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婚姻制度瓦解

聞聽此言,張昊一時間啞口無言。

王志傑繼續說道:“要怪就怪這該死的世道,太TMD的艱難了,反正我這輩子也沒希望了,乾脆怎麼舒服怎麼來,混一天是一天。”

“年輕人不要喪氣……”

張昊下意識地勸了一句。

“我倒是想爭氣,可惜考官方僱員考不上,當兵身體條件不達標,甚至連稍微好一點的工作也找不到,除了躺平,你覺得我還有什麼出路?”

王志傑忍不住吐槽道。

“如果給你一份滿意的工作,那你願意結婚生孩子嗎?”

張昊循循善誘道。

王志傑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結婚可以考慮,生孩子就算了,什麼時候太陽出來了,我再考慮要孩子,要不然生出來也是受罪。”

“如果官方願意幫你們撫養孩子呢?也不考慮嗎?”張昊進一步詢問道。

“怎麼撫養?”王志傑微微一愣。

“有點類似兒童福利院,從孩子出生到十八歲成年,從日常飲食到醫療教育,官方全包了。”

“這麼好?真的假的?”

王志傑略帶驚訝。

儲德翰忍不住插嘴道:“當然是真的,這叫社會化撫養,如果你經常看新聞,就會發現首都那邊已經在試點了。”

“真的我也不生。”

王志傑依然搖了搖頭。

“爲什麼?”張昊連忙追問道。

“因爲不放心,兒童福利院又不是什麼好地方,誰知道里面會不會發生虐待情況,還是不生最保險。”

王志傑隨口解釋道。

張昊頓時有些上頭:“別灰心,我承認福利院確實存在個別不好的現象,咱們需要警惕,但不能因噎廢食。”

“警惕海量個例麼?”

王志傑嘴角抽了抽,隨即調侃道。

張昊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畢竟任何管理制度都存在漏洞,這是無法避免的,他頓了頓,繼續詢問道:

“王老弟,從你個人的角度分析,你覺得該如何解決當代年輕人不婚不育的難題?”

王志傑嘿嘿一笑,半真半假道:“這個簡單,收單身稅就行了。”

“單身稅?”

王志傑趕忙擺擺手:“哈哈,我開玩笑的,你們千萬別當真。”

張昊不置可否,緊接着換了一個話題:“王老弟,你在紐約待了幾年了?”

“應該快有五年了吧,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們全家是85年移民過來的,那年因爲經濟危機,本土實在是待不下去了,只能出海碰碰運氣。”

“在這邊生活還習慣麼?”

王志傑毫不猶豫地點點頭:“紐約再差也比本土強,起碼餓不死人,老家那邊太捲了,拼死拼活也只能勉強保證溫飽,簡直是壓力山大。”

“呃……”張昊見對方誤解了,於是趕緊糾正道:“我是問你生活在地下習不習慣?有沒有感覺很壓抑?”

“壓抑嘛,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但習慣了就好,說實話,跟飢寒相比,這點壓抑在我看來根本不算什麼。”

王志傑不以爲意道。

“如果讓你一輩子住在地下,你願意麼?”

“只要不缺吃喝,其實住哪都無所謂。”王志傑聳了聳肩。

張昊點了點頭:“最後問一個不相干的問題,外面正在舉行跨年晚會,你一個年輕人,爲什麼不去湊熱鬧?”

王志傑亮了亮手上的破舊手機:“這兩天迷上了一部網絡小說,目前正看到高潮部分,不想出去浪費時間。”

“哦?什麼小說?這麼精彩?”

張昊順勢問道。

“《我的四合院避難所》,一本末世重生文,跟現實背景很相似,代入感非常強,真希望有一天,我也有機會重生到黃石火山爆發前。”

王志傑面帶憧憬。

張昊興致勃勃地問道:“如果讓你回到黃石火山爆發前,你打算怎麼做?”

“你們聽說過816地下核工程麼?”

王志傑瞬間來了興趣。

張昊想了想,搖搖頭:“沒聽說過。”

“816核工程,位於渝城的一座大山深處,是當年內戰時期,爲研發核武器專門建造的核原料工業基地。

它全長二十餘公里,主洞室高達80米,洞內有大型洞室18個,建築佈局宛如迷宮,洞中有洞,是一處絕佳的避難所。”王志傑詳細介紹道。

“你想承包它?”張昊煥然大悟道。

王志傑興奮地點點頭:“沒錯,這座洞窟足夠大,完全可以把它改造成功能齊全的避難所,不瞞你們,我最近正打算寫一篇小說,想以此爲背景。”

“不錯不錯,好點子。”張昊扯了扯臉上的口罩,隨口誇獎了一句,“小說名字想好了麼?我對這段劇情很感興趣,回頭一定要拜讀一下。”

“我寫着玩的,不一定能出成績。”

王志傑謙虛道。

“沒關係,咱們加個微訊吧,等你發書了,記得通知我一聲。”

張昊拿出手機提議道。

眼前之人在當代年輕人當中,具有非常高的普遍性,他想通過對方,瞭解年輕一代的所思所想。

“那好吧!你先加我的微訊號,明天我去市府的政務大廳蹭網,到時候再點擊通過。”王志傑臉上帶着一絲羞赧。

手機費太貴的,他根本用不起。

張昊當場開了個人熱點,加完好友,他緊跟着給對方發了一個六百六十六的大紅包,算是調查問卷的酬勞。

王志傑看到紅包,激動得滿臉通紅,六百多塊錢雖然不算多,但省着點花,足夠他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

離開了達拉維的貧民窟,一行人緊接着又來到了一箇中產社區,這裡有整齊的一層小別墅,甚至還有花園。

儲德翰介紹道:“這裡的住戶主要以各大國企員工爲主,年收入基本上在六到十萬元之間。”

“走,咱們找戶人家坐坐。”

張昊大手一揮,帶頭進入了小區。

很快,他們找到了一戶願意接受問卷調查的人家。

通過交談得知,這戶男主人今年三十五歲,在植物工廠上班,女主人則是自來水公司的員工,兩人結婚六年,目前育有一子一女兩個孩子。

張昊拿起水杯喝了一口茶:“洪先生,首先第一個問題,你們夫妻對目前的生活滿意嗎?”

“滿意,湊合着還算過得下去。”

男主人笑着點點頭。

“兩位對地下生活怎麼看?”

女主人米歇爾回答道:“除了有些壓抑,其它的都還好,畢竟地面上不僅有極寒,還有沙塵暴,加上沒有太陽,認真說起來,還是地下更有安全感。”

“我也覺得差別不大。”

男主人附和道。

張昊繼續詢問道:“問個冒昧的問題,兩位有沒有繼續生育的打算?”

“沒了,生了也養不起。”

男主人連連搖頭。

“洪先生,能說下你們養孩子的主要花費嗎?”張昊順勢問道。

米歇爾主動接過話來:“其實,最大的開銷還是吃的方面,爲了保證營養,兩個孩子每天都要兩個雞蛋,我們倆的工資,大部分都花在了這個上面。”

“雞蛋?這邊的雞蛋什麼價格?”

“供銷社裡買不到,只能去跳蚤市場上買,每個雞蛋差不多在一百塊左右,一個月下來就是六七千塊錢。”

米歇爾肉疼道。

他們夫妻倆的工資加在一起,每個月也就一萬三四的樣子,再除掉買糧食的錢和水電費,真的剩不下幾個錢。

“這些雞蛋哪來的?”張昊好奇道。

男主人搶着回答道:“從南邊進口回來的,咱們這邊沒條件辦養雞場,南邊倒是不受限制,雖然雞蛋產量低,但供應還是比較穩定的。”

“南邊是哪裡?古巴?委內瑞拉?還是最南邊的巴西和阿根廷?”

張昊試着猜測道。

“都不是,你說的這三個地方都太遠了。”男主人搖搖頭,“是巴哈馬羣島,那裡孤懸海外,只要願意花錢,別說養雞場了,就連和牛都有產出。”

“哼,那些人膽子倒是不小,居然敢公開違反聯邦法律法規。”

張昊忍不住冷哼一聲。

爲了避免浪費糧食,聯邦所有的養殖場都需要向相關部門申請,只有通過了纔有資格辦理養殖場。

除此之外,還要接受嚴格監督。

男主人無奈擺了擺手:“有需求就有市場,這種事是禁止不了的,我倒是希望上面能適當放開一些,免得那羣資本家哄擡物價,一個雞蛋就敢賣一百塊。”

“上面也有上面的顧慮,畢竟每年的糧食產量都是固定的,只要放開一道口子,很快就會形成洪流。”

張昊連忙解釋道。

米歇爾有些不以爲意:“上面明顯多慮了,這是市場經濟行爲,官方就是因爲管得太多了,才造成糧食年年緊張,絲毫不見好轉。”

“你這話不對。”儲德翰再也忍不住了,開口反駁道:“糧食產能跟國企沒關係,電力、化肥、營養液,也包括其它方面,這些纔是真正的限制因素。”

“我不贊同,只要徹底給私企鬆綁,電力、化肥和營養液都不是問題,只要利潤豐厚,我相信他們會拼命的。”

米歇爾振振有詞道。

男主人拉了拉老婆的胳膊,滿臉苦笑道:“米歇爾,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我在植物工廠上班,比你知道的更多,有些困難真不是靠私營企業就能解決的,需要調動整個聯邦的資源。”

張昊見女主人臉色不太好,於是連忙把話題來了回來:“不說這個了,咱們言歸正傳,如果給你們漲工資,你們願意再生嗎?”

“那要看漲多少了?如果漲兩倍,我們肯定願意再生一個;如果只漲一倍,或者更少,那我們大概率不會再生了。”

米歇爾直截了當道。

他們之所以生了兩個孩子,除了真心喜歡孩子,也有拿到生育獎勵的初衷,要不然生一個就夠了。

漲兩倍?

張昊感覺對方是在天方夜譚。

民間對官方僱員的福利待遇,早就充滿了各種怨氣,如果再提高他們的工資水平,此舉無異於火上澆油。

他可不敢激起民憤。

“如果官方推行社會化撫養,吃喝拉撒醫療教育全包,你們願意生嗎?”

“這個……”米歇爾有些猶豫。

最近關於社會化撫養的話題,在官方僱員這個小圈子裡,造成了很大轟動,她同樣也有所耳聞。

男主人則是明確表示反對:“養孩子不是養貓養狗,不是生下來就萬事大吉了,這種明顯不負責任的行爲,我個人持保留態度。”

如果不是看在對方也是“同僚”的份上,他絕對會破口大罵,那個“社會化撫養”計劃,簡直是包藏禍心。

毫不客氣地講,一旦“社會化撫養”獲得成功,那就意味着婚姻制度的瓦解,衆所周知,婚姻的本質就是爲了共同撫養後代。

不管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對兩者來說都是一個巨大挑戰。

“可是眼下生育率太低了,如果不搞社會化撫養,那該如何挽救生育率?”

張昊一臉苦澀地搖了搖頭。

男主人思考了一番,倒是給出了一條建議:“聽說本土公租房緊張,可以試着把生孩子和公租房名額綁在一起,我想大部分年輕人都會心動的。”

“沒那麼簡單,以惠城爲例,之前也出臺過不少生育獎勵措施,其中有口糧補貼、生育津貼、以及公租房優先,結果依然沒能挽救日益低迷的生育率。”

張昊耐性解釋道。

“辦法總比困難多,我相信一定能找到解決方案的。”

男主人暫時也想不到太好的辦法。

張昊聳了聳肩,隨即話鋒一轉:“洪先生,我想知道,你們夫妻倆有沒有紮根紐約的想法?”

“我能說真話嗎?”

男主人咬着牙問道。

“當然,這次問卷調查不是走過場,我們會對受訪者身份進行嚴格保密。”

張昊鄭重地點點頭。

男主人抿了抿嘴脣,直接說出了心裡話:“如果有機會,我們肯定會離開紐約的,本地只有十幾萬人,人口太少了,不利於下一代的成長。”

“十八萬還少?相當於一座小縣城的人口了。”張昊搖了搖頭。

“十八萬只是暫時的,後面估計會越來越少,美洲人口本來就少,紐約就更不用說了,位置太靠北了,又沒有什麼像樣的支柱產業,未來前景堪憂。”

男主人憂心忡忡道。

第290章 愈演愈烈的搶購潮第183章 試管肉第459章 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第254章 大擴軍第57章 小姨子第185章 漁業公司的談判第130章 爐邊相親第296章 魚肝油第63章 亡羊補牢第409章 “春雷行動”第187章 峰迴路轉(春節快樂)第23章 紛至沓來第173章 兔肉綜合徵第211章 暖炕第212章 嶗山商會第311章 水族箱第211章 暖炕第15章 末日罐頭第18章 原子能電池第16章 購地第119章 年夜飯第234章 雙贏第332章 就職典禮第141章 倒春寒第330章 舉世矚目第445章 前往桃源特區第332章 就職典禮第124章 暴漲的金價第141章 倒春寒第345章 海軍一號第373章 婚姻制度瓦解第318章 驚天醜聞第326章 盟友第320章 一封公開道歉信第225章 “閩德時代”第146章 大降速第11章 主題商店第128章 楊家第280章 房改第348章 芭拿馬海峽第403章 塢堡遍地的印度半島第428章 私人島嶼第366章 突遇大案第257章 沙皇彩蛋和親子游第307章 借錢第109章 鯨魚肉第297章 能源危機的苗頭第109章 鯨魚肉第202章 憂與喜第441章 燕都南遷第77章 天價交易第219章 接連碰壁第243章 落袋爲安第99章 歸來第368章 古巴和朗姆酒第163章 反響熱烈第415章 三井家族的野望第4章 父子打賭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169章 失眠第110章 春聯第155章 開業第353章 不值錢的房子第73章 歸心似箭第419章 羨慕得眼睛都紅了第5章 苦在其中第337章 環渤海一體化第52章 蘑菇和蚯蚓第193章 科學島第143章 解禁令第200章 張崇信的七十大壽第432章 倒數第五名第441章 燕都南遷第45章 人心惶惶第364章 埃斯康迪達銅礦第448章 暴雪突襲第120章 風電設備第330章 舉世矚目第295章 收縮與擴張第122章 招聘第89章 暴雪來襲(求首訂)第162章 發薪日第112章 財帛動人心第406章 東西分裂第91章 烤乳豬第250章 海西工業區第36章 “衆叛親離”第318章 驚天醜聞第458章 大幕拉開第365章 婚介所和工會第303章 恍如隔世第188章 對賭協議第382章 偶遇C羅第301章 大丈夫不拘小節第18章 原子能電池第222章 生變第459章 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第138章 新鄰居第18章 原子能電池第220章 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