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廷議河套

內閣王守溪,天下窮閣老。

王鏊是少年神童,先奪解元,再下會元,殿試雖不得頭名,卻也奪得探花,如今雖已經不再年輕,卻依舊有過目不忘之能。再加上徐勳在陝西的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翻閱當年的舊檔,因而,他在回過神後能敏銳地分辨出,那建議出自何處。然而,見別人那目光有異,他立時醒悟到,自己發泄似的拿徐勳的話頭做法,恐怕是有些冒失了。

果然,緊跟着,他就見徐勳對自己微微一笑,很有風度地說:“不愧是王閣老,我剛剛只是舉了正統以來議河套之事的種種爭執反覆,而且剛剛已經說了,這是時任寧夏副總兵黃鑑的提議。”見王鏊老臉一紅,顯見起頭是走神了,而且那走神之中恐怕還有心存憤懣的因素,因而他輕飄飄點明瞭這一點後,也就不再繼續揭人的短,而是繼續條理分明地說道,“當時朝議上卻覺得此議說來容易做來難,那一帶平漫難據,結果便駁了。後來石亨也奏過,將延綏一帶的營堡移徙直道,但仍是不了了之,但究其根本,這是萬世邊防之策……”

徐勳一人之力,自然難以將舊日那些爭議在朝議上一一拿出,但楊一清何等人,且不說在陝多年,對河套之地的要緊簡直是瞭若指掌,就是此前上書請重築邊牆,也是把所有陳穀子爛芝麻的舊檔都一一爛熟於心。此時此刻藉着此前和楊一清商量之後的成果,將從天順年間一直到成化弘治年間一次次大小戰役和朝中紛爭擺了出來,到最後見衆皆無話,他方纔輕輕咳嗽了一聲,預備撂下了最後的總結。

“總而言之,之前上上下下所爭者,復河套之後,地勢一馬平川,虜寇鐵騎四入。如守則兵力不足,如追則馬力難及。但河套三面憑河,土地肥沃,耕田種桑皆可自給。只從寧夏塞外小江南之稱便可見一般。若是河套屯守,每年可省卻租稅數十萬,轉運的士卒人力又不下十餘萬。而東到偏頭關,西到寧夏,這兩千餘里的百姓都可睡個安穩覺。而說此地平坦不可守的,周朝朔方,漢代河西郡。那又是從何而來?”

“而河套自洪武初年,便是我朝所有。因兵備空虛,當年扼守其外的營堡漸漸內徙,於是縱敵深入。虜寇既然長久以來都在這塊水草肥美的地方放牧,自然樂不思蜀。而邊將又生怕朝臣責備輕啓邊釁,於是更坐視其坐大,不敢率兵深入清剿搜套。從正統以後到如今,只有威寧伯王越深入紅鹽池。焚虜寇大帳輜重,劫其兵器盔甲,又俘獲其妻子婦孺。一時讓賊不敢復據河套。但結果如何?後援不繼,武備不繼,以至於虎牢一關,卒爲楚有;河西數郡,折爲秦臣。當年唐時劉仁願一介文臣,敢爭險於黃河之外,而扼受降,我等後人卻只知道斂兵於河套之內,僅守延綏。河套不復,不啻於開門延寇。三面受敵!”

李東陽早就知道徐勳是善辯之人,否則當年的府軍前衛便沒有復建之機。然而時至今日,徐勳的善辯之中卻又加入了引經據典,更是讓人難以小覷。知道這必然還有楊一清在背後謀劃的成分,他在心中斟酌良久,可最終還是難以保持沉默。

劉瑾那些折騰確實是比不上徐勳的謀定而後動。然而,怕就怕他嚐到了甜頭,在邊功的路上越走越遠。想當年王越和汪直結黨,何嘗不是因爲邊功封伯,繼而野心難制?

於是,在小皇帝那顯見大爲高興的目光中,他不得不站出來說道:“平北伯所言雖有理有據,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且不論兵馬,眼下這時機正當的夏糧未收之際,恐怕難以支應陝西所需。如今小王子部厲兵秣馬,分明不甘前敗,若是將此事暫且緩一緩,待其與火篩兩敗俱傷,進駐河套便可事半功倍!”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此話固然不假,但若是一虎正當盛年,一虎卻已經老而末路,這勝負成敗在未曾相爭之前就已經很清楚了。火篩窮途末路,從其手上取得河套容易,還是從正當盛年的小王子部手中收回河套容易?”徐勳用一個反問暫且噎住了李東陽,隨即便向着御座上的朱厚照一拱手道,“皇上,倘若糧草軍餉有所缺口,臣有一計可以籌措。”

朱厚照對於自己親近信賴的人素來是言聽計從,劉瑾如此,徐勳也是如此,因而他當即精神大振,連忙問道:“什麼好辦法,你快說!”

“量出爲入,估算此次戰事以及築邊牆的開銷,發行債券!”徐勳拋出這麼一句話後,見衆人無不是驚愕莫名,甚至還有人滿臉糊塗,他也不立即解釋,而是笑吟吟地對小皇帝拱了拱手,“一二百萬的軍費銀子對國庫來說,驟然拿出這麼多興許有壓力,所以,倘若諸位老大人真的覺得軍費不足,戶部沒錢,便請皇上考慮考慮臣的這個主意。”

徐勳分明不打算在今次朝議上把這事情說開,一時間不但李東陽,就連劉瑾也是恨得牙癢癢的。然而,朱厚照卻非但沒因爲徐勳的賣關子而氣急敗壞,反而興致更高了,看看左右片刻,他就急不可耐地說道:“諸位於徐卿所言,可還有什麼要問的?”

言下之意分明是,若是沒事就可以告退了!

天子都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林瀚和張敷華對視一眼,想起昨日晚上和張彩的商量,林瀚知道與其讓別人挑頭,不如自己把那件事挑明瞭,當即開口問道:“臣只有一件事要問平北伯,聽說前日平北伯進居庸關之後遇到了刺客?”

此話一出,剛剛還在互相打眼色打手勢的一衆大佬們頓時鴉雀無聲。劉瑾的那些黨羽是集體提心吊膽,暗自思忖徐勳之前自己在御前裝好人,此刻卻讓人提出來,萬一引火燒了劉瑾,他們該如何應對,而中立的李東陽等人,則是迷惑於爲何是林瀚這個素來清正的吏部尚書打頭陣。難不成是林瀚被徐勳說動,打算趁着軍功把劉瑾拉下了馬?

“只是一個妄人而已,武藝倒是馬馬虎虎,不過雙拳不敵衆手,尚未欺近身前就被護衛們當場格殺,談不上什麼刺客。”徐勳輕描淡寫地說到這裡,瞥見劉瑾面色依舊陰沉沉的,他就哂然一笑道,“再說,我這個欽差此前這一路西行,得罪的人海了,爲了這麼一件微末小事興師動衆,着實沒什麼必要。”

林瀚微微點頭,就此退了回去,就在這時候,今日不吭聲,從前也一直極不起眼的刑部尚書屠勳,卻突然開口說道:“刺客之事平北伯不可輕忽,須知彼等亡命之徒,看上去雖只一人,但未曾問過,焉知其是否有後臺同黨?臣懇請皇上將此前的刺客畫影子圖形,下發京畿各州府,令差役捕快詳加訪查。”

刑部在六部之中是僅次於工部的冷衙門,重要性甚至連禮部這樣的清水衙門也比不上。屠勳又因爲此前刑部天牢出過岔子跑了一個江山飛,一度被朱厚照冷落了許久,從前還曾經卑躬屈膝去過徐家賠禮,據說還不怎麼被徐勳待見。然而,此時此刻屠勳正色說出來的這麼一番話,卻是顛覆了大多數人早先心中的判斷。

敢情屠勳竟也是半個徐黨……不,興許可以說一個,要知道其的態度卻是比林瀚還要強硬明確得多!

身正不怕影子斜,儘管劉瑾在這件事上問心無愧,但他卻生怕徹查這麼一樁遇刺案,有人會爲了討好徐勳,而翻出別的事情來,當下少不得以目示意兵部尚書劉宇站出來。果然,劉宇不負他的期望,當即就出列說道:“皇上,臣以爲平北伯遇刺之事,可令內廠仔細盤查,必然能有結果。倒是平北伯此行陝西,先退虜寇,再平安化王之亂,這議功方纔是重中之重。”

這劉瑾和徐勳什麼時候又穿一條褲子了?

今天起頭碰了一個軟釘子的王鏊只覺得腦袋都有些糊塗了。直到劉宇這個兵部尚書將徐勳此行陝西的功勞吹得天花亂墜,連尚未真正收復的河套之地都算了進去,恨不得把徐勳說得如同徐達再生,張輔在世。然而,劉宇這長篇大論還沒結束,徐勳便笑眯眯地打斷了劉宇。

“劉尚書,我這點微末功勞皇上心裡有數,諸位老大人心裡也有數,你就不要替我臉上貼金了。說到功勞,此番寧夏大亂,我早就上書請調換寧夏上下各層將領,不知道劉尚書是個什麼章程?”

Www• тTk Λn• ¢ ○

劉宇早就接到了徐勳的急報。然而,他打心眼裡就不想讓陳雄出任寧夏總兵。要知道宣府總兵張俊,大同總兵莊鑑,固原總兵曹雄,這一個個全都是和徐勳關係親近,惟其馬首是瞻。儘管邊鎮對京城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可有這麼一些人在,徐勳豈不是要軍功有軍功,要人馬有人馬?然而,他正支支吾吾想着怎麼矇混過去的時候,外間就傳來了一個內侍的聲音。

“皇上,西廠來報,擒獲虜寇奸細數名,其中一人自供曾安排同黨在居庸關關溝之內行刺平北伯,結果事敗被殺!”

ps:汗,最近更新字數難定,我寫多少發多少,就這樣了……()

第380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313章 裡應外合的奇襲(下)第599章 烽煙乍起,歌舞疾第572章 心憐其類,扶搖春色第134章 壽寧侯府的朱小侯爺(上)第226章 杏榜數**人物,焦公子惱羞成怒第523章 動亂(下)第564章 觀大比君臣相得第395章 投緣和倒臺第49章 神機妙算(上)第257章 君臣合力的第一把火(上)第278章 包工頭第315章 黃金家族的榮光第340章 狼狽的正德第638章 賞罰,殘局第579章 心中的刺第288章 老大人們的軟肋第241章 焦芳真的倒了……第11章 投其所好(下)第593章 人各有志第99章 北鎮撫司之主(上)第638章 賞罰,殘局第8章 出手豪闊,家底漸空第125章 運河上的買路錢第124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574章 連環手第373章 圈套(上)第132章 上頭有人!第572章 最是難防枕邊風第424章 善舉揚名第283章 老謀深算第606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580章 施恩不圖報,豈非濫好人?第214章 好一條漢子,我要了!第531章 獨當一面第232章 別有用心的救兵第617章 快馬加鞭,王府相會第312章 裡應外合的奇襲(上)第355章 戲中戲第43章 昔日鷹犬今何在第104章 給你希望,讓你絕望第319章 背後一刀第430章 老焦芳吃癟,小正德立志第606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85章 折服(下)第364章 英雄配美人?第6章 字紙尤可惜,惡訊不足理第568章 借刀殺人最上,英雄所見略同第55章 碰撞(三)第85章 折服(下)第536章 殺局鬧劇第303章 強勢的正德第534章 天子之怒第25章 心有千千結(下)第598章 張西麓進諫劉瑾,狡錢寧敬賀舊主第107章 僞君子的末日(下)第597章 錢寧回京,巧言令色第69章 驟變第3章 謝恩情第108章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第277章 明棋暗子,兩手籌劃第322章 接戰和援軍第389章 突發(下)第322章 接戰和援軍第584章 朋黨已成(下)第293章 得道多助?第416章 飄然而至第452章 引蛇出洞(上)第323章 大勝可期第93章 金陵第一案(四)第394章 什麼樣的馬配什麼樣的鞍第265章 真相,投靠第605章 河朔悲歌,千金之女第442章 最漫長的一夜第599章 野心膨脹,含飴弄孫第320章 文武兼通屬楊公!第13章 狐疑和心動第377章 連環套(下)第509章 狐假虎威第150章 會揖吵架,小徐攤牌第226章 杏榜數**人物,焦公子惱羞成怒第333章 小徐出馬,手到擒來第356章 雷霆一擊獠牙露第564章 觀大比君臣相得第330章 君臣相得,內外勾連第100章 北鎮撫司之主(下)第452章 引蛇出洞(上)第54章 碰撞(二)第598章 張西麓進諫劉瑾,狡錢寧敬賀舊主第392章 瞌睡碰着枕頭?第398章 割袍斷義第90章 金陵第一案(一)第605章 河朔悲歌,千金之女第33章 萬般皆下品第7章 大智若愚第578章 投名狀,倒履迎第175章 千刀凌遲,賊心不死(上)關於奸臣實體書以及新書第445章 搶劉瑾的位子,挖劉瑾的牆角!第76章 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