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 情比銅堅

“太昊的事務就由風餘負責,大家還有什麼要說明的嗎?”我環顧議事殿內的近70名長老,通過了兩天來對諸部大小事務的重要部分統一磋商,已經將春耕、兵役法、薪資發放、稅收、教育法、新年的匠作區製造業發展等重大事項作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佈置。

內務不安定,如何能放心在外征戰!

不過在我看來,這種會議上,我出現的必要性正在逐步降低,各部都已經在磋商中產生了大量的制度和方法,所需要的不過是得到我的首肯而已。這一點風餘完全可以代表我做到,但風餘卻總有些依賴我,希望太昊所有重要的事項都在我的指導下決定,方能保證不會出現大的差錯。

“唔——還有一個事情”刑部的長老任圭站起來,向我躬了躬身,提出了另一個新鮮的問題“按我任族舊俗,族長應該可以有兩位妻子,且在與他族交換配偶時,由族長先選,但只能選一次,如果以後其中一個妻子死掉或換掉,就得和其他族人一樣,由前來交換的女子自己選擇。但如今太昊城內,諸族間青年都可自行配合,不再有交易之說,日前我族中長老認爲,任族族長還缺一妻,不知道應該通過什麼方式解決,請族長定奪。”

這個也有點麻煩,按說目前太昊城內的婚姻狀況還是比較符合我的期望,畢竟長年在一起的族人不容易產生太多新鮮感,絕大多數婚配都在跨部族的情況下完成。

但原來我就知道,原始部族中族長擁有擇偶優先權,有兩個妻子並不是太特殊的權力。少數的族人家裡也有兩名妻子,只是一妻二夫的情況少一些,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例。

但政由我出的時候,只是頒佈了“不得近親婚配”的政令,卻沒有對其他的方面進行約束,如今進入了“立法”時期。看來是制訂一部《婚姻法》的時候了。

我向禮部和刑部的長老們提出了婚姻法的幾條大框架,要求他們參考,在此基礎上制訂太昊的首部《婚姻法》。

首先還是提倡一夫一妻,但不反對一夫兩妻或一妻兩夫,卻以此爲上限,不得出現一夫三妻或一妻三夫的情況。

二是設立婚姻的確認程序,我把這命名爲“結婚”。凡達到婚齡(在太昊城,這個最低年齡是16歲,以前可是14、15歲就結婚)的太昊青年,經禮部審覈,里長證明,即可在禮部申請結婚。結婚需要經過申請登記、鑄結婚證、舉行婚禮等三個步驟,其中第二個步驟要特殊一點——因爲還沒有照像術,也不能製作其他證書,所以只能由匠作區的主管土魯給他們鑄“青銅證書”:即在兩塊青銅上鑄上雙方的名字。夫妻兩人各一塊,後來得到這個東西的族人多半選擇了佩在身上。這股風潮如此盛行,以至於好多結婚多年的老夫老妻都要求重新鑄一塊“結婚證書”。

當然,可想而知,婚禮是要在宗廟主殿進行的——這一點我採用了後世教堂的職能。風塵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就很快掌握了一名“太昊神父”的基本職業能力,對我提供的繁瑣婚禮程序瞭如指掌。甚至不用帶上小冊子也能應付自如。主殿在近半年的時間內一天得舉行好幾場婚禮,有時遇到禮部有事,晚上也在補辦婚禮。

三是婚姻的註銷。結婚要在禮部備案,禮部要通過查驗戶籍予以審覈,但離婚也得通過禮部,從已經登記的結婚檔案上註明變更情況,同時爲了避免輕率地離婚,我還是要求雙方必須提前一個月申請。這一個月內由本族長老勸和,但不得強制。一個月以後仍堅持要離的。得在太昊宗廟付一筆“離婚費”,由工部負責收回“結婚證書”,予以融化,從而徹底地取消這次婚姻。

太昊目前的體制下,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私人財產,所以財產分割的問題留待下一步再完善,而子女和老人的供養也基本上不用雙方操心,反正都有部族在公共財產裡支出,所以這方面暫時還不用通過立法得到過多地確認。

婚姻法的基本框架還是得到絕大多數族人的支持,但任族的族長對於新法卻有一些想法,按新法,一律不允許強制婚姻的存在,所以不會有人專門爲他解決小老婆的問題,只是給了他另娶一位的自由,但得由他去泡小妹妹了,長老們幫不上忙。

作爲婚姻法的補充,也爲了太昊的發展,我提出對多生孩子的家庭應該予以一定的補助,長老們一致通過,按每多生一個孩子,在太昊學校畢業之前,每個月發10枚銅幣給予補貼,這一方案在族人中掀起了新的風波。據說看完了頒佈的新法,立即就有拖着老婆回家的急性子。

婚姻法的事情告一段落,也就是在數天內搭起一個框架,在後面的實施情況出來之前,我就已經離開太昊了。

600名騎兵是我所率領過的最大的軍事力量,看着在身邊經過的長長的隊伍,我都有點熱血沸騰,儘管以前曾經帶過上千人的隊伍,但那畢竟不是屬於我一個人指揮的,只是通過我來協調而已,但眼下這支騎兵隊伍,卻能讓我如臂使指,自由使用,這種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這也是歷史上的第一支裝備完善的達到600人規模的騎馬部隊。每名騎兵都配了全副馬具、護甲,一支長矛、一張弓、四根弦、30支箭、一個帳篷、一把小鍬、50斤以上的乾糧。600餘騎分爲五個連,還有專門的三個炊事班,一個工具維修班,以及數名軍醫。

眼下這樣一支裝備空前的隊伍就在我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地向北方開進,一路還不斷地開展拉練,訓練小組對抗,分進合擊,遠距離行軍等課目,讓這支經過了近三個月強化訓練的“嫩騎兵”隊伍的戰鬥力再次得到了提高。

到了大河邊一看——我們還是來遲了,春汛已經到來,直接涉水過河已經不可能。

無奈,只能取道函谷關,經過姜氏的勢力範圍,再北向過姜水——實際上在後世應該叫渭水——最後到達斟戈城。

木駝和姜由在4月27日到達斟戈城,我們終於召開了第一次大規模針對鬼族作戰的軍事會議。

第144章 - 集市貿易第227章 - 轉折之戰第315章 - 大楚問政第15章 戰騎拉練第258章 - 浪漫傳說第276章 - 千里運疇第343章 - 四十不惑第207章 - 驪山新城第383章 - 攘外安內第75章 少昊溯源第154章 - 有熊建城第338章 - 故人遠去第322章 - 活字印刷第251章 - 城主任務第37章 文化衛生第348章 - 意外人選第306章 - 初見端倪第310章 律法擴張第361章 - 百年大計第209章 - 南蠻現身第135章 - 姜山伏誅第301章 - 夢迴太昊第71章 戰象部落第382章 - 大河波涌第198章 意不在馬第130章 - 大戰之前第210章 - 苗族建城第64章 建交莒族第181章 - 太昊鐘聲第55章 新廟落成第254章 - 技術優勢第159章 - 餐飲外交第3章 首個目標第115章 - 竟然姓蚩第23章 山雨欲來第375章 - 閒居大楚第88章 - 駕臨少昊第212章 - 南蠻來襲第17章 逼到牆角第265章 - 戎人渡江第39章 大元新篇第70章 農業擴張第263章 - 一舸渡江第99章 - 姜族強敵第219章 - 初聞隗王第185章 - 秋收大第220章 - 隗王威名第356章 - 族長駕臨第340章 - 引敵入室第3章 首個目標第211章 - 和平局面第174章 - 新村建設第36章 井字由來第17章 逼到牆角第345章 - 佳釀飄香第293章 - 歐且新篇第246章 - 作客蠻方第296章 - 魚米俱熟第45章 新的發展第263章 - 一舸渡江第275章 - 雨中建城第295章 - 禽人來訪第87章 - 美食威力第86章 - 元年春耕第95章 - 海鹽工業第51章 尋找萊鷹第148章 - 誤煉精銅第14章 騎兵初成第118章 - 攻守易勢第321章 - 太昊風波第286章 - 擒俘而歸第123章 - 行賄好禮第383章 - 攘外安內第186章 - 賓朋滿座第196章 - 部族有鬼第293章 - 歐且新篇第5章 文明進展第334章 - 公孫新貌第273章 - 轉而他求第93章 - 另有穿越第202章 - 政治框架第223章 - 逼退隗王第120章 - 銅頭鐵額第20章 文明緣起第28章 城市規劃第209章 - 南蠻現身第130章 - 大戰之前第203章 - 六部建設第372章 - 利潤分配第201章 - 兵役新法第92章 - 少昊歸祭第194章 - 有狐之敵第227章 - 轉折之戰第369章 - 族長退位第69章 律法初成第340章 - 引敵入室第196章 - 部族有鬼第289章 - 收成有限第171章 - 夜入由族第47章 造神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