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刺痛(三)

在李梅的邀請下,徐鵬雄向美國在華空軍派遣了一個龐大的專家團,與美國方面一同檢討上次失利的原因。雖然特區方面已經改變了策略,但是很多表面工作還是需要的。這不僅僅是政治利益權衡,更是一種所謂的智慧吧!華僑軍的空軍當然不會向他們通報的那樣損失。只不過是執行任務的飛機,調往其他地方罷了。來自特區方面的“情報”證實,日本方面已經擁有了來自德國方面的雷達技術,並進行了改進和提高。此外,這次空襲行動失敗的另一個原因仍然是保密方面出了問題。特區“及時”地抓住並槍斃了幾名“日本間諜”。日本間諜自然是真的,只不過是早就暴露一直留着以備不時之需使用的。

經過華僑軍和美國方面的通力合作,第二次轟炸行動方案很快就新鮮出爐。這次,華僑軍方面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此外,前輩方面也強烈要求派員參與此次行動。從政治層面考慮,參與空襲日本本土無疑會給中國政府帶來巨大的利益,除了提高影響力之外,還會增加在東亞以及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起初美國人之所以將前輩方面排除在外,一方面是輕視、另一方面也是出於上述的擔心。現在,事實已經擺在那裡,離開中國人的合作,很多事情都會受到制約。而且沒有中國人的參與,保密基本上難以實現,也就無法達到作戰的突然性。處於多方考慮,美國人終於在敦促華僑軍發揮更大作用的同時,接納了前輩加入。從而,爲豐富前輩們的實戰經驗提升實戰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既然日本已經擁有了先進的雷達,那麼對日本本土的轟炸行動也沒有秘密可言。那麼除了加派更多更先進的戰鬥機加入護航的行列之外,已經別無他法。其實,任何軍事行動,一旦開始,如果無法達到戰役的突然性,那麼隱蔽也就失去了任何意義。既然偷襲不成,那剩下的就是憑實力真刀真槍的幹了。

日本雖然在第一次空襲中,成功的挫敗了美國人,並對此進行了大肆宣揚,以期帶給國民強烈的心理安慰。然而,事與願違,隨着日本上空越來越多盟國飛機的出現,還沒從上一次的空襲噩夢中醒來的日本人,陷入無可掩飾的惶恐不安之中。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無比的痛苦和悲慘的經歷。慘烈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十餘年,隨着戰場上傳來不斷失利的消息累積,即便對天皇和大日本最效忠和對戰爭無比狂熱的人,也漸漸意識到失敗或許也可以是戰爭的另一個選項。天照大神的垂青似乎已經無法挽救皇國失敗的命運。越是上層的人,越不相信自己所鼓吹的那些話。不管他們嘴上怎麼忽悠自己的人民,但是他們比誰都明白事情的到底是怎麼回事。作爲幫兇的普通日本民衆,雖然每天在報紙和電臺中聽到的都是皇軍凱歌高奏的消息,但是已經很難再讓他們振奮了。因爲每況愈下的生活水平、延長再延長的工作時間以及不斷由前線寄回到左鄰右舍家中的骨灰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人們不禁要問,皇軍如此英武,帝國如此強大,爲什麼我卻沒有從這些成就中分享到幸福呢?那些號稱帝國的土地絕對安全的大人物,爲什麼不出面解釋一下帝國上空飛翔的不斷扔炸彈的飛機是怎麼回事呢?

美國和中國的飛機如同索命無常一般在日本的上空飛舞。儘管日本的飛機拼命攔截、儘管地面炮火拼命向天空發射炮彈,但是依然無法阻擋黑壓壓發出恐怖嘯聲從天而降炸彈已經如同傾盆大雨一般黏稠汽油。火焰開始籠罩日本本土各個中心城市。轟炸逐漸由國防工業企業、向軍民兩用以及純民用企業擴展。熊熊大火造成千上萬日本國民死亡和無家可歸,這些皇民突然發現天照大神似乎在一夜之間已經拋棄了他們。他們也終於深刻領會了他們的子弟兵帶給他國人民的災難。

“對於轟炸所照成的日本人的死亡和悲慘生活,我心中沒有任何愧疚。”李梅在日後回答某記者提問的時候沉聲說道。“正是他們的愚蠢和愚昧,才造就了瘋狂的政府和殘忍的軍人。他們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這是他們理所當然要承擔的後果。”

第一階段對日本本土的轟炸,一直持續了四周左右。雖然蒙受了一定損失,但是轟炸效果非常理想。東京、大阪、名古屋等日本大城市,受損程度,達到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極大地削弱了日本的戰爭潛力,更爲重要的是在造成日本民衆巨大傷亡的同時,對日本民衆的心理造成難以挽回巨大打擊。也正在這個時候(1946年12月10日)華僑軍新組建的朝鮮方面軍和外東北方面軍,包括海、空軍在內,動用了包括4個坦克師在內的總計20個步兵師和2個空降師、2個陸航旅、6個工程兵師(追加)、2000架作戰飛機,42艘新型的潛艇(追加18艘)在內,共計32萬餘兵力。分別從朝鮮半島和庫頁島北部向當面日軍發起進攻。與此同時,海軍潛艇部隊開始執行封鎖北海道與庫頁島之間的宗谷海峽(拉彼魯茲海峽),以及朝鮮海峽、對馬海峽的任務。

戰役發動之處,在強大的空中力量的支持下,地面部隊在坦克師和陸航旅的協同下,快速突破日軍防線,向南迅速推進。三天後,在庫頁島的波羅乃斯克地區和朝鮮半島南部慶州和聞慶地區附近,華僑軍的兩個方面軍,幾乎同時遭到依託坑道工事的日本陸軍的頑強阻擊。飛機轟炸,重炮轟擊,坦克突防、直升機協同、人工爆破,連最新式的鑽地炸彈都用上了,看似一片火海的日軍陣地,根本不可能再有生命跡象,然而只要地面部隊向前進攻,日軍的火力就像從地獄中冒出來的一樣,兇狠地舔舐着中國士兵的生命。鬼子們就彷彿傳說中的小強一樣頑強的堅守在各個據點。部隊的傷亡數字一路飆升,而進攻所取得進展卻微乎其微。這種狀況持續了四天之後,不論是前方的指戰員,還是負責指揮此次作戰的魏劍捷,都無奈地叫停了進攻。

前線的戰報也無時無刻不牽動着軍委大佬們的神經。儘管李華雄一再強調不要輕視此次作戰,然而瀰漫在軍中上下的樂觀情緒卻像瘟疫一樣無可阻止的迅速蔓延。包括軍委高層也充斥着這種樂觀情緒。從進攻受阻那一刻開始,連日來,李華雄一直隱忍未發,全部工作都交由武定國處理。對李華雄知之甚深的武定國知道,平靜的背後正醞釀着一場巨大的危機。魏劍捷命令部隊停止進攻的消息和戰損報告一同報來,李華雄終於發作了。

“說過多少遍,就是不聽啊!”李華雄狠狠地把菸蒂捻滅。“有了幾家破飛機、幾輛爛坦克就得瑟的不行了。打了幾場勝仗就開始忘乎所以。不管你再怎麼強調,從上到下就他媽那麼無可救藥的樂觀,輕鬆。彷彿小日本兒個頂個都是紙兒糊的,一陣風就可以刮跑,只要老子一上陣,就可以手到擒來大功告成。都以爲自己是周瑜啊!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告訴魏劍捷,給他48小時,戰場形勢如果不能發生改變,那他的軍事生涯就算到頭了。”

李華雄說完之後,武定國心中不由一驚。他知道會有一場風暴,但是他沒想到會這麼嚴重,而且會是魏劍捷,這員在李華雄心中佔有極爲重要地位的將領。看來這不僅僅是殺雞儆猴啊!會不會還有其他的原因呢?

“怎麼?定國,還有其他事?”看到武定國遲疑,李華雄不禁說道。

“臨陣換將,軍中大忌啊!”武定國想了想還是提醒道。

“是啊!這個道理我也知道。可是我看這個魏劍捷越來越不像話。他難道就不懂樹大招風的道理嗎?看看郎朗,如此低調的一個人,身前背後的明槍暗箭還少嗎?他就不知道人越是順風順水的時候越需要收斂嗎?定國,我想你應該清楚,我身上承受的壓力有多大。本來那些御史大夫們就成天跟我這兒唸叨,如果魏劍捷不能順利結束此次戰役,或者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傷亡,那麼就算我不免他的職,你以爲他還能在軍隊中混嗎?”

李華雄如此一說,武定國也不禁一愣。作爲一名沉醉於軍事作戰的純粹的軍人來說,他應對***的經驗的確不足。聽李華雄如此一說,他也明白了李華雄的擔心。基地系統內,只有李銘揚和魏劍捷兩人握有軍事實權,其他如博南李佳等人,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象徵作用。而掌管特區最大的情報系統的特務頭子韓龍城,由於他曾經和現在的特殊身份,他基本與基地系統沒有來往。

在特區發展的過程中,同樣感到某種失落的徐鵬雄,一直與博南爲代表的基地系統過從很密。在剛開始的時候,這或許是因爲空軍爲高技術集成的軍種的特殊需要所致。任誰也說不出什麼。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徐鵬雄在建立自己的研發機構的同時,甚至開始組建獨立的情報系統。這種情報系統的發展,開始漸漸脫離的軍兵種的範疇。這就不得不令李華雄產生警覺。在韓龍城的報告中,李華雄發現徐鵬雄最近兩年有不斷拉攏魏劍捷的跡象。與此同時,一些不利於魏劍捷的消息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傳到李華雄耳中。開始的時候李華雄和其他人一樣認爲這或許是某些人處於羨慕嫉妒恨的心理所爲。過了一段時間,李華雄發現此事並不這麼簡單,他隱約感到此時背後似乎有某種推手。李華雄並不願意把此事挑明,因爲還遠不到時候,他還需要繼續觀察。隨後,對朗朗的非議也開始日囂塵上。李華雄知道這是事情的一體兩面。非議魏劍捷無非是想進一步向他施壓,或許是藉此迫使他改換門庭,而對朗朗的施壓則是把水攪渾,裡面隱藏的深意就更值得玩味了。李華雄知道自己還需要繼續隱忍,但是他需要適時敲打一下。當然,李華雄此舉還有一重意思就是使軍內的盲目樂觀氛圍降降溫。

這其中的內情,李華雄現在並不想讓武定國知道,很多時候,一些事情讓你知道是出於信任,不讓你知道是出於愛護。但是。這兩種選擇如何權衡和把握需要智慧。如何參透這其中的奧妙更需要智慧。李華雄希望武定國能夠理解,至少不要誤解吧!

第426章 南方(七)第34章 算計(一)第252章 戰端(一)第13章 序幕(二) (1)第279章 “意外”(二)第280章 爆發(一)第131章 大師(一)第5章 阻截(二)第325章 南進(一)第324章 家園(三)第223章 無奈(二)第137章 長江(二)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61章 絞殺(五)第173章 衝突(五)第292章 殺戮(十)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235章 謀劃(一)第189章 攻防(一)第345章 出兵(一)第438章 分治(三)第436章 分治(一)第422章 南方(三)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332章 南進(八)第311章 交易第458章 終結(十)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340章 南進(十六)第125章 迎客第232章 西進(五)第7章 阻截(四)第319章 詭道(一)第229章 西進(二)第387章 迴歸(七)第27章 東線(四)第32章 權衡(一)第213章 時局第310章 殘敵(三)第208章 攻防(二十)第257章 怒火(四)第332章 南進(八)第223章 無奈(二)第33章 權衡(二)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350章 鏖戰(三)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11章 煉獄(二)第229章 西進(二)第103章 大戰(八)第187章 反攻(七)第435章 心事第162章 綢繆(九)第34章 算計(一)第386章 迴歸(六)第59章 絞殺(三)第47章 金蟬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253章 戰端(二)第162章 綢繆(九)第12章 序幕(一)第114章 華北(二)第56章 斷尾(三)第248章 遠征(十二)第53章 前輩(二)第410章 準備(一)第183章 反攻(三)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103章 大戰(八)第385章 迴歸(五)第215章 諸馬(一)第84章 收官(四)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19章 彼身(二)第385章 迴歸(五)第85章 收官(五)第204章 攻防(十六)第352章 鏖戰(五)第217章 諸馬(三)第417章 準備(八)第378章 謀定(三) (2)第39章 奇兵(二)第123章 籌碼第210章 蓄銳第115章 華北(三)第282章 猛料第288章 殺戮(六)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166章 綢繆(十三)第294章 殺戮(十二)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373章 妥協(一)第443章 刺痛(一)第102章 大戰(七)第149章 天空(三)第68章 呼吸(六)第403章 迴歸(二十三)第370章 內訌第441章 分治(六)第24章 東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