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小將 (2)

崗哨報告官兵開始部署火炮,準備開始攻城,李過就去城樓查看敵情。站在李過身後的是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名叫李來亨,今年二十歲。李來亨是李自成救活的孤兒之一,遇到闖王時他還是一個三歲的幼兒,正趴在逃荒死去的的父母屍體上大哭,李自成就把他和其他撿到的孤兒一起收留在闖軍童子營。因爲無法知道父母出身,李自成就讓李過認這個孩子爲義子,也跟着他姓李。雖說是義子,但由於自小撫養長大的,所以李過和李來亨就如同親生父子一般。

(筆者按:李自成和他兩個叔叔死後,李過是就帶領闖營繼續抵抗異族入侵的第二代領袖,李來亨則是第三代,並因爲抵抗滿清入侵而與兒子一起犧牲在戰場上。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致力於抵抗外敵入侵併付出生命,那他是我們的民族英雄,那麼——如果一個家族連續五代獻身於這個事業,讀者認爲筆者該如何評價這個家族呢?)

走上城樓之後,果然看到遠處新軍正在東門外挖掘炮壘,在炮壘後方有一排大炮等着就位。李來亨仰頭看看太陽,愕然道:“怎麼是東門?”

“不對麼?”李過奇怪地問道:“官兵從東面來啊。”

“可是新軍是從北面來的啊。”李來亨本來以爲新軍會進攻北門,不想他們居然還不嫌麻煩專門繞到東門去。再看看對面的旗號,李來亨又是一驚:“怎麼是選鋒營來了?”

許平認爲山嵐營是賈明河手裡組織性比較強的部隊,所以這種長途奔襲的事也會由山嵐營去負責。沒有想到賈明河更重視近衛營,所以把這個營扣在手裡。在賈明河的計劃裡,他是用三千兵力和朱元宏的五千人去佯攻近衛營和西營的一萬多人,兵力如此懸殊,賈明河的計劃就是在己方堡壘附近穩固推進,就算被大批闖軍伏擊,也可以立刻退回工事固守,而沒有幾門大炮的許平按說也無法對他發起有力的逆襲。

不過有過上次的教訓後,賈明河擔心許平還有什麼殺手鐗沒有使出來,所以他覺得還是把建制最完整、戰鬥力最強的山嵐營用來對抗許平和李定國比較好,這樣萬一有什麼緊急情況發生,他也容易控制部隊。

東門正面首先是黃守缺的部隊,楚軍從正面一直延展向南,形成明軍的正面和左翼。右翼則是人數較少的汴軍,書寫着“鬱”字的那面大旗下,一個全身披掛的將軍正向着李過這裡指指點點。選鋒營的位置比較靠後,除去火炮以外,各隊都位於前兩支明軍的背後,新軍的馬隊也沒有部署在側翼,而是靠近選鋒營的營旗,看上去就算城破也不會有投入追擊的打算。此外楚軍和汴軍中都準備了大量的雲梯,前排不少士兵還揹着繩索,而選鋒營那裡卻似乎沒有預備任何攻城器械。

“除了來敵以外,許將軍都猜得不錯。”李過大聲下令備戰。城頭上他並沒有留下多少兵力,李過把手中的主力都放在城門後,準備在那裡阻擊明軍。祀縣的城防工事很簡陋,面對以槍炮犀利著稱的新軍時,把大批士兵配屬在一線防守只能是白白損失兵力。

身後的人紛紛應是,各自前出傳令。李來亨仍然遙望着明軍的陣勢發愣,明軍把野戰炮壘修好後,就推着十二門大炮一起上前,牆垛後的李過叫道:“你不下去麼?”

李來亨轉身對李過朗聲道:“義父,孩兒認爲應該派主力出城逆襲。”

李過眉頭一皺:“這是爲何?”

“選鋒營顯然是抱定了自己不損失兵力的想法,而許將軍並不知道他們會躲在東面。”李來亨忍不住向北方遙望一眼,當然他什麼也沒有看到:“當許將軍出現在北方時,他們立刻就會被汴軍發現,而這時許將軍必須先擊潰汴軍才能攻擊到選鋒營。如果選鋒營當機立斷撤退回營的話,許將軍是抓不住他們的。”

“所以你想把選鋒營引出來?”李過此時也有些明白李來亨的想法:“你想要我攻擊北面的汴軍,把選鋒營引到北面?”

“是的。”李來亨就是這個打算。楚軍和汴軍把主力投入攻城後,將領手頭的兵力就比較有限,這個時候如果闖軍發起對側翼的有力攻擊,那麼明軍就只有出動選鋒營來擊退他們。而且,從選鋒營現在的位置和陣型看來,他們好像就是肩負着掩護攻城部隊側翼的任務。

“選鋒營”李過咀嚼着李來亨的建議,把目光投向遠方。城前的明軍炮手已經把火炮推進坑裡,正調節着火炮的角度準備開始炮擊。這些炮手的動作流暢至極,協力進行工作時毫無喧譁之聲,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的精兵。李過雖然看不清楚那些部署在楚、汴兩軍後的新軍,但即使離得這麼遠,他們身上的鐵甲發出的寒光還是耀眼奪目,高豎起指向蒼天的無數長矛也是齊整挺拔、紋絲不動。

“我聽說東江軍與新軍作戰時五x不敵一,那時許兄弟還在新軍那邊,就是他帶着新軍和東江軍交手,用不了一個時辰就被打得四散潰逃。”李過用平和的語氣敘述着新軍的赫赫聲威,今天他只是看一眼對方的軍容、裝備就心生畏意,如果不是知道許平很快會抵達,李過早就會做撤退的打算:“咱手下的兵還不如東江軍呢。”

李來亨嘴上不說,臉上已經露出些不服氣的意思。李過掃了他一眼:“季退思的東江軍裡有好多舊部都是以前的官兵,他在遼東、山東打過幾十年的仗,還有盔甲、火器甚至大炮。”

李過營中大多數的人都是流民,能稱得上主力的不過兩千人,裝備比季退思的手下還差。守城,看在裝備精良、人多勢衆的許平和李定國部正趕來增援的份上,李過還有點信心,畢竟許平說過新軍不會投入巷戰,歸德府這一幫沒有幾個時辰休想把李過趕出城去。

但李來亨仍不以爲然,他意氣昂然地叫道:“義父,許將軍爲了重創這隊明廷新軍,甚至不惜讓官兵給開封解圍,如果讓他們跑了,那我們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見李過還是不答,李來亨繼續大聲請戰道:“義父,讓孩子帶着兵馬出城迎戰把。”

“如果出城迎戰,失去城牆的保護,這隊官兵會在很短時間內就把你們消滅。”

“是的,但在這之前,許將軍就能趕到,此時選鋒營在城北,正好背衝着許將軍的來路,孩兒一定拼死抵抗,爲許將軍贏得時間。”

第一發炮彈呼嘯而來,接着又是一顆,第三顆也隨着飛到

“許將軍說過,新軍最大的優勢就是大炮衆多,我們的部隊衣甲不齊,選鋒營肯定不放在眼裡,”李來亨指着城下那片耀眼的銀光大陣:“如果義父形容他們的戰力沒錯的話,他們就是閉着眼也能把孩兒殺個片甲不留,肯定會把大炮留下繼續攻城,直接出動步騎來攻擊我們;若義父高估了他們,那孩兒堅持的時間就能更長,許將軍及時趕到的可能性不就更大了麼?”

“萬一許平不能及時趕到,你可能會白白送死。”

“孩兒感覺許將軍一定能及時趕到,我們義軍要想在這亂世活下來,就得拼命去殺出一條血路來。”

明軍的炮彈一發接着一發襲來,沉思片刻後李過點點頭,彎腰帶着李來亨向城下跑去:“馬上準備出城逆襲。”

第367章 棄軍第323章 功高 (2)第85章 成熟 (2)第1章 序章 (1)第70章 意外 (2)第193章 消耗 (1)第510章 待機 (1)第160章 善後 (1)第415章 治國第295章 敗像 (1)第479章 兄妹第518章 假像 (1)第14章 死地 (1)第254章 軍法 (3)第331章 重逢 (1)第558章 上院 (1)第202章 皮影 (1)第56章 奪印 (2)第584章 開始 (3)第439章 召集第418章 委任第38章 邀請 (1)第337章 政治 (2)第64章 貪生 (2)第582章 開始 (1)第330章 反應第508章 動搖 (1)第496章 闖關第143章 醞釀 (2)第420章 同享第6章 變故 (1)第126章 算盤 (2)第271章 出擊 (1)第381章 疑案 (1)第191章 抵抗 (1)第240章 攻心 (1)第361章 剿匪第468章 諮詢第457章 班師第530章 纏鬥 (1)第472章 建議第472章 建議第185章 心路 (2)第540章 缺口 (1)第154章 對射 (1)第284章 應對 (3)第567章 論述 (2)第96章 闖王 (2)第390章 對壘第572章 返京 (1)第577章 淮安 (1)第138章 安泰 (1)第166章 奔波 (1)第176章 啓蒙 (1)第298章 轉折 (2)第43章 長青 (2)第7章 變故 (2)第366章 詐敗第442章 監督第251章 入滇 (2)第222章 善後 (1)第112章 困惑第482章 安慶第432章 官司 (2)第518章 假像 (1)第119章 摧枯 (1)第420章 同享第294章 紕漏 (2)第168章 歸德 (1)第76章 斷後第268章 賭博 (2)第171章 攻城 (2)第265章 決心 (1)第475章 逆流第82章 脫身 (1)第100章 募兵 (2)第485章 叛徒 (2)第81章 隱姓 (2)第87章 決裂第436章 儲備 (2)第327章 投效 (2)第180章 司獄 (1)第536章 攔截 (1)第303章 保守 (1)第567章 論述 (2)第118章 交易 (2)第450章 承諾第307章 鞠躬盡瘁 (1)第566章 論述 (1)第533章 落馬 (2)第230章 補充 (1)第557章 亂麻 (2)第424章 養士第8章 冒名 (1)第360章 守夜第567章 論述 (2)第348章 撈費第337章 政治 (2)第521章 架空 (2)第492章 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