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欺人太甚

張棣此言一出,頓時整個朝堂猶如炸了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而張說與虞允文這二人,則是相互對視了一眼並沒有多說什麼。

好傢伙,這剛回京腳步還沒站穩,這就開始爭相彈劾了。

居於龍庭的趙有,見御史中丞張棣彈劾葉宇,蒼白的臉上流露幾分慍怒:“哦?那就細細道來”

“回稟陛下,我朝太祖曾有言,刑不上大夫,是爲尊重讀書之人的優待,故而自本朝立國以來,對待獲罪官員,除了大逆不道之罪,多爲流放貶職以彰顯陛下仁慈。”

張棣侃侃而談做着鋪墊,隨後步入正題道:“然而葉大人竟在紹興私自動刑斬了王憲、唐宏二人,這等行爲視朝廷法度於何地?此事不經刑部審查就武斷行刑,這又置我等羣臣於何處?”

“再者,關於史浩祖孫犯案一事,葉大人雖說處理無錯,但爲了勘破囤積米糧一事,竟然利用職權之便,鼓動浙東二十餘家糧商擠兌史浩,這等行爲實乃官商勾結之舉,此風不可漲”

“葉大人在宜州柳江縣,竟然公然爲好友百里風操辦喜事,搜刮彩禮三十萬兩,隨後又在福州搜刮六十萬兩,零零總總累積下來不下於百萬兩銀子,這等公然收受賄賂,實乃朝廷重臣所摒棄之”

洋洋灑灑的彈劾之言,從張棣的口中緩緩道出,三條罪責若是定罪一條,都可以直接拿葉宇開刀。

張棣這個御史中丞一口氣陳述葉宇三大罪,可謂宗宗誅心,句句入骨三分。不僅讓羣臣倒吸了口冷氣,就連此刻的葉宇也不禁覺得背後發涼。

心道好一個惡狗咬人入骨三分,竟然把所有的罪責全部強加於他的頭上。

趙有聽了這三大罪則,心中也是一凜,繼而向葉宇投去擔憂的目光。不過見葉宇眼觀鼻鼻觀心靜如松柏,他的擔憂的心情才稍稍平復。

“葉愛卿,你就說說吧……”言語平和沒有絲毫的質問,僅這一句話就無形中顯露偏袒之意。

“微臣遵命”

葉宇轉過身來直視張棣,不慌不慢的道:“張大人,本官與你有何恩怨,竟在大殿之上詆譭?”

“哦?葉大人,莫非下官所言有虛?”

“所言句句在理”

葉宇的坦言相對,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這還是當初舌戰羣臣的葉學士嗎?這麼快就低頭認輸了?莫非這浙東的一年之行,整個人的性子都變了?

但是就在衆人疑惑之際,葉宇接下來的話,卻是讓在場所有人油生一股寒意

葉宇佇立朝堂之上,環視眼前羣臣冷冷笑道:“好一句刑不上大夫,就是因爲這句話,才使得各級官員有恃無恐,貪污腐敗之風日盛”

“太祖恩寵天下寒門士子,是爲了讓爾等報效朝廷,可這些年過去了,各級官員卻將這句話當成了護身符爾等這般恬不知恥,還有臉在這朝堂之上說什麼大逆不道?”

“我葉宇是無視朝廷法制,但葉某人爲何如此,想必諸位心中都十分清楚,因爲葉某信不過你們”

“葉宇,你……”

葉宇不給張棣絲毫說話的餘地,而是直接向趙有進諫道:“陛下,微臣無視朝廷法制的確有罪,但是張御史既然說及朝廷法度,那微臣懇請陛下允許微臣徹查僞幣一案,屆時微臣願意以死謝罪”

“愛卿,切不可如此胡爲”

“陛下,微臣不想與任何人爲敵,可是有人卻步步緊逼。今日微臣倒要看看,這大殿之上文武百官,究竟有多人的屁股是於淨的微臣若是問罪當斬,也定然讓這些人墊背”

此刻的葉宇已經毫不注意措辭的嚴謹,而是直抒胸臆凌厲盎然,使得大殿之上所有羣臣都暗自嚥了一口唾沫。

這紹興的僞幣一案,乃至其餘諸州的僞幣之事,若不是朝中大臣得到好處,也不會暗中運營多年而不被察覺。

縱使福王手段通天,若是沒有朝中諸多大臣暗通,也定不會出現這種事情福王意欲造反的事情這些人可能不知道,但是收受賄賂定然是肯定的。

葉宇的這句話於淨利落,願意以死謝罪也要拉人墊背,這句話讓朝堂上的羣臣都感到背後涼颼颼的。

若是別人說出這句話,他們可能覺得這是一句狂言,但說這話的是葉宇,那這一切就另當別論了。

誰也不知道,葉宇從王憲、唐宏的口中得到了什麼;誰也不知道,葉宇的手中究竟掌握了多少證據與線索。

未知的事物總是讓人獵奇與恐懼的,而如今葉宇放出這等豪言,就更讓這些人揣摩不定。

垂拱殿上所有人都不是傻子,很顯然葉宇這番話是要告誡衆人,別他孃的把我惹急了,否則將事情一捅到底誰也別想置身事外。

趙有就更是明白其中的用意,當初他同意傳旨由刑部審查,其實也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葉愛卿多慮了,愛卿代天巡狩自有專斷之權,況且交由刑部審理的旨意,愛卿也是後來才知曉,因此這件事情不怪葉卿家,張御史,你說呢?”

張棣神色不自然地低下頭,沉聲回稟道:“陛下所言甚是可葉大人……”

“張御史是說官商勾結與收受賄賂之事?”

“正是”

夜雨點了點頭道:“好,那本官就說一說這兩件事,首先就是所謂的官商勾結。”

“不錯,本官這種手段的確有違朝廷官員規制,但說到勾結那就是大錯特錯了,本官爲官之後,已將中華商號交予蘇全忠打理。本官動用未來岳父的資產擠兌史浩,這算是勾結嗎?”

“不僅如此,本官爲了牽動二十餘家糧鋪合力降低米價,付出的代價是一年國庫稅收的三分之一,這等吃力不討好的傻事,試問有誰願意去做?”

“往遠的說,當年太祖平定中原奠定大宋國祚,百廢待興充實國庫,所依靠的不是中原的諸多富商?若是說及官商勾結,那太祖皇帝可是開了先例”

“這”

葉宇冷眼環視羣臣,接着道:“往近的說,太上皇延續宋室國祚,當年北地被金人所佔,偏安於江南之地,若不是江南諸多忠義商賈資助,何來的今日的朝廷?若是按照張御史的意思,太上皇算不算官商勾結?”

張棣發難是步步緊逼,而葉宇的反擊則是勢如破竹凌厲無比

“下官絕無此意……”

“絕無此意,那你是何意?”

“下官……下官……”

看着慌神的張棣,趙有隻是坐而不語,本來他還在爲此事煩憂,如今看來是他自己多慮了。

“中飽私囊者,稱之爲勾結;公然無私者,怎能說是勾結?爾等口口聲聲說官商勾結,那本官試問,史浩囤積米價這麼多年,爲何爾等所謂的股肱之臣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說到這裡,葉宇一甩袍袖極爲憤慨道:“是欺軟怕硬,還是本官阻礙了諸位大人的財路?葉某雖然不才,但若以命相抵,也能拉一個相國,或者太尉墊背所以,不要欺人太甚”

這最後一句話,將矛頭直接對準了虞允文與張說,二人雖然一向不動如山,但聽了葉宇這番話,各自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至於收受賄賂一事,就更是子虛烏有,宜州彩禮三十萬兩,乃是因爲李道收了孟嵐爲義女,這些彩禮並非是送於本官,而是衝着李大人的面子而去,這又關我何事?”

“可是那福州……”

葉宇擺了擺手,打斷張棣的話:“福州的六十萬兩就更加簡單,陛下賜婚,福王慷慨大方,親自讓福州知府史浩送了六十萬兩嫁妝,這婚姻之中的聘禮嫁妝,張御史也要操心嗎?”

“可是據下官所知……”

“張御史,你若是不信可以前往福州詢問,若無真憑實據,還請勿要胡言亂語本官不說富可敵國,但也是富甲一方,區區一百萬兩,本官還不放在眼裡”

話說到了這裡,葉宇將張棣駁得是啞口無言。

趙有知道,這個時候是該他發言了:“張御史可有異議?”

“微臣無異議……”

“既然無異議,那就退下吧”

“是”

張棣的黯淡離場,讓在場的諸位大臣面面相覷,暗道這葉宇果然辯才更勝從前而葉宇雖然面色如常,但心中也稍稍送飯了口氣。

在回京的路上他想了很多,反覆分析了回京之後,這些人彈劾的方向以及論點。

根據這些可能出現致命的地方,他已然做好了相應的策略。但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很擔心自己某一處沒有考慮周全,會遭到某人攻擊的致命傷。

張棣的彈劾剛落下帷幕,本以爲該有所消停,可國子祭酒孔德賢卻站了出來:“陛下,老臣彈劾葉大人在代天巡狩期間,不顧欽差威儀,私自流連於青樓妓館,這等傷風敗俗之舉,實乃有辱君臣之風”

孔德賢的出現,讓葉宇更加確信,這一前一後不是貿然而來。

葉宇相繼掃視了虞允文、張說等人一眼,見二人都是泥塑般的不動如山,他知道這張棣、孔德賢是他們拋出來的探路石。

(三生無恥求月票,呼呼……凍手……)

第313章 吳挺此前的顧慮第337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23章 紅袖添香第125章 指揮若定發政變第45章 生財有道第98章 這個葉宇不能殺第146章 太白酒樓第92章 引狼入室第265章 鑑貌辨色第255章 秦王府中逢異變第49章 清流河岸第108章 機緣巧合見入口第54章 強塞女兒太無語第593章 投彈又添新妙招第68章 只爭朝夕第49章 清流河岸第248章 史料之外的故事第290章 無所不能第273章 三尺白綾送趙惇第224章 名爲問天第137章 一盤殘局第140章 曠世一戰第14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181章 英雄江山壯歌行第34章 暗蘊清風第145章 馬踏天下第552章 大戰將即蓄勢發第305章 柳千帆喪命疆場第224章 西夏國出城納降第209章 另類抄家第60章 葉宇比他更優秀第136章 宣旨回京說說請假二三事第151章 兩軍廝殺戰正酣第32章 林中相談第81章 城西面館第317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90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第185章 彌勒佛笑第235章 白日做夢夢未醒第37章 神火降世可破局第6章 一局兩得第299章 識破戰術另謀法第48章 一劍寒光顧夕風第21章 引火燒身第533章 秋宮美子坐天皇第266章 自古兒不嫌母醜第44章 柳暗花明蘊真身第544章 侯府靈棚事非生第22章 內憂外患亂象生第317章 民心究竟是什麼第93章 不知不覺天亮了第181章 英雄江山壯歌行第40章 一夜七次第85章 桂榜之上第53章 無奈留宿 寒山寺第55章 新科狀元上大學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83章 佛經真僞終難辨第73章 名正言順不容易第764章 填平這條汪吉河第3章 欺人太甚第130章 特來討教第72章 佛前發難第325章 紫檀木盒有深意第168章 那裡發育不完全第313章 吳挺此前的顧慮第63章 鴛鴦戲水夜夫妻第31章 才子佳人第53章 血腥之中顯春紅第83章 佛經真僞終難辨第39章 月坡亭下第93章 風雨欲來第282章 很多事情你不懂第8章 都是假貨第81章 貌合神離第267章 更尊崇的三結義第53章 有錢有地真闊綽第552章 大戰將即蓄勢發第125章 指揮若定發政變第60章 滁州之地我爲法第179章 自古難還風流債第544章 侯府靈棚事非生第17章 繪製江淮地域第85章 桂榜之上第299章 識破戰術另謀法第111章 讓我脫衣是何意第123章 牆中冤情第108章 三元定頂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160章 選擇相信第198章 官商勾結第14章 我們是否在助他第76章 吃喝玩樂第761章 圍三缺一空城計第295章 親自出面勸柳蒙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22章 內憂外患亂象生第109章 不虛此行第80章 會錯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