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棄守 (1)

世子已經成年這句話對賀飛虎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母親給他指出了另外一種可能,賀夫人隨即用萬曆皇帝的太子、福王之爭來舉例,因爲世子已經成年,而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黃石並沒有嫡子,所以大家已經向世子進行了政治投資,就是黃石本人也多年苦心培養世子,黃乃明已經積累了雄厚的人脈資本。就算現在黃石有心扶持嫡子,賀夫人認爲面對黨羽已成的世子也是有心無力,至少不能斷然立嫡。

“這天下遲早是齊公的,今天世子的位置就是明天的太子。”賀夫人覺得黃夫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而世子的母親已經去世那麼多年,世子又常年不在身邊,對黃石來說更親的肯定是嫡子,從禮法上來說也是有嫡立嫡,無嫡才輪到立長:“齊公前不久廢工部和軍工司,改建工業部、商業部,若論資歷功勞,鮑家的孩子怎麼可能輪不上?”

鮑博文被齊公提名爲工業部部長(在賀飛虎的理解裡這就是尚書的意思,齊公改名字只是繼續向天下顯示執政大臣的權威和替代前明的決心)後,鮑博文本有心讓他的兩個兒子和七個女婿都去工業部當臨時參謀,這兩個兒子都曾是父親的幫手,這批女婿本也都是福寧鎮工業方面的俊秀,後被鮑博文看中招收爲女兒夫婿的。但齊公堅決拒絕了,不但鮑博文不敢要求的正式的職務一個也不給,就連臨時工業部的顧問、參謀職務也不同意,命令鮑博文自行勸說他的親戚去官府以外的私人企業找前程。

“因爲鮑元朗和世子走得太近了”賀飛虎緩緩說道,在母親提醒他之前,賀飛虎從來沒有往這個方面想過。

賀夫人點點頭,又問道:“齊公爲何選中了你?”

賀飛虎從來沒有在福寧鎮中任職,最初南洋利用過一些福寧軍的兵力,當時他和黃乃明也沒有碰過面,後來賀飛虎就一直指揮聽命於理事會的屯墾團,手下雖然大量在福寧鎮接受訓練,但終歸還是遠了一層,而且每次屯墾團向福寧鎮借船借兵楊致遠也都是花錢的,從來沒有白拿白要過——楊致遠並不是福寧體系的一員,賀飛虎知道他和施策都直接從黃石那裡接受命令,雖然楊致遠無疑擁有更多的信任,很多給福寧的命令也是他傳達(當初鎮東侯沒有權利指揮福寧鎮,只能遙控),但嚴格說起來仍是平行體系。

“怪不得齊公說什麼:我從來不是集團的一員,以前,過去都不是。”賀飛虎已經有些相信了,母親的這種解釋遠比黃石的說法更有說服力。

“是世子集團。”賀夫人提醒道:“難道卿院就不是齊公的人麼?如果卿院不是,齊公豈會給他們這麼大的權力?”

“可是,”賀飛虎明白他母親在說——卿院是齊公爲他嫡子培養的黨羽,但他還是有些不解:“爲什麼齊公不和我明說呢?”

“齊公已經和你明說了,虎毒還不食子呢,齊公不想害世子,就是顯皇帝當初立了福王,他也一定會讓太子當個太平王爺,齊公只是想削弱世子的黨羽,不想傷到他的親生兒子。”賀夫人認爲北伐統帥一職雖然顯赫,看上去是一個立功建威的機會,但如果應對得當同樣能讓一個人威信掃地,她再三叮嚀道:“吾兒一定要把這點牢記在心,切切!”

“卿院給我軍的命令是伺機奪取南京,少帥命令我們保持對應天府的壓力,”賀飛虎對第六軍的軍官們做總結陳詞:“無論是哪一個命令,如果第六軍遭到慘重損失,被順軍輕易壓制在常州都不可能完成。我們第六軍的首要任務是保存自己,只要我們兵力雄厚沒有受到損失,那麼我們就既奪取南京的實力,也能保持對應天府的壓力。”

基於如上理由,賀飛虎下令第六軍進行嚴密的戒備,主力並沒有壓上應天府邊境而是固守在常州。

參謀根據這個命令開始準備計劃的時候,賀飛虎回到自己的軍營又一次翻開許平編寫的順軍教材,現在讀書的時候賀飛虎常常有種感覺,就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對他訴說自己的戰略、戰術思想一般。

“從蘭陽之戰開始,許將軍每一仗都是在尋找敵軍的重點,他總是在尋找一個能夠扭轉全局的關鍵點,然後向這個點投入全部的力量,他並不是很在乎那些對戰局無關緊要的地方,即使有以強欺弱佔便宜的機會也不熱心。”賀飛虎反覆揣摩着許平的作戰的風格,品味着從許平文字間流露出來的思維模式:“和齊公不同,許將軍似乎認爲積小勝爲大勝是耽誤時間,他極端重視一錘定音。是的,許將軍和齊公不同,他無法積小勝爲大勝,他確實消耗不起,但這已經是他的風格了。”

“只要應天府壓力不大,他肯定會盡力抽調兵力去阻撓少帥包抄江北,會冒險只在南京留下最少的防守兵力,因爲少帥的兵力優勢許將軍最後會損失慘重,他不得不再從南京抽調已經所剩無幾的兵力去補充消耗。這時我就會猛烈進攻,由卿院的第六軍來奪取南京而不是少帥,然後配合少帥殲滅許將軍分享榮譽,而少帥由於承擔了許將軍長久以來的主要兵力也傷了不少元氣,卿院的力量就能和少帥分庭抗禮。”賀飛虎做出了自己的決斷。

近衛營、裝甲營、前衛營、後衛營、神射營、狙擊營和怒濤營(第二騎兵營),除了三西營以外大順精銳部隊的指揮官齊聚一堂,許平看着身前的這些高級軍官,除了李來亨、劉宗敏陳哲等人外,還有各個營和翼的指揮官,大笑道:“除了晉王和靖江侯,大順的豪傑都在我這個小小的帳篷裡了。”

因爲湖廣的順軍反擊順利,李自成已經下詔賜給湖廣節度使餘深河侯爵之位,現在營帳中的人也都有或高或低的爵位,只有許平一無所有,順廷顯然不願意給他一個低等的爵位——這反倒會是侮辱,而王爵當然不能寸功未立就立刻恢復。

“欣聞大將軍前來統帥吾等,三軍將士無不歡呼雀躍,”大順王太孫李來亨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許平抵達江浦的消息已經傳遍大江南北,順軍官兵士氣空前高漲,而軍官們也紛紛下令殺牛宰羊讓部下慶賀。雖然許平眼下只有總督山東、南京軍務的身份而不是什麼大將軍,但李來亨這樣稱呼他沒有任何人覺得不妥:“只等大將軍號令,前去痛擊明匪!”

許平讓參謀爲大家攤開地圖,赫然是一幅安慶府與廬州府的地形圖,他不再寒暄而是立刻對大家講解道:“當今之危,在於西而不在於東,在於江北而不在於江南!我要立刻統軍前去爲安慶、廬州解圍命令江南大軍立刻渡江,我們要儘快出兵一刻也耽擱不得。”

在剛纔的陳述中,許平說明要把所有應天府的野戰兵力都抽調出來,一個不留地派向安慶方向,至於地方部隊和民團,也要參與運輸南京城的物資,把工匠、作坊和庫存都運到江北保護起來,同時暫時肩負起保衛長江的責任來。

“大將軍要不戰而放棄南京嗎?”李來亨驚訝地問道,爲了部署應天府防禦他可是頗下了一番苦心的,而許平的命令則是把所有據點和南京一起放棄。

“賀飛虎的第十一鎮和第十二鎮,嗯,現在他們叫師,這兩個師加上賀飛虎的近衛直屬一共有三萬人,南京又這般的大,我就是留下一萬人都未必能保萬全,既然如此又何必留人,難道要白白送給他不成?”許平要各部馬上着手準備,馬上動身開始渡江,近衛營稍加休息後立刻和裝甲營一起作爲先頭部隊出發。

第501章 絕境第330章 反應第129章 修正 (1)第65章 罪行第482章 安慶第563章 黨務 (2)第258章 密謀 (2)第195章 前沿第414章 相負第496章 闖關第306章 進步 (2)第460章 審判第223章 善後 (2)第382章 疑案 (2)第505章 道義 (2)第192章 抵抗 (2)第444章 結黨第470章 人心第4章 自薦 (2)第342章 遺產 (2)第318章 失敗 (2)第476章 作亂第543章 大捷 (2)第373章 西安第490章 競爭第509章 動搖 (2)第380章 交易第150章 拖延 (1)第122章 政務 (2)第46章 戀情 (1)第80章 隱姓 (1)第75章 突圍第407章 蘭臺第403章 直隸第251章 入滇 (2)第313章 犧牲 (1)第432章 官司 (2)第58章 誘惑 (2)第447章 北返第361章 剿匪第121章 政務 (1)第191章 抵抗 (1)第286章 交鋒 (2)第228章 交換 (1)第383章 忻州 (1)第108章 實戰 (2)第483章 訴苦第334章 斷後第519章 假像 (2)第221章 炸營 (2)第357章 湖廣第538章 逃竄 (1)第324章 天平 (1)第419章 名臣第50章 條例 (3)第429章 自保 (2)第403章 直隸第223章 善後 (2)第584章 開始 (3)第262章 密鼓 (2)第39章 邀請 (2)第159章 受降 (2)第394章 決策第578章 淮安 (2)第485章 叛徒 (2)第370章 退意 (2)第8章 冒名 (1)第550章 走私 (1)第45章 迷惑 (2)第75章 突圍第484章 叛徒 (1)第241章 攻心 (2)第403章 直隸第143章 醞釀 (2)第40章 疑雲 (1)第94章 救民 (2)第125章 算盤 (1)第12章 交兵 (1)第216章 劫營 (1)第99章 募兵 (1)第156章 頹勢 (1)第127章 臨戰 (1)第385章 焚城第195章 前沿第428章 自保 (1)第581章 退位 (3)第22章 懲罰 (1)第561章 組閣 (2)第527章 迎擊 (2)第5章 自薦 (3)第227章 默契 (2)第268章 賭博 (2)第266章 決心 (2)第134章 回憶 (1)第266章 決心 (2)第537章 攔截 (2)第37章 敲打 (2)第370章 退意 (2)第6章 變故 (1)第44章 迷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