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農經濟

盧恩對坦婭問道:“坦婭的風采,在這次節目中展示得淋漓盡致,荒野女獵手的形象深入人心,薩莉和科威爾的經驗來自毛利人,薩莉,你的經驗來自何處?”

薩莉笑道:“我的經驗來自家中的長輩,我曾祖早年就是一個部落的管理者,現在家裡還保存着很多他留下的東西。選擇營地,生火,弓箭,陷阱這些東西,在他們的時代裡就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生活,不過跟Jungle不一樣的是,我們祖先不善農耕,還喜歡臨時製作狩獵工具。其實還有好多好多啦,比如軟柄梭鏢,吹筒,雙石流星之類的東西,因爲時間和獵物種類的關係,沒有在節目中展示出來……”

尼安說道:“就這樣已經很棒了!丹尼也非常了不起,在女性伴侶能力遠遠超過自己的時候,沒有表現出大男子主義的嫉妒心理,而是虛心像坦婭學習,這樣的性格,可是爲你贏得了不少的粉絲喲……”

臺下又是一片女生的起鬨尖叫之聲。

薩莉將手放到丹尼的腿上,說道:“這也是我喜歡他的原因,而且他的觀察和學習能力非常強,到後來我已經將獲取食物的工作放心的交給他了,他也總能給我驚喜。我想要是我曾祖還在世的話,一定也會非常喜歡他的……”

盧恩說道:“接下來這一對……”

觀衆席又是一片歡呼:“Jungle!lngris!Jungle!Ingris……”

貝爾哈哈大笑:“Ingris,Jungle,看看你們多受歡迎啊……我實在是太好奇了,是什麼樣的地方,能養出你們倆這樣的一對青年……”

尼安笑道:“昨天我已經將Jungle告訴我的網址傳給了同事們,同事們訪問之後非常的震驚,於是剪輯了一組短片,下面我們就來觀賞一下。”

後方大屏幕上開始播放李家溝紀錄片的記錄集錦,清凌凌的五溪河,壯麗的懸天崖天書崖,精美的天星閣,祠堂,古道,古建羣,苗寨,稻田,森林,各種野生動物……

轉眼切換到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在祠堂裡教學的四爺爺,在屋檐下曬着太陽做着女紅的奶奶,守在窯口看火色的外公,用細綿給魚竿上漆的篾匠叔,雕鏤着硯臺的石頭叔,在屋頂騰躍如飛的阿衝叔,在山林中辨識藥草的藥師叔,揹着槍支帶着白大們在森林裡巡視的獵戶叔,在田埂上操練竹條鏢的育爺爺……

老人之後,是年輕的一輩,意氣風發駕駛着五溪二號的船長,在遊客中心鞠躬微笑迎接客人的丫頭們,在機房維護李家溝網站的硌豆和趙華強,在認真作畫的秋丫頭,在打磨雕件的小石頭,在設計煤砂泥壺的小表哥,在天星閣指揮電視劇拍攝的二準,在村委會議室通過幾個大屏進行視頻連線電話的阿音……

然後是可愛的娃子們,在祠堂裡琅琅讀書的小葉子,敬子倫;跟着大呆小呆在山林間找蘑菇的李雨寧,王曉鬆;在拎着籃子賣東西,背詩的馬翠如,王美嫺;在賣冰粉,涼糕的王小剛和李芸秋……

接下來還有各種農副產品和非遺產品……

紀錄片是二準操刀監製的品質,水準那是沒得說,雖然是簡單剪接其中了一些片段素材,也讓觀衆和各國隊伍看得如癡如醉。

當鵝蛋金和鬥魚從屏幕中一閃而過的時候,觀衆席上傳出了一些隱約的驚呼。

三分鐘的片子放完,尼安對觀衆席說道:“相信剛剛有的觀衆朋友已經看出來了,片子中出現的鬥魚,就是最近讓我們國人癡迷的——”

臺下響起了整齊的呼喊:“國旗鬥魚!”

尼安說道:“是的,就是國旗鬥魚!國旗鬥魚就是Jungle親自培育出來的,原生品種就是來自於他們生活村子!同時被引進泰國的,還有他們村子的優良荔枝品種,現在大家再看Ingris,是不是更加眼熟了?”

屏幕上又放出了一張圖片,再次引出一陣驚呼,正是李君閣和阿音與老國王的合影,阿音身上披着榮譽村長的綬帶,手持絲絨袋子裝盛着的授權文書。李君閣手上捧着國旗鬥魚的小魚缸,前邊端坐着老國王。

尼安激動的說道:“李家溝村,已經和偉大的拉普旺村結成了友誼村落,Ingris不僅是李家溝村的村長,還是拉普旺村的名譽村長!”

觀衆席頓時傳來如雷般的掌聲。

李君閣和阿音趕緊站起來,對觀衆們行禮致謝。

尼安示意兩人說幾句,李君閣笑道:“我們是應邀來參加這一屆農博會的,倍感榮幸,有機會覲見了尊敬的國王陛下。國旗鬥魚,雖然培養自李家溝,但是很明顯,這裡纔是它命中的歸屬地。因此我們將它作爲友誼的禮物,送給了泰國人民,希望我們能世代友好下去。”

阿音微笑着說道:“這次我們除了送農產品參展之外,還帶着學習的任務。我們村子也正在搞旅遊業,而貴國的旅遊行業,有非常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次泰國之行,讓我們受益匪淺,也歡迎大家到我們李家溝做客,我們一定也會像友好的泰國人民一樣,當好熱情的主人。”

這話把所有人都說得非常舒服,也符合阿音的身份,臺下不少人直到現在才知道阿音還有這樣的來頭,再次瘋狂地鼓起掌來。

衆人重新落座,尼安開始訪問阿音和李君閣:“Jungle,你在節目中展示的這些技能,都是從村中的長輩們那裡學來的嗎?”

李君閣笑道:“大多數都是,其實我們村子,和阿音的寨子,地處中國內陸一個封閉的地方。我們那裡以前只通水路,然後要爬上剛剛片子中那片懸崖,才能到達阿音生活的寨子。這種地方,以前在中國內陸很多,人們一年出山兩次,採購食鹽,火柴等基本生活用品。其餘的生產生活物資,都需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經濟學家們對這種生活方式有一個名詞定義,叫‘小農經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家庭或者自然村落爲單位,自給自足。”

盧恩說道:“這樣的生活,離城市化的現代社會,似乎很遙遠了。”

李君閣說道:“是的,不過中國發展起來也就是這幾十年的事情,因此這樣的生活模式,在某些地方還有留存。那裡的人們,尤其是女人,個個都被磨練成了生活專家。我奶奶就是典型的例子,幾乎跟農村日常生活有關的東西她都會,會讓家人的生活過得並不差。”

尼安問道:“比如?”

李君閣笑道:“除了我在節目中展示的那些,她還會用糯米釀酒,並從中蒸餾提取出濃度高達五六十度的烈性酒;會用豆子製作成各種保存時間很長的風味小吃;甚至會從香樟樹葉和香樟樹皮中提取樟腦,從芥菜種子中提取芥末;會編織,會縫紉;家庭成員的衣褲鞋襪,都是她們親手製作;會收集各種草藥,對有疾病徵兆的家人進行預防治療……總之,我在節目中展示出來的生活小技巧,基本都是來自於她老人家。”

阿音接口道:“奶奶也是我們村子的非遺傳承人之一,這項非遺稱爲‘女紅’,我和Jungle這身衣服,就是由我們村一個小妹妹設計,由奶奶親手製作的。”

盧恩說道:“確實異常的精美,Ingris,能站起來再給我們展示一下嗎?”

阿音大方的站起來,微笑着慢慢轉了個身展示了一下。

盧恩笑道:“漂亮!確實讓人驚歎!你們村子的女性實在是太厲害了!不過Jungle身上的,似乎不是我見過的中國傳統服裝?”

阿音笑道:“其實我身上穿的,纔是Jungle他們民族的傳統服裝改良款;而Jungle身上穿的,則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服裝改良款。我的民族屬於少數民族,因此我們的傳統服裝可能你們見得不多。”

尼安大爲驚訝:“你們還不是一個民族?”

李君閣笑道:“我們不但不是一個民族,幾千年前,兩個民族間還發生過殘酷的戰爭。不過到現在都溶爲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阿音他們的村子就在我們村後山上,山上上下也已經友好上千年了。”

盧恩恍然想起了什麼:“嗯,你們確實不應該是一個民族,Ingris的音樂天賦,和你的樂盲屬性,完全是兩個極端!哈哈哈哈……”

尼安也笑道:“對呀!Ingris的歌聲似乎是天籟一般,而魔法師在這上面屬性點幾乎完全爲零……”

李君閣笑道:“喂!我也完成了笛子配樂好不好……”

貝爾笑道:“你那個配樂,幼兒園裡五歲的寶貝們都能超過你!要不是Ingris帶着你,都不能稱之爲音樂。Ingris,你唱的都是你們民族的音樂嗎?太好聽了。”

阿音笑道:“大部分是,這個不能怪Jungle啦,畢竟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接觸音樂,我們民族的生活,和歌聲是分不開的。”

“我們的歷史沒有文字記錄,從兩族戰爭,到遷徙流離,到找到歸宿,一代代傳唱下來,這一部分被稱爲‘古歌’;”

“我們的春種秋收,耕耘勞作,慶典節日,唱起的歡快嘹亮的歌曲,被稱爲‘飛歌’;”

“我們的戀愛,結婚,也是通過歌聲來傳遞愛慕,稱爲‘遊方歌’;”

“此外還有客人稱讚主人‘讚歌’;主人款待客人的‘酒歌’;老人離世的‘喪歌’,‘苦歌’;教小孩子唱,哄他們入睡的‘兒歌’,‘謎語歌’等……可以說,音樂就是我們的生命和靈魂。”

貝爾拍手讚道:“原來如此!就跟Jungle行走在山林間一樣,是從小訓練出來的。他的一些小習慣,小動作,處處體現出經過良好的長期訓練,比如從對資源的有效利用,對火源水源的管理,最植物的蒐集辨認,對獵物的選擇,一切都讓人體會到自然,和諧,有序,不盲目索取,Jungle,能給我們介紹介紹嗎?”

哈,這一章跟節日還挺契合的,加一更,祝女神們節日快樂!

第七百八十五章 動議第六百五十四章 附之驥尾第八百八十九章 紀錄片不一定真實第九百九十七章 開槍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聊第七百九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四百六十九章 木薯第六百零七章 苗娃嘴裡的種肉第三百一十九章 山驢子第九百六十五章 遊學結束第七百零七章 許思的天賦第七百四十三章 苗家婚禮第八十三章 小鷹第七十三章 講古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九十九章 師兄和教授第五百六十章 鬥嘴第六十六章 暑假暑假第四百三十一章 《憫農》第一百四十六章 走近科學第二百八十章 花開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造紙第八十一章 四爺爺的課第九十五章 油底肉第七百九十五章 廣告第五百二十七章 該蒸的蒸該炸的炸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鵝洲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一百二十一章 司老爺子第九百九十六章 危機第一百八十章 溜索開通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蕭灑第四百五十三章 《無人島》第二十三章 交談第四百四十七章 友誼村第三百六十五章 放流活動第五百一十七章 麪包,水煮魚第四百六十章 玩泥巴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協第五十七章 司星準第九百五十一章 出國第五百八十四章 豆豉魚 豌豆尖第九百零二章 爲子孫計第二章 豆花飯第八十五章 鷹具第三百三十五章 插秧第一百四十六章 走近科學第四百七十六章 木薯粉,新棚子第八十九章 綠色長廊第九百二十六章 給老大的信第八百零一章 苗娃學詩第七百零九章 以後的日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備席第八百零四章 保護區第八百一十八章 植入廣告第九百七十七章 牛第一百六十一章 巖蜜第六百五十九章 恐怖故事之夜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水白菜第九百零一章 又到年中總結第五百九十章 粉蒸肉,滑滑肉第九百四十一章 入選第二百九十一章 偉大的田坎第二章 豆花飯第六百二十五章 憑什麼還回去第五百七十八章 打壞東西第九百八十四章 入門(求票求各種票)第一百四十三章 竹雞第九百三十章 反響第五十二章 拉塘網第一百四十六章 走近科學第六十五章 娃子們回來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英武少年第四百三十章 哥大五人組再次到來第七百七十七章 征服第八百一十九章 送別(求月票求推薦)第八十九章 綠色長廊第三百九十章 好導遊第九百五十章 春秋筆法第五百三十六章 麝場第六百八十二章 九浩第二百一十六章 飛劍鏡頭怎麼拍第五百三十五章 紅魔鬼第四十九章 拜碼頭第一百九十一章 做豆豉第五百五十八章 主題曲第八百五十七章 甲魚蛋第三百章 觀衆的投票第八百五十八章 出遊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懂科學第二百一十八章 擊鼓傳花第一輪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湯魚第二百五十七章 年終總結大會第二十八章 蒜泥白肉第七百三十一章 重啓第八百四十四章 浪費題材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中搏擊第六十五章 娃子們回來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八十五章 蓉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