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古代地契

地契是典押、買賣土地時雙方訂立的法律文據。

其中載明土地數量、坐落地點、四至邊界、價錢以及典、買條件等,由當事人雙方和見證人簽字蓋章。

“這是一張紅契,放在今天,自然沒有法律效力了。”胡楊說道。

未向官府納稅前的地契稱爲“白契”,經官府驗契並納稅後稱爲“紅契”。只有“紅契”具有法律效力。

眼前的這張地契,品相完好,字跡清晰,地契上有詳細的寫着時間、地方、當事人、見證人、歸屬人,賣方書立,內容包括土地面積、坐落、四至,地價,出讓條件,當事人雙方、親屬、四鄰、中人及官牙等簽字蓋章等。

可以說,這是一張非常完整的地契。上面的字體,讓人看了賞心悅目。

據胡楊所知,清代地契總體上是採取“民寫官驗”的形式,即先由買賣雙方自行協商,書寫買空賣空地契,然後由官府進行驗覈。

驗覈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清初實行的“官驗契”,就是現在看到的這種。

另外一種,是清代中晚期實行的粘連契尾的方式,即由布政司統一刊印契尾,編號發行,粘連在民寫地契之後,作爲官府驗契憑證。

“有清初官府的蓋章,我看這紙質,也應該是那個時候的物件。”

聽到胡哥的話,無論是在場的華仔、賀文清,以及唐宥,還是兩個直播間的觀衆們,都微微一驚,一個念頭涌上心頭。

“胡哥,別告訴我們,這張地契也是古董吧?”

沒讓他們失望,胡楊點頭:“確實是一件古董,而且還挺值錢的。”

看到胡哥臉上的笑容,大家就知道這張地契價值不低。雖然現在沒有了法律效力,拿不到地皮,但它的價值恐怕會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胡楊告訴大家:“在目前的收藏品市場中,有一塊熱門名爲奇珍異寶的熱門版塊,這個版塊中的收藏者,所收藏的藏品都不是主流的陶瓷器、書畫、翡翠玉器之類的,而是類似於古代收據、地契、輔首、古代傢俱、雞寶、龍涎香等等之類。

當然,也有人叫雜件。

除了地契,像糧票、銀票等等,都是收藏的對象。糧票大家肯定不陌生,前段時間還搞出大新聞,一張珍稀糧票拍出上百萬的天價。”

大家聽後,眼皮一跳,別和我們說,這張地契也值百萬吧?

“那它值多少錢?”唐宥感覺心都要跳出來。

直播間的觀衆也瞬間安靜下來,公屏上的發言馬上停止,好像被定住了一樣。

“我跟大家說個事實吧!十年前,香港佳士得奇珍異寶拍賣會專場上推出一張民國十七年稅賦收據,以375萬達成成交,驚現全場,以此掀起一股古票據風潮。”

尼瑪!

大家瞪大眼睛,十年前就拍出近四百萬?真的假的?

“這玩意值上百萬?”

胡楊無語地搖頭:“我也沒說它值那麼多呀?

之前我就說過,一件古董的價值,往往是看它的珍稀程度的。

目前市場還能偶爾見到的是明代,更早遠的只能在博物館見到了。明代地契目前也是各大藏家重點熱門收集,普通的市場價從幾百到一萬之間。

清代地契在不同時期價值價格有明顯不同。

比如早期順治,康熙,雍正三朝價格已經不菲,普通的官契都在千元以上跑。連順治的白契都要上百。

而從乾隆開始,地契存世量大幅度增長。尤其是山西爲代表的乾隆官契非常多,普遍才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上面說的這些價格,都是普通的。

真正珍貴的,無論什麼年代的物品,上百萬是很正常的事。”

他目光又掃了一遍那張地契,尤其是上面其中一個人的字體,那書法造詣很高,都快要達到書法大師的水準。

“這種收據、‘證書’,在今天之所以有人熱衷收藏,是因爲它本身就是藝術品。比如上面的字體,算是很難得的書法作品。”胡楊接着說道。

他真正看中的,是這張地契的書法,那纔是精華所在。

直播間的觀衆都是急性子,一個個催問,究竟那張地契值多少錢。

“三十多萬吧!具體也說不準。”

所有人絕倒,這跟路上撿到幾十萬有區別嗎?簡直就是撞大運呀!

當然,大家也清楚,沒有胡哥的實力,就算滾到自己的腳邊,自己也會一腳踢開,甚至無視。

“大家家裡如果有這種地契、屋契之類的,就算沒有了法律效力,也不要隨便丟。

即便泛黃,甚至損壞,但只要地契上有清楚的毛筆字跡,都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特別是屬於祖傳的這種地契,收藏價值很大。”胡楊提醒大家。

“明白,現在就打電話,問問家裡人,還有沒有這種東西保存下來。”

“我家肯定沒有的,可憐!”

“沒想到呀!”

“地契沒有,但我記得,奶奶好像翻出來過糧票,還有銀票,也不知道扔了沒有。”

“嘖嘖!有銀票,看來你家以前挺富裕呀!”畢竟普通人家根本用不上銀票,就和現在的支票一樣,普通老百姓根本沒必要弄那玩意。

……

胡楊小心將地契重新摺疊好,然後收起來,算是意外驚喜。

看到直播間公屏上的發言,他忍不住再說幾句:“糧票的話,算是特殊的產物,因爲遺留非常多,所以通常都是廢紙,不值錢的。只有那些發行量很少的,纔有收藏價值。

銀票的話,因爲是印刷品,所以它的藝術價值會稍微差一點。一張清朝稀少的銀票,或者說寶鈔,十萬到三十萬不等。

剛纔那位兄弟說自己家有,不妨拿去做鑑定,又或許拍照,放到我們的粉絲羣裡面,我有空會看一下。”

這回,華仔、賀文清和唐宥都打起精神來,畢竟路邊都可能撿到幾十萬。

“是那位阿婆。”華仔忽然指着前方。

胡楊他們望過去,就看到之前賣水果的阿婆,纔回到村子來。

賀文清忽然提議:“要不,去她家看看?”

第四百四十六章 有貓膩第二百七十一章 猛獁象牙第三百零七章 死摳的老頭第四百四十四章 祖傳寺廟第五十一章 宅男皇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寸田黃一寸金(第四更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三章 五千萬第一百零三章 還有更好的?第四百三十七章 裝逼犯第四百七十五章 成心作對?第八章 您這鳥什麼品種?第二百三十章 買別墅第二百八十五章 還有寶物第四百八十八章 葉梅的疑惑第二百一十七章 請自重!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必感謝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冰種檸檬黃第三百零一章 老陳的事業第一百三十一章 磨牀第六十五章 被修復過的瓷器(補)第四百四十五章 古碑第四百二十七章 吸杯第二百七十九章 盛典開始第五百二十六章 反被坑第四百九十五章 胡哥,我不想努力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慈善拍賣第五百二十八章 上門拜訪第三百零二章 河坊街第五百八十三章 徐宏接手第五百五十一章 鄭板橋的竹第三百四十七章 走私表第七十九章 化石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常舉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有什麼特別?第一百八十六章 兩老相爭第五百一十二章 徐宏湊熱鬧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賊的倉庫第三十三章 帶新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再遇明星徐宏第九十八章 新任務第五百六十六章 組建團隊第五百一十九章 您隨便挑一件第四百八十四章 印中印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能不能換一件?第五十三章 古瓷碎片第四百一十八章 曜變天目盞第一百八十三章 墨跡還很新鮮第二百四十三章 事故真相第二百二十一章 檢測年代的黑科技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統魔術第一百八十四章 乾隆四大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博物館也有來路不正的東西?第三百五十六章 又打臉專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徹大悟第三百七十章 別讓韓國人知道第三百五十八章 翠榴石第四百三十章 洋垃圾第三百四十七章 走私表第五百八十九章 頒獎第四百三十二章 日本的是假的第五百一十章 可憐的老闆第五百七十章 從左到右的款識第二百一十章 垮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垮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頒獎第四百四十六章 萬年蜜蠟第五百六十七章 運河清淤文物第九十四章 林建國第五百四十九章 舔狗漢奸第五十一章 宅男皇帝第一百五十六章 有什麼特別?第一百八十四章 乾隆四大家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價盆栽第一百一十九章 《踏雪圖》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就是再也不見第四百九十九章 轟動一時的造假案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像租借第一百四十七章 冤家發小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寸田黃一寸金(第四更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十二章 不值錢的養珠(求收藏推薦)第九十四章 林建國第一百一十章 價值百萬的核桃(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林建國第四章 支線任務(新書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四章 圓明園舊物第三百四十五章 海關倉庫第三百二十七章 這麼猖狂嗎?第五百二十五章 訛詐第二百二十三章 博物館也有來路不正的東西?第三百三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一十六章 貝光第三百三十八章 山賊的倉庫第四百七十六章 花掉一個億第五百零二章 齋戒牌第五百三十五章 名聲大噪第三十七章 摺扇第一百七十六章 村裡的寶樹第二百八十五章 還有寶物第五十五章 張奕華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