論,證明恭王趙悍是死於大火之中。並且爲了提供有力的佐證,葉宇特意呈上了刑部驗屍官的驗屍記錄。

有了葉宇的官方判定,朝堂上所有官員也就沒有什麼話可說了,因爲恭王趙悍的失敗,直接原因是葉宇一人所爲,所以二人的仇怨是不可解開的死結。

故而由葉宇出面證明了趙悍被燒死的事實,這種可信度是任何人所不能比擬的。

關於恭王趙悍被燒死一事,算是徹底地告一段落,但孝宗趙有卻因爲喪子之痛而十日未有上朝。

在這期間的所有一切政務,都是由慶王趙愷親自處理。顯然趙愷成爲皇儲接班人,已經是不可爭議的事實。

然而一向與慶王黨爭鋒的虞允文、蔣芾等人,經歷這件事情之後變得內斂不少,朝堂諸事也只是做好自身的分內之事。

至於其他的事情,他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就這樣,朝中固有的平衡慢慢地被打破,相對張說、曾迪等人的如日中天,虞允文、蔣芾這些人顯得低調很多。

在這期間,國子監祭酒孔德賢親自提出取消太學院體制,這番建議得到了慶王趙愷的另眼相看與高度重視。

雖然誰都看得出,孔德賢此舉是有意向趙愷示好,但能夠將太學院這顆毒瘤剔除,是趙愷所夢寐以求的事情。

以往他還要顧及儒家子弟紛紛抗議,所以就沒有急於大刀闊斧。

如今有孔德賢出面力挺這項國策,那就是另一番景象。

國子祭酒其實職務並不高,但孔德賢的身份卻是個極爲敏感與特殊,因爲它是孔子孔聖人的後裔。

孔子當年屢屢不被重用,一生也是受盡了苦難與貧窮,但他死後卻是名垂千古,而且子孫後代得到了無上的尊榮

就算孔子的後人再如何平庸無才無德,只要他流淌着孔聖人的血脈,那麼他就註定着一生帶着先祖的無上光環。

論及功績,孔德賢沒有進諫過一項利國利民的國策;論及學識,排除葉宇,就是翰林院的一衆學士,學問也高出孔德賢許多。

可就是有了孔聖後裔的這個無上光環,就足以代表天下儒學的正統代表。

所以有了孔德賢的直接表態,這對於趙愷的幫助不可謂不大。

而僅僅憑藉這一句話,就表明了孔德賢已經站在了慶王的隊伍之中。

不過趙愷也不是一個急於求成之人,他深知這太學院的體制不是說改就改,就猶如本朝的許多國策以及祖訓丨早已經形成了桎梏的牢籠,不是輕易就可以打破的。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不可急於一時。

(第二更,立馬出現第三更)

第274章 遠去地落寞背影第71章 問天劍下血流河第41章 秋宮美子邀共乘第768章 世上再無五國城第616章 亂石鎮中隱玄機第13章 微微一笑第785章 策影令出風雲動第171章 我是不是沒救了第60章 葉宇比他更優秀第4章 做回自己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161章 捷報傳來引朝爭第774章 車內父子論忠奸第93章 不知不覺天亮了第38章 權臣之路多坎坷第33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248章 雲山霧水第78章 瘋癲和尚第788章 十八殿中誰爲首第175章 胡攪蠻纏第254章 一腳踏入生死門第41章 何謂對錯第25章 媚兒代筆第70章 手化太極做體操第271章 茶館閒聊波濤起第735章 醉仙樓中風波起第8章 清流大學羣情奮第208章 羊皮卷中隱玄機第102章 可惜明白太晚了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120章 防火防敵防女人第66章 廢棄道觀述衷腸第65章 母慈子孝謊言美第201章 九刀迴環第620章 金遼聯軍圍石鎮第75章 口氣不小第152章 二把刀力斬敵帥第74章 半個詩人黎大隱第232章 借題發揮狗咬人第557章 灰頭土臉不成軍第110章 故作謙讓智破陣第300章 反用戰術的猜疑第766章 刀出鞘、必飲血第160章 選擇相信第73章 萬物之始誰爲先第552章 大戰將即蓄勢發第74章 終南山腰起爭鋒第78章 善惡同源一念間第131章 鐵劃銀鉤第26章 後續計劃進行時第17章 一波三折第41章 火光赤巖映天起第283章 兩路大軍捷報傳第35章 大卸八塊第161章 捷報傳來引朝爭第798章 御花園中君問臣第77章 一不小心閃到腰第92章 撿個師傅第300章 反用戰術的猜疑第223章 一念生死第24章 御醫成羣奔葉府第14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608章 蕭朵魯布的爲難第81章 城西面館第533章 秋宮美子坐天皇第44章 分道揚鑣第91章 上架之前第78章 你倒是挺專業的第232章 借題發揮狗咬人第779章 三器組合異象生第291章 宋金鏖戰進行時第260章 那就送秦王上路第157章 蕭朵魯布的決定第533章 秋宮美子坐天皇第314章 兩軍相遇朱仙鎮第81章 不懂詩意一羣人第550章 起死回生造勢成第292章 揚州城下戰鼓起第39章 宮中時局幾變換第270章 可笑的一段故事第61章 一封書信解因果第225章 將你留下必有用第171章 一場大火第25章 媚兒代筆第123章 梨花帶雨見猶憐第16章 月下中秋第315章 朱仙鎮的圍殲戰第148章 夜雨微寒第267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第18章 山好水好人更好第733章 帝都的繁華夜市第85章 桂榜之上第104章 吃飯偶遇賣花女第177章 十萬大軍伐西夏第39章 鐵嘴黑鷹第342章 何謂十六字箴言第85章 千江有水千江月第762章 遼軍潰逃五國城第31章 恩威並施第48章 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