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

始皇帝十四年,月氏內亂,因爲甘羅的干預,在河西走廊爆發了一場慘烈的大戰,從秦國邊陲到西域,有超過十六個以上的小國與部落參與進來,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的時間,到始皇帝十六年,秦國馬服君康率領北軍前往邊陲,以月氏戰爭波及秦地,爲月氏王平定叛亂的名義,正式參與到這場戰爭之中。

康率領北軍,在月氏地伏擊來犯的羌人,初戰大捷,斬獲三萬,羌人惶恐,想要撤離戰場,馬服君令將軍蒙恬爲主,曹參輔佐,分兵進攻羌地...蒙恬將軍採取攻心之策,多次擊敗羌人,卻善待其首領,不加以殘害,釋放俘虜,不濫殺,使得羌人很快就失去了反抗的意志,大多羌人部落的首領感蒙恬之恩,率衆來降。

始皇帝十六年,秦國在西北設立羌夷道,管轄當地百姓,修建道路,開設學校,開墾耕地。

馬服君康繼續率主力進攻,在月氏王帳外擊潰了月氏叛軍,處死了其首領,斬獲六七萬,隨即又襲擊了月氏王的軍隊,斬獲兩萬,月氏王倉皇出逃,逃往了西域,馬服君以將軍王賁爲主,令楊端和輔佐,分兵攻打匈奴,自己則是率領主力繼續追擊月氏王的軍隊。

匈奴在先前的戰事裡吞併了不少部落,恢復了些實力,王賁與頭曼單于大戰,數月而不能勝,雙方對峙在北地外,將軍司馬尚與李信出雁門,與王賁夾擊頭曼單于,頭曼惶恐,即刻北上逃亡,司馬尚與王賁追擊,李信半途迷路,與丁零軍遭遇,斬獲兩萬。

始皇帝十七年,河西走廊平定,月氏繼續逃竄,秦國在扶風郡外設安定,金城二郡。馬服君駐紮在安定郡,並沒有急着追擊,在月氏人進攻西域各地,開始混戰之後,馬服君方纔不急不慢的出擊,先後又擊敗了月氏的潰兵,乃至地方的部落,開闢了巨大的疆域,始皇帝十八年,設武威郡。

西北的戰事還在持續,太尉王翦制定了對西北的戰事計劃,又提議操練一支軍隊,作爲北軍的備用,時年,皇帝設立一軍,駐地與扶風郡,爲西軍,以太尉王翦操練之,共計五萬人,分五校,爲北軍之備用。是年,東胡王病逝,遺令全國東遷,不可與秦爭鋒。

東胡王之長子即位,與朝鮮二國勾結,侵犯遼東,李牧將軍率軍出擊,斬獲六萬,斬東胡王之首。東胡分散,各自爲政,部落不和,相互爭鬥,是年,遼東人曰可殺,李牧將軍阻之,提議安撫,有四個東胡部落先後臣服,入遼東等地爲民。李牧將軍又出朝鮮,破後燕,俘燕王丹,丹戴冠佩劍持書,自殺。

始皇帝十九年,馬服君兵出武威,破月氏,又破烏孫,設張掖,酒泉,敦煌三郡。皇帝大喜,以馬服君康爲馬服侯。

馬服侯上書,請伐西域,韓非及羣臣勸阻,以爲北軍多年征戰,國力耗費巨大,不可再徵,皇帝以爲然,令馬服侯回師。

始皇帝二十年,北軍返回咸陽....官吏們站在道路邊上,抵着身子,來迎接這支遠征軍,北軍將士昂首挺胸,走在道路上,領人矚目,在中軍的位置上,趙康站在戎車之上,在他的身後,馬服的旗幟隨風飄揚,無數百姓驚呼,多年的征戰,讓趙康看起來更加的成熟,整個人虎背熊腰,站在戎車上,威風凜凜。

咸陽漸漸出現在了眼前,趙康讓北軍將士們停下來,自己的戎車則是來到了前軍的位置,在遠處,皇帝率領大臣們來迎接這位猛人,說是猛人,真的是一點都不誇張,這次對外戰爭,趙康與甘羅算得上是首功,甘羅的功勞是削弱了西北各國的實力,讓他們自相殘殺,甚至是吸引了很多的敵人,而趙康的功勞,則是滅了他們。

在出兵之前,衆人想過趙康會平定月氏,可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快,在三年的時日裡,趙康馬不停蹄的一路戰鬥,幾乎是沒有阻礙,就征服了從扶風到敦煌的所有土地,就這段距離,一個騎士騎着駿馬也要走上個一年,故而,趙康這速度就非常的驚人了,這一路上可以說是百戰百勝,打的月氏,匈奴,羌都是抱頭鼠竄,直呼不可戰勝。

他都幾乎沒有什麼停頓,打完一場接着就是一場,結果這幾年打下來,北軍的傷亡還不到兩萬人,就是太尉王翦,都被趙康的進攻效率給嚇壞了,說不出話來...當趙康走下了戎車的時候,皇帝大笑着,走到了他的身邊,跟他一樣,嬴政也是成熟了很多,開始朝着大腹便便的方向發展,雖說也是強壯,可是比趙康還是矮了不少。

趙康拜見了兄長,方纔跟着他走進了咸陽,北軍將士們則是返回校場,在那裡接受他們的賞賜。

“拜見仲父!!”,帝國年輕的太子恭恭敬敬的拜見了趙康,趙康看着面前的扶蘇,冷酷的臉上總算是出現了些笑容,“不錯啊。”,說着,他就拍了拍扶蘇的肩膀,扶蘇渾身搖晃,險些沒能抗住,雖然疼,卻還是非常的嚴肅,看到他這個模樣,趙康撇了撇嘴,抱怨了幾句,就去參加宴會了。

宴會還是一如往常,趙康變得穩重了很多,不再像從前那樣吹噓自己的戰績,不過,他縱然不說,也沒有人敢小看他,皇帝賞賜了他不少的禮物,就連王翦也是坐在他身邊詢問他到底是如何做到這種進攻效率的,而大臣們已經開始了吹噓,衆人笑着誇讚道:“不虧是武成侯之子,有其父之風啊!”

“是啊,我聽聞武成侯曾留下了一部兵法....”

“當初武成侯也曾在半年內從咸陽推進千里,一路到魏地...”

趙康臉上的笑容漸漸凝固,他想要說些什麼,卻什麼也沒說,低着頭,苦澀的吃着酒。趙康剛剛回到咸陽,皇帝也沒有留他太久,等趙康搖搖晃晃的回到了府邸門口的時候,府邸內靜悄悄的,趙康叩響了大門,敲了許久,也沒有人開門...趙康皺着眉頭,猛地一撞,就將大門給撞開了。

趙康走進了府邸內,府邸內空蕩蕩的,院落內的那顆老樹早已枯萎...沒有半個人影,趙康似乎有些醒了。

“哪個賊子?!敢闖我大父府邸?!”,忽的傳來一聲吼聲,就看到一個人猛地撲了過來,趙康來不及反應,就被撲倒在地,捱了幾拳,趙康大怒,一個肘擊,只聽得一聲悶哼,從後襲擊自己的那人就不動了...趙康站起身來,趙修正趴在地面上,捂着臉,痛的直哼哼。

“反了你了!”,趙康氣不過,又踹了一腳,這個時候,藉着月色,趙修看清了父親的臉,“啊?父親?您不是在皇宮赴宴嗎??”,趙康咬着牙,這剛剛到家就吃了趙修幾計悶拳,實在是倒黴,他憤怒的說道:“我這剛剛回來,你又怎麼在這裡??”

“我聽到這裡有響動,還以爲遭了賊,天這麼黑,我又看不清楚...”

“你這混帳!!”,趙康又踹了他幾腳,只聽的背後忽有人大吼道:“哪個賊子!敢闖我大父府邸!還敢傷我兄弟!!”

過了片刻,冒也是坐在趙修身邊,捂着臉,痛苦的直哼哼。趙康坐在他們面前,黑着臉,“我在西北打了三四年,都沒有受傷,回家了反而吃了悶拳...”

“父親....”,兩個年輕人低着頭,低聲說道,多年過去了,兩個人也都長大了,趙修還好,變得愈發俊俏,身材修長,走在路上,想要跟他私奔的女孩是多不勝數的,可是,趙修對她們卻沒有什麼興趣,整日與冒混在一起...至於冒,就是一言難盡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就開始了非人的成長。

整個人開始朝着寬度來發展,五大三粗都不足以形容他,熊背熊腰熊手熊腿,加上他那臉上濃密的鬍鬚,好一個偷袈裟的黑風大王,坐在他身邊,趙修就像個孩子一樣,趙康都有些驚訝,只是三年的時間,我家那孩子怎麼就從人變成了熊??不過,成爲熊的好處也是有的。

起碼,沒有人再敢欺負冒了,咸陽內的權貴子們打架,冒一個人就能衝進對方的人羣裡,抓着對面的頭頭,將他擡出來揍一頓....趙修已經很久沒有跟他比試過了...他總是拒絕,並稱他們都老大不小了,不能再打打鬧鬧了。

趙康帶着兩人返回了家,開始安心在家休息。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冒找到了趙康,提出自己想要回家看看母親...趙康低着頭,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冒,他心裡清楚冒要去哪裡,沉思了許久,他問道:“你這次過去,是要回來,還是準備留在你家鄉?”,冒幾乎沒有片刻遲疑,他說道:“等我做完了自己的事情,就會回家....”

聽到冒說回家,趙康的臉色緩合了一些,他長嘆了一聲,拿出了自己的佩劍,丟給了他,“你要記住,你是武成侯的養孫,千萬...不要做對不起他的事情...不然,父親是不會原諒你的,我也不會。”,冒拿起劍,看着面前的趙康,他似乎明白了什麼,臉色變得有些蒼白。

“無礙..去吧,記得早點回家。”

“唯!”

走出了內室,趙修早就在這裡等着,看到走出來的冒,他心裡有很多話,到最後,他也只是嘆息着,問道:“你什麼時候走?”

“明天走。”,兩個人從小玩到大,此刻面臨分別,卻都是有些不捨,兩人從不曾離開過,從小到大,無論是去哪裡,兩個人都是在一起,趙修有些傷心,可是他還是笑着祝冒一路順風,兩個人偷拿了父親一些酒,便一同喝酒去了,喝到盡興,兩人大醉,說了很多很多。

冒離開了咸陽,趙修站在原地,送別了自己的好兄弟,冒騎着駿馬飛奔而去,只聽的背後有人大叫:“記得早些回家!!”

這道路還是非常遙遠的,因爲趙康給與的通行證,一路上都是沒有人敢爲難,只是匈奴此刻已經北上,想要找到他們並非是容易的事情,冒離開了秦國的土地之後,在草原上不斷地尋找匈奴的下落,一路上經歷了很多,有盜賊想要殺害他,有部落的美女想要嫁給他,有部落想要接納他。

經歷一年多的時日,冒終於找到了自己的部落,虛弱的匈奴,正在默默的舔舐着傷口,頭曼單于變得更加暴躁,喜怒無常。當冒頓站在父親面前的時候,頭曼單于都被嚇了一跳,他也不敢確認這是否是自己的兒子,等到詢問了很多事情後,頭曼終於確定,他開心的抱着自己的兒子,告訴自己的大臣們,他的長子回來了!

冒頓的臉色卻有些冷淡,他只是問道:“母親呢?”

頭曼一愣,卻沒有回答,找來了自己的一位下屬,詢問了一句,方纔有些不以爲然的說道:“她已經不在了,好幾年了吧....”

雖然心裡早有了猜測,可是真正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冒頓還是顯得有些暴躁,他強忍着心裡的悲痛,詢問道:“母親是怎麼走的?”,他不指望能從頭曼這裡得到什麼答案,在頭曼的敷衍之後,他痛哭了起來,頭曼急忙安慰他,很快,他也就不哭了,開心的跟父親聊着自己這些年的經歷。

次日起,冒頓就在匈奴這裡四處亂逛,結交朋友,私下裡詢問一些關於母親的事情。

“你說那個老閼氏啊?我知道她,她瘋了,四處詢問您的下落...我還給了她幾次飯菜呢。”

“老閼氏啊?這我們都知道,她似乎是被凍死的...”

“她是被打死的,我親眼看到新閼氏的家奴用木棍打破了她的頭...”

“哦..老閼氏啊?她是被餓死的...單于不喜歡她...”

冒頓站在高坡上,平靜的看着前方那些牧民,看着那些低着頭吃着草的牲畜,他彷彿看到遠處有一位老婦人,四處詢問兒子的下落,忍受着飢寒,遭受着侮辱,在巨大的痛苦下發瘋,到她逝世,都沒有能見到她的兒子...冒頓忽然就笑了起來,眼淚不斷的掉落,誰也看不出他到底是在哭還是在笑。

頭曼單于將五千多騎兵交給了冒頓,讓他來率領他們。

冒頓看着面前的騎士們,拿出了一支古怪的箭矢,他平靜的說道:“我這支箭射向哪裡...你們就要射哪裡...若是有半點遲疑...我就殺了你們。”

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第兩百三十八章 舌戰羣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員猛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雙方對弈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韓人也從不缺明君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五十五章 亡國之危第兩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六十四章 會巫術的使者與瘋了的趙人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兩百零四章 加強版的武安君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四十三章 我願與您同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參之能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四百章 倉頡篇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氣最大的楚國縣令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三百零四章 函谷關之難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四百零二章 豐邑一無賴!第兩百六十一章 我一定要讓他後悔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三章 始皇帝之父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四百零五章 北擊匈奴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一百二十二章 信陵君的想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四百章 倉頡篇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六十六章 魏有信陵君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