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基業 (1)

史文西也早已被孫可望買通,他指着體態肥胖的任伯統罵道:“大將軍、孫將軍請看,這狗官平素大魚大肉,吃得是腦滿腸肥,這一身的肥肉都是歸德的民脂民膏啊。”

和哭哭啼啼的楊將一不同,自從被抓來見許平後任伯統始終一言不發、閉目待死,但聽到史文西這句話後,任伯統猛地睜開了眼,抗言道:“賊子,休要污衊本官清白,本官食素已久,”任伯統家境富裕,自幼有人伺候,兼讀書數十年不好運動,在歸德的時候也總是懶得出門,最好躺在牀上看看書:“本官便是喝水都長肉,此事日月可鑑!”

說完任伯統就又把眼睛閉上了,很快許平就發現,若是大家痛罵任知府昏聵無能、或是威脅要把他滿門抄斬,這個人都表現如老僧入定一般。可若是衙門的帳房、衙役來揭露知府有貪污公帑的行爲時,任伯統必張目抗辯;後來又一個文書向許平舉報任伯統其實不學無術,連公文都要衙門的下人代寫代看,並進而推論出任伯統的進士都是行賄得來的時候,任伯統表現得最爲激動,嚷嚷得脖子都紅了。

此次攻破歸德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官兵方面只有楊將一父子被視爲任伯統的死黨而盡數抓了起來,其餘的不是自行解散回家,就是響應唐大俠的號召投降了許平。

讓把俘虜都帶下去後,廳裡只剩下了唐守忠,孫可望沒有事先通知他歸德城內另有陳哲這支人馬的存在,這既是爲了安全起見,也是爲了鍛鍊隊伍。直到此刻唐守忠對此仍無察覺,許平很是滿意,孫可望心中也暗暗佩服。

“唐大俠保存地方,居功至偉。”孫可望和唐守忠聯繫時就交代過不許放其他人進城,他親熱地把唐守忠拉到許平面前:“大將軍一路上反覆說,該好好獎賞你纔是,都沒想好到底該給你些什麼?”

“小人不敢當,”唐守忠喜不自禁,向許平連連叩頭:“能爲大將軍效力,真不知是小人幾世修來的福氣啊。”

“好了,你先回去和家人報個平安吧,晚上再偷偷過來一趟,大將軍還有些話要和你密談。”

把唐守忠打發走後,歸德衙門前廳裡只剩下許平和孫可望二人。

“這人欺男霸女,無惡不作,”許平有些不滿,本來說好要從長計議,可是剛纔孫可望不由分說就把處理的調子定下來了:“孫兄又不是不知道,城外好多義軍都恨不得活剮了此人。”

“許兄弟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所謂義軍的傢伙也都不是好東西,和唐守忠乃是一路貨色,唐守忠打的也都是他的老冤家,對真正的抗糧百姓一直是手下留情的。”

“孫兄說的沒錯,不過”許平對唐守忠全無絲毫好感:“這惡霸實在信不過,若朝廷大軍打來,他下一個出賣的就是我們的人。”

“如果朝廷大軍圍困歸德,他定會如此,可是許兄弟會讓這種事情發生麼?”孫可望笑道:“再說若真有那麼一天,我還會留着他不成?”

“孫兄打算留在歸德?”許平聽出了孫可望的話中含意,不禁有些吃驚。

“是啊。”孫可望點點頭:“我看這歸德市面繁華,是個不錯的地方可怕被不懂事的人糟蹋了,我親自坐鎮這裡比較放心。”

“那開封府怎麼辦?”

“開封府我已經定下了規矩,大將軍只要老老實實按我的規矩辦便是了,若有不懂的可以來問我。”歸德府北面有開封府保護,不會受到從京師來的官兵的直接威脅,府內也沒有戰事拉鋸,孫可望打算把這裡建設爲重要的根據地:“等我們拿下了永城,歸德府就盡數握在我軍手中,這裡雖然不大,但是而且西接荊楚,東通淮揚,只要善加經營便是我們的王霸之基。”

見許平不再反對,孫可望便進一步勸說道:“這個唐守忠對我在歸德的大計是很重要的,暫且留着他吧。”

許平的眉毛又微微皺起來,在山東的所見所聞讓他對地方的大俠有了成見,對他們經營的買賣更是不滿。因爲張傑夫臨行時的那句話,許平對河南的大俠們並沒有趕盡殺絕,但如果真有不法的事情落在他手裡,許平也絕不會法外施恩。孫可望到了河南後,很快就修正了許平的這些政策,如同之前的明廷官府一樣開始與江湖人士勾結。

孫可望注意到了許平臉上的表情變化:“大將軍以爲賭場、娼妓、走私可以禁絕麼?”

“當然不可能。”不但不可能,有些走私甚至還是闖營需要的。

“既然如此,那就得讓我們闖營能從中受益!”孫可望把鏢局買賣基本都收歸闖營所有,妓院、賭場一律嚴格登記,闖營定期派人去查賬抽水:“而且有我們在看着,才能杜絕逼良爲娼的惡行,才能不讓高利貸把人害得家破人亡。”

在這種問題上的交鋒中,許平一次也沒有贏過,現在他已經沒有多少鬥志和取勝的信心。

只聽孫可望笑着補充道:“以刑止刑,重刑可也。大將軍你說是不是啊?”

“這話是商君的話吧?”

“商君又如何?秦由此而兼併六國啊。”

“終歸是唯力是視。”許平念過一段儒學,無法全然贊同,但政務方面爭是肯定爭不過孫可望的:“那城外那些殺唐守忠而後快的人,我們又該如何處理?”

“許兄弟本打算如何處置?”

“無論如何唐守忠都有完城之功,我本打算責備他一番,讓他道歉並歸還那些人的妻女家產,若是有人仍繼續報復,我會替唐大俠追究。”

“如此處置甚是妥當。”孫可望附和道:“只是他們不宜在歸德呆着,免得和唐大俠起衝突。”

“留着他們制衡一下唐守忠又有什麼不好?”許平想起孫可望對陸昱凡的態度:“孫兄不是說不能把命脈讓一個人掐住麼?”

“唐守忠,就他一個大俠還能和陸老闆比?”孫可望哼了一聲,反問道:“儒以文亂法,可爲何朝廷會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呢?”

每當孫可望這麼說話的時候,許平知道他就是要推銷他那一套理政理念了,不過許平並不討厭聽,因爲除了效果一般都不錯外,孫可望的歪理邪說也挺有意思:“孫兄請講。”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所以士農工商,士人當然是頭一等放心的了。”孫可望伸出一根指頭:“可是商人,前有弦高之流,存亡續絕,言辭折蘇張;後有呂氏之輩,霸王真龍之位,彼氏眼中不過一奇貨爾。這種人若不竭力打壓,天子晚上如何能睡得着覺?工匠,制兵修革,王師賴以攻伐奪取,築城修壘,天子得以穩固社稷,豈有不牢牢握在掌心之理?而農人,自古亦有水舟之說,僭越之徒不必說,縱有天命在身,無德仍二世而滅,有德亦不過三百載,當然也要提防。”

“原來孫兄的意思是,天子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因爲天子不敢與別人共治,尤其是商人。”

“哈哈,正是。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孫可望重複一遍這對聯,帶着一絲不屑說道:“他們也就這點本事,真作亂便似乳狗撲人,人人得而制之。”

“唯力是視啊。”許平忍不住又是一通搖頭。在開封體察民情的時候,許平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百姓們雖然對不用繳納皇糧感到很高興,但真的有一段時間不繳納後,他們又會心裡不安。因爲千百年來種地繳糧乃是天經地義,以前太多固然是繳不起所以要盼着闖營來,但現在一點不繳又常常心虛覺得欠了債一般。

第246章 爭鬥 (1)第320章 決鬥 (2)第533章 落馬 (2)第33章 前程 (2)第432章 官司 (2)第183章 擾亂 (2)第574章 偉人 (1)第356章 南下第563章 黨務 (2)第388章 軍閥第41章 疑雲 (2)第571章 辭職 (2)第553章 勾心 (2)第239章 矛盾 (2)第311章 責任 (1)第305章 進步 (1)第424章 養士第34章 失落 (1)第223章 善後 (2)第486章 觀察第54章 離別 (2)第209章 大勢 (2)第184章 心路 (1)第173章 基業 (2)第235章 前路 (2)第168章 歸德 (1)第255章 弱點 (1)第184章 心路 (1)第337章 政治 (2)第572章 返京 (1)第274章 招搖 (1)第67章 自新第491章 中庸第48章 條例 (1)第564章 突擊 (1)第236章 潛流 (1)第297章 轉折 (1)第337章 政治 (2)第284章 應對 (3)第160章 善後 (1)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310章 等待 (2)第159章 受降 (2)第200章 新年 (1)第525章 界限 (2)第475章 逆流第257章 密謀 (1)第286章 交鋒 (2)第185章 心路 (2)第454章 選戰(中)第101章 鷹營 (1)第452章 導遊第528章 戰機 (1)第55章 奪印 (1)第134章 回憶 (1)第116章 閱兵 (2)第281章 近戰 (2)第166章 奔波 (1)第278章 對決 (1)第85章 成熟 (2)第477章 隱情第432章 官司 (2)第580章 退位 (2)第291章 退卻 (1)第208章 大勢 (1)第430章 主人第494章 一伐 (1)第131章 接戰第567章 論述 (2)第361章 剿匪第304章 保守 (2)第259章 志向 (1)第61章 撫民 (1)第368章 受降第60章 腐蝕 (2)第193章 消耗 (1)第244章 內憂 (1)第235章 前路 (2)第220章 炸營 (1)第1章 序章 (1)第522章 見聞 (1)第100章 募兵 (2)第341章 遺產 (1)第344章 前驅 (1)第270章 友軍 (2)第198章 僵持 (1)第388章 軍閥第332章 重逢 (2)第165章 轉變 (2)第126章 算盤 (2)第130章 修正 (2)第127章 臨戰 (1)第445章 倒戈第534章 換帥 (1)第474章 輪迴 (2)第334章 斷後第486章 觀察第208章 大勢 (1)第439章 召集第337章 政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