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一騎紅塵

明弘治初年,整個大明帝國在勞模皇帝朱祐樘的帶領下,慢慢走向正規,朝廷辦事效率急速提高,但是上天好像欺負慣了這個苦大仇深的孩子,竟撿朱祐樘這個軟柿子捏:天災人禍,接連不斷,老爹朱見深十六年不上朝,留下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朱祐樘剛接過攤子來,就遇到極端自然災害頻發:弘治元年,山東旱災,江蘇水災。弘治二年,河南水災,華北旱災。弘治三年,浙江水災。弘治四年,陝西旱災,江西水災。弘治五年,蘇鬆河水災,廣西瘟疫--排比對仗多整齊的句子!內憂之外,還有外患,蒙古韃子和瓦剌各部,就跟打地鼠一樣,時不時露個頭,騷擾一下。

哎,苦命的人啊!據說有人評選了歷史上最苦命的皇帝,朱祐樘一列上去,第二名都嚇得跑了老遠!

要說朱祐樘命苦,還得從出生說起,成化年間,生不出孩子的老女人萬貴妃,憑藉朱見深得天獨厚的姐弟情結,猛個勁禍害宮裡的嬪妃,誰懷孕了基本上就等於判了死刑,不死也整個半殘,最起碼也讓你沒生育能力!幸好百密一疏,躲在石頭縫下面的一棵小草----身爲宮女的朱祐樘的母親,頑強地發了芽!

後來,一個有良心的小太監捨命保住了朱祐樘的性命。與朱見深父子相認後,朱祐樘母親被萬貴妃迫害而死,朱祐樘則時時有被廢的危險,吃個飯也得先到門外的螞蟻窩試試,多年來的如履薄冰,親人死去的撕裂般的疼痛,讓他堅強地站了起來-----命若天定,我就破了這個天!

他拼命地幹活,他發誓要讓大明帝國,重新活過來!

有災,要賑災是吧?老爹把國庫給虧空了,那就找不空的地去拿,把廟宇寺院,該關門的關門,該充公的充公,養一些腦大腸肥的和尚,能救災嗎?解散了他們,務農的務農,不務農的,拉去堵洪水去!

凡是能摳的地方,都要摳,對官員下手是必然的----“皇帝我都勒緊褲腰帶,你們也得跟着節衣縮食,一切爲了百姓!那個某某愛卿,你的肚子又高了一寸,是不是家裡伙食營養過剩啊,你看我都前胸貼後背,你怎麼好意思!”,於是這位達人回府把裡裡外外清理了一遍送上來,爲了表誠心,連從哪雞窩裡剛掏出來的尚有餘溫的雞蛋都拿來了!

錢也摳出來了不少,只是堵了幾場洪水,就“一江春水向東流”,國庫裡比和尚的頭頂都乾淨。想想也是,寺廟都關門了,天上的神仙吃啥?不吃供奉,誰還正常上班讓你風調雨順啊!

朱祐樘說:天災人禍是吧?!我頂!!!直到後來發現頂得太用力,二十幾歲的朱祐樘,頭皮已經禿了大半,連皇冠帶上去都打滑,蒼蠅站上去都劈叉!

最要命的是,邊境的老百姓民不聊生,又常常被胡虜們騷擾,糧食還沒熟,就打來吃完了,畢竟放在肚子裡,比較安全!

王守仁來京城以後,通過方方面面的消息,他很快了解了大明的現狀,最後他震驚了!於是在皇宮裡面有個通宵不眠,走來走去的人;狀元府邸也有個憂國憂民,輾轉反側的人。雖然這倆人最終也沒見上面,但他將會成爲一個不折不扣的“中流砥柱”,捍衛大明的江山。

經過詳細的分析,王守仁發現,內憂不是什麼大問題,如今大明王朝上下一心,其利斷金,治服水患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再加上皇上重用了幾個比較生猛的老將,個個忠心耿耿,一絲不苟。而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倒是讓王守仁驚出一身冷汗:水患蝗災遲早過去,但過去之後,老百姓必然青黃不接,而皇帝又無暇整頓軍備,一旦戰火燃起,大明就真成了紙老虎了,馬背上的民族可是兇暴異常,元朝就是個例子,如果秋冬季節趁虛而入,那麼將是不堪一擊!

“我該做些什麼?王守仁反覆問自己!”,沒過幾天王守仁就方方面面蒐羅來一大堆兵書,仔細研讀揣摩,還用各種道具,擺兵佈陣,同時王守仁開始結交喜歡談軍事的來府邸串門的官員,以及有着同樣愛好的年輕人。就在這時,他認識了一位來京準備科舉考試的伍文定,此人天賦異稟,聲音洪亮,力氣過人,王守仁看到了不由得搖搖頭:哎,科舉真是害人不淺,誤國誤民!如此武將人才,竟然要去鑽研朱熹想什麼!

朱元璋建國以來,曾經有官員上疏,建議恢復武科舉,但卻受到了朱元璋的狡辯性指責。說白了是因爲,朱元璋這種出身低微的乞丐皇帝,飢寒交迫的日子苦慣了,一旦拿到手的東西,豈能跟別人分享?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執政後期的殺戮都是怕功臣會對自己的皇位產生威脅,所以他殺掉了大多數的有功之臣,同理,武舉人可不跟文舉人一樣,動動嘴皮子就完事,而是會動真格的,他們要聯合造反的話那就太危險了,所以一直沒有武科舉。(當然崇禎末年,局勢危急,不得不恢復武舉人,因此纔有了明朝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的武狀元,他戰死沙場,精忠報國,但積重難返,飛蛾撲火,無濟於事。)

王守仁和伍文定聚在一起,經常按照《孫臏兵法》假裝敵我對陣,兵法中看不懂的,他們就找出孫臏的爺爺的《孫子兵法》和他老師王禪的《鬼谷子》結合起來研究,融會貫通。他們經常秉燭夜談,通宵達旦。

有一次,王守仁又擺出大明地圖,正指手畫腳,被王華進門碰上了,剛想斥責一番,心想:“婁素珍的事,還怕他知道了呢,現在看他心思用在別的地方,倒是一件好事!”,於是轉身離去,不忘叮囑一句:“你自己不專心學問也就罷了,別把時泰也帶壞了,以後見到他父親伍參議,讓我如何交待?!時泰,你也是參加弘治七年的會試吧?”

“回伯父,正是!”

“哦,這次參試的人可真不少!對了,伯安,伯虎怎麼不參試呢?”,王華旁敲側擊地問王守仁,心裡還真怕唐伯虎也來京城了,在這個節骨眼上,讓他知道這件事。

“爹,你怎麼問起伯虎來了?他來過書信說正與祝允明、都穆倡導‘復古’運動呢,詩社和畫舫開得也如火如荼,在京城聽說他的新作《對竹圖》還有題詩有人出價萬兩去買:

簞瓢不厭久沉倫,投着虛懷好主人。

榻上氍毹黃葉滿,清風日日坐陽春。

此君少與契忘形,何獨相延厭客星。

苔滿西階人跡斷,百年相對眼青青。”

王華聽完也不由得拍手叫絕,“這詩的確好,只是爲何這樣憂傷呢……”,問完王華立即意識到問錯話了。王守仁彷彿沒有多想,而是繼續說道:“爹,過幾天廣信上饒一齋老先生的弟子徐淮安要來京城,我已經回信讓他到我們府上暫住了!”

“什麼?上饒?一齋先生?”

“是啊,爹,我想到府裡還有間客房,一齋先生的弟子也不是外人,爹爹不會是反對吧?兒子知道爹一向喜歡結交朋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哦……既來之則安之吧,他哪一天到?”

“這可說不準,我估摸着是這兩天!”

“好,他從哪一路來?爹派人去接……”

王守仁正納悶呢,老爹怎麼熱情過分了呢?!正說着,門外有人喊了一句:“不勞伯父費心了,淮安已經到了!”

王華一看,壞了!他處心積慮讓這件事趕緊過去,偏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王守仁幾步就迎上去,拍了拍徐淮安的肩膀,“兄弟,想死我了,怎麼纔來呢!”

徐淮安掏出手帕擦了擦汗說道:“哎,都是因爲素珍的婚禮,終究還是沒逃過這一劫,這皇上賜婚的聖旨一下,素珍就要死要活,聽說絕食十天,多虧了芸玉現在一直照顧她。我這些日子忙着背書,也沒過去看看她,一齋先生去世後,婁府就一下子冷清了下來,我就是去也是惹着素珍傷心,最後決定不去了,所以……”

說着說着,徐淮安覺得王華的臉色有點不對勁,再一看王守仁的臉色更不對勁,也不敢問,只好杵在那裡……

王守仁的眼裡爆發出由憤怒和哀傷交織起來的火焰,似乎要“刺啦……刺啦”把王華燃燒殆盡,他眼睛紅紅地等着王華“從你藏起來芸玉寄來的信,我就該猜到,你就是自私自利的官僚主義作風,爲了苟全自己,不管他人死活,哪怕是自己的兒子!”

王守仁連衝帶撞地撥開了王華,奪門而去,不大一會而聽到“駕……駕……”,聲音越來越遠……

王華藏起來的那封信,確實是芸玉寄來的,信封裡只有婁素珍的那首詩。王華一看是蘇軾的《永遇樂》,內容淒涼哀婉,諸芸玉看不懂,但王守仁一看就會明白:字字淒涼入骨,不會是借詩抒情,倒像是絕筆!王華沒有別的選擇,只好藏起來了。當王守仁從外面回來,聽王安說有芸玉的家信時,王華卻怎麼也不讓他看。

剛剛的一刻他才全明白過來,但一切還來得及嗎……

這一路,山高水長!

這一路,柔腸寸斷!

第三十三章 完璧歸趙第一二二章 用兵以奇第二十一章 十隻兔子引子第五十八章 坐等收網第八十八章 臨終託孤第二十二章 設計脫身第二十九章 異界催眠第八十四章 得道而歸第六十章 西北馬政第五十二章 垂簾聽辯第五十三章 針尖麥芒第七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一二八章 寧王造反第三十三章 完璧歸趙第六十六章 重逢故友第十二章 邊塞考察第六章 另類穿越第十一章 只如初見第六十六章 重逢故友第十五章 明朝達人第三十三章 完璧歸趙第六十章 西北馬政第七十章 再見科舉第一三四章 破敵之策第一零一章 假面舞會第十章 金山偶遇第一零六章 真假安娜第八十九章 寓學於樂第七十六章 奶媽來也第一一八章 橫水寨子第五十七章 智鬥馬販第十一章 只如初見第七章 同一輪月第九十一章 跳江脫險第三十七章 芸玉獻計第一一六章 各回各寨第五十一章 駙馬有請第一三三章 一場大火第一二四章 蠢蠢欲動第八十一章 尋找機會第一零五章 別墅驚魂第一一六章 各回各寨第三十五章 人擇原理第一三三章 一場大火第一三零章 至誠如神第九十二章 死裡逃生第九十六章 龍場悟道第一一零章 外剿內安第一一五章 粵北贛南第八十四章 得道而歸第八十六章 談論兵務第五章 生死彌留第九十八章 傳道授業第一一六章 各回各寨第六十二章 乾州馬場第五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八十章 絕密暗道第九十九章 廬陵赴任第三十二章 深入匪巢第九十一章 跳江脫險第八十章 絕密暗道第十二章 邊塞考察第一一四章 除惡務盡第六十二章 乾州馬場第一一六章 各回各寨第一零八章 治理瘟疫第八十四章 得道而歸第六十三章 樂不思蜀第一零八章 治理瘟疫第九十二章 死裡逃生第三章 案中之案第二十一章 十隻兔子第一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六章 對酒當歌第四章 水落石出第七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六十一章 霸陵蒼蒼第三十四章 一宴知秋第五十一章 駙馬有請第一二零章 俐頭山寨第七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六章 另類穿越第五十二章 垂簾聽辯第七十三章 勢如破竹第八十三章 創立心學第一零六章 真假安娜第一一二章 鹽政軍餉第七十六章 奶媽來也第七章 同一輪月第八十三章 創立心學第一二九章 上下異心第七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四章 陝西放馬引子第四十六章 長笛幽思第十章 金山偶遇第十八章 怒火街頭第七十一章 監督修墓第五十三章 針尖麥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