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 人選

329 人選

九公主揚了揚眉:“把聖旨拿來!”

“我的公主殿下,奴才這是奉諭出宮宣旨。?你這……”

九公主衝上前去,直接從太監手裡奪了聖旨,緩緩打開,只見上面清晰地寫着“江傳良”三字。蹙了蹙眉,厲聲道:“聖旨我拿了,回頭,我自會與皇上說。”

拿着聖旨調頭往議政殿去。

不得入大殿,只在後殿的茶點室裡候着,時不時望一眼,一顆心糾結起來,只想儘快見到皇帝。

大殿那邊,傳來幾個朝臣的爭執聲。

“啓稟皇上,按照歷朝歷代的規矩,立長不立幼,靜王殿下乃皇貴妃所生,當立爲儲君。”

“高祖立下的規矩,還有一條‘立賢不立庸’呢。寧王殿下素有賢名,朕舉寧王爲儲君。”

刑部顧侍郎朗聲道:“皇上早年立乾明爲太子,乾明太子早逝,膝下遺有吳王殿下。吳王行事沉穩,聰慧賢德,堪爲儲君!”

無論是立長、立嫡、還是立賢,都應該立吳王。

吳王是乾明太子唯一的骨血,親祖母是過世的先皇后,這身份尊貴,又是皇嫡長孫,再沒有誰他更合適了。

舒太妃已遣了官媒、大管家入顧府商談顧小姐與吳王的婚事。吳王許以貴妾位——親王府承儀名分。只待迎娶正妃之後,就納顧小姐入府。

這事兒辦得並不張揚,顧侍郎得罪了靜王,又曾被寧王羞辱,自然會全力支持自己的女婿。

九公主拿着聖旨,沒想朝上竟因此事吵嚷起來。

羣臣各有支持的皇子、皇孫,互不相讓,脣槍舌箭。

“應立長子爲儲!”

“當擁賢者爲太子。”

“吳王乃是乾明太子之子,纔是正統。”

崔左相不容分說,自是站在靜王這邊。大公主可是靜王的同母胞妹,對左相府又多有關照,都屬“自家人”。

定國公自全力擁護靜王,他可是靜王的岳父,萬沒有支持旁人的道理。

皇帝端坐龍座,冷眼看着羣臣之間爭執。

而三個當事者,個個一言不發,衣着三色不同的蟠龍錦袍,或心下暗喜,或靜觀其變。對或是仿若與己無關。

吳王心潮起伏,抱拳道:“啓稟皇上,臣以爲,皇上龍體康健。春秋鼎盛,還未到立儲之時。還請皇上以天下爲念,保重龍體。如此便是北齊之福,萬民之幸!”

皇帝含着笑,這幾日吃了好些的化痰膳食,感覺甚好。尤其夜裡也不甚咳嗽,只是胸腔依舊有種悶悶的感覺,就似堵了塊東西在那兒,又似壓了座大山。朗聲道:“立儲之事。改日再議。”

他打了手勢,大總管高呼道:“有事稟事,無事退朝!”

崔左相移至殿中,道:“啓稟皇上,江舜誠辭官養老,右相一職不易空虛太久。”

皇帝掃了眼羣臣,道:“各位愛卿以爲,誰可堪當右相之職。”

這可是個權位高職。一時間羣臣又吵嚷起來。

七嘴八舌。就如同立儲一般,誰也不肯相讓。

很顯然,朝上吳王派的人太少。且多是清流、正直之人。

皇帝心下訥然,不明白顧侍郎今兒怎麼會提議吳王爲儲,顧侍郎是出名的酷吏,在百官之中並不討喜,偶爾還有人打壓於他。若非皇帝爲了平衡朝中各派勢力,想到君子、小人皆是要用,這才保着他,讓他做了數年的刑部侍郎。

崔左相道:“臣舉薦吏部聞其貴擔任右相一職。”

皇帝暗思:誰不知道聞其貴早年與江舜誠交好,近幾年多有生疏,尤其是最近一年,索性改弦易馬,與崔左相走得極是親近。他可是崔左相的人。

寧王派的人道:“兒臣薦舉鎮國公楊秉忠擔任右相一職。”

皇帝不動聲色,道:“此事明日再議,大家多提幾個能臣人選。”廣袖一揮,起身離去。

大總管高喊:“退朝!”

“恭送皇上!”

皇帝折入後殿,宮人爲他換下朝龍袍,換了件同樣明黃的隨常袍子。

正更衣,只聽九公主一陣刀呼“父皇!父皇……”九公主抱着聖旨已步入議政殿後殿,嬌嗔道:“父皇,你真要把兒臣許給江傳良麼?”

“嗯!”皇帝應答一聲。

“父皇,將兒臣許給江傳達可好?”

皇帝微愣。

侍棋埋着頭,規規矩矩地站在一側。

“父皇,兒臣求你了,就換個人吧。兒臣最不喜歡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了,兒臣喜歡江傳達,他人好,武功又好……”

這是哪兒跟哪兒的事。

皇帝一臉茫然,看着一側的大總管。

大總管捧着拂塵,緩聲道:“江傳達,從五品遊騎將,平西候江書鯤的次子。昔日鎮國公上疏請功,曾提到過他的英勇殺敵,武功在其兄江傳遠之上,因江傳遠乃是江書鯤的長子,故而被兄長壓下一些英勇之名。”

每每皇帝有疑惑,大總管會細細地替皇帝解惑。

都是江舜誠的孫兒,無論是江傳良還是江傳達,都是不錯的。昔日皇帝說要賜婚,說賜的就是江舜誠的孫子。

九公主誤打誤撞相中了江傳達,武功比其兄長更好,看來她倒有些眼光。九公主以爲皇帝不應,撒嬌道:“父皇,你就答應了吧。江傳達有趣得緊,兒臣就看上他了。”

皇帝道:“你見過江傳達?”

九公主羞澀一笑,憶起昨日被江傳達灌酒的事就不自覺的臉紅。

從來沒人敢那樣對她,可江傳達就是可以。還讓她不敢發作,看到他吃東西的樣子,狼吞虎嚥、津津有味。看他大碗喝酒,豪情萬丈,說話行事更是直來直去,讓人心生好感,又覺得踏實。

“江傳達多大了?”

九公主不知。只覺得他生得略爲單薄一些,想到他與江傳遠站在一處時。江傳遠像極了大將軍,再過兩年,江傳達一定會有其兄的風度神韻,嫁一個容貌、武功都不差的男子,她心下滿意。

大總管道:“似比公主略小一歲。”

皇帝皺了皺眉,“是啊,朕的九公主到六月就滿十七了。”

江傳達今年才滿十六。

九公主不悅地道:“父皇偏心。寧西郡主比吳王還長兩歲父皇也賜婚了。女兒比他大了幾月,跨了年頭,就算大他一歲。阿九不管,阿九就是看上江傳達了!阿九要嫁給他。”既然是自己看中的。爲什麼不可以說出來,喜歡了就是喜難的,她纔不要心裡喜歡,面上害羞打死不認的樣子。她可做不出來。

皇帝哈哈大笑,“上元宮宴還說不嫁人。這才幾日,大嚷着看上男人了,也不知害臊!”

九公主翻了個白眼,“皇家的公主有幾個講矜持,便是珊瑚不也纏着父皇下旨了麼?”

皇家的公主更爲大膽。亦更有一種傲骨坦然,她亦是如此,少了小女兒的嬌態,多了一份女將軍的坦然率直。

“你這丫頭……”皇帝輕語。不似責備,倒更似贊同,“瞧這樣子,朕的阿九亦要挑個將軍爲駙馬,好!好,大男兒保家衛國。”

九公主笑着展開聖旨,“就勞父皇換個人名。”

大總管遞過筆,皇帝笑着看了看九公主。若是再晚一步。聖旨出城,可就晚了。

素妍與宇文琰的婚事,因爲朱武的責罵。皇帝鬆口了,這已是難得的一次,再無第二次了。否則皇帝金口玉律,朝令夕改,豈不成了大笑話。

皇帝將“良”字塗改成“達”字。

九公主遞給一邊的傳旨太監,“讓禮部重製一份”。

回到寢宮,九公主坐在菱花鏡前,傻笑幾聲,道:“侍棋,你說江傳達知道要娶我,會有什麼反應?”

乳母嬤嬤道:“公主金枝玉葉,飛鳳之姿,不知道是多少男兒求娶的妙人兒,他定是高興得合不攏嘴。”

要是親眼看看就好了。

那個笨蛋,傻乎乎的,還真以爲她是少年郎,竟罵她們是娘們,想起來就有趣。

“給我備男裝!”

乳母嬤嬤驚道:“公主又要出去?這可不成,昨晚就不在宮裡,好在德妃娘娘沒來,萬一讓娘娘……”

“用過午膳出宮,天黑前就回來。”

侍棋取了男裝,九公主不顧乳母的絮叨已換了身棕色的袍子,看上去越發的嬌妍動人。

“公主啊,這回可別再喝酒了,一個金枝玉葉喝醉了酒成什麼樣子。”

九公主仿若未聞,領了侍棋自宮門口偷偷溜了出去。

來到拍賣行,只看到裡面有幾個喝茶說話的男子,瞧他們的打扮,像是某商號的掌櫃,說話客客氣氣。

侍棋走到櫃前,問道:“今兒江傳達公子過來了麼?”

掌櫃的道:“許是什麼事耽擱了,今日還未見到四公子。”

原來,他們都叫他四公子。

在“傳”字輩裡,他在江家排行老四。

侍棋問:“我家九公子與你家四公子是好朋友,今兒特意過來找他。他這會兒可是在府裡?”

掌櫃的道:“二位不防去平西候府瞧瞧。”

主僕二人交換眼神,九公主離了拍賣行往城東興旺裡方向去。兜轉之間,終於到了平西候府大門前,與門丁通稟了身份、來意。

門丁笑道:“宮裡宣旨賜婚的太監到了。我家候爺、夫人、世子……都在廳上接旨呢。”

這也太慢了,她都在外逛了一圈,宣旨太監纔到。

她可不要撞見太監,要是被人知道她女扮男裝到處閒逛,指不定又會被眼尖多事的捅到德妃那兒,要是德妃知曉,少不得將她叫過去講說一大堆的道理。她最怕的就是聽那些“道理”,都快能倒背如流了,從小到大,聽得都生耳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