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馬拉開波灣

一旁的儲德翰見狀,立馬“咳嗽”了一聲,開口打斷道:

“洪先生未免也太悲觀了,紐約雖然有很多不足,但底子厚,只要撐過這場浩劫,未來還是很光明的。

外人不相信也就算了,咱們自己一定要堅定信心,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爭取早日把紐約建成聯邦第一地下城。”

“請問您是?”男主人小心試探道。

他越聽對方的聲音,感覺越熟悉。

“咳……”儲德翰趕緊掩飾了一下。

經過老公的提醒,女主人米歇爾突然驚喜道:“我想起來了,您是儲市長吧?難怪聲音這麼熟悉。”

儲德翰輕輕點了點頭,隨即叮囑道:“我這次是偷偷出來做調研的,你們知道就行,別聲張。”

男主人瞪大了雙眼,望向一旁的張昊:“儲市長,這位是執……”

按理說,對方這會兒應該陪着執政官纔對,不可能有時間搞啥子調研。

真相已經呼之欲出了。

張昊見自己身份暴露了,只好摘下口罩,同時嘴裡歉意道:

“不是有意想瞞着你們,主要是想看看基層的真實情況,畢竟這裡遠離首都,也不知道儲市長有沒有瞞報。”

“沒有、沒有,儲市長乾得很好,這幾年,紐約地下空間的面積,一舉翻了兩倍多,這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

男主人連忙稱讚道。

儲德翰擺擺手,頓時謙虛道:“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拓展地下空間差不多已經到頭了,接下來需要加快完善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公共服務配套,爲廣大人民羣衆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

畢竟紐約人口規模有限,目前的地下空間已經足夠使用了。

“說得好!”張昊輕輕拍了幾下掌,緊跟着語重心長道:“最近十年,聯邦爲了自救,讓老百姓們吃了不少苦頭,現在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此言一出,現場衆人立馬發出了歡呼聲,有可能是演戲,也有可能是發自真心的,或者兩者皆有。

歡呼過後,男主人試着打聽道:“執政官,您剛纔所說的社會化撫養,是不是惠民政策之一?”

“沒錯。”張昊點點頭。

“請恕我直言,這項政策出發點是好的,但很容易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男主人硬着頭皮說道。

張昊當場重視起來:“哦?怎麼說?”

男主人看了看四周,然後將張昊拉到了臥室裡,低聲解釋道:

“執政官,現在的年輕人不想生孩子,有多方面的因素,不是靠一個社會化撫養就能徹底解決的。

衆所周知,經濟越是不發達的地區,生育率越高,而一旦全面推行社會化撫養,天竺半島和中東等地區,必然會迎來人口暴漲。”

張昊立馬聽懂了對方的潛臺詞。

這確實是他有所忽略的地方。

拋開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不談,本土一旦失去了人口優勢,到時候絕對是一個大麻煩,甚至會丟失聯邦主導權。

男主人繼續說道:“咱們老祖宗有句古話說得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執政官,您可千萬別犯糊塗啊!”

“洪先生,謝謝你的提醒,你放心,我會慎重考慮的,不會拿咱們的子孫後代的命運開玩笑的。”

張昊連忙給出了一個保證。

大不了先在本土實行社會化撫養,等出效果了,再推廣到其它地區,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人口結構”失衡。

“執政官,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男主人不禁鬆了一口氣。

比起婚姻制度的瓦解,讓天竺人和中東人趁機崛起,那纔是最糟糕的,這比殺了他還難受。

張昊笑了笑,兩人回到了客廳裡。

“洪先生、米歇爾女士,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想問問兩位。”

“執政官,您隨便問。”

“如果官方強制要求二位將孩子送到專門的撫養機構,你們會同意嗎?”

社會化撫養,不是一句空話。

它有點類似當下的義務教育,應該帶有強制性。

否則,一部分孩子由家庭撫養,另外一部分則由官方撫養,這會造成社會的長期割裂,甚至是對立。

米歇爾當即皺起了眉頭:“強制?怎麼強制?難道還能上門搶人?”

“那還不至於,不過會有相應的懲罰措施,例如開除公職、減少糧票份額,甚至是教育上的不公平。”

張昊簡單舉了幾個例子。

“什麼?”男主人不由得大吃一驚,“這也太不公平了,父母撫養孩子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怎麼能橫加干涉?”

米歇爾同樣是滿臉震驚。

張昊趕忙安撫道:“我想兩位可能誤會了,社會化撫養不是把孩子從你們身邊奪走,而是換一種撫養模式。

作爲父母,兩位可以隨時探望自己的孩子,節假日也可以將孩子領回家團聚,不存在故意阻攔一說。

總之概括起來,就是以官方爲主,以家庭爲輔,這樣既能減輕家庭負擔,也能加強對兒童青少年的管理。”

男主人看了一眼老婆,猶豫着開口道:“如果是這樣,也不是不能接受。”

米歇爾發現了一個明顯漏洞:“執政官閣下,我有一個疑問,有些小孩子身體弱,離不開母親,那該怎麼辦?”

“米歇爾女士,你多慮了,社會化撫養不存在一刀切的情況,官方會綜合考慮每一位孩子的實際情況,不適合集中撫養的孩子,不做強制要求。”

張昊笑着安慰道。

“原來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米歇爾稍微鬆了一口氣。

……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張昊幾乎走遍了整個地下城,他一邊收集地下城的第一手資料,一邊試着宣傳社會化撫養。

“社會化撫養”是他任期內最重要的目標,無論如何都要全力以赴。

1月25日,考察團抵達了委內瑞拉。

準確點來說,應該是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灣,位於馬拉開波湖的入口處,人口約有五十餘萬人。

放眼整個美洲,絕對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了。

與美洲的其它礦區城市一樣,此地更像是一座大工地,大街上隨便抓一個人問問,幾乎全是各大國企的員工。

爲了歡迎執政官的到來,馬拉開波灣官方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港口上擠滿了人羣,彷彿提前過年了。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現場同時響起了迎賓曲。

下船後不久,立馬有一羣學生送上了鮮花,說實話,自從出海以來,考察團還是第一次有此待遇。

不過,張昊對此有些不喜。

陪同的馬拉開波灣市長鬍昌高,很會察言觀色,趕忙解釋道:

“執政官,現在正好放寒假,不影響孩子們的學習。”

張昊點了點頭,隨後指着手上的鮮花嘆息道:“這些鮮花培育出來不容易,就這麼摘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當前,各大城市都有室內公園。

有鮮花反倒並不奇怪。

“您教訓的是,我們今後一定改。”

胡昌高認錯態度很好。

張昊沒有再糾結這個問題,轉身將鮮花遞給了助理,然後開始和現場人羣握手,甚至還有合影。

不管怎麼說,親民都是必備技能。

去招待所的路上,胡昌高不放過一點時間,趁機彙報起了工作。

張昊拿着馬拉開波灣市去年的經濟數據,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錯不錯,經濟數據遠超預期,尤其是7.8%的GDP增速,在整個聯邦絕對能排進前十。”

“都是執政官領導有方!”

胡昌高習慣性地吹捧道。

張昊連連擺手:“跟我沒關係,這些都是範院長和你們的功勞,畢竟我上任還不滿一年,加上這次出訪,很多工作都還沒來得及上手呢!”

“執政官,我這可不是拍您馬屁,實話實話,去年下半年,我們這兒突然來了一大波投資者,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執政官您推薦過來的。

如果沒有這些投資,我們的GDP增速,絕對沒有這般驚豔,我讓人做過統計,起碼要少掉三到四個百分點。”

“有這麼多嗎?”張昊驚訝道。

“當然有。”胡昌高鄭重地點了點頭,“等過兩天,我帶您去油田那邊逛逛,您就知道了,現如今每天都有十幾支勘探隊在努力尋找新油田。”

“是嗎?他們打到新油井了嗎?”

張昊迫不及待地詢問道。

“他們來得時間不長,目前只找到了一座油氣田,預估可開採儲量大約有1.2億噸,算是一個不小的開門紅了。”

胡昌高連忙回答道。

張昊頓時來了興趣,繼續追問道:“是哪家公司運氣這麼好?”

“昌明石油,他們的幕後老闆,就是大名鼎鼎的拾荒客陳川,電影《荒野大鏢客》裡面的主角原型就是他。”

“原來是他?”張昊不由得有些意外,隨即感慨道:“看來陳川的傳奇故事有續集了,這傢伙果然不簡單。”

“陳川這次堪稱一夜暴富,他只要把油田一賣,立馬就能入賬十個億,比他名下的那個威遠公司賺錢多了。”

胡昌高忍不住羨慕道。

張昊從對方話裡,立馬發現了異樣:“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有人想強取豪奪?”

“呃……強取豪奪有些太誇張了,不過確實有幾家公司對新油田很感興趣,想收購過來,目前還在談判當中。”胡昌高避重就輕道。

“這裡面有沒有國企?”

張昊皺了皺眉頭。

胡昌高點了點頭:“確實有兩家國企,一家是東方石油,另外一家是新成立的聯邦石油集團。”

“好傢伙,一家是老牌'貴族',一家是剛入場的新貴,陳川這下想不賣都不行了。”張昊直接諷刺道。

“執政官,您放心,這次的開發熱潮是您親自帶起來的,他們不敢胡來。”

“明着是不敢,暗地裡可就不好說了。”張昊不置可否。

胡昌高訕訕一笑,無言以對。

張昊緊跟着又詢問道:“除了他們兩家,其它的都還有誰?”

“除此之外,還有三家歐羅巴人的能源巨頭,以及新成立的幾家私人石油公司,這幾家都來自北邊。”

“好啦,不說這個了,回頭我抽時間親自見見陳川。”張昊擺了擺手,緊接着話鋒一轉:“對於此次的國企改革,你們這邊是什麼反應?”

“總體上是擁護的。”

胡昌高言簡意賅道。

“有沒有人陽奉陰違?”

張昊毫不避諱道。

胡昌高苦笑着點點頭:“執政官,我跟您說句實話吧,這邊天高皇帝遠,那些國企巨頭早就把馬拉開波盆地當成他們的基本盤了,有抵制情緒也是正常現象。”

“正常?他們這是圈地自肥,罔顧大局,長此以往還得了?”

張昊不由得加大了音量。

“執政官,您言重了,他們應該沒有對抗中央的想法,否則根本不會放任陳川他們這些人進來,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胡昌高試着勸道。

作爲馬拉開波灣的一把手,主要工作就是和這幾家石油公司打交道,平時接觸多了,或多或少有點情分在裡面。

張昊暗自點了點頭,這十幾家石油公司當中,大部分來自粵州,相當於半個自己人,於公於私都要給他這個執政官面子。

如果換作其他人,恐怕就沒這麼簡單了。

“算你說得有理,總之這一波的投資熱潮很難得,你們要好好利用這次機會,爭取早日追上北邊的石油產能。”

以去年的數據爲例,馬拉開波盆地的石油產量,約莫只有北邊墨西哥灣的四分之一,雙方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別的。

南邊任重而道遠,要加把油了。

胡昌高沒有推脫:“執政官,不管困難有多大,我們一定竭盡全力。”

“有困難可以提,想必你也知道,我跟你們這邊還算有一點淵源,我比任何人都希望你們能越來越好。”

張昊鄭重承諾道。

“執政官,首先我代表馬拉開波灣全體民衆,向您說聲謝謝。”胡昌高頓了頓,緊接着訴起苦來:“說到困難,眼下確實有一件,而且相當棘手。”

“什麼困難?”

第462章 驚人房價第200章 張崇信的七十大壽第77章 天價交易第267章 企業家年會第65章 混亂的中秋節第8章 公司到手第363章 “貪污”第95章 基本盤第128章 楊家第227章 婚禮進行時第13章 初到惠城第97章 票販子第58章 倒計時第432章 倒數第五名第463章 動盪不安第141章 倒春寒第266章 越來越濃的年味第212章 嶗山商會第240章 羣英薈萃第277章 拍賣會(2)第13章 初到惠城第296章 魚肝油第263章 “我們不想餓死!”第191章 初到肥城第427章 莫須有第188章 對賭協議第122章 招聘第40章 低調開業第7章 退休宴第318章 驚天醜聞第423章 此風不可長第356章 和平使命99第366章 突遇大案第462章 驚人房價第86章 租房(求首訂)第244章 來自比亞迪的助攻第247章 財團雛形第77章 天價交易第135章 第一次登門第124章 暴漲的金價第239章 未雨綢繆第46章 第一波搶購潮第277章 拍賣會(2)第371章 東海岸的困境第162章 發薪日第303章 恍如隔世第181章 曹凡的公司第47章 順應民意第402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第439章 富不過三代第462章 驚人房價第343章 穩字當頭 謹慎樂觀第409章 “春雷行動”第43章 驚天動地8.0第13章 初到惠城第192章 皆大歡喜第45章 人心惶惶第398章 夫妻重聚第459章 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第156章 《睡蓮》第163章 反響熱烈第46章 第一波搶購潮第122章 招聘第62章 預售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180章 定親第309章 領取救助金第118章 塵埃落定第456章 大搬家第453章 安樂死第183章 試管肉第21章 磺石公園第223章 領證和婚紗照第35章 父慈子不孝第247章 財團雛形第154章 四海集藏第251章 一將難求第341章 魔都盛會第148章 團圓(元旦快樂)第290章 愈演愈烈的搶購潮第461章 跑步進入新時代第229章 婚後第28章 家財萬罐第114章 年終獎第97章 票販子第419章 羨慕得眼睛都紅了第148章 團圓(元旦快樂)第243章 落袋爲安第390章 兩場婚禮第313章 開業大吉第256章 薄利多銷第352章 國會金質獎章第139章 雪梨港第284章 事了拂衣去第300章 老家來信第252章 功成身退第364章 埃斯康迪達銅礦第65章 混亂的中秋節第94章 一碗蔬菜湯第162章 發薪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