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逆鱗

睡了差不多一天一夜,大清早起來又痛痛快快洗了個澡,雖沈悅去照看孩子了,再沒有之前鴛鴦浴的好事,但徐勳走入徐良房中的時候,卻是終於神清氣爽了起來。因爲昨夜聽妻子說徐良去了壽寧侯府,快子時都還沒有回來,他少不得關切地問了兩句。

“壽寧侯雖說沒什麼別的好處,就是貪杯好色愛插手管事,但卻是個好酒友,我不過在他那兒多喝了兩杯。”徐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隨即就開口說道,“你昨兒個不是說今天下午皇上於文華殿議陝西邊事麼?你好歹也預備預備,要知道,之前小王子所部來攻的時候,朝議一度議論紛紛,今天又是內閣部院大臣齊齊到場的大場面。”

陪父親用過早飯,徐勳回到房中又逗了一小會孩子,這纔回到了書房。見案桌一邊整整齊齊地碼放着從陝西帶回來的那些圖籍冊子,他微微一愣就知道這是曹謙做的,當即便坐了下來,隨手翻了幾樣之後,他便往後頭靠了靠。

文官追求的是吏治清明倉廩充足,最怕的就是君王沉迷於開疆拓土,而武官就不一樣了。有世襲軍職而只安於現狀的,只要拿着一份俸祿有那個官職就好,而那些不滿足徒有尊榮的,追求的自然就是邊功。所以歷來文官武將之間便存着這樣的矛盾。哪怕是王越這樣正經進士出身的文官,當一再率軍打下勝仗之後,行事也好思量也好都已經完全是一個武將了。

天底下最難的事,便是把握好那個打仗的度!

“少爺。”

徐勳聞聲擡頭,見是小不丁點的金弘垂手站在書案前,他不禁挑了挑眉,隨即便笑道:“怎麼是你?陶泓和阿寶人呢?”

“陶泓哥哥剛剛被老爺差遣去壽寧侯府送東西了,阿寶哥哥得了風寒,少奶奶命他休養兩日。”過了年又大了一歲,金弘如今看上去雖仍是未脫稚氣。可舉止卻沉穩多了。他有板有眼地又行了禮,這才又開口說道,“知道少爺在書房中做事,我本不該來驚擾。但外頭來報,說是提督內廠錢大人求見。”

錢寧?他可不是今天才剛到京城,這傢伙來的時機倒是巧妙!

“讓他進來。”

雖則也是一路馳驛而歸,但跟着徐勳回京城的江彬前天晚上和昨兒個上午好好休整了一下,早就恢復了生龍活虎,甚至還到西城這些滿是達官顯貴的衚衕中轉悠了一圈。這天一大早,在院子裡練了一回劍的他用過早飯後本想出門。可打探得知徐勳徑直去了書房,他便耐下性子在前院各處轉悠,即便對那些護衛下人也都笑容可掬,絲毫沒有遊擊將軍的架子。因而,錢寧到門上求見的消息他第一時間就得了,當金六親自領着錢寧進去的時候,他便站在不遠處仔仔細細端詳了一番。

高大,魁梧。雙腿微微有些羅圈,顯見是騎馬騎得不少。肩膀極闊,手臂頎長。和傳聞中左右開弓的說法符合。而走路時目不斜視,絲毫沒有往路旁有人的地方看上一眼,足可見自視甚高,說得不好聽便是旁若無人。短短一會兒看出這許多特點之後,江彬便扭頭往外走去,再也沒有朝錢寧那邊看上一眼。

然而,他這一轉身,錢寧卻是注意到了他的背影。起初還以爲是徐勳新得的護衛,但瞧見人穿着軍官才着的烏皮靴,頭上髮髻方向也不相同。腰間佩刀和環鉤摩擦的聲響乍一聽上去也很有些不同,他便若有所思地對金六問道:“金總管,剛剛過去的那是誰?”

金六被錢寧這一聲總管叫得飄飄然,應了一聲後扭頭一瞧,只得一個背影,他也來不及再細看。當即笑着說道:“哦,大約是此番護着大人從陝西回來的哪個軍官。”

見金六連名字都記不住,錢寧也就把剛剛那個人影撇在了一邊。直到到了書房所在的那個跨院,見金六對那個出來迎候的半大小子說了幾句什麼,人立時又鑽了回去,他便笑着說道:“那個就是金總管家的小子?怪不得能讓都察院張都憲起名,一看就聰明機靈,又能留在書房,將來必然會隨之大用。”

“不敢當不敢當,多虧錢大人吉言了。”金六笑得連眼睛都眯了起來,直到金弘跑出來親自打起了門簾,他目送了錢寧進去,這才哼着小調往外走,快到院門處卻陡然之間想起了之前那個背影是誰。曹謙親自關照過的,說那是跟着少爺在陝西斬獲了不少功勞的大同遊擊將軍江彬,他在錢寧面前竟是把人當成普通軍官了。

“沒事沒事,反正錢大人如今也不是經常上門來……”

書房中,當錢寧來到徐勳面前的時候,見這位舊上司閒適自如地在坐在案桌旁邊的一張竹榻上,身邊還堆着高高的一沓東西,他連忙收攝心神恭恭敬敬地單膝跪下行禮道:“卑職見過大人。”

徐勳擡了擡手,似笑非笑地說道:“起來吧,你如今不是直屬我麾下,日後不用這麼多禮。”

“大人說笑了,卑職能有今天,全都是大人提拔栽培,萬萬不敢忘本!”錢寧恭恭敬敬地又低了低頭,這才站起身來,見徐勳彷彿對自己的表態還算滿意,他這才又誠懇地解釋道,“大人前晚抵京,卑職原本應該昨日便來拜見,但因爲得知大人一大早就被宣召入宮,午時方纔出宮,想着大人興許要好好休憩一番,便沒有貿然打擾。”

把自己拖到今天方纔來拜見這件事巧妙地遮掩了過去,他這才說道:“而且,大人不在京城的這幾個月,也發生了不少事情,卑職新掌內廠,一直都是千頭萬緒理不出來,所以不敢有半點懈怠馬虎。一則是此前淮揚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鹽引弊案,羅公公親自去查,可結果卻是被上上下下幾個人給糊弄了,劉公公盛怒之下卑職親自帶人前往,這才追回了數萬銀錢的虧空。二則是不久前皇上下朝時御道留書,東廠西廠追查許久都沒查出主使,卑職循着幾條線索一路查了下去。終於略有所得。”

徐勳知道錢寧這是在表功,偏巧這兩件事都是谷大用曾經和他說過的,因而他臉上頓時笑意更深了:“皇上設內廠,原本就是爲了給東廠西廠拾遺補缺。外加做他們不能做的事。你既然能查出這些隱情,足可見皇上沒用錯人,我和劉公公也沒舉薦錯了你。”

錢寧原本做好準備,倘若徐勳追問,他該怎麼把事情原委仔仔細細解說一遍,可不曾想徐勳雖是讚了他兩句,可竟然彷彿對這兩件大事絲毫不關心似的。一時間不禁有些急躁心念一轉,他連忙滿臉堆笑地說道:“卑職也是在大人身邊學到了幾分縝密而已,萬不敢當這誇獎。前一件事是羅公公失察,而後一件事卻本不該沒有結果,而是東廠丘公公刻意隱瞞!”

“嗯?”

徐勳一下子坐直了身子,見錢寧那眼睛彷彿異常坦然地看着自己,他只是片刻功夫就猜測出了錢寧的用意。大明朝的廠衛從來就沒有像正德朝這麼多過,錦衣衛之外還有東廠西廠內廠。如此一來,彼此之間交界多了,爭權奪利自然就不少。尤其是後掌東廠的丘聚。以及好不容易纔撈到提督內廠職司的錢寧,想來暗地裡的衝突很不少。

“這事你應該去向劉公公稟報纔是。”

錢寧見徐勳一副漫不經心的表情,知道這位主兒素來是無利不起早,要像昨晚上打動劉瑾那樣打動他,就必須拿出相應的東西來。因而,他立時打疊起了全副精神:“大人,這事情十有八九是羅公公不滿劉公公在之前兩淮事情上的橫插一槓子,這才蓄謀做了此事。而丘公公身爲提督東廠太監,卻給他收拾了首尾。不瞞您說,丘公公自從去年得以執掌東廠之後。與民爭利,京城的車馬行等等生意被他壟斷了大半,甚至還在那些風月之所收買眼線,和錦衣衛的衝突也不是一回兩回了……”

徐勳斜倚在那個柔軟有彈性的靠枕上,聽錢寧說丘聚如何聚斂錢財,如何欺壓錦衣衛。說得錦衣衛那幫人就像小白兔似的可憐,他心裡不由得想倘若李逸風身在這裡,是會給錢寧幫腔,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訴說錦衣衛飯碗被別人搶了的苦楚,還是會一口否認,然後信誓旦旦地說錦衣衛如今士氣正好,絕非如此不堪模樣。他真想着,錢寧接下來的一番話,卻把他的思緒一下子都打斷了。

“而且,卑職還聽說,錦衣衛都指揮使葉大人,近來臥病在牀,情形很不好!而東廠在附近買下了一座院子訓練小戲子們,成天吹拉彈唱,這分明是有心讓葉大人無法靜養!卑職雖然如今執掌內廠,但這世職卻是來自錦衣衛,而且當年要不是北鎮撫司李大人舉薦,也不會有卑職的今天。所以,卑職執掌內廠這些日子,一直都告誡下屬不得和錦衣衛相爭,所以對丘公公這些舉動也實在看不下去。不論於公於私,這東廠還是換個妥當人執掌爲好!”

徐勳簡直要爲這番話擊掌叫好,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認,錢寧還真的是瞅準了他的脾性。他和丘聚的交情原本就尋常,但也犯不上沒事去豎立這麼一個敵手,可倘若丘聚真的犯到了錦衣衛頭上,他就不得不真的出面爲葉廣和李逸風撐腰了,總不能讓久病的人寒心。於是,他微微一沉吟,最後便淡淡地說道:“我知道了,回頭我就去看看葉大人。”

知道徐勳已經差不多被說動了,錢寧知道再繼續不啻是畫蛇添足,當即便岔開了話題,只說些徐勳不在京城之間發生的事情——從官員調動,到政令變化,從內閣三位閣老之間的明爭暗鬥,到部院之間的升降異動……直到見徐勳彷彿有些倦了,他才彷彿剛剛察覺了似的,滿臉赧顏地說道:“卑職忘了大人緊趕慢趕回了京城,該當多休息。這些事情既報了大人知曉,卑職也該回內廠去了。”

“唔,你很仔細。”徐勳欣然點了點頭,頓了一頓又開口說道,“我這趟回來得急,只帶了些藍田玉的首飾,如今還沒清點出來,都在那邊桌子上的匣子裡。你自己挑幾隻帶回去。”

聽徐勳竟讓自己去挑,而不是早預備好了打賞,錢寧頓時心頭一喜,知道徐勳對自己還有相當的信賴。連聲答應之後就到了案桌邊上。打開桌上那個雕漆匣子,他就看到裡頭大約十幾只大大小小的玉鐲。有的上頭帶着墨色的花紋,有的通體草綠色,做工相比京城首飾鋪裡的珍品來雖然遜色幾分,但瞅着還算佳品。他略一思忖,便毫不客氣地在其中選了三隻。

“都選好了?”徐勳見錢寧拿到眼前的是三隻,他忍不住笑了起來。“嬌妻美妾一個不少,你倒是會享齊人之福!好了,趕緊回去做你的事,讓我一個人清靜清靜!”

等到錢寧告退離去,徐勳才伸腳趿拉着鞋子下了竹榻,目光落在了後頭書架上的那一沓圖籍資料上,沉吟片刻便站起身來,伸手緩緩摩挲着這些東西。但心裡想的卻根本不是這些邊務軍略。

錢寧打的如意算盤他當然清楚。但倘若丘聚果真故意,那確是觸了他的逆鱗!

時值初夏,午後的太陽格外火辣辣的。乍然從毫無遮掩的御道進入了文華殿,即便是路途最近從文淵閣過來的李東陽王鏊和焦芳,也都已經出了一頭汗,更不用說從千步廊各部院衙門過來的一衆大佬了。尤其是從京畿道街的都察院趕過來的張敷華,更是額頭上油膩膩一層汗,官袍的後背全都溼了。他打起精神和林瀚交談了幾句,見身側突然傳來了一個小心翼翼的聲音,卻發現是一個小火者雙手捧着一塊軟巾。

“張大人,請先擦擦汗。”見張敷華彷彿有些愣神,那小火者連忙解釋道。“不止是您有,各位老大人們都是如此。皇上說,大熱天讓各位到文華殿來議事,還吩咐備瞭解暑的茶。”

此話一出,不但張敷華愣住了了,旁邊的林瀚也一塊愣住了。等到那些正在等着小皇帝的大佬們人手接過了那一塊用井水浸過涼津津的軟巾。擦過臉手之後又捧上了一盞茶,大多數人的臉上都是驚愕莫名的表情。

小皇帝素來是極其有脾氣的人,什麼時候對大臣這麼客氣過?或者應該說,小皇帝什麼時候這麼仔細過?

就連幾乎是最後一個抵達滿頭大汗的徐勳,在接過小火者遞來的軟巾,喝過茶之後也生出了同樣的感覺。朱厚照對親近的人是什麼都會替別人着想,但對於不想見的人則是巴不得人說完就趕緊滾蛋,這其中,在場的大多數人其實都在這位天子的敬而遠之之列。於是,面對今天只有他一個武官的場面,他並沒有上去和林瀚張敷華屠勳等人搭話,而是若有所思佇立在了一邊,直到那一聲皇上駕到陡然響起。

因不是大朝,等到朱厚照升座之後,衆人也不過一跪一叩首而已。朱厚照素來不喜歡那些繁文縟節,因而見衆人起身,他就直截了當地看着徐勳道:“徐勳,將你此次巡邊的各種情形先說來聽聽。”

徐勳明明是前日半夜就抵達了京城,可昨日卻並沒有出現在文華殿上,這道理在場的衆人全都明白,因而也有不少人的目光在聽徐勳奏事的時候落在了劉瑾身上。然而,見劉瑾氣定神閒,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似的,自然而然就有人心中惱火。比焦芳更靠近李東陽的王鏊,便是低聲對李東陽問道:“元輔,待平北伯奏報完,是否要提及其遇刺一事?”

“先不要節外生枝。”李東陽若有所思地打量着徐勳,半晌纔不動聲色地說道,“且看他自己是不是提起,再看林亨大張公實他們問不問。倘若誰都不提這一茬,我們也不用揪着這一點不放。守溪,昨天徐勳和劉瑾就已經見過面了。”

聽到李東陽着重指出徐勳和劉瑾見過,王鏊立時明白是怕兩人有所默契,提起這一點兩頭不討好。然而,看着天子身側侍立着的劉瑾,他卻覺得心中恨得牙癢癢的。想當初他和韓文等人一塊伏闕,便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可結果時至今日,忠臣紛紛被貶,劉瑾卻巋然不動,而徐勳一介乳臭未乾的少年竟也由此做大崛起。他這個內閣大學士只能四面撲火救人,於大政方針上力爭而不可得!

“……所以,沿偏頭關、東勝關黃河西岸諢名一顆樹之地起,至榆溝、速迷都六鎮、沙河海子、山火石腦兒、鹻石海子、回回墓、紅鹽池、百眼井、甜水井、黃河溝,至寧夏黑山嘴、馬營等處,共立十三城堡,七十三墩臺。東西七百餘里,將偏頭關與寧夏相接,惟隔一黃河據北守禦。如此一來,使虜寇不能再居我腹地,大同寧夏延綏也好,陝西鎮也好,延邊守禦的長度可以大大減少……”

此時此刻,正好徐勳正說到沿河守禦策,王鏊陡然之間聽到前頭一個地名的時候就回過神來。他幾乎不假思索地打斷了徐勳道:“如果臣沒有記錯,這是正統年間寧夏副總兵黃鑑上書所言之策,平北伯欲據爲己有?”

然而,話音剛落,他便發現衆人全都用古怪的目光看着他。

第303章 強勢的正德第40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307章 藝高人膽大第321章 人品厚道是張彩第249章 風雲陡變第646章 大隱隱於朝第298章 敗軍之將第603章 雷厲風行,殺一儆百第277章 明棋暗子,兩手籌劃第527章 安民逼王第141章 天子召見第605章 河朔悲歌,千金之女第443章 大勢已去第603章 雷厲風行,殺一儆百第162章 太子逃學,狗頭軍師(下)第196章 錦衣之怒,皇后之怒,太子之怒第599章 野心膨脹,含飴弄孫第561章 狠辣手段,殺雞儆猴第370章 正德告狀,徐劉合謀第360章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164章 雞飛狗跳,帝京第一案(中)第150章 會揖吵架,小徐攤牌第143章 帝王心術,父子情深(中)第109章 送你上路!第168章 護犢愛妻,天子之怒(下)第563章 議邊軍,警白蓮第339章 青樓證清白第158章 御札密揭定乾坤第188章 東宮的傾向第95章 錚錚紅顏(上)第607章 少君處處碰壁,小徐以退爲進第50章 神機妙算(下)第657章 會當凌絕頂第554章 老謀深算,如狼似虎第407章 心病第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595章 不自量力,安於其位第36章 借勢(中)第117章 絕戶計!第567章 賀客盈門大戲開場第455章 亂成一鍋粥了第584章 卻道一時錯會赤誠心第647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129章 初進京師,大佬召見第5章 門房和僮僕第512章 雙管齊下第578章 投名狀,倒履迎第595章 煽風點火,釜底抽薪!第239章 倒焦(上)第135章 壽寧侯府的朱小侯爺(下)第228章 老而不死,謂之賊也!第354章 封爵(下)第430章 老焦芳吃癟,小正德立志第223章 義氣劉,實誠徐第198章 請將不如激將,帝后憐子心腸第536章 殺局鬧劇第595章 不自量力,安於其位第265章 真相,投靠第565章 劉瑾吃癟第561章 弓馬雙絕,司寇請罪第644章 小皇帝的霸氣!第66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624章 反攻倒算?第75章 禍水東引(下)第601章 小皇帝蹭吃,三大璫求救第509章 狐假虎威第63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386章 大快人心,難兄難弟第120章 刀鋒箭鏃的殺機第437章 伏闕(下)第341章 皇帝偏心,太后更偏心第131章 掌印秉筆,司禮監的老祖宗(下)第574章 連環手第566章 威逼利誘,貌合神離第582章 心力交瘁,顛倒黑白第126章 打一巴掌,給個甜棗(上)第21章 一聲春雷天地動第636章 天子之憫,徐勳之斷第193章 天子愁名義,儲君變世子(下)第25章 心有千千結(下)第340章 狼狽的正德第446章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第140章 父子君臣第54章 碰撞(二)第613章 瞞天過海第151章 談笑定名分,空手套大權第148章 人死如燈滅,砧板魚肉忙第628章 心黑手狠第597章 人傑地靈第266章 迷局第428章 欽差對欽差(上)第131章 掌印秉筆,司禮監的老祖宗(下)第183章 奸佞小人,決不能容!第38章 臭味相投第87章 佔盡上風第7章 大智若愚第387章 活見鬼第219章 仗勢壓人,升官有道(下)第642章 出其不意第397章 功名自由孰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