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改變觀念

從三天前開始,大威龍王教轄下的所有人都在關注着龍神宮裡的議事,不管他是什麼身份,都表示異常的關注,可以說是全民焦點。

望海城如今民智已開,他們明白此次所議之事是跟他們切身相關,庶民可以督察百官,這是以前的王朝所沒有的權利,這種權利很大,能讓庶民在面對官吏的時候‘挺’直腰板,如果林北不提出來,他們肯定想不到,但是現在林北提出來,而且他們自己也有了切身的體會,所以他們認爲,這是一個很好的舉措。

官老爺不再是官老爺了,我們可以隨時進入官吏的府邸參觀,可以對官吏的決策指手劃腳,我們可以提出符和我們利益的建議,庶民傻麼?庶民自然不傻,所以他們擁護這兩條法規,而且是以前所未有的熱情來擁護。

官吏也在關注此事,因爲這也跟他們的利益切身相關,庶民的權利大了,他們的權利自然就低了,他們不能再一言九鼎了,這對許多官吏來說,這簡直是難以忍受的一件事情,所以他們希望龍王能迫於壓力,收回兩條法規,或者說收回其中一條也可以。

如果大威龍王教現在治下有億萬人,疆域無邊,這些官員聯合起來抵制兩條法規說不定林北會妥協,可是很遺憾,如果大威龍王教轄下並不大,官吏也並不多。

就像林北所說的,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政權越是小的時候就越應該防微杜漸,所以林北纔會毫不猶豫的把安忠直貶爲庶民,否則一旦口子一開,再想堵住就很困難了。

今天的望海日報發行後,所有人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這天的望海日報相當的厚實。

在今天的望海日報中,通報了那些犯事官吏的罪行和處罰措施,這也算那些官吏倒黴,在這種時候,林北必須要震懾衆人,所以這些犯事官吏每一個都記錄在瞭望海日報裡。

犯罪最重的就是安懷仁。貪墨罪,除了要把他所貪的錢糧都吐出來之外,安懷仁還被處勞役十五年的刑罰,最輕的只是犯錯,是一個叫郭明的官吏,犯的是輕慢之錯,何爲輕慢?因爲庶民舉報他對庶民態度傲慢,而正是因爲他的態度傲慢,所以庶民認爲他不能爲官。此人被貶爲民,當然,他就算不被貶也已經辭官了。

而最讓望海人吃驚的就是許多人都熟悉的安司農了。

安忠直在西山鄉威望甚高,來到望海之後,更是被任命爲司農一職,是林北的左膀右臂,但是卻因爲徇‘私’,同樣被貶爲庶民。如果不是林北念他功勞不小,甚至還得服役三年。

一個個官吏。一個個罪名,讓所有人都明白龍王大人的決心以及望海城律法的森嚴,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並不只是說說而已。

在望海日報的後面,所有人看到了議事的結果,這也是他們最關心的,兩條法規仍在。只不過被重新制定了一下。

申冤道這條法規改了一下,原先的權利不變,同時也對庶民加了一點約束,言如果並無冤屈而隨意踏入,視其情況的輕重視以最重謀逆罪論處。

申冤道以後會建在各城最繁華的地帶。一旦有人踏入申冤道,將會被全城關注,如果以後有了電話或是電腦這種高科技物品,甚至可以說是全民關注,林北是希望申冤道用在正途,除非庶民真有冤屈,否則還是別打申冤道的主意,所以也別想以申冤道來逃避某些罪責。

申冤道這條法規無論是官吏還是庶民都並不反對,對庶民而言,有了申冤道,如果真有冤屈,那麼就可以有一條快速申冤的道路,而且踏入申冤道中,庶民也不用再擔心會有生命危險,對官吏而言,如果反對,那豈不是心虛了?他們不能反對,也不敢反對。

而第二條夜不閉戶,這條法規爭議最大,尤其是官吏,在望海日報中,這條法規稍微修改了一下,並且提出一個新概念,叫‘私’隱權。

所謂的‘私’隱權,望海日報羅列了一些出來,比如官吏入廁,沐浴,睡覺,用食等,這就屬於‘私’隱權,這是官吏的‘私’人空間,言庶民不可打擾,當然,如果有官吏自已開放自己的‘私’人空間,那麼庶民也可以參觀。

看到這條法規,庶民們並沒失望,仔細想想,除了好事者外,其實一般庶民也不會去看官吏入廁,沐浴和睡覺,絕大多數庶民還是循規蹈矩的,而對官吏而言,好像也能接受了。

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人在一審的時候被判了死刑,立即斬首,第二審的時候同樣是死刑,但是會緩期三年再執行,那犯人就會覺得其實第二種還是能接受的,現在望海城的官吏也是如此,相比於以前,現在最起碼不用擔心入廁和洗澡的時候被人打擾,這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不過今天的望海日報顯然沒完,因爲還規定了第三條,這一條又是一條針對官吏的,名爲財產公示。

這條很明白,就是官吏把家裡的財產公佈出來,明細都會記錄在冊,辭官後會根據每年的年俸以及支出加減。

所有大威龍王教的官吏看到這一條後,心裡都在哀嚎,龍王大人這是有多麼信不過他手下的官吏啊,不過如今官吏都需要夜不閉戶了,有多少財產估計也瞞不過庶民,所以這一條官吏們倒也能接受。

當官吏們看到還有第四條的時候,那真是兩股顫顫,但是等看完之後,官吏們卻如在夢中,因爲這一條居然是福利,而不是約束,因爲要給他們漲月錢了,而且一漲就漲了一半。

林北這是準備高薪養廉了。

其實許多現代人都討論過高薪養廉能不能成行,許多華夏人認爲,國外可能行,但是國內卻真的很難施行,因爲華夏有五千年的歷史,而這些歷史中,大都是貪官腐官,這些貪官是永遠不會知足的,就算你給他們再多的錢,他們還是嫌少。

但是如果有一個良好的制度那麼能不能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呢?林北把現代的那一套搬了過來,同時,讓庶民督察官吏,給了庶民現代人都沒有的權利,林北認爲,如果這樣子都阻止不了官吏變成貪官,那麼共產主義估計永遠都只是一個夢想了。

林北想試一試,林北想試試在他的望海城,在他的大威龍王教下能不能清理掉貪腐問題。

林北希望他治下的官吏更多的是一種服務者,類似一個打工的,庶民則是老闆,由老闆來監督打工的。

他給了官吏諸多的限制同時卻又給了很高的工資,是希望這些官吏好好想一想,只要他們認真的做這份工作,做上幾年,掙的錢就足夠他們豐衣足食一輩子,如果想伸手,不光要冒極大的風險,下半輩子肯定會在牢獄中渡過。

但是好的制度總是需要由人來做決定,其實許多制度在創立的初衷都是很好的,只是隨着時間慢慢的變質了,如果林北能活得很久很久,只要他仍然在,那麼林北就能保證這些制度以他的意志運轉下去。

林北並不知道他能活多久,也不知道這些制度能不能維持住,但是他真的很想試一試,他想試試能不能做到別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最起碼他努力過了

隨着今天望海日報的發行,鬧了快一個月的兩條法規事件終塵埃落定,但是帶來的後續效應卻在陸續的發醇,最直接的就是辭官。

是的,還是辭官,不同於先前的遞辭呈給林北壓力,這些人是真的辭官。

先前有些官吏還在觀望,希望林北能收回成命,但是隨着今天的望海日報四條法規出來後,這些官吏知道龍王大人已經不會改變了,這些官吏原本是士人,士農工商,他們無法接受農卻排在士的前面,所以他們辭官了。

這些人都是好官吏,也算是清明的官吏,只不過無法接受一些顛覆而已,他們無法改變固有的觀念,林北在收到這些辭呈後,挽留了一下,但是一談到收回成命,林北也就不再挽留了。

對林北而言,這些都是改革所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既然一些官吏無法接受這種改變,那麼林北就讓能接受的來,隨後,林北便推出了一種新的官吏甄選制度,準備從大威龍王教下再選一批官吏出來任職。

林北並沒有採取後世的科舉和公務員考試製度,林北的要求很簡單,會處理基本的政務,並且能認清自己的位置。

林北希望這些官吏能知道他們是來幹什麼的,是來爲人民打工的,而不是來作威作福的,他要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官吏的認知,並將其延續下去,千百年後,當人們形成了固定的思路,還會有人會認爲官吏應該排在庶民之上麼?

如今望海城民智已開,很多人都至少讀過好幾本書,所以這種人真的不少,林北在大威龍王教轄下的五城展開了一場浩大的選官活動。

第404章 豎起世界樹第150章 點兵,前往合浦第252章 司空之位第17章 野豬羣的貢獻第328章 華夏鱘第139章 被成神第75章 森林牧場第74章 歸屬感第249章 虛驚和驚喜第389章 無題第226章 崔蘭回城第36章 順其自然第148章 甄氏人的能耐第299章 欲往襄陽第163章 逐利第306章 襄陽城第174章 白毛金頂猴王第180章 孟德贈絕影第131章 越來越好第291章 各種政令發佈第283章 不通內政第56章 很有搞頭第100章 清潭赤蟒第386章 杖責第275章 沿河而上第253章 立志第251章 認可第317章 黃忠黃漢升第162章 面紅耳赤第81章 甄定所求第77章 不殺第162章 面紅耳赤第11章 預約下次第227章 海豚使者第386章 杖責第370章 災第370章 災第189章 目光要放長遠第96章 甄平的確認第242章 擬建重鎮第25章 難以接受第325章 龐統首戰第56章 很有搞頭第246章 女兒軍團第243章 大殺器—水泥第252章 司空之位第114章 不分勝敗第138章 龍神衛士第111章 孫寧所求第350章 繼續僵持第139章 被成神第178章 虎格第358章 襄陽之盟第187章 整體規劃第337章 四路大軍第21章 燒烤第398章 夢境第291章 各種政令發佈第286章 一喝之威第292章 簡易發電機第354章 董卓三問第394章 怒第6章 羣狼第257章 大買賣第62章 拜見大人第298章 招攬甄平第206章 煤島第317章 黃忠黃漢升第389章 無題第357章 跟過節似的第185章 南越無戰事第106章 選定養殖場第266章 議事第372章 居氏雅第354章 董卓三問第78章 回程第37章 相繼出生第146章 窮山惡水第177章 免戰牌第49章 林北蛻皮第104章 徐庶的好感第261章 毒計第373章 添堵和報答第323章 劉表出兵第12章 龍潭,青龍石第364章 藍鯨擱淺第22章 神奇第324章 望海來人第318章 新的政權第277章 巨虎部落來投第198章 密林木道第372章 居氏雅第160章 林北的強力裝備第12章 龍潭,青龍石第282章 龍神幣發行第300章 龍王見蠻帥第299章 欲往襄陽第197章 益州王氏第77章 不殺第313章 覆雨翻雲