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衝突(一)

楊家。

書房裡,楊道嗣半靠在軟椅上,靜靜看着書。

楊誠久推開房門走了進來,來到楊道嗣身邊,輕笑道:“父親,今日狩獵,外面倒是頗爲熱鬧。”

楊道嗣淡聲道:“都走了,京城中,倒也難得有此清靜。”

“父親大人說的是。”

楊誠久低聲說了一句,不再多話,靜靜站在那裡,楊道嗣繼續看書,看了有一會兒,這才把手中的書放下,身子想要坐起。

楊誠久連忙扶着父親坐起來,低聲說道:“父親,楊佐、楊安兩人來信,情緒頗爲不滿。”

楊道嗣冷冷笑道:“怎麼,楊炳林的路子走不通,就開始有情緒了?”

楊佐、楊安兩人都是楊家子弟,與楊誠久同輩,只不過出身比楊誠久要高很多,是楊道嗣二弟楊道正的嫡出兒子,而楊道嗣與楊道正,則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

楊佐現爲翼州防禦使,楊安則是爲陵州都督,兩人與楊炳林走的很近,兩年前,楊炳林在家族中頗有權利的時候,楊佐、楊安通過楊炳林,希望能夠更進一步,楊炳林積極運作,希望達成此事,只不過最後,被楊道嗣給否決了。

隨着楊炳林被外調地方任職,楊佐、楊安兩人的官職,這兩年一直沒有任何變化,由此,慢慢的對楊道嗣,有了一些不滿。

“父親,楊佐、楊安兩人在一地爲官,也是有五六年了,始終得不到提升,有些想法,也是情有可原。”

楊誠久性格比較溫和,不願看到同族之人關係惡化,於是出言勸說道。

楊道嗣沒有說什麼,伸出手:“他們的來信呢?”

楊誠久連忙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遞給楊道嗣。

兩個人,卻只有一封書信,信是楊安寫的,大表自己與楊佐兩人在地方上的功績,並提了提文州節度副使、都督薛啓成,看似不經意,實則表明了什麼?楊安任陵州都督的時候,薛啓成不過是他手下的一名中郎將,如今六年過去,自己依舊原地不動,薛啓成卻是連連升遷,做到了文州節度副使兼任文州都督,已經是超過了自己,整封信,看似言語平常,只是平常的彙報最近工作狀況,但話裡話語,卻是充斥着滿腹牢騷與不滿。

楊道嗣看完之後,神色平常,放下信,拿起筆,在上面寫着。

“一一爲二,二二爲四,四四爲八,八八爲十六,九九爲十九。”

楊誠久看着父親在信上的書寫,臉上不由露出了疑惑不解之色,父親突然間寫這些幹什麼?

寫完之後,楊道嗣把信拿給楊誠久,淡聲道:“你覺得有什麼問題?”

楊誠久看了看父親,輕聲說道:“這...最後一題,好像算錯了?”

楊道嗣冷冷笑道:“前面都是對的,你絲毫不在意,卻只看到最後的錯誤,做人也是這樣,你對他十次好,也許他忘記了,一次不順心,便是抹殺所有,楊佐、楊安兩人是個什麼德性,你難道還不知道?連個舉人都是沒有考上,若不是得到其父的門蔭,得到家族的扶持,他們連做個七品官的資格都是沒有,有什麼資格不滿?”

楊誠久全身微微一震,心銳誠服的說道:“父親所言極是,孩兒明白了。”

楊道嗣淡聲道:“把信還給楊安,看的懂,繼續做他的官,看不懂,那就辭官回老家,養養性子吧。”

“是,父親。”

楊誠久躬身說道。

楊道嗣搖了搖頭,嘆聲道:“我爲右相,你三叔在劍南,握有五萬精銳蜀兵,我爲劍,他爲盾,有這兩樣東西在,楊家倒不了,過了,那就是自取禍端。”

聽了父親的話,楊誠久突然有些明白了,趙智雖然重組政事堂,但只要父親一天還在右相的位子上,楊家在朝堂上的主導地位,就一定會繼續下去。

如今的劍南,楊家已經有了一個楊道安,手握五萬精銳大軍,若是把同在劍南的楊佐、楊安兩人也是升爲節度使,那楊家在劍南的勢力,也就太大了一點。

楊炳林幾次發動家族力量,意圖推楊佐、楊安兩人晉職節度使,不過阻力頗重,大臣們的意見,分歧有些大,但以楊家在朝堂上的勢力,楊炳林全力推動此事,還是在朝着有力的方向發展,長久下去,楊佐、楊安兩人的晉職,最終還是能夠得以完成,雖然如此,當時的趙智與楊道嗣,卻始終保持沉默,都是沒有發表任何個人意見,當時的楊誠久,對此頗感疑惑。

回味楊道嗣剛纔的那番話,此時此刻,楊誠久突然想到,隴右之戰結束沒多久,趙智重組政事堂,立即調李忠回京,任職兵部尚書,政事堂左相,此後,楊炳林再提楊佐、楊安兩人之事,當時的趙智與楊道嗣,依舊沒有任何發言,不過李忠,卻是相對應的,提了一個建議,從安北抽調十萬精銳回豐京,與中央禁軍進行對調。

李忠的這個建議提出之後,滿朝震驚。

隨後,楊炳林被調往地方爲官,楊佐、楊安兩人的晉職事宜,也是再無任何聲響,同樣的,李忠的建議,也是被趙智否決,當時的楊誠久在地方爲官,知道這些事,但不明其中深意,如今細細想來,楊誠久的心中,不由有了一些冷意,當時若是楊家依舊強勢,強行推動楊佐、楊安兩人晉職,那麼...十萬安北精銳被調回豐京,楊家.....

楊道嗣看了一眼陷入沉思之中的楊誠久,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楊誠久想到的這些,其實也只是表面,有那麼一段時間,楊炳林上串下跳,主導整個家族,楊道嗣始終保持沉默,任由楊炳林作爲,看似是自己已然老邁,對家族的控制越來越弱,這種原因存在,但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楊道嗣做了幾十年的右相,威望之高,就算是趙智也是極爲忌憚,他就算老邁,也絕不是區區一個楊炳林能夠比擬的,楊道嗣只要還活着,他的話,依然代表了整個楊氏一族。

第四百二十一章 歸途(十三)第兩百九十一章 壟斷第三十一章 絕境(中)第五百七十章 決戰第兩百七十四章 漠蒙變局第八十七章 涼州第十六章 狗兒與佳人第四百十四章 慘敗(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窮途末路(六)第一百五十章 驚濤駭浪(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節度副使(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四百章 動盪(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兵北部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五百五十章 威震西域(五)第四百二十四章 歸途(十六)第二百零八章 匪襲(七)第八百十四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八)第二百五十四章 鐵腕鎮壓(一)第七百一十一章 奪權與反擊(九)第一百九十章 憤青第三百六十三章 多生事端(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關門打狗(八)第兩百八十五章 養士第四百六十六章 部署第四百八十八章 心思第四十一章 轉折(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威震西域(七)第三百九十四章 遽變(七)第一百三十六章 升官與貶職(十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濤駭浪(三)第七百六十九章 虎子第兩百七十一章 轉運使第五百六十章 威震西域(十五)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環境第三十二章 絕境(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家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驚險(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濤駭浪(四)第兩百九十五章 西域烽火(四)第三百零一章 西域烽火(十)第七百八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十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兵權統一(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一百零一章 圍殺(上)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第四百零九章 歸途(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鋒(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方節度(十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卑鄙手段,我也會。(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雪與血(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火攻第五百五十三章 威震西域(八)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濤駭浪(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衝突(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明着誣告(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十九章 說情第三百章 西域烽火(九)第五百零五章 死守與內變(九)第四百四十九章 慘敗(十)第七百一十二章 奪權與反擊(十)第一百四十七章 驚濤駭浪(五)第八百十五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九)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權統一(九)第二十六章 監軍判官第七百八十三章 合縱與連橫(九)第五百一十一章 死守與內變(十五)第一百零八章 別走了,跟着我混(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奇兵(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鐵腕鎮壓(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明着誣告(五)第六十五章 新年第七百六十三章 人言可畏(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禍起蕭牆(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四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官與貶職(十)第八十七章 涼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件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屍橫遍野(九)第七十二章 小有威名(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內部分化(六)第八百零四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八)第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來的變局(十)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三百零二章 西域烽火(十一)第兩百七十九章 專業人才第八百零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選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第七百九十五章 寇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州都督第七十六章 小有威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