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剿匪

攻克襄陽後,闖營產生了嚴重的戰略分歧,許平對繼續南下沒有信心,他打算以佔據武昌控制湖廣北部爲滿足。

可孫可望則認爲已經乘勝向南進攻,除了需要湖廣和江西的糧食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包括炮彈在內的軍械:“我們是繳獲了不少福寧軍的大炮,那個什麼加農炮用的還是實心彈,我們勉強能夠仿造,可那個臼炮的炮彈我可沒本事造出來,打一顆少一顆,我們必須要進攻福建。”

“從這裡去福建一路山高水險,我們連水師都沒有,炮彈也是打一顆少一顆,要是攻不到福建軍糧和火藥就耗盡了怎麼辦?”許平仍然激烈地反對這一冒險行動,他主張仍然以河南爲中心,在靠近自己地理、民情熟悉的根據地作戰:“我們軍中八成都是河南子弟,不能棄河南而去。”

“拿下河南很好,但不能讓河南成爲我們的負累,大不了打到福建再招一批福建兵好了。”孫可望不以爲然地說道,闖營和西營的高級將領多是陝西人,他們到了河南一樣發展起來,所以不覺得這有什麼難的:“朝廷這麼昏庸,天下民不聊生,還怕到了福建沒有人當兵麼?”

“你說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能打進福建這個前提下,我說的是萬一打不進福建怎麼辦?”

見許平和孫可望的音調越來越高,李自成出來圓場:“可以先拿下武昌再做計較。”

“拿下武昌不是難事,”李定國插嘴道:“但兵貴神速,大王既然委任我爲先鋒,那取得武昌後是不是可以見機行事繼續南進?”

“當然可以了。”

“那若是打到江西邊境,我可以攻入江西麼?”李定國追問道。

“不行。”不等李自成說話,許平就搶先反對道:“福寧軍和肇慶軍現在雲集江西,最好不要莽撞行事。”

“福寧軍是什麼貨色我們已經很清楚了,我不明白大將軍你爲什麼這麼膽小。”這幾天李定國已經收集了一些關於江西情報,都是江西巡撫衙門發的邸報,李定國當中介紹道:“江西巡撫已經徵召民練,準備抵抗我們。是民練!”李定國加重了語氣:“內地官兵本來就不堪一擊,現在江西卻連官兵都不足了要靠民練!這些人估計見了我們就會夾着尾巴逃走,或者乾脆爲我軍前驅。”

李定國的話很有說服力,在其他省份作戰時,地方民兵屬於最不可靠的一種部隊,地方官不到萬不得已根本不會使用民兵作戰。比如河南的民兵中很多都是饑民,對官府毫無好感,臨陣倒戈是家常便飯,最大的用處可能就是在正規軍擊敗闖軍後,協助搜捕四下躲藏的潰兵。

聽到江西召集民兵後,季退思連忙表態:“闖王,末將願意與李將軍一起南下,奪取江西獻給大王。”

其他義軍首領得知這個利好消息後,也紛紛表態支持南下,李自成沒說話而是把目光投向許平。

現在許平心裡也有些遲疑,既然江西巡撫在徵召民兵,那已經可以認定江西明軍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他沒有反對的理由。

“好吧。”看許平都沉默不語,李自成當即下令,讓各部做好南下準備,如果武昌輕易取得而且湖廣南部空虛可以繼續進攻;若是江西有機可乘也可以攻入其中。既然季退思第一個主動請纓,李自成就讓他和李定國一起爲先鋒,若是遇上江西民兵不需要動用李定國的三西營,而是交給季退思負責消滅。李定國所部可以養精蓄銳,隨時準備與福寧軍和肇慶軍主力交戰。

散會之後,牛金星派人來許平的營中又把他招去李自成那裡私下談話,最近許平和孫可望、李定國分歧越多,牛金星對許平就變得越親切:“許兄弟,我知道黃侯對你師恩深重,但江西既然如此空虛,那我們還是得爲闖營這數萬兄弟考慮啊。”

“軍師這是說哪裡話?”許平感到牛金星的話聽起來有些刺耳,好像暗示自己是故意不爲闖營考慮一般:“我只是覺得有些兄弟太小看侯爺了。”

“我和大王商量過了,這次南下許兄弟就不要領兵了。”

許平轉頭看看李自成,後者點點頭。

“既然如此,好吧。”許平懶得爭辯,拱拱手就表示領命。

“許兄弟不要瞎想。”牛金星笑着解釋道:“我們只是怕許兄弟難做,反正江西一羣民練加上新敗的福寧軍,用不着許兄弟這樣的大將出馬。”

“軍師說的是。”許平顯得很平靜:“大王、軍師,還有其他的事嗎?”

“有,有件很重要的事。”牛金星把一份情報遞給許平,這是今天才從河南快馬加鞭送回來的,是河南留守闖軍的告急信。

許平接過看了兩眼,臉上就變了顏色:“孫傳庭又要出關了?”

“是的。”

河南留守的闖營報告,福寧軍慘敗後,鎮東和在朝堂上大鬧了一場,堅持要出動新軍幾個營去南方。這個提議當然不會得到朝廷的同意,於是緊急命令秦軍出關直搗闖營的根據地,此次崇禎天子把整個北方七省的兵權全部交給孫傳庭,由河南總兵陳永福打前鋒進攻洛陽,連護衛京師的河北軍都在楊文嶽的帶領下前去和孫傳庭回合。

“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剛纔不和大家說呢?”許平立刻就急了,雖然部下們都說願意跟隨自己離開故土發起遠征,但如果知道家鄉危急難免會有怨言。

“就是怕影響軍心啊。”牛金星答道:“大將軍願意不願意統軍返回河南迎戰孫傳庭?”

“義不容辭。”許平立刻表態,現在他最想知道就是可以帶回哪些部隊。

“近衛營大將軍儘管可以帶回去,河南留守部隊也由大將軍統一指揮。福寧軍無論如何都是黃侯起家的嫡系,大王這裡總要多些兵才保險。”李來亨指揮的裝甲營雖然有小近衛營之稱,但牛金星不同意許平帶走:“這救兵如救火,大將軍打算什麼時候出發?”

“我這便去召集部下。”許平向李自成拱拱手:“末將告辭了。”

“大將軍辛苦了,”李自成臉上帶着些歉意:“來回奔波不得閒。”

“份內之事。”

許平匆匆離開李自成的大營,回到近衛營的營寨討論立刻返回河南一事。

“這是三年來秦軍第四次出關了吧?”餘深河掰着指頭數道:“第一次是傅宗龍、第二次汪喬年,然後孫傳庭被打得全軍覆滅孤身逃回潼關,怎麼他又敢出來了?”

號稱三月平賊的三邊總督孫傳庭之前一直死守潼關不出,聽說秦軍又來河南後餘深河鄙夷地說道:“孫傳庭什麼時候膽子又變得這麼大?”

“大概是聽說我們離開河南,孫傳庭打算出來撿便宜了吧?定是得知我們南進後,孫傳庭知道河南空虛覺得有機可乘。再說上次孫傳庭大敗後不是說要練兵一年,然後就可以三月平賊了嗎?他已經練了一年多的兵了,估計昏君覺得孫總督是該實踐他的諾言了。”許平讓近衛營把重武器都給裝甲營留下,士兵輕裝出發,明日就啓程返回河南。

自從孫傳庭聽說河南大水之後,就開始觀望是否可以出關,但他仍然擔心闖軍的主力並沒有被大水全部消滅,所以始終猶豫不決。去年李自成雖然解散了大部分部隊,但孫傳庭仍然覺得沒有把握。

接着闖營內訌的消息傳來,李自成殺了羅汝才,老回回等人和他分道揚鑣,聯繫之前闖營解散部隊一事,孫傳庭確信闖營確實在洪水中元氣大傷,開始自相吞併。但儘管闖營被重創,孫傳庭仍然覺得攻打李自成沒有什麼勝算,所以還是一如既往地按兵不動。

這次雖然是朝廷催促孫傳庭出兵,但其實也不是完全違揹他的意願,李自成揮軍南下,已經在湖廣和楚軍、福寧軍激烈交戰,據孫傳庭偵查所知,河南只剩下很少的留守部隊。去年打十萬闖軍沒有把握、年初打幾萬闖軍沒有把握,但現在打個幾千闖均孫傳庭覺得自己還是有把握的。

爲了保證進攻的順利展開,孫傳庭竭盡全力地向崇禎皇帝討要部隊,被趕出河南的汴軍、從川北逃到陝西的川軍,河北軍、魯軍只要能搜刮到的部隊孫傳庭一概不放過,眼下他手中已經握有二十萬大軍。儘管做了這些軍事上的準備,但崇禎皇帝對是否能夠剿匪成功仍然非常擔憂,在內閣的竭力勸說下,崇禎天子終於同意下旨免去河南地區賦稅三年,希望能夠幫助孫傳庭爭取民心——這是崇禎皇帝第一次同意河南免稅。

過去三年,明廷在河南丟了不計其數的軍隊,孫傳庭手中的這支部隊已經是明廷除新軍外最後的家當。本來不該作爲機動部隊的一些駐守軍,也被孫傳庭一併帶出潼關。

八月下旬,孫傳庭的先鋒部隊抵達洛陽,並且佔據了這個已經沒有人煙的重鎮。等佔領洛陽之後,孫傳庭的幕僚們勸他在此固守,收復洛陽已經是可以向朝廷有個交代,而且洛陽一帶表裡山河,二十萬大軍在此堅守,料想區區幾千、上萬的闖軍是無法輕易奪回的,再說這裡離潼關也不遠,萬一大事不妙可以迅速退守。

可孫傳庭不這麼看,闖軍的主力仍然繼續南下,並且開始進攻襄陽。由此孫傳庭判斷闖軍志在江西、湖廣、福建,那麼收復河南的大功可以輕易地落入囊中,於是急忙督軍繼續向南進發。

出洛陽之後,明軍開始行走在有百姓生存的地區,在抵達汝州縣之前,孫傳庭已經斬殺河南百姓十餘萬,當作闖軍的首級上交給崇禎報功。

沿途完全見不到闖營的士兵,孫傳庭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在把百姓的首級交給朝廷的同時,孫傳庭在奏章中大吹大擂,告訴崇禎皇帝:“賊聞臣名皆潰。”

崇禎聞報大喜,當天將孫傳庭的報捷書交朝臣轉念,內閣當然是一片阿諛之聲,皆稱崇禎皇帝命孫傳庭出關是“滅賊勝招。”唸完了孫傳庭的信,之前因爲覺得反正也收不到河南賦稅而同意免稅的崇禎皇帝又變卦了。孫傳庭一路旗開得勝讓他覺得收稅有望後,當天崇禎皇帝就出爾反爾,嚴令內閣挑選合適的地方官員,馬上趕赴河南收復的諸縣上任,並且催收欠稅。當然、這個時候崇禎皇帝還沒有料到他用不了多久就會第二次下詔免除河南賦稅。

九月五日,剿匪軍抵達汝州,入城後孫傳庭將滿城百姓屠殺一空。

汝州之後是寶丰,此城城內有三百闖軍留守,聽說官兵一路屠城的寶丰百姓決定內應官兵投降換取孫傳庭的寬大處理。孫傳庭好言安撫了出來投降的縉紳,第二天在內應的協助下攻入寶丰。消滅了留守的闖軍之後,孫傳庭依舊把寶丰全城屠殺一空,其中男性人頭盡數上繳朝廷報功,女性全部賞給剿匪軍充當軍妓。甚至連出城和孫傳庭聯繫,充當內應的寶丰縉紳都沒能倖免遇難。 шшш◆тт kΛn◆C〇

寶丰大屠殺以後,全城只剩下二百六十人存活,而且這些人並沒有因爲孫傳庭發善心才免死的,而是因爲他們有親屬在朝中做官。寶丰大屠殺絕不是控制不住軍隊,而是孫傳庭在經過鑑別篩選後,把所有孫傳庭認爲殺了也沒有關係的人都殺了。

寶丰之後是魯山,魯山城中沒有闖軍留守,因爲得知了寶丰大屠殺後,魯山百姓拒絕方秦軍入城。孫傳庭下令剿匪軍攻城,攻破魯山後孫傳庭不留一個活口,全城老幼一個不留,甚至連女人都不放過——這裡的婦女甚至連被充爲軍妓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

離開魯山,下面一個縣是唐縣,唐縣父老效法寶丰派縉紳去與孫傳庭談判,希望剿匪軍能夠大發慈悲。孫傳庭信誓旦旦地保證絕對不會繼續殺人,唐縣縉紳相信了孫傳庭的承諾,回到城內說服百姓同意剿匪軍入城。

十二日,孫傳庭的剿匪軍進入唐縣後,孫傳庭立刻如同寶丰一樣進行鑑別工作,將一百多有親屬在朝中做官的人挑出來安置。

孫傳庭的邏輯顯然就是凡是沒有絕對必要活下去的百姓,就沒有必要活下去。鑑別工作完成後,剿匪軍開始屠城,和寶丰一樣沒有進行抵抗的唐縣,得到了和寶丰一樣的待遇,孫傳庭把婦女全部赦免爲剿匪軍的軍妓。

寶丰的二百六十人,加上唐縣的一百餘人,共計不到四百人。

不知道從洛陽到唐縣之間百姓有多少人事先逃離了家鄉,但在孫傳庭的剿匪軍過後,這三百多人是有史可考的僅存的生還者。

汝州、寶丰、魯山、唐縣,擁有數十萬戶籍人口的這片地區,在短短不到十天裡,就被孫傳庭將百姓減少爲三百餘人。這就是崇禎皇帝的心腹重臣,孫傳庭孫督師的收復河南工作,一件打着“撫育生靈,剿賊安民”旗號的工作。

中國的土地是片多災多難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對中國的百姓進行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有過很多次,最近的比如努爾哈赤的鐵嶺、瀋陽、遼陽等大屠殺,在黃石本來的歷史上還會有多鐸的揚州、尚可喜的廣州,在黃石的前世還有日軍的南京。

不過即使是努爾哈赤、多鐸和尚可喜,甚至日軍,都沒有孫傳庭殺得這麼幹淨。

尤其是可悲的是,孫傳庭是中國的官員,他帶領的軍隊打着中隊的旗號。

眼下,擺在河南百姓面前的路有兩條:

一,抵抗明軍,那麼全家無論男女都會死;

二,不抵抗,男的和老人小孩都會死,女人會被搶走。

每一個河南百姓,無論是縉紳還是農民、無論是商人還是販夫、無論是長者還是幼童、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

問題就擺在眼前:

孫傳庭來了,明軍來了,你是抵抗還是不抵抗?

第103章 紛爭 (1)第103章 紛爭 (1)第319章 決鬥 (1)第404章 禁旅第218章 夜襲 (1)第21章 軍法 (2)第514章 軍種 (1)第20章 軍法 (1)第149章 行軍 (2)第211章 後事 (2)第425章 渡江第141章 交易 (2)第283章 應對 (2)第262章 密鼓 (2)第539章 逃竄 (2)第79章 落敗 (2)第79章 落敗 (2)第579章 退位 (1)第272章 出擊 (2)第103章 紛爭 (1)第369章 退意 (1)第422章 杭州第320章 決鬥 (2)第344章 前驅 (1)第355章 海盜第533章 落馬 (2)第257章 密謀 (1)第255章 弱點 (1)第205章 反擊 (2)第123章 壓力 (1)第281章 近戰 (2)第442章 監督第420章 同享第138章 安泰 (1)第120章 摧枯 (2)第537章 攔截 (2)第563章 黨務 (2)第41章 疑雲 (2)第48章 條例 (1)第338章 勸降第511章 待機 (2)第186章 諒解 (1)第513章 家書 (2)第447章 北返第488章 擴軍第170章 攻城 (1)第423章 奸黨第435章 儲備 (1)第187章 諒解 (2)第371章 破關 (1)第571章 辭職 (2)第168章 歸德 (1)第526章 迎擊 (1)第335章 對話第530章 纏鬥 (1)第137章 退兵 (2)第373章 西安第63章 貪生 (1)第83章 脫身 (2)第180章 司獄 (1)第463章 遼藩第472章 建議第207章 戰後 (2)第362章 威脅第434章 糊塗 (2)第158章 受降 (1)第119章 摧枯 (1)第71章 馳援第100章 募兵 (2)第504章 道義 (1)第112章 困惑第545章 口實 (2)第520章 架空 (1)第473章 輪迴 (1)第517章 調任 (2)第420章 同享第21章 軍法 (2)第77章 遇敵第192章 抵抗 (2)第322章 功高 (1)第18章 遲疑 (1)第185章 心路 (2)第299章 拐點 (1)第152章 針對 (1)第509章 動搖 (2)第304章 保守 (2)第474章 輪迴 (2)第352章 說服第492章 前景第113章 借兵 (1)第341章 遺產 (1)第526章 迎擊 (1)第24章 世子 (1)第570章 辭職 (1)第26章 遺物 (1)第140章 交易 (1)第336章 政治 (1)第262章 密鼓 (2)第237章 潛流 (2)第296章 敗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