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

天氣愈發的寒冷,咸陽之內冷清清的,並沒有多少路人,偶爾走過幾個人,也是低着頭,匆匆路過...馬服君逝世後的第一個寒冬,是如此的冷酷。坐在皇宮內,嬴政有些疲憊的翻看着各地的奏表,包括趙康李斯等人的心腹大臣就坐在他的身邊,這並非是正式的朝議,只能算是皇帝的私人會議。

皇帝面前堆積着大多都是來自塞外的消息,有的是間諜所探查出來的,有的是甘羅派人來告訴他的...皇帝放下了手裡的文書,隨即看向了坐在右手邊的王翦,原先的秦國太尉繚,因爲身體的緣故,不得不辭掉了太尉的位置,他前往太學,教導學生,作爲兵家的學者代表。

如今文武沒有什麼準確劃分,像趙康可以帶兵打仗,也能擔任太守治理地方,太學裡的學者們當然不會無視兵家,打兵打仗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而他太尉的空缺,衆人本以爲是趙康要頂上,沒有想到,最後頂上來的是王翦。王翦返回咸陽,祭拜了趙括後,他就被皇帝留在身邊,成爲了新的三公。

而趙括逝世後空出來的北軍統帥的位置,留給了趙康,趙康比王翦更得皇帝的信任,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也沒有人提出什麼異議...皇帝看着自己的新太尉,不由得問道;“您覺得,甘羅的想法怎麼樣呢?”

“甘羅有勇有謀,出使月氏不到一年,居然就引發了月氏內亂,甚至連匈奴也涉入,削弱了月氏的實力...臣認爲,他的辦法是可以執行的,不過,北軍剛剛在西南經歷了一場惡戰,必須要修養一段時日,不能急着出戰...”,王翦認真的分析着,又看了一眼趙康,他是擔心趙康會忍不住請求發兵。

趙康顯然沒有這樣的想法,如今的他,愈發的成熟,甚至...有了些趙括的風範,從前那位無惡不作,行事魯莽,頑劣不堪的年輕將軍,此刻變得成熟,穩重,能愛護士卒,懂得善待百姓,就連面對自己的兒子趙修,他都不會像從前那樣亂髮脾氣了,趙康說道:“太尉所言極是,月氏的內戰持續的越久,對秦國越是有利。”

“等到月氏內耗慘重,匈奴也正式參與戰爭,北軍當然也就休整完畢...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用最小的代價來佔領月氏之地。”,聽到趙康的分析,王翦有些驚訝,這混小子...忽然就長大了啊。在這幾個人商談對月氏的辦法的時候,李斯都是沉默着,他向來不喜歡提出自己的想法,執行就足夠了。

至於另外一位丞相韓非,韓非本是不同意與月氏開戰的,因爲,他看不出這樣的戰爭對秦國有什麼好處,他覺得還是應該繼續修養生息,修改政策,在老師逝世之後,很多由老師直接動用自己的威望所制定的政策肯定都會遭受動搖,他們這些繼承者應當是要維護這些政策,不辜負老師的厚望的。

不過,皇帝知道自己該如何對付韓非,皇帝搬出趙括,擊敗月氏,開通西域,佔據對北方草原的地理優勢,這都是當初父親活着的時候所提出來的,您要反對嗎??

韓非最後只能是黑着臉,一言不發。

在商談好了如何幫助甘羅,解決月氏的問題之後,皇帝這才疲倦的要衆人離開,卻還是留下了趙康,等到衆人離開之後,皇帝方纔讓趙康坐過來,他又讓宮中近侍給他們拿了些吃的,兩個人也沒有多說什麼,就這樣毫無禮儀的吃了起來。“冒是匈奴單于的長子,你知道這件事嗎?”

“不知道。”,康頭也不擡的回了一句。

“朕不是要他殺了他,只是,還是要有些戒備。”

“這是甘羅告訴你的?”

“不錯,的確是他所說的,他說...”

“他說,父親不讓他外傳,對嗎?”

嬴政一愣,隨即點了點頭,康這才說道:“既然父親選擇相信他,我當然也選擇相信...他跟修一起長大,我也將他當作自己的兒子來看待...這件事,我們還是保密吧,免得他被同齡人欺負...”,兩個人都有了主意,便沒有多說,嬴政沉思了片刻,方纔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你提議的西南那幾個太守,朕只能同意兩個...還有一個位置,朕還有用。”

“你是皇帝,你說了算。”,趙康與嬴政之間,並沒有太多的君臣禮節,嬴政也不理會他的無禮,吃完了飯,趙康站起身來,就要離開,嬴政再次叫住了他。嬴政沉思了片刻,說道:“康...父親雖然逝世了...可是你並非是獨自一人,你還有妻,子,你還有我們...你可以常來皇宮,哪怕是坐在一起吃個酒...”

“嗯。”,趙康點了點頭,離開了皇宮。

嬴政長嘆了一聲,吃飽喝足,當然是又要來看各地的奏表,因爲如今秦國的疆域非常的遼闊,皇帝每天所要閱讀的奏表數量都在不斷上升,這佔據了嬴政的大部分時間,從早到晚,幾乎都是在宮內辦理政務。嬴政倒不怕幸苦,只是,他不曾忘卻父親的教誨,作爲皇帝,不能只是坐在宮內揣測外面的世界。

他必須要想個辦法,讓自己能從這過度的勞累裡走出來,有時間能去各地看看...他還有很多的事情想要做,嬴政先後想出了不少的辦法,可是這些辦法的實質都是分化自己手裡的權力,讓丞相來幫自己分擔,嬴政倒不是忌憚李斯與韓非,覺得他們會與自己爭奪權力,他只是單純的不想將權力分給任何人而已。

雄心勃勃的皇帝最後所想出的辦法,是繼續分化廟堂裡的官吏制度,總不能地方上什麼事都讓自己來辦吧,地方修建城池,應當有負責建築的官員負責回覆,地方上要開墾,就應該有負責農桑的官吏來負責...這不是分出自己的權力,只是多安排幾個官吏來幫自己做事,他們不能對丞相負責,必須要對自己負責。

在這個情況下,嬴政叫來了自己最爲信任的丞相,韓非。

官吏制度明明是李斯當初設立的,可真正商談的時候,嬴政卻選擇了韓非,嬴政依稀記得,父親在趙國時曾提出幾個不同的官吏制度,韓非當時似乎是知道的。果然,當嬴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的時候,韓非很快就回憶起了趙括在趙國曾提出的幾個制度,當時趙括可是提出了不只三公九卿制的一種制度啊。

只是,趙括如今不在了,韓非雖然有印象,可是記得並不是很清楚,而當時的另外一個當事者,似乎是龐公?龐公都逝世十幾年了...可是,韓非還是韓非,他雖然忘記了不少東西,可是憑藉着自己的能力,他開始推算完善趙括當初曾提出的制度,他記得,趙括曾說過,分化丞相的權力,制度越是詳細越是完善,多個權力不能被一個部門所掌控。

當韓非開始進行推算之後,嬴政也是按着自己這些年的經驗,如今的困擾來幫助他,兩人在皇宮內待了三四天,直到茗看不下去了,打斷了他們的會談。嬴政雖然有些不開心,可還是結束了與韓非的這次商談,他看出韓非也是無比的疲憊,韓非的年紀也不小了,嬴政不想再失去一個親人。

坐在牀榻上,嬴政腦海裡還是那些新制度,就連茗說了啥他都沒有多麼在意,只是嗯了幾聲,直到茗激動的說要給孫子準備衣裳的時候,嬴政終於驚醒,他瞪大了雙眼,看着茗,“你剛說什麼?”

“你要當大父了!”

原來是扶蘇的妻有了身孕,這個消息讓茗非常的激動,她已經開始準備抱孫子了,至於嬴政,則是覺得有些荒謬,大父?扶蘇要有孩子了?在他腦海裡,扶蘇還是個半大的孩子,至於自己...嬴政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臉,碰到那雜亂的鬍鬚,嬴政方纔明白,自己是真的要做大父了。

只可惜...父親沒有能等到這一天。若是他能看到扶蘇的孩子,那該會多開心啊。嬴政彷彿能想象到父親小心翼翼的抱着一個小傢伙,用鬍鬚蹭他的臉,逗他笑的模樣。

正在西北邊陲的桓齮也接到了新太尉王翦的命令,他也沒有想到,自家將軍回了一趟咸陽,就變成了太尉,王翦的命令,是要他聽從甘羅的安排。當然,他不能如此隨意的出兵,當然還是要派人與月氏王聯繫...就是拖延時日罷了。甘羅計算着這一切,月氏的內戰愈發的激烈。

武成侯曾反覆的說過荀子的“水可載舟”,每次開課的時候,都會勸導大臣們愛民,甚至要求皇帝爲百姓着想,不然就會有大禍!如今在月氏所發生的事情,就像是在證實他的言語,甘羅心裡明白,若不是這位月氏王倒行逆施,他絕對不可能如此輕易的挑起一場內戰,他在前期的確是給與了叛軍不小的幫助,可是到後來,叛軍依靠着自己,就打的比自己強大的月氏王的軍隊抱頭鼠竄。

這就是百姓的力量啊,月氏人幾乎都站在了月氏王的對立面,就連他的軍隊裡,也出現了叛軍,他利用酒色來拉攏的那些將士,絕對不是那些叛軍的對手,這些沉浸在酒色裡的無能之輩,在叛軍的頑強迎戰下,如今已經快退到了王帳,月氏王無比的驚恐,卻毫無對策。

甘羅也沒有想到,自己只是吹個口氣,這火焰就燒的如此迅猛,甚至有着要將月氏王一把燒掉的架勢。不過,甘羅是不能看着月氏王被推翻的,畢竟,他要做的事情,不只是消耗月氏國力那麼簡單,若是叛軍勝利,月氏王肯定會被殺死,新王登基,而叛軍那邊的領袖,喚作渾託的年輕首領,可不像月氏王這麼好對付。

若是對方成爲了月氏王,反而就不好了,那位年輕人很可能會迅速整頓月氏,然後做好迎戰秦國的準備,甘羅倒不是忌憚他,只是不想要在月氏人身上耗費太多代價而已。因此,這場由甘羅所點燃的叛亂,是註定了要失敗的,不是敗給了月氏王,是敗給了外部的敵人。

甘羅心裡有很多的方案能平息叛亂,可是他還是要選擇一個對月氏破壞最大的,最好是能周圍幾個小部落都拉下馬。於是乎,甘羅再次提議,要求月氏王向周邊的朋友們借兵,用利益來要求他們幫忙平息內亂...月氏王此刻驚懼,對甘羅的話深信不疑,就這樣,甘羅又將周圍的大小部落,乃至是遠處的羌人都拉下了馬。

一場混戰即將在這裡爆發,秦國的使者也派人前來,表明自己願意幫助月氏王,就連羌人也是派來了人,同意幫忙,他們各懷鬼胎,一切都在甘羅的預料之中,甘羅又吩咐自己安排在叛軍那裡的人,向叛軍首領提議...向外的西域諸國,丁零等部落借兵...於是乎,兩個巨大的軍事聯盟緩緩出現...

甘羅巴不得戰火愈演愈烈,反正這戰爭又沒有發生在自家領土上,死多少人都與他無關,在一陣拉扯之後,等到衆人都參與到了戰場裡,秦國的軍隊不急不慢的朝着月氏這裡出發,月氏王格外的開心,他認爲,事情終於要有轉機了,就在這個時候,秦人的軍隊都快要到達月氏,匈奴不知發了什麼瘋,忽然襲擊,居然擊敗了秦國的先鋒軍隊。

秦國的先鋒軍隊大敗,逃回了秦國領地,月氏王聽聞,目瞪口呆,匈奴人想要做什麼?到這個時候,頭曼單于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原來他很早就與叛軍擬定了盟約,他與叛軍約定好前後夾擊,消滅月氏王...甘羅非常的憤怒,他向月氏王表示,該死的匈奴人趁着秦軍沒有防備進行襲擊,秦人是絕對不會放過他們的。

新加入戰場的羌人剛來,就接到了新的任務,去幹背信棄義的匈奴人...而遠處被叛軍找來的丁零人,剛剛到來,就開始在叛軍的土地上進行劫掠...一時間,四處都是無比的混亂,月氏王都有些絕望,月氏人霸佔河西走廊的時代,似乎就這樣過去了...在不到一年的時日裡,月氏遭受重創,岌岌可危。

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參之能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兩百四十五章 驚魂之夜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五十六章 給我備車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史記.趙子世家第八十章 您是想換車還是換我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兩百零二章 我們的瑰寶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長城還是做狗?第四百九十三章 擡起頭來迎接死亡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輕的秦王與年邁的呂不韋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三百零七章 信陵君之哀第三百零三章 只誅首惡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七月發新書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說幾句話,祭幾本書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