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沒有看法

對於罷免大學士的事情,葉宇倒是沒有過於在意,畢竟這些虛銜掛在身上什麼用處都沒有。

接下來的半個月裡,葉宇在朝堂上沉默寡言不問世事。任由羣臣之間風雲色變,他依舊保持巋然不動靜如松柏的姿態。

孝宗趙有一直是身子微恙,但或許是葉宇回京的緣故,這半個月裡趙有上朝聽政也頻繁了不少。

在這期間,關於葉宇撰寫的《濟公札記》已經全部完結,而爲了迎合太上皇趙構的喜好,葉宇又開始了另一部書的創作,那就是神魔亂舞的《封神演義》。

之所以選擇這一本書,是因爲這本書後世影視劇很多,即便不能全部記下,但大致的影視片段依舊在腦海縈繞。

王重陽的遺訓丨葉宇沒有忘記,而弘揚道家文化最好的途徑就是戲曲小說。如今的戲曲雖然有了雛形,但其影響範圍不是很廣,反而是小說的問世,會對弘揚道教有很大幫助。

這一點葉宇就顯然比王重陽高明,要想讓一種教義得到認可,那就需要有意營造這種玄乎其玄的氛圍。

佛家還有達摩一葦渡江、面壁十年影印石壁的傳說,這就是一種廣告的營銷手段。

以小說爲媒介,然後經過說書人口口傳誦,那麼將來對於天下百姓而言,那就是營造一種人人向道的趨勢。

所以親身傳道雖然值得尊崇,但這種做法其實並不是最好。

葉宇有時候在想,是不是將道教的教義改一改,因爲要想讓一種文化能夠被人們所接受,不是它多麼有用,而是他是否能夠被大衆所接受。

道教是中華的本土文化,但爲何從南北朝開始歷經隋唐乃至如今,佛教能夠外來入中土,由勢均力敵到了如今的一家獨大?

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真的佛祖比道君慈悲普度衆生嗎?

滿天神佛,多爲凡人去主觀臆測,是否真的存在葉宇不敢去斷言。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所謂的神佛都不是普度衆生的主兒。

幾千年來殺戮不斷,神佛可曾度化?

既然都是虛無縹緲,爲何本土的文化不及佛教,這主要還是源於教義的問題。

道教講究修身養性大道無爲,這等清心寡慾的修行本就很少有人達到,就別提什麼白日飛昇羽化登仙了

有本事,你飛一個給我看看!

既然不現實,又何必搞得如此玄妙?

在這一點上佛教就做得很好,雖然都是清心寡慾,但有一點要比道教高明,那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中有佛,那便是得道……

這其實就是一個標尺,更是一個能夠觸摸以及達到的標尺

有了這個容易達到的標尺,對於要得道成就神佛擺脫苦海的人來說,顯然佛教的難度指數要比道教容易達到。

要說高明的話,西方耶穌的基督教就更具有綜合性

基督教不僅融合佛道兩教的長處,而且在原有的基礎上予以彌補以及升級

道教道士可以娶妻生子,基督徒有;佛教僧尼的立地成佛,基督徒也有

基督徒不僅繼承了兩教的優點,而且還更進一步,沒有場合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默唸禱告,而且日常交際的吃喝·嫖·賭一個不落下,可謂是百無禁忌

佛教盛行一時,是因爲有了容易達到的標尺。而後世基督教遍佈世界,是因爲他迎合了世人的心理

是那種,既想着心靈有所寄託的慰藉,又不願意捨棄紅塵紛擾的心理。而在這方面上基督教一應俱全,所以基督教成功了

因此關於修改道家教義的事情,葉宇覺得以後有機會定要與丘處機商議一下……

每日裡葉宇就忙着寫書,時常前往德壽宮與太上皇閒聊。以葉宇的口才不僅讓趙構心情大好,還對葉宇編寫的小說十分感興趣。

當年趙構許諾葉宇可以進出德壽宮,這是爲葉宇開了方便之門,如今葉宇真的如乖孫兒一般極盡孝道,自然是讓趙構是欣慰不已。

雖說最是無情帝王家,趙構即便知道葉宇這是奉迎之舉,但心裡也是十分的高興。畢竟身處於這皇宮內院,親情對於他們這些人而言是多麼的奢侈。

所以趙構老懷大慰之際,對葉宇的權限又一次放大,以後葉宇不僅隨意可以進入德壽宮,而且還不必通傳來去自如。

其實葉宇拋棄了朝堂之上的紛爭,而靜下心來與這位老人家談心,其目的並非趙構想的那樣簡單。

對於葉宇而言,他這麼做其實有很多原因。

他剛回京不久,朝中的事務他本就生疏很多,而且朝中兩派衆人都暗中與之較勁,而他可能因爲一句言語失誤,就會引來兩派人的攻擊。

當日在朝堂上,從張棣、孔德賢二人身上,他就已然看出了端倪。

此次回到京城,葉宇已經察覺到了朝廷的一些變化,他敏銳的觸覺感到一絲的不安。而這種不安究竟源於何處,他到目前爲止還不清楚。

況且朝中有很多人看他不順眼,與其這樣倒不如置身事外

其次他是真的想陪一陪這個老人,趙構當日說的那些心裡話,雖然有爲自身標榜的意圖,但所說的話也是客觀性的事實。

所以對於這個對他還不錯的老人,葉宇是由心的想要親近親近。對於沒有父母疼愛的孤兒來說,會容易走向極度缺乏與極度渴望的兩個極端。

因此在葉宇的意識中,已經漸漸的將趙構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再者而言,史書記載趙構深諳養生之道,一直活到八十多歲纔去世。所以葉宇既將趙構當成親人,同時也當成一個靠山。

葉宇相信,只要將太上皇趙構伺候好了,任由羣臣如何彈劾與詆譭,他葉宇依舊是穩如泰山

當葉宇離開德壽宮的時候,天色依然暗淡了下了,剛準備離開皇宮卻得到了趙有的傳召,於是就跟隨內侍前往御書房。

御書房裡,趙有平靜地在書案前批閱着奏摺,葉宇輕步走到近前恭拜一禮:“微臣葉宇參見陛下”

“平身”趙有沒有擡頭,而是隨意地說了一句。

“謝陛下”

“近日太上皇心緒頗佳,也沒少誇讚葉卿,看來太上皇十分的喜歡卿家……”

葉宇聞聽此言慣性的擡眼看向趙有,因爲他想知道趙有是言由心生,還是一語雙關。

但是葉宇卻沒有想到,當他看向趙有的那一刻,趙有已經放下了奏摺正盯着自己。

這倒是讓葉宇有些措手不及,隨即一垂目,鄭重地說:“這是微臣分內之事,太上皇能夠舒心開懷,也算微臣盡了孝道。”

“嗯,有此孝心倒是難得”

“或許微臣是太上皇都感同身受,所有才會如此投緣……”葉宇說出這句話後,就用眼角的餘光去暗中窺視趙有

“感同身受……”

顯然葉宇的這句話讓趙有有些錯愕,隨後卻是神色黯淡的自語着,當隨後看向葉宇的那一刻,葉宇能明顯的看出趙有的眼神之中有愧疚。

雖然葉宇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當他看到趙有愧疚的眼神時,他還是有些心潮起伏難以平靜。

其實他這句話是一次試探,因爲太上皇趙構可以說是個悲劇人物,父母親人全部死於金人之手,而且膝下也沒有親生子孫。

葉宇以感同身受爲由,表露自己也是個父母早逝之人,以此來看一看趙有究竟是什麼反應。

若是趙有果真如黑袍人所言,是自己生身父親,那麼勢必會有異於常態的反應

果然,他看到了……

這六年來,葉宇已經慢慢地融入了這具身體,也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角色。葉宇深知這種關係即便得以證實,也是清流縣那個已經死去葉宇的父親。

但或許是真的久了,思想也漸漸地融爲一體,對於這種感覺也越來越複雜。

御書房裡這一刻氣氛顯得有些凝滯,君臣二人就這樣你不言我不語。一旁的太監樑珂隨即送上茶盞,以此提醒趙有打破這種氣氛。

趙有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轉移話題道:“今日朕召你來,是想聽聽你對幣制改良的看法……”

“回稟陛下,對於幣制改良微臣沒有看法”葉宇回答的很於脆,沒有絲毫的猶豫。

今日朝堂上,關於幣制改良的議案商討了很久,這個葉宇自然十分清楚。他在朝堂上不發一言,在這御書房他也不想多說什麼。

“愛卿回答得如此於脆,莫非還在怪朕?”

葉宇神情鄭重,虛拜一禮:“微臣不敢”

“不敢?那就是心中還有怨言了……”

“陛下,對於幣制的改良,微臣實在是沒有萬全之策。這猶如人立於豔陽之下必有陰影,等同此理,幣制再如何完善,依舊會有不法之人尋求漏洞”

葉宇這句話說的實情,後世印鈔技術如此精密,但還是有假幣糜爛於世。而法律再如何完善,依舊有人尋求法律的漏洞。

趙有聽了葉宇的這番比喻,不禁點了點頭自語道:“這個比喻很是形象,不過朕相信葉卿家必有辦法,聽說葉卿家近日在研究紙張的防僞措施,不知可有此事?”。

第52章 此番盪漾真不好第262章 浙東四絕第208章 羊皮卷中隱玄機第104章 吃飯偶遇賣花女第163章 人的本性第765章 吐蕃王庭的震驚第227章 太子趙愷的反擊第44章 分道揚鑣第90章 牛不喝水強按頭第132章 八大書院第107章 五行奇門覓尋蹤第156章 舊病復發即昏厥第291章 宋金鏖戰進行時第65章 火力全開第777章 神奇的三件組合第168章 心甘情願第112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23章 孤狼難言述玄機第295章 親自出面勸柳蒙第37章 刑部天牢雙對弈第784章 莫忘當初爲官心第71章 浮雲暗動第34章 暗蘊清風第33章 玉屏山匪第521章 鳳陵客再次出招第245章 那柄劍,不尋常第473章 我給你們講故事第329章 一種無聲的打臉第112章 你黑還是我更黑第80章 取名郭靖第112章 奇聞之中又生奇第91章 權衡利弊放歸去第126章 僅此而已第25章 茶樓巧遇第270章 可笑的一段故事第178章 留個女子很必要第51章 吃幹抹盡不認賬第105章 黑夜無聲隱殺機第344章 晉王府中父子裂第75章 完顏長樂巧施計第43章 吳曦力戰馬承虔第1章 春雨秋蘭第43章 小樓二人心思變第62章 白髮女鬼尋上門第542章 要瘋大家一起瘋第82章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280章 藤原廣博的忠心第185章 彌勒佛笑第50章 二人研究陰陽道第255章 麻辣鴿弊第277章 新皇登基新氣象第44章 寶石山上雙雄會第5章 真誠之前須僞善第77章 王處一袒護愛子第3章 無言以對第237章 移花接木第168章 那裡發育不完全第63章 鴛鴦戲水夜夫妻第14章 不要技工要忠心第776章 三大神器再聚首第93章 此起彼伏兩撥人第232章 借題發揮狗咬人第801章 難道又到風起時第794章 你先抱個美人歸第797章 文武並重開先河第152章 口舌之爭第337章 走向覆亡的金朝第109章 五行八卦困二人第171章 我是不是沒救了第787章 夜黑風高逼宮路第89章 吏治五疏第101章 又有何難第33章 罪證確鑿難辯駁第75章 記名學生第552章 大戰將即蓄勢發第772章 暗中較勁蘊波濤第240章 本王殺人習慣了第79章 軒然大波第21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85章 彌勒佛笑第13章 微微一笑第82章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41章 駕馭心術第14章 畜生蒿藜第164章 虛不受補第24章 天子之劍第51章 甜棗大棒雙混合第348章 冊立太子暗流涌第539章 三國結盟碾壓來第40章 冷麪死神夜孤狼第123章 惹不起卻躲得起第238章 廳中認女第131章 鐵劃銀鉤第764章 填平這條汪吉河第660章 你,可曾後悔過第83章 佛經真僞終難辨第626章 柳千帆兵敗而逃第225章 將你留下必有用第249章 瞞天過海另有因第28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