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小將 (1)

“孫兄來了。”

“三哥來了。”

許平和李定國走出營門迎接孫可望,孫可望狐疑地看着在自己眼前並肩而立的兩個人,停住腳步向李定國大聲問道:“老四你在和大將軍搞什麼鬼?”

“哪有?”李定國大吃一驚,顯得很委屈:“好久不見三哥了,想得厲害。”

這些日子許平倒是去後方見過孫可望幾次,李定國一直在前線忙碌不休。

“許兄弟出來接我那是他厚道,你——”孫可望指着李定國問道:“你怎麼會出營來,莫不是裡面佈下了鴻門宴?”

“哪有此事?”許平笑起來,親熱地過來攀住孫可望的肩膀,錯後他半個身子陪孫可望走進營門。

“來人啊,開飯,開飯。”

許平沒有說話就先叫嚷起來,然後回頭從孫可望笑道:“孫兄,我們邊吃邊聊。”

衛兵送上了熱氣騰騰的新鮮麪條,還有大盆的菜蔬,見孫可望盯着盆裡的菜發愣,許平又賠笑道:“知道今天孫兄要來,所以小弟特意備下了茄子滷,還有剛打來的荊芥,才做好的肉盒啊,快趁熱吃吧。”

見孫可望還不動筷子,許平連忙解釋道:“荊芥可是河南的特產,孫兄或許一下子不習慣,但吃過一次後”

“我吃過荊芥,我也喜歡茄子滷,我又不是沒在河南呆過。”孫可望擡起頭凝視着許平:“一般來說,大將軍只請末將吃疙瘩湯,若是末將沒有記錯的話,上次大將軍請末將吃肉盒是派我們去擋新軍佯攻前。”說着孫可望看了一眼李定國,見後者正若無其事地喝疙瘩湯,大叫一聲:“就知道你小子吃裡扒外!”

說完孫可望就開始悶頭大吃起來,甕聲甕氣地說道:“我已經開始吃了,許兄弟可以邊吃邊聊了。”

許平慢悠悠地說起自己的打算,一開始孫可望沒有什麼表示,只是低頭吃飯,不時哼一聲表示聽明白了。

“這樣,我們就得放選鋒營去給開封解圍。”

“什麼!”孫可望一下子跳起來了:“開封裡面堆着金山銀山,大將軍你一天到晚催火藥、催糧食,我都要窮瘋了,好不容易把開封圍得鐵桶一般,他們眼看就要捱餓了,怎麼能在這個節骨眼上放新軍進去?”

“兵力不足啊,”許平語氣非常柔和,但態度異常堅決:“我知道任何聽我說開封不如新軍一個營重要都會覺得我是瘋子,但我們現在不是要精誠合作麼?孫兄啊,我真的是有苦衷啊,你肉盒子都吃了,就答應我一次吧。”

“大將軍你要去自己去,我不同意撤圍開封,”攻破開封可能獲得的財富早就被孫可望列入近期收入之列,最近孫可望雖然人在軍中,可仍籌劃着要再開一批作坊生產火藥、修理盔甲,並進而實驗性地建造闖營自己的槍支作坊。

“西營,是不會去祀縣的!”孫可望毅然決然地吐出了自己的最終決定,接着心中突然有些不安,連忙看向李定國:“老四,你還當我是三哥吧?”

“唉,三哥,這兵力真的是不足啊。”李定國長嘆一聲,滿臉的歉意:“昨天我已經吃了大將軍的肉盒子了,現在反悔也來不及了。”

“什麼肉盒子,明明是你練了幾個新兵,手癢癢了。”孫可望急道:“等拿下了開封發了大財,你想練多少兵還不是一句話?你怎麼這麼沉不住氣呢?難道你還是小孩子麼?”

李定國笑道:“不拿出來試試,怎麼知道兵練的對不對呢?”

“好了。”許平插嘴道:“是我給李兄設了個套,他中了我的計不得不守信。李兄會帶着他手下跟我去祀縣,這裡就託給孫兄了。”

“既然如此,”孫可望見許平和李定國已經達成協議,只好退而求其次:“我記得老四你有五百名火銃手,對吧?把他們留給我,我定能頂住新軍。”

“不行,”不等李定國回答,許平就搶先替他回答道:“李兄的兵完全沒有練好,留下來就是白白損失。”

“那把槍留給我,我手下有些兒郎耍得好火銃。”

“孫兄有五百會用火銃的手下?”許平把目光從孫可望轉移到李定國身上:“怎麼沒聽李兄說起過?”

李定國搖頭道:“我也不知道。”

“那就是白白損失火銃,不過若孫兄手下有個十幾、二十個會用火銃的人,那我是不會奇怪的。”許平裝沒看到孫可望臉色越來越陰沉,故做大方地說道:“我留二十支火銃給孫兄吧。”

孫可望叫道:“二十支夠幹什麼用,弓箭對新軍一點兒用都沒有!”

“還有我的大營,也是孫兄的了,我和李兄這些日子挖了上百道壕溝、修築了大批的堡壘,孫兄”

“我又沒有火銃,這一地的破溝對我又有什麼用?”

“山嵐營完好無損,全營擁有十二門炮,兩千四百甲士,是河南新軍中最強大、最有戰鬥力的營,他們沒有參加過蘭陽之戰,建制沒有被打亂過,士氣也十分旺盛。”許平收起臉上的笑容,嚴肅地對孫可望說道:“如果我投入一個翼,那只有防禦祀縣的能力,如果我投入近衛全營,那山嵐營仍然可能在歸德府官兵的策應下全身而退,並且會嚴重地殺傷我們的士兵。對付這樣強大的敵兵,每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每一杆火銃都是至關重要的,決定我們能不能取得勝利,決定着我們要付出的代價的大小。孫兄,我們不是新軍,我們的背後沒有朝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我們不能接受較小的勝利,而必須竭盡全力去爭取最大的戰果。”

孫可望無可奈何地接受了許平和李定國推卸給他的任務後,李定國和許平又商量起出兵的時間問題。

把參謀隊的推想給李定國解釋一遍後,許平道:“我想新軍肯定想與歸德的明軍同時到達。第一,新軍不能先到達,因爲我隨時都可能派兵增援,新軍很顯然想不付出大的代價就取得祀縣,他們不能把時間浪費在等待歸德府的官兵抵達上。”

“很有道理。”

“第二,歸德府的官兵不能先到達,若新軍不在,李兄弟就有可能出城逆襲,萬一他們被打垮了,那誰去攻城呢?”

“不錯,所以我們只要嚴密監視歸德府部隊的動向就可以了?”

“是的,新軍的行動速度快,歸德府的官兵速度慢,因此肯定是新軍照顧他們,而不是他們照顧新軍。這樣我們就不需要費盡心思去偵查新軍以免暴露,我們只要讓李兄弟盯緊鬱董和黃守缺,看他們大概什麼時候到達,我們就能知道新軍的抵達時間了。”

九月九日下午,黃守缺和鬱董的聯軍出現在祀縣城外五里處,並迅速開始修築營寨。李過見狀,立刻命令士兵準備明日迎戰,同時派人飛馬通知許平。入夜後,城南出現烽火,顯然又有一隊明軍抵達,李過心裡有數,也不着急。

第二天天色微明,李過的衛兵就帶進來一個年輕的使者,來人向李過報告說,許平和李定國的援軍在一個時辰後便會趕到。城外汴軍、楚軍約一萬人,李過認爲他們不值一提。此時城中有八千多闖軍,李過認爲足以守住城池。

第100章 募兵 (2)第83章 脫身 (2)第88章 破軍 (1)第471章 孿生第561章 組閣 (2)第498章 包抄第465章 知恥第436章 儲備 (2)第68章 狼穴第404章 禁旅第294章 紕漏 (2)第145章 應對 (2)第217章 劫營 (2)第114章 借兵 (2)第174章 新政 (1)第66章 迷惑第443章 武鬥第38章 邀請 (1)第327章 投效 (2)第582章 開始 (1)第292章 退卻 (2)第338章 勸降第573章 返京 (2)第337章 政治 (2)第217章 劫營 (2)第95章 闖王 (1)第19章 遲疑 (2)第275章 招搖 (2)第221章 炸營 (2)第314章 犧牲 (2)第578章 淮安 (2)第219章 夜襲 (2)第163章 總結 (2)第215章 潛渡 (2)第219章 夜襲 (2)第72章 義軍第291章 退卻 (1)第502章 義釋 (1)第392章 初捷第224章 戰俘 (1)第501章 絕境第135章 回憶 (2)第73章 山口第297章 轉折 (1)第543章 大捷 (2)第478章 官營第314章 犧牲 (2)第65章 罪行第47章 戀情 (2)第256章 弱點 (2)第518章 假像 (1)第471章 孿生第523章 見聞 (2)第77章 遇敵第246章 爭鬥 (1)第384章 忻州 (2)第335章 對話第447章 北返第575章 偉人 (2)第16章 轉折 (1)第499章 棄守 (1)第464章 民智第48章 條例 (1)第105章 孤軍 (1)第551章 走私 (2)第26章 遺物 (1)第501章 絕境第17章 轉折 (2)第262章 密鼓 (2)第119章 摧枯 (1)第337章 政治 (2)第197章 堅守 (2)第330章 反應第438章 包庇第451章 期望第279章 對決 (2)第224章 戰俘 (1)第72章 義軍第550章 走私 (1)第348章 撈費第253章 軍法 (2)第446章 兩難第235章 前路 (2)第150章 拖延 (1)第315章 衝鋒 (1)第193章 消耗 (1)第345章 前驅 (2)第583章 開始 (2)第518章 假像 (1)第243章 危難 (2)第76章 斷後第292章 退卻 (2)第94章 救民 (2)第20章 軍法 (1)第137章 退兵 (2)第222章 善後 (1)第375章 東征第532章 落馬 (1)第161章 善後 (2)第60章 腐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